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状况及卫生需求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基本信息详细调查深入了解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
方法:选取社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走访调查进行研究工作,对社区老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能力等具体情况以问卷走访调查方式进行。
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学历都比较低,而且身体情况都出现了不同的疾病症状,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比较多;而且他们与自己的子女都有联系,很多老年人还能帮忙照看孩子;老人购买的主要物品是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
社区里大部分老年人都需要卫生服务,有很多老年人都关注健康问题但是只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去体检,一半以上的老年人都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多数的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
结论:社区老年人都有健康问题,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慢性疾病,有的甚至有2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症,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体重超标。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调查【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13-02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不断加剧,老年人人口总数占全国人数的很大比例,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因此,要加强对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的关注,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文章选取社区部分老年人对其进行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更好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社区的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走访调查工作,时间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调研访谈人数共计180人,社区老年人有女性100人,调查男性80人。
1.2 方法依照相关专业人士设置的健康标准和调查的具体项目对选取的社区老年人进行深入调查,对老年人日常的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资料、学历情况、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和家人的联系程度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
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研究摘要】目的探究社区中老年慢性病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研究。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我市2016.1~2017.12中某社区中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进行调查。
结果其中高血压患病人数占28.8%,男性50例,女性62例,定期体检需求率为35.5%,健康指导为29.3%,上门诊疗服务13.9%,建立家庭病床6.2%,康复指导9.3%,其他5.9%。
结论针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病率高现状,疾病控制水平较差,并且缺乏相应保健意识,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老年患者慢性疾病防治。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卫生服务;现况调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临床上对于疾病谱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慢性非感染疾病现已经成为临床上老年患者死亡首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以及健康问题是属于现代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如何有效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保障,提高老年人后期生活质量,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发生率,是属于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面临严峻问题之一[1]。
有研究表明,其中全球性非感染疾病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是属于现如今全球疾病负担57%[2]。
而我国慢性疾病研究表明,现如今我国临床上慢性疾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3]。
由于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且是属于长期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所形成的,包括遗传、环境、生活等多方面影响。
因此,积极开展慢性疾病现状以及危险因素调查,是属于疾病防控中重要环节。
本文就对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我市2016.1~2017.12中某社区中55岁以上中老年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发放问卷,收回389份,其中男性162例,女性227例,年龄56~94岁,平均(65.4±4.7)岁。
本次调查对象文化水平均较低,初中文化水平以下占68.7%,职工分布工人以及家务劳动占46.5%,干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占32.4%,商业服务以及个体从业者占21.1%。
健康养老报告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慢性病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对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进行调查,以期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情况,包括各类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人的患病率差异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选取了10个社区和社会福利院,共计500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各类慢性病患病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
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达到40%,其次是糖尿病和冠心病,分别为25%和15%。
其他一些常见的慢性病还包括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人的患病率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在老年人中,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略高于女性,而女性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则高于男性。
另外,在不同年龄段中,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相对较低,超过7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最高。
三、调查结果启示1. 务必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通过对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慢性病在老年人中的高发情况。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规律用药等。
2. 加强社会支持和医疗保障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的全面支持和医疗保障。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投入,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四、结论通过对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
调查结果还显示了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人的患病率差异。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现况调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们对某城市社区的6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90%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关节炎。
近半数老年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
例如,老年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等。
环境因素:社区医疗资源、社会支持网络、生活环境等。
例如,医疗资源不足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医疗资源:医生的专业水平、医院的设施、医保政策等。
例如,好的医疗资源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知识水平,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增加社区医疗资源投入,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加强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获得感。
