动物源性细菌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68.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某些传染病,所谓的|人畜(兽)共患病(zoono sis)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该类细菌通常以家畜或野生动物作为储存宿主,人类因通过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物等途径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氏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等。
第一节布氏菌属布氏菌属(Brucella)又称布鲁菌属,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现已知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因最早由医师_David Bruce首先分离出,故得名。
本属对人致病的有[羊布氏菌(B. melitens[S、牛布氏菌(B. abortus,又称流产布氏菌)、猪布氏菌(B. sui®和犬布氏菌(B. canis),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氏菌病,其次为牛布氏菌病。
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为需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若加入血清或肝浸液等可促进生长。
最适pH为6.6〜6.8。
经37C培养48小时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型(S)菌落,经人工传代培养后可转变成粗糙型(R)菌落。
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不产生溶血现象,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使培养液轻度混浊并有沉淀。
牛布氏菌在初分离时需5%〜10%CO2。
(三)生化反应大多能分解尿素,产生H2S。
根据产生H2S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羊、牛、猪等三种布氏菌。
(四)抗原构造与分型布氏菌含有两种抗原物质,即A抗原和M抗原。
两种抗原在不同的布氏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菌含A抗原多,故A抗原又称牛布氏菌(abortus)抗原;羊布氏菌含M 抗原多,故M抗原又称羊布氏菌(melitensis)抗原。
由于两种抗原的比例在菌种中有差异,如牛布氏菌 A : M = 20 : 1,而羊布氏菌 A : M=1 : 20,猪布氏菌 A : M=2 : 1,因此用A与M因子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可鉴别三种布氏菌(表16-1)。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一章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六章动物源性细菌一、单项选择题1.感染性引起母畜性流产的病原是: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乙型脑炎病毒2.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A.芽胞B.荚膜C.鞭毛D.血浆凝固酶E.链激酶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A.波浪热B.结核病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毒4.急性期分离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患者标本是:A. 血液B.粪便C.尿液D.痰E.骨髓5.培养布氏杆菌应接种于:A. 血平板B.巧克力平板C.罗氏培养基D.肝浸液培养基E.吕氏血清斜面6.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A.布氏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杆菌7.布氏杆菌与结核杆菌的区别是:A.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C.可通过血流播散D.具有较强的繁殖扩散能力E. 具有荚膜8.菌体呈卵圆型,两端浓染的细菌是:A.炭疽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鼠疫杆菌E.伤寒沙门菌9.鼠疫杆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生长不能形成:A.混浊生长B.絮状沉淀C.形成菌膜D.钟乳石状下沉E.颗粒状沉淀10.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与一般外毒素的区别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不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C.免疫动物不能产生抗毒素D.由质粒控制E.菌细胞裂解或自溶才能释放11.有毒株细菌形成R型菌落的是:A.痢疾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鼠疫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肺炎链球菌12.