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
医学生参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医学生在参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方面的行为和态度。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某医学院护理学专业4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于志愿服务的看法和观点及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
结果从学生的活动参与倾向来看,未来必定参与学生占比70.8%,大概率参与学生占比19.5%,可能参与学生占比8.8%,不确定是否会参与的学生仅占1%,表明学生对于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的态度相对积极。
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志愿者协会负责制订社区服务组织方案,占比55.8%,学校团委与其他社会组织也会不同程度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占比各为25.5%、11.3%,学生自行参与的情况相对较少,占比7.5%。
在服务内容方面,学生参与过的社区服务内容主要以疾病知识讲解和健康教育为主,占比58.3%,另外包括测量血糖、血压或其他生命体征指标,占比各为20.8%、13.8%,参与心理干预和危机处理活动较少,占比7.3%。
结论医学生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方面具有明确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因此可以建立社会和学校共同运作的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提升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医学生;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志愿服务;调查研究引言我国老龄化问题不容乐观。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3.3%持续攀升至2021年的18.9%。
与老龄化相关的主要问题是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较高,我国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近1.8亿,其中患有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每年慢性病导致全球约4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所有死亡人数的71%,严重损害居民健康。
志愿服务是一种有组织、目的且规范化的社会活动,在大量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更需要智能、技能、专业化的跟进。
志愿活动对志愿服务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医学生志愿者作为专业化志愿者群体凭其特有的医学专业优势在医疗相关志愿服务中正在发挥独特而价值巨大的作用。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慢性病作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健康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着重分析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慢性病管理现状1.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城市化、工业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国居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慢性病问题。
然而,目前很多居民还缺乏对慢性病的正确认识,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缺乏主动防范和积极治理的意识。
2.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财政投入、资源配备等多种原因,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存在很多不足。
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专业化的医疗人员和设备,慢病患者的管理也存在滞后和不充分的情况。
3.患者治疗遵从性较差慢性病患者管理需要长期的协作和耐心,但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很容易存在不信任、不遵从、自我医疗等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充分,加重病情。
二、对策分析1.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广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患者和家庭了解和管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患者和社会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引进专业护理人员和专业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相关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和服务品质。
配备专业设备,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3.开展多元化的慢病管理方式除了传统的医生门诊治疗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开展远程慢病医疗服务,开展慢病管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患者互助社区建设,搭建在线平台,便于患者随时随地在线咨询和交流。
4.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建立慢性病医疗服务团队,把专家、家庭医生、护士、康复师等有关医护人员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现况调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们对某城市社区的6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90%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其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关节炎。
近半数老年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个人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
例如,老年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等。
环境因素:社区医疗资源、社会支持网络、生活环境等。
例如,医疗资源不足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医疗资源:医生的专业水平、医院的设施、医保政策等。
例如,好的医疗资源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知识水平,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增加社区医疗资源投入,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加强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获得感。
优化医保政策:完善医保制度,提高慢性病药物报销比例,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严重,影响因素多样。
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加强社会支持和优化医保政策等。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应对社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慢性病共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开展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年慢性病共病是指两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同时存在,互相影响,加重病情。
针对这一问题,挖掘共病模式和制定防控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挖掘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慢性病管理现状目前,我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慢性病管理服务不足在我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质量不高。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和相关设备,无法满足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需求;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也不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导致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2. 管理缺乏个性化现有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多为一刀切的模式,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重视。
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心理等因素不同,对慢性病的管理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但目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缺乏个性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难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3. 缺乏全程管理机制慢性病管理需要全程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疾病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康复管理等环节的无缝衔接。
当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缺乏全程管理机制,使得慢性病患者难以获得连续、稳定的服务,难以形成有效的病情控制。
二、慢性病管理对策分析1. 提升服务水平应加大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增加专业的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开展针对慢性病管理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
