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 格式:pdf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5
核电工程质量计划与质保管理摘要:核电工程建造期间是通过“质量计划”的形式来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和控制。
在“质量计划”的实施阶段,质保部门通过对已生效“质量计划”审查、QA见证点的选取、见证来实施第三级的质保管理。
本文简要介绍核电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以及质保部门的QA见证。
关键词:质量计划质保管理1概述质量计划是:为了验证合同中规定的产品、服务和影响产品、服务质量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已形成文件的程序、图纸和标准的要求,必须制定并实施关于这项产品、服务和影响产品、服务质量的各项活动的一种计划性文件,且该计划性文件中必须明确所要求进行的作业,作业系统的顺序进程,每项活动的负责人和为确保达到的质量所要求采取的措施,并最终按照该计划性文件进行控制,在进行中不断验证和纠正。
2质量计划的编制2.1质量计划包括的内容:1)施工步骤及工艺特征;2)检查所需的参考文件资料及验收依据的标准;3)质量保证等级;4)检查方法及检查数量;5)记录格式;6)审查文件记录点(R点)、见证点(W点)、停工待检点(H点)的设定;7)施工负责人、各见证单位见证人的签字。
2.2质量计划编制范围核电厂在总承包合同范围内的施工活动如: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车间制作、钢结构现场安装、部分必要的不符合项处理等都需要编制相应的质量计划进行控制。
2.3文件记录点(R点)、见证点(W点)和停工待检点(H点)的设置质量计划共设置三种控制点,即审查文件记录点(R点),见证点(W)及停工待检点(H)。
施工承包商、监理公司、总承包商以及核电厂对质量计划设置控制点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R点是施工工序操作完成后,凭施工记录报告或试验检测报告足以证明施工质量工序。
在该工序执行前,承包商把该工序的施工记录报告报设点各方人员审查,各方审查人员审查记录符合要求后,即可在质量计划的该工序上签字确认,放行该质量控制点。
W点是施工活动中一般环节的控制点,监理单位、总承包商、核电厂工程管理部门等见证方因故不能参加见证,经施工承包商QC部门见证合格后仍可继续工作,事后由未参加见证的单位认可施工承包商检查的数据并补办签字手续。
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2)1 引言 (2)1. 概述 (2)1.2 范围 (2)1.3 责任 (2)2 调试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3)2.1 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文件 (3)2.2 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 (4)3 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9)3.1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文件 (9)3.2 组织 (13)3.3 文件管理 (14)3.4 运行管理 (14)3.5应急管理 (15)3.6采购管理 (15)3.7 材料和设备管理 (15)3.8 检查、监督和试验 (17)I.9不符合项管理 (19)3.10 纠正措施 (20)3.1 评定、审查和监查 (20)3.12记录 (22)4 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22)4.1 概述 (22)4.2 范围 (22)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1988年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 引言1. 概述《质量保证规定》和《运行规定》列有核电厂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和行政管理要求。
为执行这两个《规定》的有关要求,本安全导则对这些要求加以补充,提出建议并叙述实施办法。
为便于调试人员引用,本导则用单独一章(第2章)叙述专用于调试的质量保证。
但应指出,调试和运行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在第3章提出的质量保证措施有很大一部分也适用于调试期间;适用时,必须予以遵循。
概括性术语“质量保证”用于核电厂运行时,包括所有为保证核电厂按规定要求进行运行时所必需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活动。
这些活动由下述两类人员来进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和被指定从事验证该项工作是否全部和很好完成的人员或小组。
必须在各种活动开始之前建立已经批准的管理制度、有关的程序及组织机构。
必须采取措施使管理工作从设计、建造有秩序地转人调试和运行。
在核电厂从运行转入退役前,必须制定详细的退役大纲。
1.2 范围本导则对核电厂调试、运行和退役阶段中用于安全重要工作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要求和建议,它适用于核电厂的下述工作:调试、检查、试验、运行、换料、维护、修理、修改、最终停闭和退役。
HAF003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 1991年修改))本规定自1991年7月27日起实施本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1 引言概述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本规定提出的质量保证原则,除适用于核电厂外,也适用于其他核设施。
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必须制定和有效地实施核电厂质量保证总大纲和每一种工作(例如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的质量保证分大纲。
本规定对制定和实施这些大纲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各种质量保证大纲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必须指出:在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中(例如在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承担者,而不是那些验证质量的人员。
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为使物项或服务达到相应的质量所必需的活动,验证所要求的质量已达到所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产生上述活动的客观证据所必需的活动。
质量保证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实质性的方面。
通过有效管理促进达到质量要求的途径是:对要完成的任务作透彻的分析,确定所要求的技能,选择和培训合适的人员,使用适当的设备和程序,创造良好的开展工作的环境,明确承担任务者的个人责任等。
概括来说,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提出要求及措施,包括验证需要验证的每一种活动是否已正确地进行,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措施。
质量保证大纲还必须规定产生可证明已达到质量要求的文件证据。
各部门执行本规定的具体方法(对于整个核电厂和各种工作)可以有所不同,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本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执行程序。
还必须指出: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周密制定,便于实施,并保证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工作两者充分地结合。
范围本规定对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这些原则和目标适用于对安全重要物项和服务的质量具有影响的各种工作,例如设计、采购、加工、制造、装卸、运输、贮存、清洗、土建施工、安装、试验、调试、运行、检查、维护、修理、换料、改进和退役。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1991年修改)本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电厂安全法规的第四部分本规定自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起实施本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
