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操作规程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81
养老院护理操作规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护理服务,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养老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标准,制定一套护理操作规范至关重要。
一、引言养老院护理操作规范,是为了指导养老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规范包括健康观察、个人卫生、营养饮食、卧床护理、康复护理、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健康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的测量,以及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等。
健康观察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医疗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个人卫生养老院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个人卫生,包括每日洗澡、刷牙、洗头、修剪指甲等。
保持老年人身体的清洁和健康,能有效预防各种细菌感染和皮肤病等问题。
四、营养饮食饮食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食欲调配合理的饮食,保证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
餐食应定期更换,菜品的种类和口味要丰富多样,以满足老年人的口味需求,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均衡。
五、卧床护理由于许多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卧床休息。
护理人员在卧床老年人的护理中,应定期翻身、更换床单被套,保持被褥干燥清洁。
对于有褥疮的老年人,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速伤口愈合,避免感染。
六、康复护理养老院中有许多需要康复护理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工作。
如老年人需要进行肌肉锻炼、关节活动、理疗等,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康复训练的时间和方式。
七、应急措施养老院作为老年人居住和日常护理的场所,应制定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居民疏散方法等,确保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八、总结养老院护理操作规范,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老年护理员操作指南老年护理员是在护理机构或家庭中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的人员,他们的操作需要细致入微、关心备至。
以下是老年护理员的一份操作指南,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老年护理服务。
1. 沟通技巧:与老年人建立有效的沟通,理解其需求和期望。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注意语速和音量。
2. 安全措施:在操作中始终保持老年人的安全。
确保床铺高度适中,地面无滑溜物品,浴室和走廊明亮。
3. 日常生活援助:协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梳理头发等。
提供必要的援助,但尊重其个人隐私。
4. 饮食和营养: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医疗需求,提供适当的饮食。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
5. 药物管理:定期管理老年人的药物,确保按时服用。
遵循医嘱,监测药物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6. 康复运动:协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运动,促进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强度。
根据个体差异,设计适合的康复运动计划。
7. 心理支持:提供温暖、关心和理解的陪伴。
倾听老年人的倾诉,关注其情感需求。
8. 社交互动: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交互动,鼓励参与社区活动或与亲友互动。
防止社交孤立。
9. 卫生护理:提供必要的卫生护理,包括更换尿布、清洁身体等。
确保老年人身体的清洁和健康。
10. 应急处理:接受应急处理培训,了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应对。
11. 记录和报告:维护详细的记录,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情况、饮食、运动等。
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12. 文化敏感性:了解老年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尊重其个人习惯和信仰。
提供文化上的关怀。
13. 智能护理技术:熟悉和使用相关的智能护理技术,以提高照护效率和质量。
14. 自我护理:确保自身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15. 与家属沟通:与老年人的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分享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建立良好的家属关系。