2. 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开展个体化的康复指导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知晓率和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和关怀的一种形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养老服务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支力量,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中,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帮助,也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缺乏志愿服务意识和对老年人的尊重,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大学生自身的学业压力和时间安排也成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
有必要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展开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和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社会养老难题,还能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研究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群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可以为老人们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服务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社区建设与文化传承。
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志愿服务意识以及时间和学业压力等方面。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提供给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一大难题。
慢性病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慢性病管理的现状1.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一大难题。
2.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薄弱目前我国许多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较为简陋,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病情跟踪管理机制,导致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3.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不够部分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不够,存在治疗不规范、用药不规律、自行停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慢性病的治疗效果。
1.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要加强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慢性病管理的基本服务,包括专业医护人员、慢性病管理设施等。
2.建立慢性病患者管理档案要建立慢性病患者管理档案,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和病情跟踪管理机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和病情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3.加强慢性病管理宣教要加强慢性病管理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促使患者规范用药、定期复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4.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要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组织患者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康复体操、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
5.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要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建立起慢性病患者的转诊和远程会诊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病情长期稳定或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1. 缺乏系统化管理模式:目前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慢性病管理多是临时性、片段化的,缺乏系统化、连续性的管理模式。
导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法持久,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和恶化。
2. 服务能力不足: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社区的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数量不足,服务能力有限。
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往往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但是社区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服务。
3. 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不强:一些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对于管理自己的病情意识不强,容易忽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这导致慢性病的控制不力,加重了病情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患有慢性病的居民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对象,实行长期、连续的管理。
家庭医生可以负责患者的疾病监测、药物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 增加社区医疗资源:加强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转诊制度,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科医生的治疗。
3. 加强患者教育:开展慢性病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自我调理意识。
通过培训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4.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药物使用情况等。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5.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建立由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社工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开展慢性病的综合管理工作。
通过团队的协作,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服务,提高患者的管理效果。
老人慢病现状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老人慢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医疗资源的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本报告分析了老人慢病的现状,旨在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管理和疾病防控的意识。
老人慢病的定义及常见病种老人慢病,也称为老年慢性病,是指老年人患有的长期、进行性、不易痊愈的疾病。
常见的老人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老人慢病的现状1. 高发率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原因,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中,70%以上的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
2. 生活质量下降老人慢病不仅对老年人身体造成损害,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由于病痛困扰,常常无法参与社交活动、缺乏精力、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给其生活带来巨大压力。
3.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老年人慢病是对医疗资源的重大考验。
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导致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病患身上。
这加大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导致医疗服务不足、等候时间长甚至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
处理老人慢病的挑战1. 多因素干预策略老人慢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生活方式管理等。
但老年人身体状况复杂,对药物和治疗方案的耐受性不同,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管理。
2. 健康教育与宣传加强老年人慢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老年人对慢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疾病管理,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发展。
3. 发展远程医疗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远程医疗,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减轻其看病难的问题,降低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压力。
