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52 KB
- 文档页数:4
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环境教育教材》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环境”,详细内容为“干净的空气”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中包含氧气、氮气等成分。
2. 让幼儿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3. 培养幼儿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教学重点: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如空气过滤器、口罩等)、图片。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外的天空,让他们描述空气质量。
(2)展示图片,让幼儿对比干净和污染的空气,引导幼儿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2. 新课导入(1)通过PPT讲解空气的组成,让幼儿了解空气中包含氧气、氮气等成分。
(2)介绍空气污染的原因,如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
3. 例题讲解(1)讲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雾霾等。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如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干净和污染的空气。
(2)组织幼儿用彩泥制作环保标语,提醒大家保护空气质量。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空气的组成和空气污染的危害。
(2)强调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污染原因: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燃煤等。
3. 空气污染危害:呼吸系统疾病、雾霾等。
4. 保护空气质量: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减少燃煤等。
七、作业设计(1)观察家庭周围的空气质量,记录下来。
(2)讨论如何改善家庭周围的空气质量,制定一个家庭环保计划。
2. 答案:(1)观察记录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空气质量良好、较差等。
(2)家庭环保计划可包括减少开车、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让空气更干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认识简单的空气净化方法,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培养幼儿掌握简单的空气净化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掌握简单的空气净化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净化器、植物、湿毛巾、清洁工具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观察室内外空气质量,引导幼儿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讲解空气净化的方法(10分钟)(1)使用空气净化器。
(2)种植绿色植物。
(3)保持室内外卫生。
(4)减少燃煤、燃油等污染物的排放。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讲解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让幼儿了解其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制作简易空气净化器。
(2)组织幼儿进行室内外卫生大扫除。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2. 空气净化方法(1)空气净化器(2)绿色植物(3)保持卫生(4)减少污染物排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家的空气净化器请幼儿画出自己家的空气净化器,并简单描述其作用。
答案:空气净化器可以吸附、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 作业题目:我的环保行动请幼儿描述自己为保护空气质量所做的一件事。
答案:例如,我会定期给家里的绿植浇水,帮助净化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掌握了简单的空气净化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024年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五单元“清新空气,健康生活”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的概念与重要性,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大班幼儿应如何理解并参与保护空气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认识到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性。
2. 使幼儿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 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保护空气质量,养成良好环保行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保护空气质量的意识,教授简单有效的环保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滤清器。
2. 学具:画纸、彩笔、环保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清新空气和污染空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引出空气质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请幼儿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并以画画或手工形式展示出来。
4. 互动环节(5分钟)5. 实践操作(5分钟)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和空气滤清器,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质量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大2024年干净的空气2. 副呼吸新鲜空气,共享健康生活3. 内容:空气质量的概念空气污染的成因与危害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为空气质量保护做贡献描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空气质量(文字或图片形式)设计一条宣传空气质量保护的标语2. 答案:例:我每天出门都会带上口罩,减少吸入污染空气的风险。
例:呼吸新鲜空气,从我做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幼儿了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空气质量的行为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共同参与空气质量保护的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和实践操作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使用生动的图片、动画或实物展示,使幼儿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七章“我们的环境”,详细内容围绕“让空气更干净”这一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主要成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健康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空气污染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空气污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学生分享身边空气质量的变化,讨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2. 例题讲解介绍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环保政策及公民责任。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动手实践学生进行实验,了解空气质量检测方法。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空气质量状况。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让空气更干净2. 内容:空气污染的成因空气污染的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环保政策与公民责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并提出改善措施。
设计一份环保宣传海报,倡导身边人关注空气质量,共同保护环境。
2. 答案: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出发,分析空气质量问题,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
海报内容需包含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防治方法等,创意新颖,具有宣传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拓展延伸: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持续关注环保问题。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自身及他人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让空气更干净》。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空气的质量”,第二节“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第三节“如何让空气更干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掌握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污染图片、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净化器、植物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空气污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空气为什么会变脏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介绍空气质量检测仪,让幼儿了解空气质量的标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让空气更干净?4. 动手操作(10分钟)请幼儿利用学具,设计并制作空气净化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组展示制作的空气净化器,介绍设计原理。
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 空气质量标准3. 让空气更干净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环保计划,让空气更干净。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空气质量的变化,分析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环保设施,如空气净化器、污水处理厂等,让幼儿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空气的质量》,详细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的概念、空气污染的途径与危害、净化空气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和危害。
2. 学会简单的净化空气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掌握净化空气的方法。
重点: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观察、思考、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空气质量测试仪、空气净化器、植物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空气质量测试仪测试教室内外空气质量,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以及净化空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实践活动(10分钟)a. 制作简易空气净化器,了解其原理。
b. 观察植物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
c. 设计宣传海报,倡导环保。
六、板书设计1. 空气质量的概念2. 空气污染的途径与危害3. 净化空气的方法4. 环保意识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改善家庭室内空气质量?答案:开窗通风、摆放绿植、定期打扫卫生、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空气质量宣传的海报。
答案:包含空气质量的概念、空气污染的途径与危害、净化空气的方法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空气质量,积极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组织学生参观空气质量监测站,深入了解空气质量监测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作业设计的生活应用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让空气更干净》,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二是如何保护空气,让空气更干净。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保护空气、让空气更干净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保护空气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空气污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空气净化器、有害气体检测仪。
