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0
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抗干扰姿态控制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是保证其稳定飞行的关键。
然而,飞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干扰,如风力、气流等,这些干扰会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造成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鲁棒自适应抗干扰能力的姿态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鲁棒自适应控制是指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在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中,鲁棒自适应技术可以实现对干扰的主动抵抗和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飞行质量。
二、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建模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姿态控制器的设计和传感器的测量误差等因素。
具体建模过程可以参考飞行器姿态控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三、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原理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最小二乘算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通过参考模型的设定来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跟踪控制;最小二乘算法根据实际的控制误差对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使得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性。
四、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中,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飞行器的状态和环境信息,自动调整控制策略。
通过对飞行器姿态的在线跟踪和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可以有效抵抗外部干扰,提高飞行器的姿态稳定性和飞行质量。
五、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为了验证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中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与传统的姿态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抵抗干扰,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六、结论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性能的手段。
通过自适应调节参数和主动抵抗干扰,可以使飞行器在复杂的飞行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姿态,并提高飞行器的飞行质量和安全性。
注:该文章为虚构文章,以满足用户需求。
在实际写作中,请根据题目所涉及的具体技术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保持结构清晰,语句通顺,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四旋翼飞行器PID控制器的设计引言:1.PID控制器原理:PID控制器是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基元组成的。
其中比例控制器根据偏差的大小调整控制量;积分控制器根据偏差的积累调整控制量;微分控制器根据偏差的变化率调整控制量。
PID控制器根据实际值和期望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和积累量来调整控制量,以达到稳定目标。
2.四旋翼飞行器PID控制器参数调整:PID控制器的性能取决于三个控制基元的参数调整。
参数调整不当会导致飞行器姿态不稳定,甚至发生震荡。
常用的参数调整方法包括手动调整和自适应调整。
手动调整需要通过观察飞行器的响应来调整参数,而自适应调整则是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自动调整参数。
3.四旋翼飞行器PID控制器设计步骤:(1)确定控制目标和输入变量:控制目标即所要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或高度,输入变量即传感器测得的实际值。
(2)传感器数据处理:通过传感器获得飞行器姿态或高度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滤波和校正,以减小误差。
(3)误差计算:计算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误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
(4)参数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动或自适应调整方法,逐步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
(5)控制量计算:根据误差和PID控制器的参数计算控制量。
(6)控制执行:将控制量传输给四旋翼飞行器的执行机构,使其根据控制量进行相应的动作,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
4.PID控制器应用拓展:PID控制器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以外的许多领域,如汽车、工业控制和机器人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比如引入模糊控制或自适应控制等。
结论:四旋翼飞行器PID控制器是实现飞行器姿态和高度控制的关键部件。
通过合适的参数调整和控制策略设计,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PID 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拓展性,为飞行器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综述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由四个旋翼组成的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和定点悬停,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它的飞行控制技术可以分为姿态控制和位置控制两种基本类型。
姿态控制是指控制飞行器姿态(包括横滚、俯仰和偏航),而位置控制则是控制飞行器的定点飞行或航线飞行。
下面将对这两种控制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姿态控制技术1. 传统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分量的组合来调节系统的输出。
在四旋翼飞行器中,PID控制可以用来控制姿态,使飞行器保持平稳的飞行状态。
通过对角速度和角度的反馈控制,可以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精确控制。
但是PID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非线性系统和参数变化的系统,PID控制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2.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一种可以应对非线性系统和模糊环境的控制方法。
在四旋翼飞行器中,可以利用模糊控制来实现对姿态的精确控制。
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可以将模糊的输入与输出进行映射,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控制。