4. 社会支持和关怀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怀,建立老年人的健康网络,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扶持、定期体检等,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结语老人慢病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课题,在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尤为重要。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与对策一、背景介绍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是指居住在社区的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子女外迁或独生子女工作忙碌等原因造成家庭空巢状态,同时又伴随着慢性病的困扰。
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空巢老人是社区中无法忽视的一个群体。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由于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限制,生活质量较低,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社会参与度低,生活自理能力也较低。
为了改善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需要开展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分析1.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由于年龄原因,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相对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人只能独自生活,四分之一的人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而且,80%以上的人存在慢性病,其中最多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此外,绝大多数老人的月收入低于2000元,生活质量较低。
2.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度低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受身体和心理状况影响,社会参与度很低。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的人参加过社区活动,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规模聚会;只有不到20%的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另外,调查还发现部分老人存在社会孤立现象。
3. 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不佳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状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且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情感支持方面缺乏帮助。
三、对策建议针对社区慢性病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 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要加强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社区医院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干预。
2. 加强社区服务应该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例如建立养老中心、康复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加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鼓励社区居民为老年人提供帮助。
3. 发掘老年人潜力应该发掘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利用老年人的特长、经验和智慧,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及干预摘要:本文通过对学校所在地的各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进行走访调研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现状,在分析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控制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病现状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07-0227-01慢性病是具有下列1种或1种以上的特征,其中包括患病时间是长期的,会成为残疾,起因于不可恢复的病理状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需要长期的医疗指导[1]。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正在逐渐上升。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患慢性病的现状及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积极的干预措施,旨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如何开展对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湖州市吴兴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调查方法深入社区收集各个社区对慢性病的基本统计数据情况,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社区居民总人数为197919人,慢性病患病人数为28368人,患病率为%,其中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为高血压17416人,糖尿病3089人,冠心病人,中风458人,恶性肿瘤,精神病353人,结核130人,其他5172人。
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三种慢性病患病率位居前三。
3 讨论因慢性病近来呈现不断上升的发病率趋势,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还给整个社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给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目前如何控制慢性病的进展,治疗慢性病,并减轻慢性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学者和专家们研究及讨论的重点问题。
社区防治慢性病过程中的问题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居民对慢性病认识不足,对慢性病的知晓率、了解度低。
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不多,导致居民大都对自己所患疾病具体情况不了解,也不知道所得疾病该如何控制病情及延缓慢性病的发展,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患的是什么病。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老年问题调研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长期变化趋势,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某一界限并逐步上升的状态。
按照联合国有关文件的分类,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4%以下的属于年轻型人口,在4%~7%之间的属于成年型人口,在7%以上的属于老年型人口。
因此,一般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是否达到7%作为衡量是否出现人口老龄化的标志。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对老人赡养问题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对老人赡养的看法和认识。
三、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以及网页浏览者四、调查内容1、结合自身的情况,谈一下对养老的具体体现2、了解被访者家庭基本情况(户籍、政治面貌、是否具有兄弟姐妹)3、了解被访者对身边老人赡养的看法(通过对身边老人赡养问题的认识以及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对比分析老人赡养中所存在的问题)4、了解被访者对未来父母亲养老问题的想法(大学生作为知识的代表着,其认识比较前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人们对老人赡养方式的认识)5、结合你身边的实例,您对老年人精神养老有哪些建议五、调查形式结合调查的背景和预期达到的目的,以网络调查问卷和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发放三百份,回收率96%)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成员对老年问题的看法及问题的认识。
六、调查结论分析1、老人自身需求养老表现物质与精神的重要程度周围老人的娱乐方式人活着,也是精神在活着。
精神生活对于老年人来说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同时也是区别于其它动物最明显的标志。
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老年人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活,都有了自己的爱好。
有的人爱好单一,一旦失去了条件,他的爱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像单一爱好某项球类的,到了老年,身体条件不行了,就进行不了。
而爱好广泛的人就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爱好广泛的老人总是能找到精神的支撑点,更容易和大众打成一片。
通过以上的问题调查可以发现,广泛的爱好是老年人精神生活最好的依托。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现状及探索摘要:目的:针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现状展开深入探讨及分析。
方法:对我社区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200名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检出患有慢性病。
按照抽签法将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20)与实验组(n=20),常规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全面管理策略。
结果:两组患者体检情况主要包括血压异常、肝功能异常等。
