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发酵复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11
江南大学803微生物学综合科目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江南大学08发酵微生物试题一、选择(2分×10 ,其中*为多项选择)1、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A)A、与DNA的分离和复制有关B、细菌细胞能量合成场所C、鞭毛运动支点D、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2、用麦芽汁培养基摇瓶培养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其繁殖方式是(D)A、裂殖B、芽殖C、假菌丝繁殖D、子囊孢子繁殖3、下面不属于细菌的特殊构造的是(A)A、核糖体B、性菌毛C、鞭毛D、荚膜4、酵母菌在PH8的环境下发酵葡萄糖,主要积累的发酵产物是(D)A、草酸B、乙醇C、乙酸D、甘油5、真核生物目的基因的获得不能采用的方式是(B)A、DNA文库筛选B、cDNA文库筛选C、PCR体外扩增D、DNA的合成6、转化过程不包括(D)A、DNA的吸收B、感受态细胞C、限制修饰系统D、细胞与细胞的接触7、下列营养物质中最不可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微生物细胞的是(B)A、气体B、K+C、脂溶性小分子D、水8、下列属于微生物有性孢子的是(B)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孢子囊孢子D、游动孢子9*、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BE)A、农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农田的大量秸秆B、城市汽车、烟囱等排出的含硫、铅废气C、梅雨季节降雨量大造成地表水进入水体D、农村饲养的畜禽类的大量粪便E、工厂高浓度有机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10*、下列微生物菌种中能产生芽孢的种是(AD)A、Bacillus subtilisB、Staphylococcus aereusC、Corynebacterium PekineseD、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E、Aspergillus niger二、名词解释(4分*10)1 间体细胞膜内陷形成。
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
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2 周质空间一般指位于C—细菌细胞壁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呈胶状,内含各种周质蛋白,包括各种酶类和受体蛋白等。
复试发酵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一、考试方式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百分制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生命物质的基本变化规律与这些规律的相关性及反应机制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题目类型问答题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较难的综合题目。
它具有包括的内容多、广、活的特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目的分数一般不会全部丢掉、但也很难全部得到。
答题要求同学们拿到考卷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弄清楚,切忌看错题,所答非所问。
对于各类题目的回答要求如下:要求答出要点,就要对这个要点加以比较详细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如果只答要点不作解释和说明,就要扣分。
二、考试要求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化学等专业的选修课。
考生应全面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生命物质的基本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的相关性及反应机制,并能用这些理论解释一般生命现象及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熟悉蛋白质的水解方法和氨基酸组成与分类,氨基酸的物理性质掌握氨基酸的重要化学性质,熟练掌握氨基酸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第二节肽的结构与性质熟悉肽的理化性质;天然存在的活性肽;肽链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第三节蛋白质的共价结构熟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的关系,肽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的基本原理,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掌握氨基酸顺序测定的一般步骤,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概念: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
食品工艺学05一、填空题(40):L食品保藏的实质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控制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并尽呈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使食品的储藏期提高。
2当食品处于某一空气相对湿度屮下达到平衡时,某食品的水分活度Aw焰食品内有效水分含虽,且在数值上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相等,若i卩则食品将会有水分蒸发,当Aw<屮,则食品会吸湿。
3-新鲜的果蔬冷藏温度范围常控制在0〜5C,原因是抑制酶的活动和呼吸作用,延缓储备物的分解,任何冰点相近的食品,当以不同冻结速度降至冻藏温度时,他们的冷耗虽应相同,食品冻结过程中冻结层分解面速度和溶质扩散速度决定了冻结食品内溶质集合分布的程度。
冻肉的食用品质常受着冷冻条件、储藏和解冻等条件的影响。
4-区分低酸性食品与酸性食品的界限绘PH4.6和AwO.85,原因是PHW4.6时肉毒梭状芽抱杆菌的芽抱受到抑制,不会生长繁殖,当AwW0.85时其芽抱也不能生长繁殖-低酸性食品的杀菌对象菌是P.A.3679生芽抱梭状芽泡杆菌(P385),商业灭菌的灭菌值应达到12Dr的要求,酸性食品中的平酸菌为嗜热凝结芽泡杆菌,商业灭菌的杀菌值为6Dr°5-为了保证回热过程中食品表面不致有冷凝水现象,最关键要求是同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的霜点,必须始终低于食品表面温度。