模糊控制可以有效地应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但是对规则库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需要较大的经验和技巧。
3. 神经网络控制4. 遗传算法控制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的优化算法,可以用来优化系统的控制参数。
在四旋翼飞行器中,可以利用遗传算法来寻找最优的姿态控制参数,从而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精确控制。
遗传算法能够全局寻优,但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较长的优化时间。
1. GPS定位控制GPS定位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飞行器位置的精确控制。
在四旋翼飞行器中,可以利用GPS定位进行位置控制,实现定点飞行或航线飞行。
通过GPS模块获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飞行器位置的精确控制。
但是GPS在室内或密集城市地区信号可能不太可靠。
3. 惯性导航控制惯性导航是一种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获取飞行器运动信息,并通过积分计算得到飞行器位置信息的导航方法。
在四旋翼飞行器中,可以利用惯性导航进行位置控制,实现对飞行器位置的精确控制。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汤金萍;周雷;金阿锁【摘要】四旋翼飞行器是由4个带桨叶电机驱动并形成十字交叉结构的一种飞行器.本试验是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搭建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以MPU-6050传感器获取飞行器的姿态信息,经过递推滤波算法,得到可靠的姿态数据,通过四元数融合算法,进行姿态解算,获得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角,然后借助PID控制算法,消除四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预测的误差,最后,以PWM波的形式控制无刷直流电机,实现四旋翼飞行器的自平稳控制.本试验完成了四旋翼飞行器的自平稳控制系统,能够基本实现四旋翼飞行器的平稳起飞与降落.【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6(035)020【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MSP430;MPU-6050;欧拉角;四旋翼飞行器;闭环控制【作者】汤金萍;周雷;金阿锁【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9四旋翼飞行器是多旋翼飞行器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
2010年世界首款四旋翼飞行器AR.Drone问世,它由法国Parrot公司发布。
它的定位是一款高科技玩具,性能非常优秀,轻便,很安全,容易控制,而且还能实现自悬停,拍摄图像,并通过WiFi传输到手机上显示。
DJI是众多四旋翼飞行器公司中值得一提的公司之一。
在早些年,DJI主要工作放在直升机的控制上,在AR.Drone问世后,DJI看到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市场,开始研究四旋翼飞行器产品。
2012年,DJI相继推出了几款飞行器产品。
在当时AR.Drone的引领下,全球刮起了一股四旋翼飞行器商业化的热潮。
2013年1月,DJI推出Phantom,如图1所示。
四旋翼飞行器被开发用作一个新领域——航拍。
“Phantom”的中文意思是精灵,与它的外形很相配。
四旋翼飞行器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与流程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四旋翼飞行器因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等优点,在军事、科研、娱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等因素,使得四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控制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四旋翼飞行器模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六个状态变量:位置(x, y, z)、角度(ψ, θ, φ)和速度(u, v, w),通过牛顿-欧拉方程进行描述。
三、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是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它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消除系统误差,并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1. 设定滑模面:选择合适的滑模函数S,使其在平衡点处为零。
2. 设计切换函数:根据滑模面设计切换函数,使系统能够在平衡点处稳定。
3. 采用Super-Twisting算法:利用Super-Twisting算法来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并将其用于控制器的设计。
四、控制流程1. 初始化:设定初始状态和参数。
2. 计算滑模面:根据当前状态计算滑模面S。
3. 设计切换函数:根据滑模面设计切换函数。
4. 估计不确定性:利用Super-Twisting算法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
5. 控制律设计:根据切换函数和不确定性估计,设计控制律。
6. 更新状态:根据控制律更新系统状态。
7. 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点:如果滑模面S为零,则到达平衡点,结束;否则返回步骤2。
五、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四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控制问题,提高其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精度和效率。
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综述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利用四个独立旋转的螺旋桨来实现飞行的航空器。
它可以垂直起降,并且具有灵活的飞行能力,因此在无人机、航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要保证四旋翼飞行器的安全飞行,飞行控制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飞行原理、飞行控制系统、姿态稳定控制、导航控制、避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飞行原理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利用四个螺旋桨产生的升力来支撑整个飞行器,再通过改变螺旋桨的转速和倾斜角来实现飞行方向和姿态的控制。
螺旋桨的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从而支持飞行器的重量。
通过改变四个螺旋桨的转速和相对倾斜角,可以控制飞行器的上升、下降、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运动。
利用螺旋桨的差速旋转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从而使得飞行器可以实现各种飞行动作。
二、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是四旋翼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它由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等多个部分组成,用于感知环境、执行控制指令,实现飞行器的姿态稳定控制、导航控制和避障等功能。
传感器用于获取飞行器的姿态、位置、速度等信息,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等。