1引言1.1概述1.1.1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1.1.2本规定提出的质量保证原则,除适用于核电厂外,也适用于其他核设施。
1.1.3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必须制定和有效地实施核电厂质量保证总大纲和每一种工作(例如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的质量保证分大纲。
本规定对制定和实施这些大纲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各种质量保证大纲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1.1.4必须指出:在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中(例如在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承担者,而不是那些验证质量的人员。
1.1.5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为使物项或服务达到相应的质量所必需的活动,验证所要求的质量已达到所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产生上述活动的客观证据所必需的活动。
1.1.6质量保证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实质性的方面。
通过有效管理促进达到质量要求的途径是:对要完成的任务作透彻的分析,确定所要求的技能,选择和培训合适的人员,使用适当的设备和程序,创造良好的开展工作的环境,明确承担任务者的个人责任等。
概括来说,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提出要求及措施,包括验证需要验证的每一种活动是否已正确地进行,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纠正措施。
质量保证大纲还必须规定产生可证明已达到质量要求的文件证据。
1.1.7各部门执行本规定的具体方法(对于整个核电厂和各种工作)可以有所不同,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本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执行程序。
还必须指出:质量保证大纲必须周密制定,便于实施,并保证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工作两者充分地结合。
1.2范围本规定对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中国有关核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导则2008-6-4 11:49:01(截至2000年12月31日)Ⅰ. 国家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Ⅱ. 国务院行政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1986年10月29日国务院发布)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3.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3年8月4日国务院发布)Ⅲ. 部门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HAF001/01)(1993年12月31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附件一─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的颁发和管理程序(HAF001/01/01)(1993年12月31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核设施的安全监督(HAF001/02)(1995年6月14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二附件一─核电厂营运单位的报告制度(HAF001/02/01)(1995年6月14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HAF002/01)(1998年5月1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6.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7. 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HAF101)(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8. 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9. 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HAF103)(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10. 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附件一—核电厂换料、修改和事故停堆管理(HAF103/01)(1994年3月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1. 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规定(HAF301)(1993年6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第3号令发布)12. 放射性废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HAF401)(1997年11月5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HAF501/01)(1990年9月25日国家核安全局、能源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14. 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HAF601)(1992年3月4日国家核安全局、机械电子工业部、能源部批准发布)15. 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HAF601/01)(1993年3月5日国家核安全局、机械电子工业部、能源部批准发布)16. 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HAF602)(1995年6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7. 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HAF603)(1995年6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8. 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考核管理办法(试行)(1999年9月6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19. 核产品转运及过境运输审批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1月27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20.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86)(1986年4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21. 放射性环境管理办法(1990年6月22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22.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1988年3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23.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规定(GB4792-84)(1984年12月1日卫生部发布)24.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25号部长令卫生部1992年发布)25.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38号部长令卫生部1994年发布)26.