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管理在手术室电外科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26.63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电外科安全在手术室这个充满挑战和高风险的环境中,电外科技术的应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确保电外科安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电外科设备是现代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包括电刀、电凝器、超声刀等。
这些设备通过电流或能量的传递来实现组织的切割、止血和凝固等操作。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烧伤、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保障电外科安全,手术室护士在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皮肤状况、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
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要提前与医生沟通,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起搏器受到干扰。
同时,护士还需要检查电外科设备的性能和完整性,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例如,检查电极板的粘贴性、电线是否有破损等。
在手术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确保电外科安全的关键。
护士应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使用电刀时,要根据手术部位和组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功率和模式。
功率过大可能会导致组织过度损伤,功率过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要注意电极板的粘贴位置,确保其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且粘贴牢固。
一般来说,电极板应粘贴在肌肉丰富、皮肤清洁干燥、无疤痕和骨骼突出的部位,如大腿、臀部等。
避免将电极板粘贴在靠近手术切口、皮肤破损、有感染或脂肪堆积的部位。
此外,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发红、疼痛、肌肉抽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电外科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手术区域的干燥,避免液体浸湿电极板,以免影响电流的传导和分散,增加烧伤的风险。
除了操作方面,手术室的环境也会对电外科安全产生影响。
手术室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有积水或杂物。
手术台上的金属物品应妥善放置,防止与电外科设备接触形成短路。
同时,要注意防火安全,因为电外科操作可能会产生火花,引发火灾。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电外科安全手术室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了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医疗行业的发展。
手术室护理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电外科手术是一种特别的手术,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电外科手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以及电外科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电外科手术的基本知识电外科手术是通过利用高频电流的热作用来割断组织或凝固出血点的手术。
这项手术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风险和危险。
首先,在进行电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手术器械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避免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
其次,在操作手术器械时,医护人员必须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严格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技巧和操作流程。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始终保持专注和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最后,在进行电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还需要了解手术病史、检查结果和手术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和护理计划,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手术室护理中的电外科安全措施为确保手术室电外科手术的安全,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1. 做好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手术器械处于高温、高压和高湿度环境下,易感染微生物,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措施,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避免手术中出现感染等问题。
2. 控制手术器械的电流强度和电压:电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手术部位的情况和手术器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和电压,遵守手术器械的使用规范,避免出现电击等安全隐患。
3. 防止手术器械的误伤伤人:电外科手术需要将手术器械放在手术部位,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操作手术器械和观察手术部位的状况,避免手术器械误伤手术部位及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二次伤害。
4. 做好手术过程的监测和记录工作: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手术部位的状况、病人的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外科手术中的手术室电气安全管理手术室是外科手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保障手术室电气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手术室电气设备的选择与维护、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探讨外科手术中的手术室电气安全管理。
1. 手术室电气设备的选择与维护手术室的电气设备至关重要,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择与维护。
首先,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电气设备,具备稳定可靠、安全耐用的特点。
其次,在设备选择中要特别注重品牌和质量,避免购买低质量或假冒伪劣产品。
与此同时,手术室电气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也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维护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的发生。
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维护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保障手术室电气安全,建立完善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是必须的。
首先,应细化电气设备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要求,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其次,应建立定期维护和检修制度,明确维护和检修的时间、流程和责任人。
同时,还应定期开展电气设备的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另外,还应加强设备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对于电气事故的发生,要及时记录,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应急预案的制定即使在做好了各项电气安全管理工作之后,突发事故仍可能发生。
因此,制定并贯彻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种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置方法和应对措施,例如电气火灾、电气泄漏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细致入微,对于各种应急情况都要有明确的处置流程和操作指南。
同时,应针对不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在应急预案制定后,还要定期组织演练,以增强应急处置的效果和效率。
总结:外科手术中的手术室电气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需要从设备选择与维护、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安全护理在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评分、两组设备故障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设备维护、环境影响评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后出现仪器设备老化、仪器线路故障、仪器操作失误的总发生率18.18%均低于对照组59.09%(P<0.05)。