6-检查焊锡三片罐二重卷边的三个主要指标绘卷边紧密度、卷边内重合率,卷边外部是否光滑。
7一在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发酵类型有乳酸发酵、酒秸发酵、醋酸发酵、丁酸发酵和产气发酵,不受欢迎的发酵类型有:丁酸发酵、产气发酵。
在蔬菜腌制时必须压紧,严密封口,这是因为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使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糖分解为乳酸且有氧条件下霉菌能生长。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方法》。
在食品化学保藏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绘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维C)。
2009江南大学微生物(发酵)第一题是判断,记不清了,说第2题二.名词解释(10个一个三分)1.转道噬菌体2.巴斯德效应3.移码突变4.生物膜(英文的)5.生长因子6. 记不清了,想想我再来补充三.问答题(90分)1.简述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红曲霉,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并丛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20分)2.简述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丛运输方向,运输动力,载体,是否耗能,有无竞争性,运输前后是否变化,输送物质类别(举例)等方面比较各种运输方式(20分)3.什么叫基因工程?为什么说基因工程的操作离不开微生物(15分)4.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并说明每步的注意事项(15分)5.以赖氨酸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筛选菌种的题,记不清了(20分)微生物问答1实验室内五种常用的消毒,灭菌,除菌方法2.紫外线对氨基酸缺陷型的诱变过程,氨基酸缺陷型的定义及在工业微生物上的应用3.霉菌,细菌,病毒,酵母菌的繁殖方式4微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类型,并举例说明1实验室内五种常用的消毒,灭菌,除菌方法2.紫外线对氨基酸缺陷型的诱变过程,氨基酸缺陷型的定义及在工业微生物上的应用3.霉菌,细菌,病毒,酵母菌的繁殖方式4微生物相互之间的作用类型,并举例说明三.问答题1.简述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红曲霉,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并丛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2.简述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丛运输方向,运输动力,载体,是否耗能,有无竞争性,运输前后是否变化,输送物质类别等方面比较各种运输方式3.什么叫基因工程?为什么说基因工程的操作离不开微生物4.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并说明每步的注意事项5.以赖氨酸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筛选菌种的题,记不清了2010年江南大学发酵微生物题2010题是个判断改错十个名解:基团移位,细菌酒精发酵,共生关系,菌种退化,PCR,生长因子,北京棒杆菌(英文),记不得了.简答5题:温度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四种测微生物生长方法和适用对象及注意事项,DNA片段发生改变表型一定改变吗(尽你所能), 微生物学角度谈流水不腐生活污水又黑又臭.自然界筛选耐高渗透压酵母菌理由注意事项. 340应该可以进复试,我今年数学太差了,祝大家考上523098216这是我QQ,可以询问我,我最讨厌那些卖卷子的高温度可以杀死酶或破坏有机空间构型,但对DNA基本无影响(看你温度有多高.稍高,你可以在杀死菌的情况下保留DNA,过高破坏一切.) ,辐射可积累改变碱基.对菌类的个别细胞器也可以破坏.别的不知,DNA变,表性肯定不一定改变(有两种菌就是长的一样,但生存范围不一样,我把它的确切名忘了) .你是学生物的吧?我也是!>794300142我QQ,有兴趣加我建议把周德庆版微生物和诸葛健版微生物各熟看三遍,相互对照,举一反三,基本上没问题了,过来人奉上。
江南⼤学历年硕⼠研究⽣⼊学考试试题(发酵-微⽣物学)部分真题江南⼤学2005年硕⼠学研究⽣⼊学考试试题(微⽣物学-发酵)江南⼤学2007年硕⼠学研究⽣⼊学考试试题(发酵-微⽣物学)⼀、名词解释(3*15)1.接合孢⼦2.局限性转导3.碳源物质4.芽孢5基团移位 6.移码突变7.⽣长因⼦ 8.准性⽣殖 9.巴斯德灭菌 10.连续灭菌11.HFR菌株12.对数⽣长期13.prophage 14.prototroph 15.PCR⼆、问答题1.微⽣物菌名的命名法则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霉菌形态观察中,制⽚常⽤的是什么染⾊剂?试说明每种成分的主要作⽤。
3.举例讨论微⽣物之间的互⽣、共⽣、竞争、寄⽣、和拮抗关系。
4.试叙述细菌和酵母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特点。
5.好氧微⽣物液体培养主要有那些形式?他们各⾃有哪些⽤途和特点。
6.设计⽅案从⾃然界中分离筛选蛋⽩酶产⽣芽孢杆菌的步骤,并简要说明每⼀步的理由及注意点。
7.试叙述以野⽣型⼤肠杆菌为出发株,采⽤紫外线诱变技术,获得⼀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操作过程。
8.试从遗传学⾓度讨论⼈为打破微⽣物代谢的⾃动调节、过量积累中间代谢产物的3种⽅法。
江南⼤学2008年硕⼠学研究⽣⼊学考试试题(发酵-微⽣物学)⼀、名词解释(6*5)1、孢囊孢⼦与囊孢⼦2、PFU与CFU3、斜⾯保藏法与冷冻⼲燥法4、基因⽂库和cDNA⽂库5、活性污泥与⽣物膜⼆、简答题(35,可以⽤图、表、⽂字来表达)1、试述Escherichia coli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壁肽聚糖构成(9)2、⽐较营养物质跨膜输送的⽅式(9)3、什么是抗药性?细胞产⽣抗药性的⽣化机制有那些?(8)4、⽐较原核⽣物三种遗传物质转移的⽅式(9)三、问答题(85)1、什么是细胞微⽣物的群体⽣长曲线,分为哪⼏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细胞数变化规律和细胞的⽣理特点如何?在科研和⽣产上有何应⽤?(28)2、某药⼚以细胞为⽣产菌种进⾏抗⽣素发酵,在夏季⽣产时其中有⼏罐出现异常,请设计实验分析确证是出现杂菌污染还是感染了噬菌体,并给出应采取哪些整治和预防措施?(30)3、请设计⼀个完整的实验,从⼟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以获得对真菌有拮抗作⽤的抗⽣素产⽣菌。