两组护理前,对慢性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6.00%、98.00%,比较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社区全面管理干预,可使得治疗、护理方案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患者慢性病专科知识的掌握,提升患者的遵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体检情况;管理策略前言: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其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日常活动较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其体质逐渐变差,受各方面不良诱因引起的慢性疾病风险也逐渐升高。
因此,针对老年人群,健康、有效、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改善其生存质量、提升其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
全面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对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管理。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检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200名老年人体检结果,其中40例检出患有慢性病。
按照抽签法将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20)与实验组(n=20)。
纳入标准:①纳入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慢性病标准;②患者签署知情书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②患有传染性疾病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常规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在6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2±1.2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5例,大学及以上10例。
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当前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与度不高、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等。
有必要对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
一、问题分析1. 参与度不高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数量并不多。
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足,对其服务内容和意义缺乏认知;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养老服务的时候,容易出现态度消极、不愿意参与的情况。
这一问题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供应明显不足,影响了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
2. 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目前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大学生,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参差不齐。
一些大学生缺乏专业素养和养老服务技能,导致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服务不周到甚至差错的情况。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损害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形象。
二、对策研究1.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参与度为了提升大学生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校和社区可以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演讲比赛、社区论坛等,让大学生了解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加强对养老服务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2. 专业培训,提升服务品质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品质,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养老服务技能。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养老服务的专业培训,增强大学生的养老服务技能和专业素养。
社区也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实际指导和培训,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具备更专业的服务能力。
3. 建立监督机制,保障服务质量为了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调查和研究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慢性病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近80%的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
因此,确保老年人健康和饮食均衡对于贯穿整个老年人群体的慢性病预防至关重要。
1.老年人的慢性病类型老年人的慢性病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病和骨质疏松等。
它们往往是长期的疾病并且通常缓慢发展。
因此,随着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这些疾病。
我们必须积极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以确保老年人能够拥有较长的健康的生活。
2.老年人慢性病预防措施首先,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和营养均衡。
膳食中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
其次,加强个人锻炼和休息。
针对性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增加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同时,及时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3.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生活方式和环境也是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例如,需要遵循健康饮食的原则,避免油腻、高热量、高盐和高糖的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和过度劳动;保持心情愉快、心理治疗,避免长期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
环境方面则需要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避免长期受到毒素、异味等污染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卫生。
4.老年人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老年人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许多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才能控制病情。
但是,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风险。
例如:不良反应、治疗失败、相互作用和药品过多等问题。
此外,药物治疗不应该代替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正确的药物治疗应该是多种治疗的综合体现,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准确的治疗。
总而言之,老年人的慢性病是长期的、病情缓慢发展的疾病,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个人锻炼和休息、正面情绪和心理治疗、环境清洁和安全和正确的药物治疗等手段,帮助老年人预防和管理疾病,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2017年第2卷第8期V ol.2, No.8, 2017149・护理教育・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林 函,米雪盈,万群群,孔一帆,李梁媛,万学英*(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现状和需求,制定适合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指导,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减轻社区护理压力,为中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贡献力量。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山东省及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了解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的供需现状。
结果 家庭护理需求项目12项中,居前6位的需求项目依次是慢性病预防和护理、血压和血糖监测、健康咨询、慢性病用药指导、中医养生知识指导、随访护理。
结论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有较大需求,目前社区护理发展不完善,家庭护理服务供不应求,当务之急是普及基本慢性病护理要点,建立和完善社区家庭自我护理意识和规范,促进家庭护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7.08.149.02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to the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LIN Han,MI Xue-ying,WAN Qun-qun,KONG Yi-fan,LI Liang-yuan,WAN Xue-ying *(Nursing College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Tai'an 271016,China)护理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人群正向着老龄化发展,疾病逐渐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
为帮助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现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做了基本了解,并根据所需制定相应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和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共发放问卷245张,回收有效问卷210张,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7%。