结束语:总之,这份老年护理员操作指南旨在确保老年护理人员能够以专业、负责任的态度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
养老院护理员技术工作流程及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院作为一种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社会机构,在养老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养老院的核心力量,护理员的技术工作流程及内容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养老院护理员的技术工作流程及内容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养老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技术工作流程1. 晨间护理(1)向老人问好,了解老人状况,护理员进行床头交班。
(2)帮助老人开窗,并帮助老人洗漱或给老人进行床上擦洗。
(3)为老人准备一杯温开水,协助老人饮用。
(4)为老人做生命体征监测。
2. 早餐照料(1)组织老人到餐厅就餐,护理员协助卧床老人进行床上用餐。
(2)观察并记录老人的用餐情况,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
(3)帮助老人进行餐后清洁并协助卧床老人采取正确体位。
3. 整理老人房间内务(1)征得老人同意后进入房间按照老人需求整理房间内务。
(2)工作时要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生理心理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上级。
(3)定时协助或给予卧床老人进行有效翻身,采取正确体位,如有发现卧床老人皮肤异常或破损,需及时处理并记录。
4. 康复理疗和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活动(1)组织有需要的老人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
(2)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文体类活动。
(3)执行个案护理和临时医嘱。
5. 午间照料(1)进行午间楼道巡视。
(2)协助老人进行午休。
6. 下午照料(1)协助老人进行下午茶。
(2)组织老人参加下午活动。
(3)执行个案护理和临时医嘱。
7. 晚间照料(1)协助老人进行晚餐。
(2)进行晚间楼道巡视,观察老人状况。
(3)协助老人进行晚间洗漱。
(4)协助老人就寝。
8. 夜间照料(1)进行夜间楼道巡视,观察老人状况。
(2)协助老人进行夜间翻身。
(3)处理突发情况,如老人不适等。
二、技术工作内容1. 生活照料(1)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如穿衣、进食、如厕等。
(2)协助老人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刷牙、梳头等。
24小时养老护理工作制度24小时养老护理工作制度是指养老护理人员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24小时养老护理工作制度,以供参考。
一、工作目标1. 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2. 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3.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二、工作流程1. 早晨护理(1)5:00-6:00 护理员起床,整理个人卫生,检查值班室物品是否齐全。
(2)6:00-7:00 巡视老年人房间,协助起床、洗漱、穿衣等。
(3)7:00-8:00 安排老年人用餐,做好餐后护理,保持公共区域卫生。
2. 上午护理(1)8:00-8:45 晨间交班会,汇报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
(2)8:45-10:30 打扫卫生,整理老年人房间,巡视老年人情况。
(3)10:30-12:00 组织老年人参加文娱活动,做好午餐准备。
3. 下午护理(1)12:00-14:00 协助老年人用餐,保持公共区域卫生。
(2)14:00-15:30 安排老年人洗浴,做好洗浴前后护理。
(3)15:30-16:00 组织老年人茶歇,与老年人聊天,了解其心情变化。
4. 傍晚护理(1)16:00-18:00 组织老年人参加娱乐活动,协助用餐。
(2)18:00-21:00 安排老年人散步,做好睡前准备。
5. 夜间护理(1)21:00-23:00 巡视老年人房间,观察其睡眠状况。
(2)23:00-24:00 整理值班室,准备次日工作。
三、工作要求1. 护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每一位老年人。
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老年人安全。
3. 保持养老机构环境整洁、舒适,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
4. 积极与老年人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5. 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水平。
养老院护理技能操作规程养老院护理技能操作规程一、概述养老院护理技能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养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规范养老院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
本规程是养老院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操作准则。
二、基本原则1. 尊重老人的人格和权利,与老人友好相处,保护老人的隐私和尊严;2.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不得侵犯老人合法权益;3.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可靠;4. 持续性地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