2011江大发酵复试笔试题(回忆)一:名词解释10个1.糖化、液化(英文)2.KLa(溶氧传质系数)3对数残留定律——————只记住这三个难点的二:简答1、发酵工业中空气灭菌的方法与无菌空气的制备流程2、原料的粉碎和输送的设备、方法,流程3、ph的影响和控制策略3、五项以上初步判定染菌的参数并说明原因5、材料分析————实质是固定化细胞的优点和方法6、图像分析--------实质是流加分批发酵的特性和优点7、通用发酵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8——————又忘了……本人记忆力不好,不好意思……关于发酵复试1.复试很重要决定排名和奖学金,不走过场,笔试很重要,考得太少直接刷掉2.好导师像李琦、徐岩老师保送的都占满了,你要是很优秀就去争取,不要怨天尤人,古代做官也是可以荐举的,几千年不变几万年也不会变,当然我不优秀考上就很知足了3.初试成绩老师很看重,尤其英语,过六级最好4.复试前导师一般不给答复,所以别慌,好好复试最重要,复试后一定找导师----当然那是一大堆人排队找5.保送的很多,谁让人家出身好大学里表现也好呢,统一考试招的也很多,本校的占优势,导师要是不优先要本校的口碑何来,要体谅6.自己最重要,要淡定,穷达升沉,半系于心,半寄予物祝2012的考研顺利复试补充:(大题)菌种退化原因措施名词解释(基本上历年都考过)固体发酵超滤和微滤(英语)代谢工程超临界萃取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另有一个名词解释盐析初试看你选择什么专业课,。
我选的微生物,可以选化工原理,微生物高分不多最多120多,发酵的前几名都是考的化工原理。
微生物参考书是诸葛健李华忠编的微生物,要做5年以内的真题,最好是03到11年的。
真题我也是买的,呵呵,以后我会抽空打成电子稿发出来,加油。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复试里的发酵工程综合知识怎么考?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9-5-26 22:06
是不是他们所提供参考书:什么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的书都要看啊?很多哦
最好是找下以前的复试题目,题目重复很多,要求的数目最好有一本配套的习题集,把里面的大题看看……发酵综合主要是几门课的综合,你把之前初试的知识抓住的同时,把妹看的书稍微看看,但是,最主要的是看历年复试真题,尤其是06到08的,重点看06、07年的,05年的最好也看看,搞清楚以后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082203 发酵工程01发酵工学
02酶工程与技术
03微生物代谢工程
04酿酒科学与工程
05工业微生物4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424微生物学(发酵)或425生物化学(含实验)或418化工原理(含实验)623发酵工程综合知识 1.化工原理
2.有机化学
3.生化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学》诸葛健李华钟编,科学出版社2005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魏述众主编,中国轻工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第二或第三版天津大学编
生化工程:《生化工程》伦世仪主编,轻工业出版社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酵工程综合知识:《微生物工程与工艺原理》姚汝华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发酵工艺原理》熊宗贵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真题199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填空1、发酵工业上常见的微生物的个体大小的大体范围,细菌为()μm ,放线菌为为()μm ,霉菌为()μm ,噬菌体为()μm 。
2、微生物的特点之一是繁殖速度快,常见的繁殖最快的微生物是(),最快的世代周期时间约为(),酿酒酵母的最短世代时间约为(),而噬菌体的潜伏期才()。
3、典型的噬菌体T2的菌体组成部分包括()()()()()4、防止噬菌体感染的措施有()()()5、酵母细胞的构造包括()()()()()()内容物,等,有些酵母还有()()。
其中内容物主要包括()()()()6、生物氧化不同于普通的氧化反应,首先(),第二(),第三()。
微生物生物氧化可分为呼吸和发酵两类。
()的生物氧化叫发酵,()的生物氧化叫呼吸7、要使发酵液中存在某种代谢产物的话,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至少有三个要求首先(),第二(),第三()。
8、青霉素对细胞壁()作用在发酵工业中可用于()()等9、微生物在高渗环境中会引起(),在低渗环境中会引起(),因此,在诱变育种中制备细胞悬浮液时就用()或()作介质,以避免()。
10、灭菌的方法很多,各有适用范围,发酵原料常用(),由于()()(),从而灭菌效果好,但它对培养基也有影响,对于易被热破坏、损伤营养价值或色香味的物质,常用()()();对于固体物品、玻璃器皿等,常用();无菌室常用()()()。
二、是非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四种,而能利用一油质既当能源又当碳源的微生物必属于化能有机营养型()2、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细胞干物质的元素组成,碳的含量一概在5%左右()3、微生物氨基酸合成代谢与糖代谢可综合起来考虑,其目的是给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4、在无机营养物质中,钾钠钙一起参与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仅对细胞的重量与代谢有关()5、促进扩散也是一种吸收营养的方式,虽然有载体参与,但无需耗能()6、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物形成速率与生长速率并不偶联,因为它们产生于次级生长()7、由DNA转录产生RNA,再由RNA翻译产生蛋白质,这一中心法则对于任何生物任何时候均无可例外地不可逆转()8、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处于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之外,微生物就要死亡()9、诱变处理的微生物均要求处于生长旺盛期,此时对诱变育种有利()10.由于紫外线波长短,能量大,因此在微生物被照射后能发生死亡和突变()三、选择1、想检验出中性蛋白酶产生菌ASI398特性的培养基试管为()。
03年江大发酵复试题一,如何从一直微生物基因组中分离和鉴定未知功能的基因?二,选择一种工业上常用的丝状真菌,说明相关基因在其形态发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三,实验室中一盛麦芽汁的三角瓶,未杀菌开口放置数日,结果长出许多微生物。