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52号部长令卫生部1988年发布,1997年修订发布)27. 并网核电厂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规定(1997年4月28日电力工业部发布)28. 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和内容(NEPA RG-1)(1997年国家环保局发布)29. 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及公众健康调查规范(1985年卫生部发布)30. 核设施正常运行和事故期间公众剂量监测与评价规范(1992年卫生部发布)31. 核事故或辐射应急时公众防护的干预和导出干预水平(1995年卫生部发布)32. 核电厂安全级电力系统准则(GB12788-91)Ⅵ. 指导性文件(安全导则)通用系列1.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HAD002/01)(1989年8月1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 地方政府对核动力厂的应急准备(HAD002/02)(1990年5月24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批准发布)3. 核事故辐射应急时对公众防护的干预原则和水平(HAD002/03)(1991年4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4. 核事故辐射应急时对公众防护的导出干预水平(HAD002/04)(1991年4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5. 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HAD002/05)(1992年6月24日卫生部、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6. 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1988年10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7. 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HAD003/02)(1989年4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8. 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3)(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9. 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HAD003/04)(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0. 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HAD003/05)(1988年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1. 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6)(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2. 核电厂建造期间的质量保证(HAD003/07)(1987年4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3.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8)(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4.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HAD003/09)(1988年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5. 核燃料组件采购、设计和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10)(1989年4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6. 核应急导则—严重事故应急后期的防护措施和恢复工作决策(2000年9月28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17. 核应急管理技术文件—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2000年9月28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核动力厂系列18. 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D101/01)(1994年4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地震局批准发布)19.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大气弥散问题(HAD101/02)(1987年11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0. 核电厂厂址选择及评价的人口分布问题(HAD101/03)(1987年11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1.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外部人为事件(HAD101/04)(1989年1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2.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放射性物质水力弥散问题(HAD101/05)(1991年4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3. 核电厂厂址选择与水文地质的关系(HAD101/06)(1991年4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4. 核电厂厂址查勘(HAD101/07)(1989年1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5. 滨河核电厂厂址设计基准洪水的确定(HAD101/08)(1989年7月1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6. 滨海核电厂厂址设计基准洪水的确定(HAD101/09)(1990年5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7.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极端气象现象(HAD101/10)(1991年4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8. 核电厂设计基准热带气旋(HAD101/11)(1991年4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29. 核电厂的地基安全问题(HAD101/12)(1990年2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0. 核电厂设计中总的安全原则(HAD102/01)(1989年7月1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1. 核电厂的抗震设计与鉴定(HAD102/02)(1996年5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2. 用于沸水堆、压水堆和压力管式反应堆的安全功能和部件分级(HAD102/03)(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3. 核电厂内部飞射物及其二次效应的防护(HAD102/04)(1986年10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4. 与核电厂设计有关的外部人为事件(HAD102/05)(1989年1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5. 核电厂反应堆安全壳系统的设计(HAD102/06)(1990年5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6. 核电厂堆芯的安全设计(HAD102/07)(1989年7月12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7.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有关系统(HAD102/08)(1989年4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8. 