处理器用于处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并根据飞行器的姿态、位置和控制指令来生成执行器的控制信号,执行器包括电动调节器和螺旋桨。
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飞控芯片,它是飞行控制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飞行器的姿态稳定、导航和飞行动作的执行。
常用的飞控芯片包括Pixhawk、Naze32、Ardupilot等,它们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飞行器的高度稳定性和精确控制。
三、姿态稳定控制姿态稳定控制是指通过控制飞行器的姿态角度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
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包括俯仰角、横滚角和偏航角,分别对应飞行器绕前后轴、左右轴和上下轴的转动姿态。
姿态稳定控制主要通过改变四个螺旋桨的转速和相对倾斜角来实现,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等方法来实现。
四旋翼飞行器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与流程文档标题:四旋翼飞行器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与流程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四旋翼飞行器因其稳定的飞行性能和灵活的操控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其飞行姿态以满足任务需求,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策略——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
二、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方程,以及由四个电机产生的升力和扭矩的计算公式。
三、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Super-twisting算法是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能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而在有限时间内实现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1. 控制律设计:根据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出符合super-twisting 算法的控制律。
2. 参数选择:选取合适的参数,使得控制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
3. 控制性能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控制流程1. 初始化:设置四旋翼飞行器的初始状态和期望状态。
2. 状态观测:通过传感器获取四旋翼飞行器的实际状态。
3. 控制决策:根据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利用设计好的控制律进行决策。
4. 执行控制:将决策结果发送给四旋翼飞行器,调整电机转速以改变飞行姿态。
5. 反馈修正:根据新的实际状态,再次进行控制决策,形成闭环控制。
五、结论有限时间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方法为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六、未来工作虽然本文提出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考虑更复杂的环境因素,优化控制参数等。
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四旋翼飞行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飞行控制技术是四旋翼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四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性、安全性、控制精度和航行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四旋翼飞行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垂直起降的多旋翼飞行器,由四个同心布局的螺旋桨组成。
四个螺旋桨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产生向上的升力,控制螺旋桨的运动状态可实现飞行方向和高度的控制。
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包括横向运动(Roll)、纵向运动(Pitch)和偏航运动(Yaw)。
横向运动是指四旋翼在横向方向上的旋转;纵向运动是指四旋翼在纵向方向上的旋转;偏航运动是指四旋翼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
这些运动状态的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四个螺旋桨的转速来实现。
二、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1.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用于感知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状态和环境信息。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和GPS等。
2.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主要由四个电机和螺旋桨组成。
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控制螺旋桨的转动,从而实现四旋翼的运动状态控制。
3.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用来根据传感器感知的姿态状态和环境信息计算出下一时刻需要的执行器输出。
现有的控制算法主要包括PID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模型预测控制器等。
4.通信模块四旋翼飞行器的通信模块可用于与地面无线遥控器、计算机或其它无人机等相互通信。
一般来说,通信模块主要用于实现飞行器和操作员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和遥控指令的发送。
三、四旋翼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技术是无人机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问题之一,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四旋翼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灵活、便携、多用途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如遥感、地质勘探、气象观测、灾害救援等。
其中,控制算法是决定四旋翼飞行稳定性和性能的核心因素,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本课题旨在探究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的设计与研究,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出稳定、高效、灵活的控制算法,提高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和性能。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2.1 研究目标(1)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2)综述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位置控制算法、姿态控制算法、路径规划算法等;(3)应用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出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2.2 研究内容(1)四旋翼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包括六自由度运动、姿态变化、空气动力学特性等,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2)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综述:综述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位置控制算法、姿态控制算法、路径规划算法等。