如何初步确定存在哪几大类微生物?四,如何从一个新分离的微生物菌株中克隆编码某一酶的新基因?05年试题名词解释DE 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理酸(碱)性物质问答培养基的一般要求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培养基的设计(1)作出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化学计算的平衡碳源和能源+氮源+其他需要→细胞+产物+CO2+H2O+热量•通过计算可以获得生产一定数量的细胞时所需的营养物的最低数量。
在了解一定数量的生物体所能产生的产物数量后;就有可能计算出形成产物时所需的底物数量。
–这些培养基的组份的数量仅仅是供给细胞形成产物,而不包括生成细胞所需的营养。
所有上述各项数量,是不易获得其精确的数字。
(2)组成微生物的元素包括C、H、O、N、S、P、Mg和K(见下表),这些元素都要在方程式中予以平衡–在培养基中有些元素的含量往往超过需要量,如P和K。
而其它元素含量则接近最低值(如Zn,Cu等)。
在许多培养基中增加磷酸盐浓度,其用意是增加培养基的缓冲容量,这一点,在设计培养基时要引起注意。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缓冲剂–前体和代谢调节剂–消沫剂–2.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方法发酵强度以及提高方法原理固液分离方式特点生物技术如何发挥其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任意发酵产品为例说明清洁生产实现过程06年名词解释发酵工程: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就是被限制自由移动的细胞,既细胞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约束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界限内,但细胞仍保留催化活性并具备能被反复或连续使用的活力。
样卷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工业上的发酵产品分为菌体、代谢产物、微生物酶和生物转化产品四个类别。
2,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代谢是通过酶量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两种方式来进行调节的。
3,根据对氧需求的不同可将发酵分为通风发酵和厌氧发酵两种类型。
4,根据产物合成途径,我们可将次级代谢分为与糖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脂肪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与萜烯和甾体化合物有关的类型、与TCA环有关的类型和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类型五种类型。
5,卡尔文循环由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部分)组成。
6,发酵厂用于原料除杂的方法有筛选、风选和磁力除铁。
7,种子的制备可分为实验室种子制备和车间种子制备两个阶段。
8,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静电、射线和介质过滤。
10,常用的连续灭菌工艺有喷射加热、薄板换热器和喷淋冷却。
11,氢化酶是氢细菌进行无机化能营养方式生长的关键酶,在多数氢细菌中有两种氢化酶,它们是颗粒状氢化酶和可溶性氢化酶。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发酵工程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无菌空气发酵工业应用的“无菌空气”是指通过除菌处理使空气中含菌量降低在一个极低的百分数,从而能控制发酵污染至极小机会。
此种空气称为“无菌空气”。
3,种子的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在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放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4,酶合成的阻遏某些酶在微生物生长时可正常地产生,但当生化途径的终产物浓度增加时或向生长培养基加入这种终产物时,酶的合成就被阻遏。
这种低分子量的终产物(辅阻遏物)被认为是同胞内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阻遏蛋白)结合,产生一种阻遏物,该阻遏物“关闭”对酶编码的结构基因。
这样的酶称为可受阻遏的酶。
阻遏酶合成的物质称为阻遏物。
1.培养基的一般要求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及其浓度、配比,pH合适,因此培养基含碳源和能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缓冲剂和水,发酵培养基还含有前体,产物促进剂,抑制剂。
2.简述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则和影响因素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具体四大原则:1.目的明确:明确配制该培养基的目的;2.营养协调:了解所培养的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确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要素的数量和比例;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渗透压、氧化还原势等适宜,考虑不同微生物生长特点及代谢过程生存条件的改变;4.经济节约如何进行培养基的设计(1)作出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化学计算平衡:碳源+氮源+氧→菌体+产物+CO2+H2O通过计算可以获得生产一定数量的细胞时所需的营养物的最低数量。
在了解一定数量的生物体所能产生的产物数量后;就有可能计算出形成产物时所需的底物数量。
(2)组成微生物的元素包括C、H、O、N、S、P、Mg和K,这些元素都要在方程式中予以平衡。
(3)有些微生物无力的合成特定营养物,如氨基酸、维生素或核苷酸。
一旦测出其中一种是生长因子,就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纯净的化合物或含有该物质的混合物。
(4)碳源具有生物合成的底物和能源的双重作用,在需氧条件下,对碳源的需要量可以从菌体对底物的产率系数(Yx/s)推算而得。
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水、碳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缓冲剂、前体、调节剂和消沫剂影响选择碳源的因素:原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在某些发酵过程中,必须除去碳源中的杂质;对碳源的选择,往往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当地的法律条例指定了许多饮料业所使用的底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特别是灭菌方法。
控制pH时对获得最佳生产能力十分重要。