核电厂最终热阱及其直接有关输热系统(HAD102/09)(1987年4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39. 核电厂保护系统及有关设施(HAD102/10)(1988年10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0. 核电厂防火(HAD102/11)(1996年5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1. 核电厂辐射防护设计(HAD102/12)(1990年5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2. 核电厂应急动力系统(HAD102/13)(1996年2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3. 核电厂安全有关仪表和控制系统(HAD102/14)(1988年10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4. 核电厂燃料装卸和贮存系统(HAD102/15)(1990年2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5. 核电厂运行限值和条件(HAD103/01)(1987年4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6. 核电厂调试程序(HAD103/02)(1987年4月17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7. 核电厂堆芯和燃料管理(HAD103/03)(1989年1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8. 核电厂运行期间的辐射防护(HAD103/04)(1990年5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49. 核电厂人员的配备、招聘、培训和授权(HAD103/05)(1996年2月13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0. 核电厂安全运行管理(HAD103/06)(1990年2月2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1. 核电厂在役检查(HAD103/07)(1988年10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2. 核电厂维修(HAD103/08)(1993年6月1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3. 核电厂安全重要物项的监督(HAD103/09)(1993年6月1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4. 乏燃料贮存设施的设计(HAD301/02)(1998年7月1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5. 乏燃料贮存设施的运行(HAD301/03)(1998年7月1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6. 乏燃料贮存设施的安全评价(HAD301/04)(1998年7月10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放射性废物管理系列57. 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和废物管理(HAD401/01)(1990年5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8.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HAD401/02)(1997年1月1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59. 放射性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与运行(HAD401/03)(1997年2月15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60.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HAD401/04)(1998年7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61. 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选址(HAD401/05)(1998年7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62.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HAD401/06)(1998年7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核材料管制系列63. 核动力厂实物保护导则(HAD501/02)(1998年4月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信息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7号A座9层邮政编码:100033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版权所有法律声明∣京ICP备07501438号。
核电质量保证基础知识培训大纲一、HAF003《核电产质量保证安全规定》的基本结构我国核设施质量保证法规是国家核安全局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IAEA 50-C-QA》翻译并加以修改而成的。
此法规提出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即为确保核电厂的物项和活动的质量而必须采取的一整套保证质量的措施。
此法规是国务院授权国家核安全局颁布的属强制性执行的法规,因此,核设施营运单位(包括监理单位)和各承(分)包单位都必须遵照执行。
本法规有10个导则,它们是对本质保规定的说明和补充:HAD003/01 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2 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HAD003/03 核电厂物项和服务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4 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HAD003/05 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HAD003/06 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的质量保证HAD003/08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HAD003/10 核燃料组件采购、设计和制造中的质量保证本规定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12个方面的保证质量的措施,这12个方面的排列顺序符合一般工程工作实施的先后顺序,即:首先,为了预先规划本公司的质量保证工作,必须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大纲程序和作业程序。
所以在“质量保证大纲”这一章中,对质保大纲和其他质保文件如何制定提出了基本要求。
每个单位都必须要建立质量保证组织,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才能各负其责地实施质量保证工作,所以,规定了“组织”这一章,提出了对质量保证组织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任何工作都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文件做,所以,其后几章:先从“文件控制”开始;然后设计是先行,就规定了“设计控制”;设计完成后进行采购,采购要进行控制,就规定了“采购控制”;采购来的物项要控制,就规定了“物项控制”;承(分)包单位开始工作,这时就要对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就规定了“工艺过程控制”;要对工作中应作的监督与检验和试验进行控制,就规定了“检查和试验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为我国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服务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许可。
目前,需要申请许可证的民用核安全设备仅限于《民用核安全设备目录(2016年修订)》中规定的19类机械设备、9类电气设备和5类后处理设备[1]。