(3)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设计:应用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出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包括位置控制算法和姿态控制算法。
(4)仿真验证和优化:进行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验证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和性能,并进行算法的优化调整。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3.1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分析: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应用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控制算法。
仿真实验:应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对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和仿真实验。
3.2 技术路线(1)四旋翼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2)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的综述与分析(3)位置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4)姿态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5)控制算法仿真验证和性能测试(6)算法优化和改进四、预期成果(1)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特性,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2)综述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设计出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算法;(4)控制算法仿真验证和性能测试;(5)提出控制算法优化和改进的方法和思路。
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研究与仿真一、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四旋翼飞行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无人机类型,在军事、民用和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是实现其稳定飞行和精确操控的关键。
本文将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与仿真。
二、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1.嵌入式飞控系统:嵌入式飞控系统是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集成了飞行姿态估计、姿态控制和飞行模式切换等功能模块。
它通过接受传感器系统获取的飞行状态信息,计算出合适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执行器系统实施控制。
2.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用于获取飞行器的状态信息,如加速度、角速度、姿态等。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和气压计等。
3.执行器系统:执行器系统用于根据嵌入式飞控系统计算出的控制指令来控制飞行器的运动。
常用的执行器包括电机、螺旋桨等。
4.遥控器系统:遥控器系统用于远程操控飞行器的飞行和动作。
通过遥控器系统,飞行员可以对飞行器进行起飞、降落、飞行方向和高度的调整。
三、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飞行姿态控制:飞行姿态控制是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该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姿态估计和姿态控制两个方面。
姿态估计:姿态估计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的飞行状态信息,推导出飞行器的姿态信息。
常见的姿态估计方法有卡尔曼滤波器和互补滤波器等。
姿态控制:姿态控制是指根据飞行器的姿态信息,计算合适的控制指令来控制飞行器的姿态。
常见的姿态控制方法有PID控制器和模型预测控制器等。
2.位置和轨迹控制:位置和轨迹控制是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该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位置估计和位置控制两个方面。
位置估计:位置估计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的飞行状态信息,推导出飞行器的位置信息。
常见的位置估计方法有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等。
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指根据飞行器的位置信息,计算合适的控制指令来控制飞行器的位置。
编号:(试行)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要点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四旋翼飞翔机器人机构优化与自主飞翔实验申报人:王砚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赵志刚申请实验室:体制实验室申报日期:2012 年 11月 19日兰州交通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制2012年 11月 26日项目名称项目简项目类型况申请资助经费项姓名目申专业年级请人前一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四旋翼飞翔机器人构造优化与自主飞翔A、理论研究、社会检查研究类;B、科技产品开发、发明创建类;C、科学实验及研究;√D、其余类。
元项目起止时间性男民族汉出生年代王砚麟别机设 1001 班学院机电工程学院Z值:第 1 名;U值:第 1 名电话姓名性别民族职称出生年代研究方向个人简历赵志刚男汉副教授特种机器人时间项目名称获奖状况指2005-紧耦合飞翔机器人自主飞翔要点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2008术研究导教2007—轿车遮阳伞自动折叠机构研制已判定师主要科学研2009究工作简历2011-2光储联合供电系统研究开发国家 863 计划在研0162013-2缆系式紧耦合多机器人协调建模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016稳固性剖析2012-2链式紧耦合多机器人系统规划和控国家教育部要点项目在研014制研究姓名性专业年级所在学院项目署名出生年代分工别王砚麟男机设 101班机电工程学院构造设计、系统模块及制作项主张诚诚男机设 101班机电工程学院构造设计、系统模块及制作目要仿真剖析及数组成陶定凯男机设 1101 班机电工程学院学建模员仿真剖析及数严健男机设 1101 班机电工程学院学建模项目内容纲要(限200 字之内)利用 ANSYS 有限元剖析软件对四旋翼飞翔机器人构造进行剖析优化,使其拥有更好的稳固性、更大的承载能力及更少的能耗;再利用 ADAMS 仿真剖析软件对其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剖析,搭建硬件软件平台,研究拟订适合的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 软件对其设计一个能够使其自主飞翔的系统;同时达成该样机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