江大07发酵复试题我刚刚用同学的帐号进入了江南大学的论坛,正好有一个学长07考完的,我发给你哦~~~希望对你有用!!!!我也打算考那的微生物学,我们一起努力哦~我是07年的发酵工程硕士研究生,初试刚过线1分,非江大学生,复试下来上升了40多名.捡了个公费.在08年复试即将来临之际,把我的一些复试资料和好运传递给学弟学妹们,希望对你们有用.下面的试题是07年发酵工程复试专业课的大部分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们.这些试题是考试完后回忆的,不全,但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大题.首先,介绍下复试专业课试题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 二,填空; 三,简答; 四,计算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2,全挡板条件;3,固态发酵;4,接种量;5,DE值二,填空题(丢失)三,简答题1,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及其比较2,培养基原料选择原则3,发酵工程中,pH的影响及其控制4,菌种衰退的原因及防止衰退的措施5,按照产物合成与菌体生长是否同步,可将产物形成区分成哪两种?这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6,通风发酵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7,什么是Np,推导其计算公式.8,论述"二十一世纪是工业生物技术的世纪"四,计算题(丢失)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复试题只有一个参考作用.对于复试来说,关键还是要求知识面掌握全面,牢固.对于复习参考书---姚汝华的<微生物工艺原理>和熊宗贵的<发酵工艺学原理>,我优先推荐姚汝华的那本书,华南理工大学的老师编写的,因为熊宗贵老师是沈阳药科大学的,更多的是偏重于药学方面.而江大的发酵主要是传统发酵方面.最后,祝学弟学妹们好运!江大08发酵复试题发酵工艺参考书: 1、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李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发酵工程与设备,无锡轻院等四校合编,轻工业出版社,1982说明:其实今年只考了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这本书,发酵工程与设备没考.但去年发酵工程与设备考的较多!因为每年出题老师都不同,具体考什么还不清楚.但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这本书很重要.一.名词解释KLa , continous fermentation , cell concentration , 代谢工程菌种衰退二.简答题1.发酵强度的定义,其单位表示方法,提高措发酵强度的施有哪些?2.泡沫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3.分批补料发酵的特点,补料的内容及原则.4.有机酸发酵PH会降低,如何调节?三.论述题1.论述染菌的途径及染菌后的补救措施.2.(看图题)简述反渗透,纳滤,超滤的原理,操作条件及应用.3.论述酒精燃料发酵所用的原料,研究进展及前景.09发酵复试试题回忆版1.什么是Escherichia coli,aspergillus?2.什么是微生物Td值?3.什么是初级及次级代谢产物,举例说明4.举例说明典型的厌氧发酵过程,并说明其关键性技术5.什么是生理碱性物质,什么是生理酸性物质?6.发酵过程典型的灭菌方式有哪些?7.典型发酵罐的各部分名称8.什么是培养基?9.补料分批发酵10. 微生物在环境与能源方面的应用凭记忆想出的09发酵复试题2009年江南大学复试题1 E.coli和Asperigillus niger 的微生物名称。
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分)
1、功率准数
2、liquification and saccharification
3、fed-batch fermatation
4、Immobilized cells
5、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6、死角
7、Metabolic engineering
8 发酵强度
9 致死温度和时间
㈡问答题
1 固态发酵的特点,并举五个固态发酵的例子。
2 简述微生物细胞的破碎方法
3 简述空气过滤灭菌的工艺,提高空气过滤效率的措施
4 简述预防噬菌体感染的措施。
5 给一段英文文献,从中找出所涉及的分离方法,并说明各方法的作用或目的。
(好像涉及超滤离心等等)
6 什么是Kla,影响Kla的因素
7 发酵生产中泡沫产生的原因,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素,泡沫的产生对发酵的影响,控制泡沫的方式
8 一个综合题,给出一个图表,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溶氧葡萄糖浓度及产物浓度四条曲线,让回答:1,该产物是初级代谢产物还是次级代谢产物,说明理由;2,是分批发酵半分批发酵还是连续发酵,说明理由;3,发酵过程中有无异常现象,若有该如何解决;4,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此发酵过程一些建议。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请简述生物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 解释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3. 请阐述生物发酵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4.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提高发酵效率?请列举几种提高发酵效率的方法。
5. 请简述生物发酵过程中菌种选育的重要性,以及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
6. 生物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7. 请解释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罐的作用及分类。
8.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控制发酵条件?请列举几种控制发酵条件的方法。
9. 请简述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的常用方法。
10. 生物发酵工程中的废弃物处理有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11. 请解释生物发酵过程中,菌种突变的原因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12.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防止发酵液污染?请列举几种防止污染的方法。