特异性较强,是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鼠疫杆菌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内毒素E.鼠毒素13.鼠疫杆菌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的菌体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V和W抗原的结合物E.MT14.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A.鼠蚤B.鼠虱C.恙螨D.蚊E.蜱15.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6.青霉素串株试验阳性的细胞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7.控制炭疽杆菌毒力的物质是:A.染色体B.噬菌体C.质粒D.侵袭性酶E.毒素18.炭疽杆菌的毒力因素不包括:A.荚膜抗原B.菌体抗原C.保护性抗原D.水肿因子E.致死因子19.对炭疽杆菌致病性的错误叙述是:A.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使该菌易于在体内生长B.致死因子可抑制细胞的生长C.水肿因子可激活细胞的分泌功能D.炭疽毒素各成分可独立发挥毒性作用E.炭疽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的内皮细胞20.炭疽杆菌区别于类炭疽杆菌的阴性试验是:A.荚膜B.动力C.串珠试验D.噬菌体裂解E.动物致病力21.布鲁菌不经过哪条途径侵入人体:A.皮肤B.眼结膜C.呼吸道D.消化道E.节肢动物叮咬22.主要引起食草动物传染病的细菌是:A.炭疽芽孢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C.鼠疫杆菌D.枯草杆菌E.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23.炭疽微生物学检查采集标本,下列哪项不正确?A.无菌割取兽尸耳朵或舌尖组织B.人皮肤炭疽无菌取病灶渗出液C.人肺炭疽无菌取痰及血液D.人肠炭疽无菌取畜肉及血液E.兽尸剖检并取血液二、多项选择题1.鼠疫耶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芽胞B.鼠毒素C.痉挛毒素D. V/W抗原E.F1抗原2.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A.透明质酸酶B.炭疽毒素C.荚膜D.肠毒素E.内毒素3.炭疽毒素的组成不包括:A.外膜蛋白B.菌体多糖抗原C.保护性抗原D.致死因子蛋白E.水肿因子蛋白4.大部分细菌有毒株形成S型菌落,而少数细菌有毒株形成R型菌落,它们包括:A. 炭疽芽胞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5.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革兰氏阳性短杆菌B. 引起母畜流产C. 引起波状热D.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E. 感染后形成带菌免疫6.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A.外毒素B.内毒素C.芽胞D.透明质酸酶E.荚膜7.布氏杆菌感染人类可通过下列那种途径: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眼结膜E.血液8.诊断炭疽病一般取那种标本A.痰B.粪便C.水疱内容物D.尿E.血液9.炭疽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2-10岁儿童B.牧民C.疫区毛纺工人D.兽医师E.皮革工人10.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包括:A.脂多糖O抗原B. F1抗原C. V/W抗原D.外膜蛋白E.鼠毒素11.人类鼠疫包括那些临床类型:A.腺鼠疫B.肺鼠疫C.肾鼠疫D.败血症鼠疫E.肠鼠疫三、名词解释1.zoonosis2.有菌免疫3.动物源性细菌四、问答题1.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动物源性细菌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细菌是动物源性细菌A.结核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炭疽杆菌D.霍乱弧菌E.伤寒杆菌2.下列哪项是需氧芽胞杆菌A.炭疽杆菌B.产气荚膜杆菌C.肉毒杆菌D.破伤风杆菌E.脆弱类杆菌3.感染动物后引起母畜流产的病原是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立克次体4.在厌氧环境中不能形成芽胞的是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膜梭菌D炭疽芽胞杆菌E破伤风梭菌5.下列除哪项外,都能引起人与动物共患病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立克次体E.淋球菌6.下列归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是A白喉B霍乱C结核D细菌性痢疾E鼠疫7.下列那种细菌感染后免疫为带菌免疫A.布氏杆菌B.肺炎链球菌C.淋球菌D.鼠疫杆菌E.炭疽芽胞杆菌8.人类历史上第一被发现的病原菌是A.痢疾杆菌B.布氏杆菌C.炭疽芽孢杆菌D.霍乱弧菌E.鼠疫杆菌9.阿氏试验(Ascoli test)用于哪种感染的诊断A.炭疽B.鼠疫C.布氏杆菌病D.结核E.麻风10.下列哪项不是炭疽杆菌的感染途径A.经皮肤感染B.经呼吸道感染C.经消化道感染D.多种途径感染E.经血感染11.炭疽芽胞杆菌对人体损害多见于A肺炭疽B肠炭疽C炭疽性脑膜炎D皮肤炭疽E败血症12.与炭疽芽胞杆菌毒力相关的主要是A芽胞B荚膜C内毒素D荚膜和炭疽毒素E致死因子13.控制炭疽芽胞杆菌毒力产生的基础是A质粒B溶原性噬菌体C转座子D启动子E染色体14.