结论:针对股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加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评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安全护理;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设备故障发生率电外科手术不同于传统开刀手术,是采用高频电流的凝固以及灼烧作用的一种治疗方式[1-2]。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手术器械被不断引起各个医院电外科手术内,同样也为管理电外科手术器械管理增大难度。
电外科在临床上治疗带来新的方向,同时由于手术器械具有高频率,高电流密度、高风险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如果使用管理不当,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安全护理在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室电外科设备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24-42)岁,平均(33.47±8.62)岁。
观察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9-44)岁,平均(36.92±7.88)岁。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模式。
M¨Iq J^=H J
户理配合,提高‘
i头部吸汗带,,
息区休息,如提
浅谈“手术室电外科安全使用”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250021陈明慧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频电刀已经作为手术操作中进行组织切割的重要电外科器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它具有止血彻底、节省时间、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等特点。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中引起的电外科损伤也偶有发生,使得患者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严重创伤。
因此,正确的掌握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对提高手术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意义重大。
的小推车上,且不{能,确认各联线无目号水塑料套利于清i
,询问其体内是否j
}义谨慎使用,必
E理;双极电凝4
器开关,断开电
浅谈影响手术病人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分院手术室 570102陈明雅
手术室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技术操作项目多,病人病情复杂,意外风险高,出现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高危科室。
手术室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轻者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重者可导致病人残疾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医疗过程中病人对医疗护理安全的合法权益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应加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
现针对手术室常见影响病人安全因素进行以下分析及防范。
1影响病人安全因素:查对制度执行力度不严;接错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发生错误;用错药、输错血、异物遗留体腔、病理标本丢失、手术病人身体意外伤害。
分析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及所取得效果。
方法:针对手术室护理开展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度进行比较。
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3.77%)较安全管理实施前的(12.6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23);安全管理实施后的综合质量指标达标率(94.33%)、患者满意度(92.45%)较安全管理前的(81.13%、80.18%)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增强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标签: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满意程度[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Method: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arry out safety management,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efec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efec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3.77%)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12.66%),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 5.18,P=5.18).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the rate of reach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94.33%),patient satisfaction(92.45%)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the safety management(81.13%,80.18%),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surgical nursing,can largely enhance the nursing effec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efects,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Keyword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Safety management;Nursing;Satisfaction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也使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
医院管理关于安全管理在手术室电外科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张春华邢振玉胡雯雯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吉林白山134300【摘要】目的:分析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电外科的主要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实施常规管 理时的48例电外科患者作为参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实施安全管理时的电夕卜科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对 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烧伤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明显CP<0.05);研究组患者管理满意度与参照组 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明显CP<0.05)。
结论: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电夕卜科中,可以减少烧伤情况,提高管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手术室;电外科随着电外科高频刀、射频刀等器械增多,在很大程度上 加大了电外科的风险[1]。
基于此,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 年10月我院实施安全管理期间电外科患者48例作为本次 探究的对象,分析了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电外科的主要 方法与效果,详情如下。
1研究资料和管理方法1.1研究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实施常规管理时 的48例电外科患者作为参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至 2016年10月我院实施安全管理时的电外科患者48例作为 研究组。
其中,参照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 患者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42±2. 19)岁。
研究组 中有26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3±2. 31)岁。
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常规资料对 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 2管理的方法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进行 管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器械。
同时在手术以前 对患者进行检查,防止患者佩戴金属饰品。