13. 请阐述生物发酵工程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14. 生物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5. 请解释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16.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提高发酵液的产量和质量?请列举几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17. 请简述生物发酵工程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
18.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优化发酵工艺?请列举几种优化方法。
19. 请解释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20.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如何提高菌种抗逆性?请列举几种提高抗逆性的方法。
二、解析1. 生物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生物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的过程。
生物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产品,如食品、医药、化工原料等。
2.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密切相关,酶工程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酶工程主要研究酶的性质、制备和应用,而发酵工程则利用酶催化微生物代谢反应,实现生物产品的生产。
07江南发酵复试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2,全挡板条件;3,固态发酵;4,接种量;5,DE值二,填空题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______的手段,利用微生物的______,为人类生产______,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______的一种______。
2.汤培养基中接种枯草杆菌,37℃振荡培养,10小时后测定菌浓度为6×107,培养14小时测定菌浓度为9×1010。
经计算,在此条件下枯草杆菌的代时为________分钟。
3. 诱发突变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化学诱变剂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4. 工业发酵法生产酒精的菌种是,在整个代谢途径中,生成个ATP 。
5. 巴斯德效应的本质是,表现为呼吸抑制发酵。
6.微生物能量代谢归根结蒂是生成和利用问题,有氧呼吸作用以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发酵作用的最终电子转移给。
7.完成下列反应 :L- 谷氨酸 + 草酰乙酸→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8.乳酸发酵一般要在______________ 条件下进行, 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发酵。
9.大肠杆菌细胞内分解葡萄糖的酶属于,分解乳糖的酶属于。
10. 诱导酶指存在或时才能产生的酶,它是水平上调节酶浓度的一种方式。
三,简答题1,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及其比较2,培养基原料选择原则3,发酵工程中,pH的影响及其控制4,菌种衰退的原因及防止衰退的措施5,按照产物合成与菌体生长是否同步,可将产物形成区分成哪两种?这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6,通风发酵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7,什么是Np,推导其计算公式.8,论述"二十一世纪是工业生物技术的世纪"四,计算题空气过滤器设计可根据对数穿透定律设计。
发酵⼯程复习参考题及答案《发酵⼯程⼯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第⼀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初级代谢:指微⽣物的⽣长、分化和繁殖所必需的代谢活动⽽⾔的。
初级代谢过程所⽣成的产物就是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是指⾮微⽣物⽣命活动所必须的代谢活动⽽⾔,也就是说这种代谢对微⽣物的⽣长、分化和繁殖关系不⼤,⽣理功能也不⼗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物的⽣存有⼀定价值。
次级代谢过程所⽣成的产物就是次级代谢产物。
通常在细胞⽣成的后期形成。
次级代谢产物有抗⽣素、⽣物碱、⾊素和毒素等。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个部分组成发酵产物包含哪⼏类发酵过程组成:(1)菌种活化与扩⼤培养;(2)发酵与酿造原料前处理及培养基制备;(3)发酵与酿造操作⽅式;(4)产物分离、提取与后加⼯。
发酵产物:(1)菌体或菌体部分成分;(2)初级代谢产物如醇、酸、糖、蛋⽩质等;(3)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素、⾊素等第⼆章复习思考题1.发酵⼯业⽤菌种应具备哪些特点(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长,并能⾼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2)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
(3)⽣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4)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5)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对于⽤作⾷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品发酵,其⽣产所⽤菌种必须符合⾷品卫⽣要求。
2.什么叫⾃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1)⾃然状况下发⽣的突变称为⾃然突变或⾃发突变;⼈为地⽤物⼒或化学因素诱发的突变叫诱发突变。
(2)⽤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变基因突变进⾏的筛选。
3.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1)点突变:碱基对置换和移码;(2)染⾊体畸变:在染⾊体上发⽣⼤的变化,如断裂、重复、缺失、易位和染⾊体数⽬变化等结构变化。
4.何为转化、转导、DNA体外重组技术举例说明在发酵⼯业中的应⽤。