优化医保政策:完善医保制度,提高慢性病药物报销比例,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严重,影响因素多样。
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加强社会支持和优化医保政策等。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应对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开展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年慢性病共病是指两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同时存在,互相影响,加重病情。
针对这一问题,挖掘共病模式和制定防控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挖掘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
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与应对策略随着老龄社会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
为了掌握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制定对策,我中心2009年4-7月份对社区3040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查体。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资料共3040人,其中男584人,女2456人。
年龄60周岁以上,平均(65.2±10.1)岁。
1.2方法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常规、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胸透等。
1.3生活方式调查按居民健康档案对居住、膳食习惯、是否吸烟、饮酒情况、体育锻炼、心理及睡眠状况制定调查表。
共发放问卷3040份,收回率100%。
2 结果2.1患病率高的三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2.2生活方式调查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3)心理状态。
3 讨论3.1原因可改变危险因素(吸烟、酗酒、运动、饮食、睡眠、心理调节等);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年龄和遗传因素)。
3.1.1遗传因素询问三代家族史:父母、子女、父母双方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及祖父母,明确有家族史者确定为阳性,无家族史者为阴性(不详或不明者为“不详”排除在本研究之外)。
从结果看,遗传因素在慢性病的患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中子代亲属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子代的2~3倍,而双亲是高血压患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双亲血压正常的5倍。
如果原发性高血压子代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约64%会患上高血压。
人群中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为14.0%,如果父母均为糖尿病患者,则子女的患病危险性估计可高达70%。
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与遗传也有相关性。
3.1.2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群不断增加,而体重增加使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大大提高。
超过 4% 的男性高血压患者,过度饮酒是其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运动与慢性病也有直接的相关性,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退休在家,长期缺少活动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引起一系列疾病。
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分析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解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东营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计267名。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设施的需求非常强烈:85.3%的老年人表示必须有社区医院;11.7%的老年人认为社区不一定需要医院,但必须有专业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只有2.6%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医疗设施可以没有。
在具体医疗服务方面,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常见病、慢性病治疗和健康咨询。
超过90%的老年人表示需要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80%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医疗服务提供健康咨询。
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对于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他们希望社区医疗服务时间足够长,医疗服务质量高、专业、亲切。
同时,老年人认为社区医疗服务必须具备方便快捷的医疗信息查询系统,方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最后,老年人也希望社区医疗服务能够提供一定的照护和康复服务。
他们希望社区医疗服务能够为他们提供身体康复、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之,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烈要求社区医院和/或专业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需要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健康咨询等具体医疗服务;强调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希望社区医疗服务能够提供一定的照护和康复服务等。
这些结果为东营地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60岁以上老年人5种慢性疾病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不利因素,找出相应的预防保键措施,探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
方法调查新抚区两个社区(南台、北台)894位60岁以上的老人5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由全科医护人员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
结果调查对象中确诊患5种慢性病共658人,发病率为73.6%。
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是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对慢性病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困难是影响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卫生知识是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调查分析社区健康状况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年化是整个世界的文化趋势。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年化加速发展阶段。
老年人数居世界之首。
老年人数的增加导致了慢性疾病的增加。
为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门诊对南台、北台两个社区894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2008年我们对南台、北台两个社区894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其中男408人,女486人,最高年龄91岁,最低年龄60岁平均年龄69岁。
1.2方法被调查者894人(大于等于60岁)调查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2)患病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3)居住及生活习惯(家庭、住房、行为)等。
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发病情况见表1 表1发病率(%)及其顺位 2.2分析:本次调查显示(1)女性患病人数大于男性。
性别是老年人患病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男性的死亡率较高,但女性显示出更高的患病率,可能由于女性对于身体状况比较敏感,比男性更易感到身体不适,所以女性虽然有生存优势,但并无健康优势。
再者女性较男性操劳、忙碌,日常生活负担重,易积劳成疾。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状况及卫生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我于2007年对所干预的老年人进行随机入户调查,了解老年人患慢性病情况及卫生需求,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昆区友谊16社区≥60岁的老年人1.2 调查方法:采用每户调查问卷方法、用包钢职工医院社区部自制的入户调查表,进行家庭成员的问卷填写,入户率达到85%。
1.3 调查内容:主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卫生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1.4 调查结果:调查中1922名老年人中有5.46%的患有各种慢性病,各年龄组患病率之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的意见(p<0.01)见表1。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排在前几位的是:慢性高血压占3.5%,冠心病占2.6%,脑率占0.51%,慢性支气管肺炎占0.31%,见表2。
调查中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是一些健康咨询、定期体格检查、对行动不便者建立家庭病床以及上门康复护理,见表3。