研究组患者则是 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安全管理,主要管理方式如下:1.2.1电刀笔安全管理在电刀笔使用之前,需要对 其开关性能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因为开关不良损伤到术者或 是患者;并且电外科设备的电刀线不可以绕在金属物体上,防止出现耦合的情况。
1.2. 2负极板安全管理医务人员应按照患者体重与 体形来选择合适负极板的型号、规格,不可以折叠,需要将负 极板与皮肤均匀紧贴,防止渗人消毒液,不可以重复使用负 极板。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变换体位要及时进行检查,如果 存在移位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
1.2. 3负极板的粘贴部位要求需要选择肌肉丰富与 血管丰富的位置,并且保证皮肤清洁、完整与干燥,防止在脂 肪多、骨骼隆突、多毛发与瘢痕组织位置,尽量与手术区域接 近,降低电刀工作的阻抗,将输出功率与电压降低,防止发生 灼伤。
1.2.4 电刀主机安全管理通过专人来管理电刀主机,通过最低的功率获得理想止血的效果,防止在主机周围放置易燃的物品。
1.2.5手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手术护理人员与医师都 要佩戴手套,并且手套需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如果手套 有破损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在应用止血钳进行止血时,需要防止术者与患者被灼伤。
1.3观察的指标采用本院自制的管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管理后 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数在60分以下为不满 意,分数在60〜85分之间为满意,分数超过85分为非常满1.4所得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 0进行统 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士的标准差(无±3来表示,采用 f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如果 对应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并且具备统计意义,用P<〇. 05表 7K 〇2 结果2.1对比两组患者的烧伤情况管理后,研究组没有患者发生负极板的烧伤、脏器的意 外损伤,有1例(2. 08%)患者发生电外科的异位损伤;参照 组患者有3例(6. 25%)发生负极板的烧伤,2例(4. 17%)发 生脏器的意外损伤,有4例(8. 33%)患者发生电外科的异位 损伤。
研究组患者的烧伤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 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CP<0.05)。
2.2对比两组管理的满意度管理后,参照组中非常满意患者19例(39. 58%),满意 患者18例(37. 50%),不满意患者11例(22. 92%),管理满 意度为77. 08%,研究组中非常满意患者28例(58. 33%),满 意患者19例(39. 58%),不满意患者1例(2. 08%),管理满 意度为97. 92%,研究组患者管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〇. 〇5)。
3讨论在电外科护理中,需要构建安全管理的组织,同时构建 电外科安全管理小组,主要包括主管护师与护士长等,并且 小组成员需要充分了解各种业务,了解专业护理质量的标 准[2]。
还要制定电外科的设备安全使用指南与电外科的设175医院管理备质量标准与操作流程,同时实时培训低年资的护士[3]。
在 实际工作中,也要强化监督与指导,以便及时发现电外科器 械使用问题,制定相关改进措施,使得护理人员安全应用电 外科的设备。
本次研究中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烧伤发生 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 (P<0. 05);研究组患者管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 异较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〇. 05)。
综上,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电外科中,可以减少烧伤 情况,提高管理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1]首志雄,郑达武,罗永香.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价值[J1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06) :456-460,[2] 付应敏,周彩凤,牛克.免刷手式外科手消毒管理成效分析及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5):360.[3] 徐海娣,张玉琼,张兴,等.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普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4(20):4563-4565.[4] 李赛男.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1(18):220.[5] 曹玲,仲悦萍,陈晓艳.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管理在神经外科监护交接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 子期刊),2016,16(18) :220-222.(上接至第163页)静滴引产两种引产方式的效果。
低位水囊引产方法主要是 在产妇的宫颈内缓慢置人水囊,水囊具有较为温和的机械扩 张力,把其缓慢置人产妇的宫颈内可有效促使产妇的宫颈不 断的发生扩张,缩短产程,促使产妇快速进人产程的活跃期。
除此之外,该方法还有利于促使产妇顺利快速分娩,减轻生 产痛苦,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性[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引产总有效率为80%, 研究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4. 3%,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 组引产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〇. 05)。
研究组在 胎儿从引产至娩出时间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分别均优于对照 组(P<0. 05)。
结果进一步说明:对足月的妊娠产妇采用水 囊引产的方式,效果显著,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引产的总体 有效率,且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生产痛苦,加速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
为此,该引产方式值得产妇和家属信赖,值得在 产科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1] 于丽莉.98例低位水嚢引产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03):777-779.[2] 徐艳.低位水嚢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5,10(30) :44-47.[3] 李爱红.低位水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26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5,18(04) :992-995.[4] 陈亚杰,姜雪梅.晚期妊娠引产与催产方法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3(35): 114-117.[5] 邵伟,魏凤亭.低位小水嚢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31(10) :888-890.(上接至第165页)2.3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舒芬太尼的用量实验组患者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 异较为显著,P<〇.〇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各时点舒芬太尼的用量(;E±s,ug)组别T1T2T3T4对照组22. 6±2. 348. 8±3. 589. 9±7.1171. 0±11. 5实验组18. 0±0. 230. 4±4. 272. 9±8. 0120. 4±10.13讨论剖宫产术后疼痛可影响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程度,使初 乳时间、母乳喂养时间向后推迟[2],而有效的术后镇痛则可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现阶段,在剖宫产手术镇痛中,常用 镇痛模式为多模式的联合镇痛,这种镇痛方式主要是联合应 用各种镇痛方法或是药物,将药物副作用与剂量降低,提高 患者药物耐受性[3]。
塞来昔布属于抑制环氧化酶-2(COX-2) 抗炎镇痛的药物,可能够对致疼痛炎症因子进行抑制,实现 镇痛的效果。
相关研究中指出把罗哌卡因应用于手术切口局部浸润,可在10小时内发挥出确切的镇痛作用[4]。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镇痛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多模式镇痛应用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镇痛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可推广。
参考文献[1] 王国强,陈军,杨美英.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68(01):47-50.[2] 程静,李娜,乐呈进.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2(23) :3535-3537. [3] 彭伟,冯继峰,庞登戈.预防性多模式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7) :2199- 2201.[4] 周珩,梁佐迪,刘炜炜.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4,(40):88-8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