三、操作规程1. 老人起床:(1)在老人起床前,先要询问老人的身体感受,了解是否有不适;(2)注意老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协助老人转身坐起;(3)使用便椅或床旁固定装置时,确保其牢靠可靠;(4)帮助老人穿衣、处理个人卫生。
2. 老人进食:(1)先检查饭菜,确保食物新鲜、卫生,符合老人的饮食要求;(2)用接餐推车分发食物,确保老人饭量适宜;(3)鼓励老人多喝水,避免老人在进食过程中窒息。
3. 老人洗漱:(1)与老人友好交流,了解老人的个人卫生需求;(2)使用温水和适宜的洗漱用品,协助老人进行洗漱;(3)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进行全身清洁,包括清洗头发、擦洗身体、更换尿布等。
4. 老人排便:(1)及时响应老人的排便需求,协助老人进入卫生间或使用便椅;(2)保证卫生间的清洁和干燥,确保老人排便的舒适性;(3)注意观察老人的大便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5. 老人床位护理:(1)每日更换床单和被套,保持床铺整洁干净;(2)定期给老人洗被子、枕头等个人用品,保持其干净卫生;(3)定期翻身、按摩老人,预防褥疮发生。
6. 老人体温测量:(1)使用一次性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确保卫生;(2)测量时,注意老人的脱粒、脱水和发热情况,记录测量结果;(3)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7. 老人口腔护理:(1)定期检查老人口腔卫生情况,保持口腔清洁;(2)使用适量的牙膏和刷头进行刷牙,注意不损伤老人的牙龈;(3)按要求定期更换老人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杯。
养老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目录
1.进餐护理
2.口腔护理
3、鼻饲技术
4、穿脱衣
5、变换卧位法
6、床上擦浴
7、床上洗头
8、轮椅转移技术
9、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血糖测量
10、心肺复苏术
(一)进餐护理
【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二)口腔护理【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三)鼻饲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四)穿脱衣训练【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五)体位转换【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六)床上擦浴【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七)床上洗头法
【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八)轮椅转移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九)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十)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养老院护理流程及内容养老院的护理流程及内容如下:1. 晨间护理:服务时间通常在早上6:00\~7:30。
对于自理老人,护理员会提醒起床、洗漱,保持老人仪容、仪表整洁,衣装适宜。
协助整理床铺,更换被褥,保持床铺干燥、干净、整洁。
打扫房间卫生,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
送开水,并及时报修损坏的用品及设备。
对于半失能老人,护理员会协助起床、洗漱,搀扶老人入厕。
开窗通风,其他护理服务同上。
对于失能老人,护理员会护理起床、洗脸、刷牙、梳头、穿衣等个人卫生。
更换尿布、尿袋,床上擦浴,翻身,帮助大小便,倒洗便盆。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其他护理服务同上。
2. 午间护理:服务时间通常在中午12:00\~14:30。
对于自理老人,他们自行午休和起床。
对于半失能老人,护理员会协助午休和起床,保持老人仪容、仪表整洁,衣装适宜。
整理床铺,适当开窗通风,保证物品及房间整洁、无异味。
对于失能老人,护理员会护理午休,保持安静,一小时查房。
护理排便、喂水、翻身、预防褥疮等。
护理起床,帮助穿衣。
其他服务同上。
3. 睡前及夜间护理:服务时间通常从晚上21:00至次日凌晨6点。
对于自理老人,护理员会提醒睡前洗漱,按时休息。
每2小时查房,查看老人睡眠、安全、冷暖、健康等情况,检查水、电、气等设施设备安全使用情况。
如有异常,依据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或报告行政夜班或夜班医生处理。
对于半失能老人,护理员会协助睡前洗漱,督促按时休息。
其他同上。
对于失能老人,护理员会加餐,喂吃适当辅食或流质食品。
护理睡前擦洗、泡脚等。
护理喂水、排便、翻身、预防褥疮等。
每1小时查房,护理排便、翻身等。
其他同上。
此外,养老院的护理工作还包括皮肤护理(如沐浴、更衣和衣物整理)、照顾长者的仪容和仪表(如皮肤和毛发的护理)、照顾长者的安全(如防止摔倒和突发情况的处理)、完成护送长者外出就诊或其他内容的陪护等任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和内容可能因养老院而异。
建议咨询养老院工作人员获取详细信息。
养老院护理人员岗位操作规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院的建设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随之而来的,养老院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障养老院老人的身心健康,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护理人员岗位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岗位基本要求1.1 护理人员应具备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老人的常见疾病、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能够对老人进行基本的检查和评估。
