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前预习1.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dB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觉。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音板,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
知识点1.噪声的来源所谓噪声有两层含义:(1)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如工厂里的机械切割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以及邻居电视音量过大等都是噪声。
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
综合起来说有:①交通运输噪声;②工业机械噪声;③城市建筑噪声;④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⑤家用电器噪声。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加油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机器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解析:本题考查多噪声概念的理解。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现象A中球迷的加油声虽然震耳欲聋,但既不妨碍比赛,又没有干扰别人,还鼓舞了士气,故不是噪声。
选项B中的锣鼓声是美妙乐曲的组成部分,故不是噪声。
现象C中工人师傅通过机器的发声情况判断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不属于噪声。
选项D中,小林和同桌上课交谈,干扰了其他同学听讲,妨碍了他人学习,故属于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噪声及其来源:1.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从振动形式上来定义的。
2.噪音:(1)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题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体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妨碍人们正常休息的声音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答案】C【解析】解:A、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噪声或持续时间长、同时强度大的噪声才会对人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强度较低的噪声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故A不正确;B、在家中,播放音乐如果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或学习时属于噪声,故B不正确C、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故C正确;D、控制噪声的途径: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从人耳处减弱,故D不正确。
故选:C。
【变式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答案】D【解析】解: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属于噪声,故A错误。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属于噪声,故B错误。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属于噪声,故C错误。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不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答案】C【解析】解:ABD的波形都存在规律性,说明物体的振动有规律;C的波形杂乱无章,说明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属于噪声。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2】从波形上看,下列属于噪声波形图的是( )【答案】B【解析】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选项A、C、D三种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只有选项B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自主探究1、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称为,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图2.4-1可以看出,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振幅、频率等杂乱无章,表现为其响度、音调、音色等极不稳定,而乐音的波形却是规则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人们以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____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___ 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 _dB,为保证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噪声高达 dB,鼓膜会破裂出血。
二、合作探究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产生声音——空气等传播声音——引起鼓膜产生听觉,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防止噪声——阻断噪声——防止噪声;或说在处减弱噪声、在减弱噪声、在处减弱噪声,其中最根本的办法是消除或降低的噪声。
2、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 _______处控制噪声,用个外罩把发声体罩起来是在 _______处控制噪声,植树造林是在 _______处控制噪声,安装隔音墙是在___ ___ 减弱噪声,戴防噪耳罩是在___ __处减弱噪声。
3、物理学角度的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属于,物理学角度的乐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选填“一定”“不一定”)属于乐音。
三、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有()A、知了在教室窗玻璃上婉转的鸣叫B、课堂上老师略显沙哑的嗓音C、午眠期间同学的来电铃声D、铁锹在地上拖动的声音2、某市区矗立的噪声检测器显示着92d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3、为了降低噪声,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发声体振动的频率B、减小发声体振动的振幅C、减小声音传播速度D、改变发声体的结构。
一、错题本、作业检查及讲解~~~~~~~~~~~~~~~~~~~~~~~~~~~~~~~~~~~~~~~~~~~~~~~~~~~~~~~~~~~~~~~二、知识梳理+经典例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字10. (2008·临沂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11 .(2008·连云港市)市政府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可以改善环境B .城区禁鸣——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 .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D . 倡导“无车日”——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缓解“温室效应”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三、随堂检测1、 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2、了解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如何防治噪声?学习过程:一、学生自学(一)噪声的来源阅读课本,思考什么是噪声?与乐音有什么区别?1、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乐音是发声体做振动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的声音。
(从物理角度分析)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阅读课本p26“小资料”了解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1、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他的符号是,是人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三)噪声的控制认真自学课本,了解生活中防止噪声的方法都有哪些?1、控制噪声的途径:①防止噪声 (举例)②阻断噪声 (举例)③防止噪声进入 (举例)2、“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的。
二、当堂训练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做单位。
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___dB.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________dB~_________dB.2.长期生活在_________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3.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4.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 为了减小噪声5.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三、课后作业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2.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课前热身
1、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和。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锣,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锣声会逐渐减弱,这是因为锣面的越来越小。
3、娃娃鱼的叫声很像小孩子啼哭,娃娃鱼由此得名。
娃娃鱼发出的声音的和小孩子相似。
4.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二认定目标
1、知道噪声的来源、等级以及危害。
2、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3、热情投入,健康向上。
三探究新知
1.阅读42页“噪声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与危害
(1)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 dB是人刚好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严重受损,突然暴露在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
3、控制噪声(1)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
(2)那么大家想想我们怎么去控制噪声呢?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_____________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______________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_______________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四专项训练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关于噪声的来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街道上的汽车声
B.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
C.建筑工地的机器声
D.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
2、人们生活、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_________dB~_________dB.
3、王倩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你认为那一项不能减弱噪声()
A.安装空调
B.封闭阳台
C.给卧室铺地毯
D.安装双层玻璃窗
4、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禁止鸣喇叭
1
五基础检测
1、关于乐音与噪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 乐音使人心情愉悦,噪声使人烦燥不安
C. 从环保角度来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
D.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B. 乐曲声也可能成为噪声
C. 任何声音都是噪声
D. 教室里的声音不一定都是噪声
3、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周围的声音不应超过:
A. 96dB
B. 70dB
C. 50dB
D. 20dB
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 以上三种都有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六走进中考
1.(内江)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音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或建隔音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音监测器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七拓展延伸
1.在地震来临之前,常常会看到一些动物烦躁不安甚至恐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它们听到了来自地下的震动声,但此时的人却一无所知,原因________ 。
2.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
小资料:噪声的利用
声名狼藉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
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噪声诊病:美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
但噪声怎么能用于诊病呢?最近,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
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
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症。
最近科学家又提出一种声波清除法,利用噪声来消除噪声,……看来,掌握科学知识并善于利用它,可以为人类做许许多多有益的事。
问题:噪声都是有害的吗?你有什么启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