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并发症32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剖宫产术常见并发症98例临床分析作者:刘喜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常见并发症。
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96例,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对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并发症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阴道分娩组患者共出现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1%,2例发热,1例出血,2例术后尿潴留;剖宫产组出现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3例发热,4例产后出血,5例切口感染。
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显著(p【关键词】并发症;剖宫产;感染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94-02孕妇分娩主要有两种方式,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的主要措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技术在不断完善,但是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相对比较高的。
虽然近年来国家提倡优生优育,但是在临床中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产妇的安全,必须要做好剖宫产并发症的防治工作[1]。
我院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并发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有效的预防措施,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96例,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
剖宫产组: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0.1岁,初产妇47例,经产妇51例;阴道分娩组: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4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46例。
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发症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按照并发症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p2 结果阴道分娩组患者共出现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1%,2例发热,1例出血,2例术后尿潴留;剖宫产组出现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3例发热,4例产后出血,5例切口感染。
剖宫产现状及临床分析剖宫产,是指通过腹壁切口和子宫切口,将胎儿取出的一种分娩方式。
一般情况下,剖宫产是在严格医疗指征下进行的,包括胎儿发育异常、胎位异常、母体疾病等情况。
然而,近年来剖宫产的比例逐渐增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剖宫产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一些优势和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看剖宫产的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剖宫产率平均水平为25%,而在一些地区甚至高达40%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剖宫产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了36.7%。
这一数据引发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担忧,因为剖宫产对母婴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剖宫产率在不断增加呢?首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剖宫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现代医疗设备和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剖宫产的风险大大降低,可以更好地保障母婴的安全。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的产妇,剖宫产也是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
同时,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产妇选择剖宫产是为了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家庭生活。
此外,医生和患者对于自然分娩风险的担心,也导致了剖宫产的增加。
然而,剖宫产的高比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剖宫产的费用要远远高于自然分娩,给家庭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剖宫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对母体和胎儿都有一定的风险。
麻醉药物可能对产妇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而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此外,剖宫产还存在较高的术后感染和恶露滞留的风险,对产妇的康复和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剖宫产作为一种分娩方式,在一定的医疗指征下是必要的,可以有效保障母婴的安全。
然而,随着剖宫产比例的不断增加,我们应该重视其中的问题和风险。
应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和生育教育,提供全面的生育知识,帮助产妇正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监管和管理,严格控制非必要的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例分
析
剖宫产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分娩方式,对于某些孕妇来说,这可能是生产的必要选择。
虽然剖宫产术可以带来许多益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一个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表现为切口裂开、感染、痛苦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重新缝合伤口。
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很多,例如手术操作不当、瘢痕组织过多等等。
在分娩后的一周内,有少部分孕妇会发现腹部切口周围的疼痛,伤口也有可能出现红肿和流脓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孕妇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针对腹部切口愈合不良,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疗和防止剧烈疼痛的出现。
一些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来消除疼痛和预防感染,保持休息状态,饮食上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物质等等。
如果严重的话,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出现,例如:
1. 在剖宫产术后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
2. 必须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需要勤换消毒敷料以保持
伤口干燥,预防细菌感染。
3. 孕妇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身体运动或者按摩来促
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4. 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C、锌等富有营养的食物。
在总结一下,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问题,孕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孕妇发现了任何不正常的症状,都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这样可以确保孕妇和宝宝的健康状况得到最大的保障。
剖宫产病例分析剖宫产是一种通过腹壁切口进入子宫,将胎儿和胎盘从子宫内取出的方法,常被用于高风险孕产妇或胎儿出生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剖宫产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可能影响产妇和胎儿的并发症。
1. 剖宫产的常见适应症剖宫产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产妇骨盆异常,如前置胎盘或骨盆狭窄;- 胎儿异常,如臀位、横位或骶尾位;- 孕妇患有疾病,如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 先前试产不成功或出现并发症。