1.2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能够与老人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倾听老人的诉求,关心老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1.3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保持职业操守,严守保密原则,维护老人的尊严和隐私权。
二、入院前的岗位准备2.1 护理人员应在老人入住前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如清洁床单、被褥、毛巾、洗漱用品等,并确保床铺的整洁和舒适。
2.2 护理人员应在老人入住前与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偏好和用药情况,并适时向医生反馈。
2.3 护理人员应对老人进行个人卫生的指导,如洗手、口腔清洁、洗澡等,并确保老人的环境卫生,包括房间的清洁和通风。
三、日常护理操作规程3.1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护理计划,按时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3.2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人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的体力锻炼和康复训练,如肌肉活动、平衡训练、康复护理等。
3.3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人的饮食禁忌和口味偏好,合理安排老人的膳食计划,并监督老人的饮食情况,保证其饮食安全和营养摄入。
3.4 护理人员应帮助老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如穿衣、洗漱、如厕、步行等,以保持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四、紧急情况处理办法4.1 护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进行合理的初步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4.2 护理人员应能熟练运用各类急救设备,如氧气瓶、心电监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并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41项养⽼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图-1-护理员洗⼿法准备物品:洗⼿液,清洁⽑⼱或⼀次性纸⼱,流动⽔设备。
注意事项:1. 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各环节要搓揉到位。
2. 洗⼿时⾝体勿靠近⼿池,以免污⽔喷溅导致湿污⾐服。
-2-整理床单位准备物品:床刷、床刷套,必要时备清洁的床单、⾐裤。
备注:1. 能起床的⽼⼈,协助离床,最好暂时离开房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励⽼⼈⾃⾏整理床单位,保持整洁。
2. 避免在⽼⼈⽤餐和活动时进⾏。
治疗、进⾷30分钟前停⽌铺床活动。
3. 遵从节⼒原则,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嘱⽼⼈拉好床挡,避免坠床。
4. 注意保暖,不过多暴漏⽼⼈⾝体,预防受凉。
-3-铺床法准备物品:床单、被套、枕套、枕芯、棉胎、⼀次性中单、必要时备橡胶单。
注意事项:操作注意节⼒原则,尽量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4-为卧床⽼⼈更换床单⽤物准备:清洁⼤单、中单、被套、枕套、清洁⾐裤、便盆。
操作要点:1. 中单、⼤单污染⾯卷塞于⽼⼈⾝下,清洁⼤单、中单清洁⾯向内卷铺。
2. 对于不能翻⾝侧卧的⽼⼈采取平卧换单法,从床头⾄床尾更换。
平卧换单法先取出枕头并拆开,铺完⼤单后先换枕套再换被套。
注意事项:1. 动作敏捷轻稳,不过多翻⾝和暴露⽼年⼈,以免疲劳及受凉。
2. 注意观察情况及⽼年⼈的⽪肤有⽆异常变化,带引流管的⽼年⼈要防⽌管⼦扭曲受压或脱落。
3. 换单中应运⽤⼈体⼒学原理,以节省体⼒和时间,提⾼⼯作效率。
4. 污染的床单、被套要及时更换,为防⽌交叉感染,采⽤⼀床⼀⼱湿扫法,⽤后消毒。
禁⽌在房间、⾛廊堆放换下来的床单⾐物。
-5-为卧床⽼⼈穿、脱⾐服——换开襟上⾐准备物品:清洁、⼲燥、柔软的⾐裤。
注意事项:温度适宜,动作轻柔、敏捷,注意⽼⼈安全,注意保护⽼⼈隐私,避免过度暴露,也防⽌受凉。
-6-为卧床⽼⼈穿、脱⾐服——换套头上⾐准备物品:清洁、⼲燥、柔软的⾐裤。
注意事项:温度适宜,动作轻柔、敏捷,注意⽼⼈安全,注意保护⽼⼈隐私,避免过度暴露,也防⽌受凉。
养老院护理员日常工作流程细则1.早上护理工作-早上护理员应该提前到达养老院,按时开始工作。
-首先,护理员应该检查老人的床铺,并确保床单和枕套清洁整洁。
-然后,护理员应该询问老人的起床时间,并根据老人的需要帮助他们起床。
-在协助老人起床过程中,护理员需要确保老人平稳地起床,避免摔倒或受伤。
-一旦老人起床,护理员应该帮助他们洗漱、更换衣物,并提供必要的个人卫生用品。
2.早餐时间的护理工作-护理员应该根据老人的饮食要求和医生的建议,准备早餐。
-护理员需要确保餐具和食品的卫生,并按时将早餐送到老人床前。
-如果老人需要帮助进食,护理员应该提供必要的援助,并确保老人吃饭过程中的安全。
3.个人护理和卫生工作-护理员需要定期检查老人的个人卫生状况,包括洗澡、理发、修剪指甲等。
-如果老人需要洗澡,护理员应该准备好洗澡用具和热水,并在确保老人安全的情况下协助他们洗澡。
-护理员应该根据老人的需求和医嘱,给予他们适当的身体护理,如涂抹药膏、按摩等。
-护理员还应该监测老人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4.推行活动和娱乐-护理员应该帮助老人参与适当的活动和娱乐,如散步、绘画、听音乐等。
-护理员需要根据老人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娱乐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