2 讨论2.1 我国老年人口目前正以每年约3%的速度递增,研究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好卫生需求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调查中显示60岁老年人在逐年增加,在这个老年化的卫生保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给我们社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课题。
2.2 调查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8.71%,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
由于慢性病住院费用高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做为长期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措施,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设立家庭病床,医务人员上门服务。
不仅能治疗老年人慢性病,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正可以减轻家属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可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2.3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其医疗保健服务要求的重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率中已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社区医疗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解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情况,本调查针对东营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基本医疗需求。
调查发现,近八成的老年人认为社区医疗服务的最主要需求是基本医疗服务,如发烧、感冒、腹痛等常见病的诊治。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容易患上这些疾病,因此对基本医疗的需求较高。
其次是长期慢性病管理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约四成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两种。
这些慢性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复诊检查,因此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包括了长期慢性病管理。
还有部分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病如心脏病、肺病等,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社区医疗服务也需要提供相应的专科医生和设备。
第三是日常保健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约三成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包括日常的健康管理和保健服务。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一些日常的健康问题如失眠、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社区医疗服务需要提供一些日常的保健指导和健康咨询,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调查还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还包括了心理健康需求和老年病的诊治需求。
约三成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社区医疗服务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因为他们普遍面临着失去亲人、孤独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
约三成的老年人还表达了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包括老年病的诊治的需求,例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与老年相关的常见病。
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主要包括基本医疗需求、长期慢性病管理需求、日常保健需求、心理健康需求和老年病的诊治需求等几个方面。
针对这些需求,社区医疗服务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生和设备,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石龙镇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完善个人健康档案,为社区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及开展社区老年期健康照顾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镇10个社区(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及问卷健康调查。
结果: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66.24%,慢性病患病率前6位顺序为高血压43.96%,高脂血症41.38%,冠心病19.65%,糖尿病12.08%,骨关节炎10.72%,脑血管疾病2.15%。
结论:社区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同时患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较多,老年人存在多种慢性病危险因素。
需要加强社区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指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并采用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长期负责式照顾。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情况调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健康老龄化”被提出并作为21世纪老年卫生保健的目标。
在我国慢性病已占据疾病谱的首位。
为进一步了解我镇老年人健康状况,掌握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社区卫生服务。
2011年9~12月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及健康问卷调查。
资料与方法以辖区内全体60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出调查对象2481名,有效调查2106名,应答率84.89%。
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社区中心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并填写问卷调查表。
一般情况调查表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社会经济状况;健康行为资料包括饮食习惯,吸烟,酗酒,运动,就医行为;临床资料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各种检查及结果(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心理精神评估资料。
所得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老年人慢性病的因素进行筛选。
老人慢病现状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老人慢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本报告分析了老人慢病的现状,旨在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管理和疾病防控的意识。
老人慢病的定义及常见病种老人慢病,也称为老年慢性病,是指老年人患有的长期、进行性、不易痊愈的疾病。
常见的老人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老人慢病的现状1. 高发率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原因,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中,70%以上的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
2. 生活质量下降老人慢病不仅对老年人身体造成损害,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由于病痛困扰,常常无法参与社交活动、缺乏精力、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给其生活带来巨大压力。
3.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老年人慢病是对医疗资源的重大考验。
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导致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病患身上。
这加大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导致医疗服务不足、等候时间长甚至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
处理老人慢病的挑战1. 多因素干预策略老人慢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生活方式管理等。
但老年人身体状况复杂,对药物和治疗方案的耐受性不同,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管理。
2.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老年人慢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老年人对慢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疾病管理,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发展。
3. 发展远程医疗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远程医疗,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减轻其看病难的问题,降低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压力。