对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的同时,调查者还对这些老年人做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需求。
1.2 方法根据文献[2-5]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家庭护理需求评估调查问卷。
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调查主要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
调查者首先向调查对象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以取得同意和合作。
对文化程度低和不识字者由调查人员以一问一答形式填写。
调查员由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并对调查后情况及时复核,补缺,补漏,保证质量。
2 结 果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共计35个问题。
从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三个方面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和护理需求做了基本了解。
接下来,对这三个方面经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基本情况在210份问卷调查中,现在的家庭类型的49%为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中慢性病中以老年人患病为主。
本次受访家庭多居住于城乡,57.1%的家庭经济来源多以工资为主,36%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53.8%家庭尚有节余,42.4%家庭收支平衡,存在少量受访家庭有入不敷出者占1.9%。
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方式,82.4%是基本医疗保险。
社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患病老年人人数也随之增加,给个人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6-9]。
同时,老年人作为社会的脆弱人群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收入情况、人际交往及自理能力均能影响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0]采取多种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社区的健康状况[11]。
2.2 健康状况近半年内约有半数家庭57.1%家庭成员存在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患病性别男女比例约为48:52,病史平均5.7年,年疾病复发次数为2次。
家庭用药方式多以口服为主(67.1%),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约有65%的家庭需要提供慢性病用药指导。
家庭先自行用药的有43.8%。
这也反映了一些家庭仅凭借经验用药服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不可取。
家庭成员抽烟和酗酒情况的调查中,抽烟约有52%,平均吸烟史为21年,家庭存在饮酒情况的约90%。
研究表明,喜欢大量吸烟和饮酒的患者,会导致心肌细胞受到伤害,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加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几率[12]。
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家庭随访和健康教育中,应关注这一情况,努力改善家庭成员抽烟情况,帮助家庭建立科学、健康的饮酒方式。
在家庭成员运动方面,多数家庭经常运动,运动方式多以散步和慢跑广场舞为主,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 min ,平均运动次数以每周1~2次为主。
家庭的饮食方式中,根据家庭口味搭配56%,科学合理通讯作者:万学英项目课题: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编号201510439177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7年第2卷第8期V ol.2, No.8, 2017150作,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使患者得到相应的优质护理服务[3]。
同时扁平化模式管理可促使护患关系融洽,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患者依从性和信任度,促使日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且可弥补传统管理不足之处,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现象,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利于疾病的恢复[4]。
除此之外,通过扁平化模式管理,可在无形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最终体现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5]。
总而言之,对护理人员实施扁平化模式,不仅可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汪小娟,马志海,林晓华,等.妊娠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8):1060-1063.[2] 张亚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7):63-64.[3] 吕振秋.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7(15):224-224,219.[4] 张良正,黄艳梅.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61-162.[5] 张惠,张眉花.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7):732-733.本文编辑:赵小龙搭配11%,两者兼顾33%。
有一些家庭用盐量远远大于其合理的摄盐量。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意义重大,高盐饮食和肥胖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3]。
所以在家庭的饮食方式中应该更加的注重这一方面,做到根据病情科学合理搭配饮食以及严格控制盐量。
2.3 护理需求问卷共计12个护理需求问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可按照自身需求选择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何不需要。
现统计非常需要和需要。
见表1。
根据统计,在受访家庭210户中,家庭需要慢性病的预防和护理约有70%。
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给予健康指导,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
表1 护理12个需求问题问卷调查护理需求比例%合计按合计排序非常需要需要定时测血压、血糖2059.579.52中医养生保健知识15.259.574.75慢性病预防和护理13.869.082.81随访护理13.356.7706健康咨询1365783中医护理操作指导12.952.865.78慢性病用药指导12.464.877.24专门的饮食指导1154.265.29健康干预和指导1060707家庭病床10526211健康讲座956.265.210中药服用和煎熬的指导8.151.96012注:按照非常需要排序3 健康教育对策根据以上护理需求结果,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志愿者,在假期向社区老年人慢性病者做好健康教育和干预。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家属相互配合,可促进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使其按照医嘱合理用药,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另外,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保证其食盐、脂肪、糖摄入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使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病情[14]。
健康教育手册主要从就医指导、维护自身就医安全的十个问题和四种常见慢性病三个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介绍了就医的基本程序。
四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从症状、用药、饮食、预防和健康五个方面进行的详细介绍。
帮助慢性病老年人患者了解基本病情,做到健康合理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1] 邓秋兰,李小明,庞玲玲,等.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理论康复与实践,2010,16(9):882-883. [2] 李杨春.石河子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2009.[3] 曾友燕.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硕士,2007.[4] 孙伟,钟宁,蒋中陶,郑家萍,等.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11,11(4):27-30.[5] 何美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制定示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2013.[6] 赵文华,翟屹,胡建平,等.中国超重和肥胖造成相关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55-559.[7] 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4.[8] 李安乐,贺凤英.杭州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927-928.[9] 翟屹,胡建平,孔灵芝,等.中国居民高血压造成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44-747. [10] 陈贺,马萍,范玉杰,等.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187-189. [11] 陈磊,蔡同建,等.重庆市渝中区某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30):4283-4285.[12] 张宏颖.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学,2014,5(3):205-206.[13] 李若青.高血压患者肥胖程度与盐摄入量对血压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2015.[14] 曹明兰,王吉渝,等.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13-113,118.本文编辑:赵小龙(上接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