-护理员还应该关注老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尽量提供安慰和支持。
5.午餐时间的护理工作-护理员应该准备老人的午餐,确保饮食的平衡和卫生。
-护理员需要提前询问老人的饮食偏好和特殊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为其准备午餐。
-如果老人需要帮助进食,护理员应该提供必要的援助,并确保老人吃饭过程中的安全。
6.午休时间和下午护理工作-护理员有权享受午休时间,以确保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下午的工作中,护理员应该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照料。
-如果老人需要吃药,护理员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老人药物。
7.晚餐时间的护理工作-护理员应该根据老人的饮食要求和医生的建议,准备晚餐。
护理标准一、养老护理1、根底生活护理老人的个人清洁卫生护理老人的日常及特殊饮食护理老人的平安防护护理老人的出入院整体护理老人的特殊生活需要照顾护理老人居室的清洁卫生护理2、老年疾病护理老年发热、咳嗽、呕吐、腹泻、头痛等常见病护理老年骨骼疏松、营养不良等常规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以外后遗症、月中瘤康复期等疾病护理老年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慢性疾病护理3、心理护理护理员开展对老年人心里的常规观察,心理医生指导老人的人际交往及3心理保健社工协调老人的家庭社会关系及保健,心理医生对异常行为老人的心理矫治,同时外聘专家人士开展的心理健康讲座及专家坐诊.二、医疗卫生:医保康复治疗1、医保:内设医疗机构.凡享受有医保的老人一旦入住,均可享受两段医疗保证:第一段为卡内费用段,第二段为自费段.2、康复治疗:由于一生辛劳,老人们需要科学的、良好的休息、疗养.以使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为此,我们购置了高压电位治疗仪、波动能量屋、红外线按摩床、超短波理疗仪等康复理疗器械,并对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心血管病的康复、骨折后的康复、老年关节疾病的康复及局部老人语言练习的康复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系统综合治疗,帮助我们老年朋友解除由程度不同的身心疾患所引起的困扰,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为促进养老资源的共享、向社会提供效劳,促成良性循环,我们专门引进专业康复师,配备康复护理员,将配置的康复理疗设备向社区老人开放,我们期待着这一效劳理念、运作模式能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和良好的开展前景.2.1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物理治疗的核心局部,是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升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负责肢体运动功能的评估和练习,特别是对神经、肌肉骨关节和心肺功能的评估与练习.经评估后制定和执行体检理疗方案.进行运动功能的评估,如对肌力、关节、平衡水平、体位转移水平、步行能力及步态的评估.2.1.1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力、耐力的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增加关节运动范围的体操机关节体操.2.1.2指导患者进行步行练习,提升步行水平,纠正错误步态.2.1.3指导患者进行各种校正体操,医疗体操、提升神经肌肉、骨关节等的运动功能、并调整内脏功能和心理神经状态.2.1.4为患者进行医疗运动,如健身跑、太极拳、八段锦、医疗气功等,以增强体质、调节内脏功能促进康复.2.2物理因子治疗通常称之为理疗,是使用电疗、光疗、声疗、磁疗、水疗、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预防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中央配备的不同的理疗设备.2.3作业治疗是为恢复患者的功能,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以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练习, 以缓解病症,改善或增强其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使患者到达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提升其生活质量, 帮助其重返社会.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恢复或改善生活自理、学习和职业工作水平.具体责任如下:2.3.1功能检查及评估:2.3.2日常生活活动水平;2.3.3感觉及知觉;2.3.4认知水平;2.3.5家务活动水平等2.3.6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练习;2.3.7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练习;2.3.8指导患者进行家务活动水平练习,包括简化操作,减少体力消耗,预防疲劳等;2.3.9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等和手部功能夹得制作或使用指导;2.3.10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练习;2.4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语言、表情、姿势、行为或其他心理学技术,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行为及病症,使之恢复健康.2.5传统中医治疗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其主要手段有针灸、中药、推拿、拔罐、药浴、食疗和运动等,在现代康复治疗中常配合其他方法共同促进疾病的康复.