4. 社会支持和关怀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怀,建立老年人的健康网络,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扶持、定期体检等,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结语老人慢病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课题,在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尤为重要。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与对策一、背景介绍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是指居住在社区的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子女外迁或独生子女工作忙碌等原因造成家庭空巢状态,同时又伴随着慢性病的困扰。
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空巢老人是社区中无法忽视的一个群体。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由于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限制,生活质量较低,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社会参与度低,生活自理能力也较低。
为了改善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需要开展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分析1.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由于年龄原因,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相对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人只能独自生活,四分之一的人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而且,80%以上的人存在慢性病,其中最多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此外,绝大多数老人的月收入低于2000元,生活质量较低。
2.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度低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受身体和心理状况影响,社会参与度很低。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的人参加过社区活动,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规模聚会;只有不到20%的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另外,调查还发现部分老人存在社会孤立现象。
3.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不佳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状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且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情感支持方面缺乏帮助。
三、对策建议针对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 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要加强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社区医院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干预。
2. 加强社区服务应该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例如建立养老中心、康复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加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鼓励社区居民为老年人提供帮助。
3. 发掘老年人潜力应该发掘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利用老年人的特长、经验和智慧,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调查状况及卫生需求
作者:孙元红韩冰张丽娟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6期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相应的找出保键预防措施,社区探索提高卫生服务的途径。
方法在社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过程中,统计分析了不健康的原因,通过家庭访视、疾病普查和免费体检等方法,防治中和慢性病发病状况的不利因素。
结果确诊患慢性病共170人在调查对象中,发病率为79%。
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慢性病防治。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健康教育;糖尿病;卫生需求
老年人慢性病加强管理,社区慢性病开展综合防治,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工作内容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慢性病,是指病因复杂、起病隐匿、难以治愈的、病程长且病情反复一类疾病,导致伤残甚至死亡主要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其危害。
年龄随著增长,呈退行性改变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退机体功能,降低抵抗力,成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且多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患病率高。
随着患病情进展和病数的增加,老年人的日常下降活动能力,其生活质量严重影响。
可见提供支持和关爱非常重要对老年慢性患者,相应对策提出是为了解社区老年人影响因素及其健康状况,全社会关注以引起,老年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发病率降低,社区居民提高了健康素质,我中心完成本次调查于2010年至2011年。
结果报告现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对南台、北台两个社区170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于2010年~2011年,其中女90人,男80人,最低年龄59岁,最高年龄92岁平均年龄68岁左右。
1.2 方法被调查者170人(大干等于59岁)调查内容包括①患病情况(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肿瘤、糖尿病)(2) 生活习惯及居住(行为、家庭、住房)。
③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
采用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
1.3 资料来源来源于两方面数据,通过实际测量(血糖),是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是另一方面。
1.4 调查问卷饮食习惯、一般情况、家族史、锻炼活动情况、吸烟史、遗传史、高血压史、饮酒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
经专门培训调查人员后上岗。
1.5 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统计学分析,查阅原始资料进行改正不一致者。
估计各种血糖状态的分布情况采用分层加权法。
2 慢性病状况调查及卫生需求
2.1 建立健康档案免费的健康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对本社区59岁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
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的目的,可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和新患者通过健康体检。
本社区老年慢性患者可以及时了解情况通过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后续工作有针对性的。
2.2 加强宣传活动开展义诊可在小区内针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常见健康问题的咨询以及测量血糖、血压为老年人。
血糖、血压及时发现控制不佳的患者,及时督促其就医。
同时使老年患者及时了解慢性病知识通过发放慢性病的小区的宣传栏、黑板报和宣传资料等形式。
进行教育可以通过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对于文化偏低的老年人。
2.3 开展卫生入户活动必要的进行行为指导和卫生知识培训,使其成为保健员在家庭中。
(如卫生传单、小册子、卫生报刊、张贴画等)将健康教育材料发到每一户,逐步实现由家庭、个人、邻里到社区的改变使卫生状况。
3 结果
男性小于女性患患者数本次调查显示。
患病的重要因素对于老年人是性别,一般来说,较高的男性死亡率,但显示出更高的患病率的则是女性,对于身体状况可能女性比较敏感,更易感到身体不适比男性,虽然有生存优势女性,但健康优势并无。
再者就是女性较男性忙碌、操劳,易积劳成疾负担重对于日常生活。
因此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对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中。
患病率达73.8%老年人慢性病。
这与老年人器官功能的障碍、协调功能的丧失、组织结构的老化、活动能力的下降以及身体抵抗力的减弱有关。
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5种疾病中发病率达39.2%高血压是慢性病的顺位提示,它已经成为无声杀手危害老年人健康。
4 讨论
在老年人中占很大的比例肥胖在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
国内普遍偏低对于老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知晓率,可能高于本调查结果实际上的慢性病患病。
对170例对象进行餐后与空腹血糖检测通过实测的方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占9.3%研究对象中血糖状态,占21.6%糖尿病前期,接近可能的实际水平。
已刻不容缓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慢性病开展干预危险因
素,老年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必须改善,慢性病的死亡、发病和致残率可有效地控制与预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