青霉素串珠试验在那种需氧芽孢杆菌为阳性A.腊样芽孢杆菌B.炭疽芽孢杆菌C.地衣芽孢杆菌D.多粘芽孢杆菌E.球型芽孢杆菌15.关于炭疽芽孢杆菌的形态学特征,错误的是A.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B.两端平切,竹节状排列,革兰氏阳性大杆菌C.荚膜D.鞭毛E.芽孢16.炭疽芽胞杆菌的鉴定试验还可选用A芽胞染色B革兰染色C青霉素串珠试验D抗酸染色E荚膜染色17.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感染A.炭疽杆菌B.蜡样杆菌C.破伤风梭菌D.鼠疫杆菌E.肉毒杆菌18.用特异性抗体与少量染料在玻片上鉴定细菌抗原结构的方法是A.Ascoli试验B. 青霉素串珠试验C.荚膜肿胀试验D. 抗人球蛋白试验E. 锡克试验19.导致炭疽病死亡的原因是A. 荚膜B. 菌体抗原C. 内毒素D. 炭疽毒素E. 肠毒素20.在我国流行的布氏菌主要是A猪布氏菌B牛布氏菌C羊布氏菌D犬布氏菌E绵羊布氏菌21.与布氏菌毒力相关的主要是A荚膜B内毒素C外毒素D内毒素和侵袭性酶E透明质酸酶22.对布氏菌病的防治原则重点是A对疫区人群普通预防接种B对病人和病畜治疗C对畜群普通预防接种D焚烧或深埋病畜正切断传播途径23.波浪热是下列那细菌的临床表现A.绿脓杆菌B.结核杆菌C.鼠疫杆菌D.伤寒杆菌E.布氏杆菌24.关于布鲁菌的培养特性正确的是A.兼性厌氧B.最适生长温度26-28℃C.最适PH7.2-7.6D.营养要求不高E.初次分离培养需5%-10%CO225.下列那种方法可用于鉴别羊、猪和牛等布鲁菌A.初次分离培养需5%-10%的CO2 B.是否分解乳糖C.菌体A抗原与M抗原的比例D.是否分解葡萄糖E.血琼脂平板是否溶血26.布鲁菌感染人体导致波浪热是因为A.内毒素的释放B.细菌入血C.反复发生的菌血症D.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结果E.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27.布氏菌引起的疾病是A波状热B肠热症C猩红热D炭疽E流行性出血热28. 分离布氏杆菌最常用的标本是A.尿B.粪便C.乳汁D.血液E.关节渗出液29.布氏杆菌病早期诊断方法A. Ascoli试验B. 青霉素串珠试验C.荚膜肿胀试验B. D. 抗人球蛋白试验E. 锡克试验30.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鼠B鼠蚤C鼠虱D蚊E蜱31.与鼠疫耶氏菌毒力无关的是A Fl抗原B V/W抗原C外膜蛋白D鼠毒素E芽胞32.有关鼠疫耶氏菌描述错误的是A革兰阳性的芽胞杆菌B革兰阴性有荚膜C由质粒编码产生鼠毒素D可通过鼠蚤的叮咬而传给人类E可引起人类患腺鼠疫等疾病33.鼠疫杆菌在细菌分类上属于哪个科A.链球菌科B.肠杆菌科C.奈瑟菌属D.棒状杆菌科E.鲍特菌科34.“钟乳石”征是用于形容A.大肠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布鲁氏菌E.绿脓杆菌35.鼠疫杆菌毒力物质中,作用于机体血管系统,引起不可逆休克死亡的是A.内毒素B.F1抗原C.V/W抗原D.鼠毒素E.肠毒素36.对鼠疫作微生物学诊断时,不采用的标本是A淋巴结穿刺液B痰 C ak液D粪便E尸体肺、淋巴结37.控制和消灭鼠疫的关键措施是A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B疫区人群普遍接种活菌疫苗C灭鼠灭蚤D疫区的流行病学监测E疫区的现场消毒和隔离38.鼠疫从体内清除病原菌主要依靠A.溶菌酶B.调理素C.杀菌素D.抗体E.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9.“黑死病”是用于形容那一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A. 炭疽芽胞杆菌B. 麻风杆菌C. 布鲁氏菌D. 钩端螺旋体E. 鼠疫杆菌40.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炭疽杆菌C.结核杆菌D.鼠疫杆菌E.布氏杆菌X型题1.鼠疫耶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芽胞B鼠毒素C痉挛毒素D V/W抗原2.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透明质酸酶B炭疽毒素C荚膜D肠毒素3.炭疽毒素的组成不包括A外膜蛋白B菌体多糖抗原C保护性抗原D致死因子4. 大部分细菌有毒株形成S型菌落,而少数细菌有毒株形成R型菌落,它们包括A. 炭疽芽胞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5. 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B. 引起母畜流产C. 引起波状热D. 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E. 感染后形成带菌免疫6. 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A. 外毒素B. 内毒素C. 芽胞D. 透明质酸酶E. 荚膜7. 布氏杆菌感染人类可通过下列那种途径A. 皮肤B. 呼吸道C. 消化道D. 眼结膜E. 血液8. 诊断炭疽病一般取那种标本A. 痰B. 粪便C. 水疱内容物D. 尿E. 血液9. 炭疽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 2-10岁儿童B. 牧民C. 疫区毛纺工人D. 兽医师E. 皮革工人10. 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包括A. 脂多糖O抗原B. F1抗原C. V/W抗原D. 外膜蛋白E. 鼠毒素11.人类鼠疫包括那些临床类型A. 腺鼠疫B. 肺鼠疫C. 肾鼠疫D. 败血症鼠疫E. 肠鼠疫二、填空题1.布氏杆菌感染动物主要引起___________,感染人类可导致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