三、健康预警制度:老人健康预警概念,长者入住和佑尊长园,建立老人健康状况个案跟踪表,对老人所受效劳进行不断的成效评估,据此提出A、B、C三级健康预警,并配备康复举措,提升老人个体抗风险水平.护理的流程1、医疗效劳:主要进行姑息治疗,有专门的医生负责老人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痛症的治理和限制.我院设有医院,是医保和公费医疗定点单位,有需要时可为老人提供会诊、住院等医疗方面的支援效劳.2、护理效劳:为老人提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专业护理照顾效劳,进行伤口护理、皮肤护理等,为入住老人提供全面的护理评估及跟踪记录,制定护理计戈黑3、社工效劳:由专业社工为老人提供个案辅导、小组效劳、大型活动、社交康乐活动,联系及组织志愿者对老人提供效劳活动.4、心理辅导: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心理辅导效劳.5、起居照顾:为老人提供二十四小时的起居生活照顾,如个人卫生、饮食、活动、康复练习和护送效劳等.6、康复效劳我院设有康复科,可以根据老人的个性化需求,由专业的康复师设计适合的个人康复方案或小组康复课程, 延缓老人的功能衰退,提升老人独立生活水平.7、营养照顾我院聘有专业的营养师,可以为老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营养辅导效劳.8、灵性方面我院有专门的设施照顾老人灵性上的需要. 设有佛堂,老人可在内上香、念佛;设有基督教堂,老人可在内做礼拜、唱圣诗.附图:护理流程。
目录【第一章】清洁卫生第一节洗脸第二节梳头第三节清洁口腔第四节床上洗头第五节会阴清洁第六节床上洗脚第七节床上擦浴【第二章】衣被整理第一节穿脱衣裤第二节铺床第三节卧床老人更换床单【第三章】体位移动第一节翻身叩背第二节移向床头第三节平车或担架搬运法第四节轮椅使用【第四章】饮食与排泄第一节喂食第二节鼻饲第三节便器使用第四节更换纸尿裤【第五章】应急处理第一节噎食急救第二节心肺复苏【第一章】清洁卫生生活中,清洁的皮肤、整洁的容颜,能愉悦身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有些年长者由于逐渐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需要他人协助或帮助完成清洁卫生工作。
本章将从七项护理操作,来解读老年人清洁卫生护理规范。
第一节洗脸护理员仪容、仪表整洁、大方,操作前清洗双手。
准备:脸盆、毛巾、热水、洗面乳及润肤霜。
◆步骤1护理员先向老人解释,关闭门窗,防止受凉。
◆步骤2摇高床头,将大毛巾围于老人颔下,将脸盆放在床旁椅上,倒入温水并试水温。
◆步骤3将小毛巾放入脸盆浸湿,把毛巾挤干对折四层。
由内眦(眼角,上下眼脸的接合处)向外眦擦洗眼脸。
◆步骤4将毛巾清洗后用包手法擦洗额部、鼻翼、脸颊、耳郭、耳后至颔下。
必要时用洗面乳清洁,清水洗净。
包手法:围绕于手心和四个手指折叠,包紧后用大拇指压住,以四个手指为中心,远端毛巾反折于手心。
◆步骤5将毛巾铺于老人手下,分别用毛巾擦洗双手,洗净后撤去毛巾。
◆步骤6帮助老人涂上面霜,安置老人于舒适体位,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1.尽量协助、鼓励老人自行洗脸,避免功能退化。
2.毛巾不互用,洗脸、洗脚毛巾分开使用,定期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3.清洁眼部时,避免压迫眼球。
4.洗后协助女性老人化淡妆,鼓励“老来俏”。
第二节梳头护理员仪容、仪表整洁、大方,操作前清洗双手。
准备:干毛巾、梳子、牛皮筋或发绳。
◆步骤1护理员先跟老人解释,协助老人坐起,将毛巾围于老人肩上。
◆步骤2散开头发,一手压住发根,一手持梳子从发根梳到发梢。
◆步骤3长发打结者,可用少量清水或酒精湿润后,先从发梢至发根逐步梳理顺畅后,再从发根到发梢梳理整齐。
初级养老护理员部分护理操作01073为老人摆放进食体位步骤1 工作准备1)坏境准备。
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无异味。
2)护理员准备。
服饰整洁,洗净双手。
3)老年人准备。
询问老年人进食前是否需要大小便,根据需要协助排便,协助老年人洗净双手。
4)物品准备。
根据需要准备轮椅或床上支具(靠垫,枕头,床具支架等)步骤2 沟通向老人说明进食时间和本次进餐食物,询问有无特殊要求。
步骤3 摆放体位护理员根据老年人自理程度及病情采取适宜的进食体位。
1)轮椅坐位(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或行走无力的老年人)轮椅与床呈30度夹角,固定轮椅,抬起脚踏板。
护理员叮嘱老年人将双手环抱护理员脖颈,双手环抱老年人的腰部或腋下,协助老年人坐起,双腿垂于床下,双脚踏稳地面,再用膝部抵住老年人的膝部,挺身带动老年人站立并旋转身体,使老年人坐在轮椅中间,后背贴紧椅背,将轮椅上的安全带系在老年人腰间。
2)床上坐位(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或行走无力的老年人)护理员按上述环抱方法协助老年人在床上坐起,将靠垫或软枕垫于老年人后背及膝下,保证坐位稳定舒适。
床上放置餐桌。
3)半卧位(适用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使用可摇式床具时,护理员将老年人床头摇起,抬高至与床具水平面呈30—45度角。
使用普通床具时,可使用棉被或靠枕支撑老年人使其上身抬起。
采用半卧位时,应在身体两侧及膝下垫软枕以保证体位稳定。
4)侧卧位(适用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使用可摇式床具时,护理员将老年人床头摇起,抬高至与床具水平面呈30度角。
护理员双手扶住老年人的肩部和髋部,使老年人面向护理员侧卧,肩背部垫软枕或楔形枕。
一般宜采用右侧卧位。
步骤4 准备进餐护理员为老年人穿戴好围裙或在颌下及胸前垫好毛巾准备进餐。
注意事项1.护理员协助老人摆放体位前应做好评估2.摆放体位时动作轻稳,保障安全3.辅助器具使用前,检查其是否处于安全完好的备用状态协助进餐与饮水老年人进食1)进食时间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4居家养老老人护理常规操作居家养老老人护理是指在老人居住的家庭环境中,通过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支持等服务,满足老人生活和护理需求的一种护理方式。
以下是居家养老老人护理的常规操作。
1.日常生活照料:(1)个人卫生:帮助老人洗脸、刷牙、梳洗、穿脱衣物等。