2. 剖宫产的并发症尽管剖宫产是一项常见的手术,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术后感染:由于手术切口可能会被细菌感染,因此需要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
- 出血:手术中,剖宫产会切断子宫和其他组织的血管,导致术后出血的风险。
- 呼吸问题:新生儿可能会面临呼吸困难,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和监测。
- 子宫瘢痕:剖宫产手术可能会导致子宫的瘢痕形成,对于以后的孕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3. 剖宫产的疾病分析剖宫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胎儿窒息、产妇盆腔造成的损伤等疾病的发生。
然而,它本身也引发了一些特定的疾病和并发症,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3.1 剖宫产后腹腔感染剖宫产手术中,由于切口进入了腹腔,细菌容易进入切口,导致感染。
这一并发症的症状通常在术后一周内出现,如发热、脓液渗漏或切口红肿。
防止感染的关键是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合理使用引流管以及术后适当的愈合。
3.2 子宫瘢痕破裂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破裂是一种潜在的、但相对较少见的并发症。
这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子宫收缩力过强的情况下,会导致子宫破裂。
妇女在剖宫产术后应定期进行产后检查,以便及时检测子宫瘢痕破裂的风险。
3.3 呼吸系统并发症剖宫产可能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肺炎。
这些并发症通常需要新生儿特别的监护和治疗,以确保他们的呼吸系统能够健康运作。
4. 剖宫产的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虽然很常见,但仍然需要我们在术前和术后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手术风险:产妇需要充分了解剖宫产手术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33例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云南麻栗坡县医院妇产科,云南麻栗坡663600【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探讨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常见的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有产后出血、术口脂肪液化、产褥感染,脏器损伤等,这些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健康。
结论: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种类较多,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妇产科医生应当重视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产前检查。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91-02随着麻醉、输血、手术、抗感染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剖宫产率逐渐升高。
然而,由于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成为了广大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本组研究病例是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其中33例产妇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
这33例产妇的一般资料为: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41岁,平均年龄27±2.6岁;经产妇7例,初产妇26例。
2.方法分析33例发生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产妇的相关资料,对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构成、手术指征、治疗措施等进行探究。
采用spa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3.1剖宫产指征。
分析33例发生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产妇的手术指征,发现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合并外科疾病、胎盘因素、产力及产道异常、盆骨因素、脐带因素、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以及社会因素是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指征。
3.2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类型。
本组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术口脂肪液化、产褥感染、脏器损伤等。
剖宫产并发症3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并发症,旨在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避免方法。
结果:120例剖宫产病例中发生并发症32例,发生率26.67%。
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提倡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术并发症自然分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9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2月收治剖宫产产妇120例,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年龄20~40岁,平均27.3岁。
发生并发症32例,发生率为26.67%。
出血9例,其中术中出血6例、术后近期出血2例、术后晚期出血1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5例,感染4例,术后尿潴留3例,术后疼痛腹胀5例,盆腔粘连2例,子宫切口裂开1例,手术损伤2例,新生儿损伤1例,脾破裂1例,再次妊娠出现植入性胎盘1例。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为广大产科医师掌握,由于麻醉技术的提高,各种现代监测方法应用及输血、抗生素的开发应用,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
出血:①术中出血:剖宫产切口处肌组织薄弱,收缩力差,导致血
窦开放,出血增加;其次是子宫切口血管破裂出血。
②术后近期出血:最常见原因仍然是子宫收缩乏力,往往是术中宫缩乏力的继续或复发,处理以按摩子宫,宫缩剂为基本手段。
③术后晚期出血:造成出血的原因是切口两端缝合不严密或缝合过密,加重血循环障碍影响切口愈合,造成切口愈合不良致子宫切口裂开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处理原则是抗休克,加强宫缩,控制感染。
仰卧低位血压综合征:发生于妊娠晚期仰卧位时,而于剖宫产术
中施行硬膜外麻醉时尤易发生,由于妊娠晚期仰卧位时间过长,妊
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硬膜外麻醉后,腰及低位胸交感神经被阻断,血管扩张,更易发生血压下降,表
现为血压下降、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胎心率减慢。
感染:术前多次经阴道检查或宫腔操作,阴道内先存感染,胎膜早破超过12小时,羊水污染严重,手术时间过长及产妇术前体温≥37.5℃术后感染率较高。
处理方法是手术前后予抗生素治疗。
术中损伤:①新生儿损伤主要是骨折,本组新生儿骨折发生于臀
位娩出时,手术者不恰当牵拉所造成肱骨骨折。
②脾破裂:由于剖宫产娩头困难时,助手不恰当的上腹按压造成脾损伤致脾被膜下出血。
术后尿潴留:发生手术后24小时,尿管拔出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自感排尿困难。
造成尿潴留的原因是子宫切口疼痛,未及时拔除尿管,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术后疼痛腹胀:剖宫产手术后的切口疼痛,术后肠功能未恢复前
的肠胀气痛,在剖宫产者都非常明显。
盆腔粘连: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多见于子宫体部剖宫产或子宫破裂修补术后,表现为子宫切口瘢痕与大网膜、肠管粘连,盆腹腔粘连可引起下腹不适,体位性疼痛及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中医治疗及物理治疗可缓解症状。
子宫裂开:剖宫产后再分娩时子宫瘢痕组织裂开而胎膜未破,称为子宫裂开[2]。
发生子宫裂开的原因于剖宫产手术质量有关,如宫壁切口对合整齐,缝合适中,止血完全等。
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由于子宫肌层受损伤形成瘢痕,出现胎盘植入。
为减少剖宫产并发症,一方面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另一方面手术者应熟练掌握剖宫产技术和操作中要点,同时,应重视剖宫产并发症的危害,提倡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秦鲜.10年剖宫产及相关社会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
健,2008,23(10):4260.
2 王若楷,李发升,刘长青.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