1.培养基的一般要求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需的各种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及其浓度、配比,pH合适,因此培养基含碳源和能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维生素,缓冲剂和水,发酵培养基还含有前体,产物促进剂,抑制剂。
2.简述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原则和影响因素培养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基的组成必需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所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细胞维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具体四大原则:1.目的明确:明确配制该培养基的目的;2.营养协调:了解所培养的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确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要素的数量和比例;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渗透压、氧化还原势等适宜,考虑不同微生物生长特点及代谢过程生存条件的改变;4.经济节约如何进行培养基的设计(1)作出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化学计算平衡:碳源+氮源+氧→菌体+产物+CO2+H2O通过计算可以获得生产一定数量的细胞时所需的营养物的最低数量。
在了解一定数量的生物体所能产生的产物数量后;就有可能计算出形成产物时所需的底物数量。
(2)组成微生物的元素包括C、H、O、N、S、P、Mg和K,这些元素都要在方程式中予以平衡。
(3)有些微生物无力的合成特定营养物,如氨基酸、维生素或核苷酸。
一旦测出其中一种是生长因子,就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纯净的化合物或含有该物质的混合物。
(4)碳源具有生物合成的底物和能源的双重作用,在需氧条件下,对碳源的需要量可以从菌体对底物的产率系数(Yx/s)推算而得。
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水、碳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缓冲剂、前体、调节剂和消沫剂影响选择碳源的因素:原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在某些发酵过程中,必须除去碳源中的杂质;对碳源的选择,往往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当地的法律条例指定了许多饮料业所使用的底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特别是灭菌方法。
控制pH时对获得最佳生产能力十分重要。
在培养基中加入一种化合物作为缓冲剂或同时可作为营养源。
许多种培养基多加入碳酸钙作为缓冲剂,以达到pH7.0左右。
如果pH下降,则碳酸钙分解,如果是pH上升,可以自然地校正微生物的产酸量。
在许多培养基中,也用磷酸盐作为重要的缓冲剂。
碳源和氮源的平衡,也是控制pH的一种方式。
在玉米浆中的蛋白质、肽、氨基酸等也具有缓冲容量。
滴加氨,氢氧化钠和硫酸,可以严格地控制pH值。
3.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方法自然选育: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诱变选育: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选育方法。
杂交育种:将不同植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克服长期诱变引起的生活力下降等缺陷,包括接合,转导,转化,有性生殖,准性生殖。
原生质体融合:用酶分别酶解两个两个出发菌株的细胞壁,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原生质,将他们混合,在助溶剂或电场作用下使他们互相凝聚,发生细胞融合,实现遗传重组基因工程育种:使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切割,获得代表某一性状的目的基因,把该目的基因与作为载体的DNA 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某一受体细胞中,让外来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目的产物。
4为何前体物质,抑制剂促进剂对物质生成有利发酵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加入不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只是有助于调节产物的形成,这些添加的物质包括前体,抑制剂和促进剂。
前体物质: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其自身结构并无多大变化,但产量却因前体的加入有较大提高。
抑制剂:加入后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使另一途径活跃,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从而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某种代谢产物,或使正常代谢的某一代谢中间物积累。
促进剂:指一类刺激因子,既不是营养物又不是前体,但这类物质的加入或影响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或促进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提高次级代谢产物产量,如酶生产中的诱导物或表面活性剂等。
诱导剂能增加细胞的产酶速度,提高产酶量,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细胞原有的蛋白质模板,包括酶的底物,底物类似物,及被转化为诱导物的前替物质。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吐温等):可以增加酶的产量,机理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因为: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增强了氧的传递速度,改变了菌体对氧的有效利用5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及高温短时灭菌原理:方法:化学药品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火焰灭菌法。
过滤除菌法原理:每一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
当微生物处于最低温度以下时,代谢作用几乎停止而处于休眠状态。
当温度超过最高限度时,微生物细胞中原生质胶体和酶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使微生物在很短时间内死亡,加热灭菌即是根据微生物这一特性而进行的。