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审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将其视为一个例行公事的行政审评,必须严谨、专业、科学地审评。
许可审评主要由文件审评和现场核查两部分组成,申请材料的撰写水平,质保与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许可审评的效率,还影响着许可申请的成败。
本文通过对申请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审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议,供申请单位参考,从而规避风险,提高许可申请的质量和效率。
1许可申请的相关法规目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申请是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的前提下,主要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 003)及其相关导则和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其他管理规定[1-13],分别见表1~表3。
鉴于相关条例和部门规章目前正处于修订阶段,申请单位应及时关注新版法规的修订进展及相应的变化情况。
表1主要法规及配套规章Table 1Main regulations and supporting regulations序号123456789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2019修正)》《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HAF 601)(修订中)《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 602)《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 603)《核安全导则HAD 601/01—2013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模拟件制作(试行)》《核安全导则HAD601/02-2013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许可证申请单位技术条件(试行)》《民用核安全设备目录(2016年修订)》《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有关要求的通知》(国核安发〔2010〕156号)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审评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张发云,张强升,贺振宇,赵立彬*(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100082)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为我国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服务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
Most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just as every horse thinks that it bears the heaviest burden.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核电工程质量保证管理条例有哪些1、质量保证根据HAF0400《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从核电厂选址开始,包括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直到退役各阶段,凡影响核安全和可用率的工作和活动都必须实施质量保证。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质量保证大纲、各种控制、纠正措施、检查和监查等。
在我国国家对于任何一项工程的质量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核电工程质量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关于核电工程质量保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都有着详细的介绍。
那么在我国核电工程质量保证管理条例有哪些?将在以下的资料当中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下。
核电工程质量保证管理条例有哪些?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1、质量保证根据HAF0400《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从核电厂选址开始,包括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直到退役各阶段,凡影响核安全和可用率的工作和活动都必须实施质量保证。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质量保证大纲、各种控制、纠正措施、检查和监查等。
2、组织机构为贯彻实施质量保证应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明确规定它的职责、权限及内外联络渠道。
负责质量保证职能的人员和部门必须向级别足够高的管理部门报告,以保证必需的权力和足够的组织独立性。
对所有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大纲,以便确保这些人员达到并保持足够的业务熟练程度。
3、质量保证大纲为确保核电厂质量所制订的关于管理、技术和行政性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制度,它是质保活动的可靠依据。
电厂业主负责制订和实施整个核电厂的质量保证大纲,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制订或实施大纲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但必须仍对大纲的有效性负责,同时也不减轻承包者的义务和责任。
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正文:---------------------------------------------------------------------------------------------------------------------------------------------------- 核电厂运行安全规定(国家核安全局1991年7月27日发布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本规定自1991年7月27日起实施本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1 引言1.1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是以核电厂的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和管理均符合核安全要求为前提的,本规定的内容只涉及核电厂的管理、调试、运行和退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1.2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的运行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本规定的目的是要保证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不使公众和厂区人员受到过量的辐射危害。
1.3附录I所列安全导则是对本规定的说明和补充。
2 核电厂营运单位、主管部门和国家核安全部门2.1核电厂营运单位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负有全面的责任。
2.2核电厂主管部门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负有领导责任。
2.3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必须接受国家核安全部门的监督。