(2)饮食护理:根据老人的饮食需求,合理安排三餐,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3)康复锻炼: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体育锻炼计划,如散步、操纵、瑜伽等,促进老人身体健康。
2.健康管理:(1)药物管理:根据老人的处方,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剂量,监督老人按时服药。
(2)定期体检: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定期安排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疾病。
(3)日常护理:如清洁伤口、更换尿布、翻身、入浴等,保持老人身体清洁,防止感染。
3.心理支持:(1)关怀关爱:通过与老人聊天、陪伴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减少老人孤独感。
(2)情绪疏导:倾听老人的心声,理解老人的情绪,积极引导老人积极面对生活,减轻老人的精神压力。
(3)社交活动:鼓励老人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活动、与邻居交流,增加老人的社交圈子。
4.安全管理:(1)居家安全:确保住所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摔倒、碰伤等意外发生。
(2)防止火灾:检查家中的电器是否正常使用,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3)防止意外事件:如安装好扶手、防滑垫,避免老人滑倒、摔伤。
5.日常记录:(1)记录老人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报告医生。
(2)记录老人的饮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帮助医生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
(3)记录老人的日常活动情况和心情变化,帮助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
总结起来,居家养老老人护理常规操作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支持、安全管理和日常记录。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帮助老人保持身体健康、心理舒适,并确保老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定期与医生沟通和掌握老人的健康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应该尊重老人的意愿,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注老人的需求,提供以老人为中心、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养老员护理操作规程养老员护理操作规程一、概述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护理和康复服务的场所,养老员的护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规范养老员的护理操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二、基本要求1. 养老员应身体健康,具备相关的护理技能和知识,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合格考核。
2. 养老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对老年人保持尊重、耐心和友善的态度。
3. 养老员应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不得随意修改、忽视或违反规定的护理操作步骤。
4. 养老员应定期参加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基本操作规程1. 个人卫生(1)养老员应保持清洁整洁的外观,仪容整齐、佩戴工作证件。
(2)养老员应定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老年人前后,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彻底清洁双手。
(3)养老员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并使用口腔消毒液。
(4)养老员应定期更换干净的工作服,不得穿着污损或脏乱的衣物。
2. 床位护理(1)养老员应每日对老年人的床铺进行整理,床单、被罩等应保持清洁干净。
(2)养老员应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并确保有足够的备用床上用品。
(3)养老员在更换床单时应注意老年人的体位变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不适或受伤。
3. 饮食护理(1)养老员应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
(2)养老员应定期清洗餐具、厨具,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养老员应关注老年人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并报告老年人的饮食问题。
4. 大便护理(1)养老员应根据老年人的排便习惯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如厕时间。
(2)养老员在为老年人更换尿布时,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伤害老年人的皮肤。
(3)养老员应记录老年人的排便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异常情况。
5. 洗澡护理(1)养老员应定期为老年人提供洗澡服务,确保老年人的个人卫生清洁。
(2)养老员在为老年人洗澡时,应确保洗澡水温适宜,避免老年人受凉或烫伤。
(3)养老员在洗澡时应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