湿热灭菌法的原理是由于蒸汽冷凝释放的大量热能,并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在高温及存在水分情况下,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酶,核酸分子内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到破坏,引起不可逆的变性,使微生物死亡。
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更易受热而凝固变性。
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称为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以上,温度愈高,致死时间愈短。
微生物的热阻: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加热方式)下的致死时间。
相对热阻是指某一微生物在某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湿热灭菌的优点:蒸汽来源容易,操作费用低,本身无毒;蒸汽有强的穿透力,灭菌易于彻底;蒸汽有很大的潜热;操作方便,易管理。
6,固态发酵:一般发酵工艺过程按照培养基物理性状不同,将发酵方式分为两大类: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而对于固态发酵来讲,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特点:固态发酵是气体作为生物反应过程中的O2、CO2、热量、营养和产物的传递介质,表现为O2、CO2扩散比较容易,热量传递困难,存在明显的营养梯度,并且无大量有机废水产生。
7有机酸发酵过程中,其产物改变培养液的PH和抑制发酵,如何处理?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调节碳氮比(C/N);添加缓冲剂;补料控制;直接加酸加碱;补加碳源或氮源8动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且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附着在固体或半固体的表面才能生长;对营养要求严格,除氨基酸、维生素、盐类、葡萄糖或半乳糖外,还需有血清。
动物细胞对环境敏感,包括pH、溶氧、温度、剪切应力都比微生物有更严的要求,一般须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植物细胞对营养要求较动物细胞简单。
但由于植物细胞培养一般要求在高密度下才能得到一定浓度的培养产物,以及植物细胞生长较微生物要缓慢,长时间的培养对无菌要求及反应器的设计也提出特殊的要求。
9与自然细胞相比,工程菌细胞的培养有何特点工程菌工业化培养中,产物的产率往往比实验室培养规模为低。
为提高工程菌体表达效率,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重组DNA在受体细胞内的拷贝数及促进表达产物自细胞内向细胞外分泌。
工程菌体的原宿主通常是某些培养物质(如某种氨基酸或维生素等)的缺陷型,有些基因工程细胞生产过程亦产生某些抑制细胞生长的代谢物。
在培养过程中应考虑控制培养液营养成分及其浓度,同时采取措施,消除抑制细胞生长的代谢物,以保证细胞正常生长。
10发酵的工业范围答:1. 酿酒工业(啤酒、葡萄酒、白酒等)2.食品工业(酱、酱油、醋、腐乳、面包、酸乳等)3.有机溶剂发酵工业(酒精、丙酮、丁醇等)4.抗生素发酵工业(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5.有机酸发酵工业(柠檬酸、葡萄糖酸等)6.酶制剂发酵工业(淀粉酶、蛋白酶等)7.氨基酸发酵工业(谷氨酸,赖氨酸等)8.核苷酸类物质发酵工业(肌苷酸、肌苷等)9.维生素发酵工业(维生素C、维生素B等)10.生理活性物质发酵工业(激素、赤霉素等)11.微生物菌体蛋白发酵工业(酵母、单细胞蛋白等)12.微生物环境净化工业(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污水等)13.生物能工业(沼气、纤维素等天然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14.微生物冶金工业(利用微生物探矿、冶金、石油脱硫等) 11泡沫的成形成的原因危害措施原因: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对形成泡沫的表面现象起决定性作用。
通气搅拌;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发酵产生的CO2;发酵液中的糖、蛋白质和代谢物等稳定泡沫的物质的存在,使发酵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泡沫;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染菌。
由外界引进的气流被机械地分散形成(通风、搅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聚结生成(发泡性物质)。
危害:A降低了发酵罐的装料系数,降低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B增加了菌群的非专一性 C 增加了污染杂菌的机会 D大量起泡,控制不及时,会引起逃液,招致产物的流失,引起原料浪费E消泡剂的加入有时会影响发酵或给提炼工序带来麻烦F 影响菌的呼吸影响泡沫稳定的因素:通气与搅拌的强度,培养基的配比及原材料组成,培养基的破坏程度接种量的大小,培养液本身性质的变化,培养基灭菌的方法和操作,染菌措施:物理消沫法:靠机械力引起强烈振动或者压力变化,促使泡沫破裂,或借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的液体加以分离回收。
不需要引进外界物质、节省原材料、减少污染机会。
不能从根本众消除引起稳定泡沫的因素。
化学消沫法:当泡沫的表层存在着由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形成双电层时,可以加入另一种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泡沫的机械强曲或加入某些具有强极性的物质与发泡剂争夺液膜上的空间,降低液膜强度,使泡沫破裂。
当泡沫的液膜具有较大的表面粘度时,可以加入某些分子内聚力较小的物质,以降低液膜的表面粘度,使液膜的液体流失,导致泡沫破裂。
选择消泡剂的依据•对发酵过程无毒,对人、畜无害和不影响酶的生物合成。
•消泡作用迅速,效果高和持久性能好•能耐高压蒸气灭菌而不变性,在灭菌温库下对设备无腐蚀性或不形成腐蚀性产物。
•不影响以后的提取过程。
•消沫剂的来源多,价格低,添加装置简单。
•不干扰分析系统,如溶解氧、pH测定仪的探头。
•最好还能做到不影响氧的传递。
12酶法液化糖化过程中所用到的酶以及这些酶是如何反应的。
α-淀粉酶:其作用是将淀粉迅速水解为糊精及少量麦芽糖,对淀粉的作用,可将长链从内部分裂成若干短链的糊精,所以也称内切淀粉酶。
淀粉受到α-淀粉酶的作用后,遇碘呈色很快反应,如下表现:蓝→紫→红→浅红→不显色(即碘原色)糖化酶:作用于淀粉的l,4键结合,能从葡萄糖键的非还原性末端起将葡萄糖单位一个一个的切断,因为是从链的一端逐渐地一个个地切断为葡萄糖,所以称为外切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