2.4为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国家核安全部门、主管部门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2.5核电厂营运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核安全部门递交(或供其随时调用)下列文件和资料:(1)质量保证大纲(见第14章);(2)运行限值和条件(见第3章);(3)有关偏离运行限值和条件的报告(见3.12条);(4)调试大纲和调试阶段审查报告(见4.2条);(5)核电厂营运单位的组织机构说明(见第5章);(6)调试试验结果(见4.3条);(7)人员的培训、资格审查和再培训大纲(见第6章);(8)运行规程(见第7章);(9)定期维修、试验、检验和检查大纲(见8.1条);(10)维修、试验、检验和检查记录(见8.8条);(11)装料、换料计划和燃料性能记录(见第9章);(12)修改程序(见10.4条);(13)对修改方案的审查意见和决定及其记录(见10.4条);(14)安全重要项目的修改方案及其实施情况(见10.2条);(15)辐射防护大纲和人员受照射量记录(见第ll章);(16)废物管理大纲和有关文件(见12.3条);(17)排出流排放限值,以及监测和控制排放的方法和规程(见12.2条);(18)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计划(见第13章);(19)保卫措施说明(见第15章);(20)与审查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工况有关的定期运行总结报告和记录(见第16和17章);(21)退役大纲(见第18章);(22)核安全部门所要求的其他资料。
编制:审核:批准:颁布日期:2020年07 月 17日实施日期: 2020年 07月 18日目录封面 (1)文件修定履历表 (2)目录 (3)质量保证和管理大纲 (4)1. 前言 (4)1.1 质量保证、管理大纲总要求 (5)2. 管理要求的编制、评审、认可及修订 (5)2.1编制 (5)2.2 评审及认可 (6)2.3 修订 (7)2.4 大纲引用标准 (7)3 项目质量管理 (7)3.1 质量管理结构 (7)3.2 文件控制 (8)3.3 记录的控制 (9)4. 管理职责 (11)4.1 管理承诺 (11)4.2 职责、权限与沟通 (11)5. 人力资源 (19)5.1 总则 (19)5.2 要求说明 (19)5.3培训说明 (19)6. 产品实现 (20)6.1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0)6.2 设计与开发 (23)6.3 采购 (24)6.3.1 总则 (24)6.3.2供应商的评估 (24)6.3.3采购文件 (24)6.3.4采购产品的验证 (25)6.3.5采购部保存相关记录 (25)6.4 生产和服务提供 (25)6.4.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及其过程的确认 (25)6.4.2标识和可追溯性 (25)6.4.3 产品防护 (26)6.5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26)7. 测量、分析和改进 (28)7.1 监视和测量 (28)7.2 不符合项的控制 (31)7.2.1总则 (31)7.2.2管理项目 (31)7.2.3 不符合项的处理 (32)附录1《程序文件清单》 (31)质量保证和管理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ISO9001:2015的要求,根据业主方要求,结合我司质保程序体系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司《管理手册》(XJ-Q/E/OM-2020)和《HAD003(08)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制定《核电项目通用质保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对核电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做出规定。
浅析法规对不符合项的规定摘要:文章全面梳理法规在不同阶段对不符合项的相关规定,笔者对不符合项的定义及相关规定进行了详解,为各阶段执行不符合项的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作改进的接收;返工;修理一、《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中对不符合项的规定不符合项定义:性能、文件或程序方面的缺陷,因而使某一物项的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不能确定。
浅析:不符合项一定指的是物项,而不是行为、服务或其他,行为上违反程序、法律法规,服务不满足采购要求等都不能称之为不符合项。
物项的性能不满足采购要求称之为不符合项,证明物项满足要求的文件或程序存在缺陷(如文件或程序缺失、不完整、内容错误等),导致物项的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不能确定,这样的物项也称之为不符合项。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1991版第十章节(对不符合项的控制)中的要求如下:10.1概述必须制定一些措施,控制不满足要求的物项,以防止误用或误装。
为了保证对不符合要求的物项的控制,在实际可行时必须用标记、标签或实体分隔的方法来标识不符合要求的物项。
必须为不符合要求的物项或带有缺陷的物项制定控制下一步工序、交货或安装的措施,形成文件并予以实施。
浅析:为了防止不满足要求的物项被误用或误安装,必须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果具备条件,必须用标记、标签或实体分隔的方法来标识不符合要求的物项,当然如果不具备条件也可以不进行标记、标签或实体分隔,例如某制造厂生产一台压力容器,测量发现某一部位的圆度超标,而该制造厂内只有这一台压力容器,则此时可以不对这台压力容器进行标记、标签或实体分隔。
(3)不符合项的处理流程中,必须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不符合要求的物项是否能够进行下一步工序、交货或安装,或进行下一步工序、交货或安装应该采取的措施,确保放行后对原缺陷处理的可达性等。
10.2对不符合项的审查和处理必须按文件规定的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物项进行审查,并确定是否不加修改地接受、拒收、修理或返工。
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2)1 引言 (2)1. 概述 (2)1.2 范围 (2)1.3 责任 (2)2 调试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3)2.1 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文件 (3)2.2 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 (4)3 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9)3.1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文件 (9)3.2 组织 (13)3.3 文件管理 (14)3.4 运行管理 (14)3.5应急管理 (15)3.6采购管理 (15)3.7 材料和设备管理 (15)3.8 检查、监督和试验 (17)I.9不符合项管理 (19)3.10 纠正措施 (20)3.1 评定、审查和监查 (20)3.12记录 (22)4 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22)4.1 概述 (22)4.2 范围 (22)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1988年1月28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1 引言1. 概述《质量保证规定》和《运行规定》列有核电厂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和行政管理要求。
为执行这两个《规定》的有关要求,本安全导则对这些要求加以补充,提出建议并叙述实施办法。
为便于调试人员引用,本导则用单独一章(第2章)叙述专用于调试的质量保证。
但应指出,调试和运行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在第3章提出的质量保证措施有很大一部分也适用于调试期间;适用时,必须予以遵循。
概括性术语“质量保证”用于核电厂运行时,包括所有为保证核电厂按规定要求进行运行时所必需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活动。
这些活动由下述两类人员来进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和被指定从事验证该项工作是否全部和很好完成的人员或小组。
必须在各种活动开始之前建立已经批准的管理制度、有关的程序及组织机构。
必须采取措施使管理工作从设计、建造有秩序地转人调试和运行。
在核电厂从运行转入退役前,必须制定详细的退役大纲。
1.2 范围本导则对核电厂调试、运行和退役阶段中用于安全重要工作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要求和建议,它适用于核电厂的下述工作:调试、检查、试验、运行、换料、维护、修理、修改、最终停闭和退役。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1. 引言核电站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和特殊性的工程建设项目,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确保核电站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
