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2
总复习一(七年级上)第一单兀生物和生物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早节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知识要点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石莼、石花菜、裙带菜、鹿角菜、马尾藻2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墙藓、葫芦藓、地钱3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满江红、胎生狗脊1种子的结构常见题点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繁殖方式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明发植株的生长-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落,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1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①探究过程②探究结论水分、温度、空气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寿命、休眠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根胚轴伸长胚芽---茎叶1幼根的生长2芽的发育3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根尖成熟区细胞从土壤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1在标注线后写出所示结构的名称2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它是由四个部分共同构成的。
1号2号3号4号水无有有有空气充足充足充足浸没温度室温室温1C室温现象个对照组,分别是O1 一定时间后观察下表各实验装置,现象如何?该实验设立了结论是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
根的生长要靠增加细胞数量,及___________ 体积增大。
2枝条是由_______ 发育而来的。
3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无机盐是---- 禾廿---- 无机盐。
4根尖自上而下包括四区。
1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2受精的过程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一子房壁一一果皮-胚珠「珠被一种皮1受精卵一胚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细胞壁薄、质少、液泡大, 有根毛2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3茎的结构1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量失水(1)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叶片的结构(2)蒸腾失水的途径(3)蒸腾作用的意义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开花和结果果实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机物的制造1花的各部分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1、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把实际物体旋转1800得到观察到的物像)。
如9变为6。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4)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5)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6)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所观察到的物体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有遗传物质,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叶绿体中,只有绿色植物有。
液泡:细胞液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6、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三单元 第四章和第五章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光照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叶绿体3、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1)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2)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2014年生物学业考查复习资料七年级(上)1. 生物的特征:P4-6P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的一般方法:P9例,李平准备调查我市常见的传染病,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查时就能完成的( C )A. 确定调查目标B. 制定调查方案C. 得出调查结论D. 选取调查对象3P14-15①探究实验六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②三个原则:单一变量、对照、重复实验③1只动物行吗?为什么用多只动物?为什么取平均值?—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3-17实例(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1)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例题: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建立食物网并理解相关问题①生产者:植物。
生产者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植食昆虫、食虫鸟、兔、鹰。
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
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②该食物网的食物链有 2 条:植物→植食昆虫→食虫鸟→鹰;植物→兔→鹰③鹰与兔的关系是捕食;植食昆虫与兔的关系是竞争。
④当大量捕捉食虫鸟后,短期内数量增加的是植食昆虫,植物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⑤施用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6.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P37图功能:反光镜—反射光线;升降镜筒范围大: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使用:P37-39各步骤注意事项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整理还原(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科学探究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假设、计划、实施、结论和表达交流。
生物的特征包括:1)生命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养,动物异养;2)生命能进行呼吸;3)生命能排出体内废物,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通过落叶;4)生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斑马逃跑和含羞草反应;5)生命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命都由细胞构成。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命提供基本条件,如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因素对生命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和水分)和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分工合作)。
生命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包括:1)生命对环境的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和寒冷海域中的海豹;2)生命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疏松土壤和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和温度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是线性的,食物网是交错连接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链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生态系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等,其中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需要注意:1)目镜看到的是倒像;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10倍物镜和3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300倍。
3.当观察物像偏左下方时,需要将标本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XXX 污点位置的区分方法:移动装片时,污点也会移动,因此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时,污点也会跟着移动,因此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装片和目镜,而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鹰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____________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2014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鹰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考点Ⅰ、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泄废物。
(如人排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植物的落叶)④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应激性。
(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比植物快)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个体由大到小,到一定阶段能繁殖下一代)⑥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遗传:亲子代间的相同特征;变异:亲子代及子代间的不同特征)注:1、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比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2、能生长,运动的不一定生物,比如钟乳石,机器人就不是生物3、并不是所以生物都需要氧气,比如乳酸菌必须密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完成酸奶的制作(判断物体是不是生物,主要是结合生物的六个特征综合判断,一般生物都满足上述六个特征)考点Ⅱ、生物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生物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考点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概述:生物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部分。
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举例)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炎热沙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②荒漠中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③寒冷环境中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②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③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等考点Ⅳ、生态系统生产者自动调节能力 + 食物链生物部分消费者概述:生物圈生态系统分解者食物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①生产者——植物②消费者——动物③分解者——细菌、真菌(注:仅指腐生类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等(3)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的链状结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P2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的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E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3、对调查到的生物分类A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B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C按照用途分为: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11第一节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左右的深处。
这个厚度约为20千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2.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等;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中为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是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做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1设置对照实验2每组取10只鼠妇,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最后结果求平均值做完实验后,应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人教版有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精华)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2014初中生物复习资料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资料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面对这样的形式,有些同学或许感到无从下手。
它的复习内容相对于高中来说较为简单,但不可掉以轻心。
本文将会为同学们总结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资料的重点,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首先,在初中生物复习中重点为:生命基本特征,细胞基本知识,遗传基本规律以及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命周期等。
关于生命基本特征,同学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命的组成要素包括有机物和水等,并且生命具有代谢、生长与发育、适应环境等基本特征和生殖能力等。
其次,细胞基本知识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
其包括细胞的构成、细胞的功能和代谢等知识。
学生们需要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分别所承担的功能。
此外,同学们需要掌握物质在细胞内部的运输和循环机制,以及对代谢物质和水分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等。
接着,遗传基本规律是初中生物复习资料中的另一重难点。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的是基因、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重要的概念、基本规律和现象等内容。
同学们需要熟知个体的遗传基础是基因,而基因的本质是DNA分子;另外,在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基础上,学生们需要掌握遗传性状基因的遗传规律、简单的遗传交叉定理以及遗传的突变和重组等知识。
最后,关于生命的生命周期,同学们需要重点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动物的生殖过程、生长和发育等细节问题。
此外,本章还会涉及到植物和动物的分类问题、生命共同点和差异等知识点。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资料的范围既广又深,同学们需要注重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最终,通过科学的学习规划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答好初中生物考试。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2014
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需要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提供一些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1.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初中生物中重点的一个话题。
我们需要掌握
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同的植物器官的功能、植物的营养吸收方式等。
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比如说,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脊椎动物的进化史,以及
常见的动物器官组织结构等等。
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初中生物学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需要具备对不同生态环境的了解,理解自然界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还需要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遗传基础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我们需要掌握DNA、RNA的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等等。
5.组织器官
我们可能需要学习不同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比如说骨骼、肌肉、心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等。
总之,初中生物非常重要,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掌握。
上述的复习资料提供了初中生物学习的基础知识,大家可以结合课本用心学习,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4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鹰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