本文将介绍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的重要性、内容、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质量保证是通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规范要求的所有计划、政策、程序和措施的总体合一。
质量控制是通过操作过程控制和产品和服务的检验、测试和验证,确保满足质量要求的所有技术方案、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的总体统一。
3.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的重要性核电站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错误或缺陷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操作要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
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将更加熟悉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更加注重细节,减少错误和缺陷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此外,培训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4.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的内容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ISO 9000系列标准和核电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2 核电站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介绍核电站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包括从设计、采购、施工到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
4.3 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介绍核电站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设计规范、制造规范、安装规范、运行规范等。
4.4 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介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包括检验、测试、验证、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
4.5 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的方法核电站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面对面培训、远程培训、在线培训等。
核电厂调试阶段质量保证监督标准化管理摘要:核电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体现一个核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文章对核电厂调试阶段的质量保证监督标准化进行探讨、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后续核电机组调试阶段质量保证监督提供参考,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电厂;调试;监督;标准化根据核安全导则HAD103/2相关规定,核电厂调试阶段分为A阶段(预运行试验)、B阶段(装料、初始临界和低功率试验)和C阶段(功率试验)。
本公司某核电项目调试部结合某核电3/4号机组的特点,在不违背导则规定的前提下,对应地将导则的A阶段、B阶段和C阶划分为阶段I(初步试验阶段)、阶段II(功能试验阶段)和阶段III(初始启动试验阶段)。
总体来讲:1)阶段I是系统和设备的初步试验阶段,主要是进行各系统设备的单体试验,例如:系统的充水、冲洗和打压试验、单体部件的初次启动和调整、设备与系统的初次通电试验、逻辑通道试验及开环(或模拟)试验等。
该阶段试验属于建安单位在系统EESR(调试移交)之前进行的相关试验,在此阶段,系统和设备管辖权在建安单位,调试介入该阶段的试验时,需要到建安单位隔离办办理相关的工作申请或相关工作票,并由建安单位隔离人员进行相关的系统隔离和配合。
2)阶段II是各系统的功能试验阶段,以冷态试验为该阶段的起点,装料准备为该阶段的终点。
该阶段除验证设备制造质量和设备的安装质量外,主要验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辅助系统、二回路主辅系统的全部冷态和热态功能,模拟换料冷停堆直到热停堆NSSS(Nuclear Steam Supply System,核蒸汽供应系统)全部运行工况,获取相关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初始运行数据,确认相关系统的运行相容性和功能,确保相关参数与设计要求相一致;3)阶段III是核燃料装注后初始启动试验,该阶段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设计基准,证明核电厂的运行与设计要求相符,同时具有在安全分析报告中规定的对预期瞬态和假想事故做出正确的响应的能力。
HAF003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1991年 7 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 1 号公布 1991年改正))本规定自 1991年7 月 27 日起实行本规定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说1引言概括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衷子反响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提出了一定知足的基本要求。
本规定提出的质量保证原则,除合用于核电厂外,也合用于其余核设备。
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一定拟订和有效地实行核电厂质量保证总纲领和每一种工作(比如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筑、调试、运转和退伍)的质量保证分纲领。
本规定对拟订和实行这些纲领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各样质量保证纲领所依照的原则是同样的。
一定指出:在达成某一特定工作中(比如在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筑、调试、运转和退伍中),对要达到的质量负主要责任的是该工作的肩负者,而不是那些考证质量的人员。
质量保证纲领应包含为使物项或服务达到相应的质量所必需的活动,考证所要求的质量已达到所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产生上述活动的客观凭证所必需的活动。
质量保证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实质性的方面。
经过有效管理促使达到质量要求的门路是:对要达成的任务作透辟的剖析,确立所要求的技术,选择和培训适合的人员,使用适合的设备和程序,创建优秀的展开工作的环境,明确肩负任务者的个人责任等。
归纳来说,质量保证纲领一定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提出要求及举措,包含考证需要考证的每一种活动能否已正确地进行,能否采纳了必需的纠正举措。
质量保证纲领还一定规定产生可证明已达到质量要求的文件凭证。
各部门执行本规定的详细方法(对于整个核电厂和各样工作)能够有所不一样,但在任何状况下,都一定依照本规定所确立的原则,拟订详尽的执行程序。
还一定指出:质量保证纲领一定周祥拟订,便于实行,并保证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工作二者充分地联合。
范围本规定对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筑、调试、运转和退伍时期的质量保证纲领的拟订和实行提出了原则和目标。
这些原则和目标合用于对安全重要物项和服务的质量拥有影响的各样工作,比如设计、采买、加工、制造、装卸、运输、储存、冲洗、土建施工、安装、试验、调试、运转、检查、保护、维修、换料、改良和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