学具:每人一份空气污染原因及危害调查表,一份保护空气的方法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气,提问空气是否干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通过PPT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然后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 演示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使用空气净化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净化空气的过程,理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4. 有害气体检测仪的使用:让学生亲自操作有害气体检测仪,检测教室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小组讨论保护空气的方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空气,记录在保护空气的方法记录表上。
6. 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保护空气的方法,进行分享,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保护空气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让空气更干净,并在调查表上进行记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有害气体检测仪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名称】:让空气更加清新【教学目标】:1.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2.掌握净化空气的方法,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3.实践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深入了解空气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1.空气污染和对健康的影响;2.常见的空气污染物;3.净化空气的方法;4.参观校园内的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和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简要介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关注;2.引导学生谈论他们身边的空气污染问题,并提出净化空气的方法。
二、教学主体(40分钟)1.讲解空气污染和对健康的影响(10分钟)a.分享一些空气污染的例子,如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b.简要介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
2.常见的空气污染物(10分钟)a.列举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3.净化空气的方法(15分钟)a.介绍常见的净化空气的方法,如植物净化、空气净化器等;b.讲解每种净化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c.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身边可以采取的净化方法。
4.参观校园内的空气净化设备(5分钟)a.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内的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和植物;b.观察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并让学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
三、小组活动(40分钟)1.分组讨论(10分钟)a.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他们身边的空气污染问题;b.让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选择一个问题作为小组报告主题。
2.小组报告(20分钟)a.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选定的空气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b.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讨论。
3.总结讨论(10分钟)a.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他们的解决方法;b.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教学资源】:1.空气污染和对健康的影响的相关图表和图片;2.常见的空气污染物的介绍材料;3.学校内的空气净化设备。
大班其他教案:干净的空气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对空气的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3.学生能够识别并实践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1.空气污染的识别。
2.空气质量测量。
3.了解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方法。
4.意识并践行保护环境的行动。
情感态度1.珍爱生命、热爱生态环境。
2.关心身边的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学生能够识别并实践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意识并践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Step 1介绍今天的课题——干净的空气,并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我们的家是地球,应该好好爱护她。
Step 2让学生一起讨论空气质量的概念,以及空气污染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Step 3课堂小实验,通过测量室内外温度的不同,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有着多么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同时配合上面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Step 4讲解空气净化器的分类以及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能够使用它们来保护自己。
Step 5通过图片与实际场景结合的方式,介绍多种可持续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和行动。
同时带领学生思考自己可以采取哪些环保行动,带动举个例子并分享。
在这个阶段,可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已经采取的行动,并称赞他们的努力。
Step 6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实践保护环境的行动。
小组讨论并登记,后向全班分享。
Step 7结束课程,在讲述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危害的同时,奥斯卡将分享他选择的行动并分享。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落实环保行动。
课堂评估为了确定此次课程的有效性并对学生的环保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请进行以下评估与测试:1.学生能否回答关于空气污染的基本问题?2.学生是否能够识别不同的空气净化器并知道如何使用它们?3.学生是否行动起来,并以实际行动维护环境?4.学生是否能理解我们的行动对于未来的影响?教学反思此次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并提醒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行动者。
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目标1、知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被污染后的各种危害。
2、能防止空气被污染,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3、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兴趣,能关心和探索。
准备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关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4、幼儿和教师一同收集的有关空气被污染的资料。
5、配班老师与别的班的幼儿情景表演。
过程一、教师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谈话兴趣:1、出示地球仪。
(1)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教师揭开布帘出示地球仪)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呢?(幼儿自由讲述)(2)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呢?而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星星上呢?(幼儿自由讲述)(3)小结:原来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幼儿做简单的小游戏。
(1)师: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不呼吸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2)不呼吸会很难受,时间长了会闷死,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看看讲讲,了解新鲜空气的来源。
1、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请幼儿相互交流)2、观看录像。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一起去发现空气来源的奥秘。
教师解说:这里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嘴巴,这些小嘴巴一张一合的把脏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经过消化以后,再吐出干净的空气来。
这回你们知道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了吧。
6、小结:植物的绿叶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来。
三、情景表演,引出长期吸进不干净的空气身体会不健康。
1、教师: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那么要是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会怎么样?(情景表演)小猴: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给我看看病吧。
熊猫医生:小猴,你怎么了?小猴:我这几天老是咳嗽,胸口还闷的很,你快给我看看吧!熊猫医生:好!你别动,我给你检查一下,啊~~~~张嘴。
小猴:怎么样?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最好还是拍一张x光片子吧!小猴:好,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叫我干什么都行!熊猫医生:那你站好了,别动!(熊猫医生给小猴拍片子)熊猫医生:好了。
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环境与我们”,详细内容为“让空气更干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空气质量对生活的影响,掌握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质量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 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探究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质量对生活的影响,掌握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空气净化器、植物、口罩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内外空气质量,让幼儿感受空气质量的差异。
2. 讲解空气质量知识(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空气质量对生活的影响,介绍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探讨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10分钟)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空气更干净,鼓励他们提出各种方法,如种树、减少污染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空气净化器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让幼儿了解科技在保护空气质量方面的作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我们身边有哪些方法可以让空气更干净?”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空气质量对生活的影响2.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3. 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种树减少污染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空气质量的短文。
答案示例:1. 多植树造林,让植物吸收有害气体。
2. 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 使用环保产品,如低汞电池、无磷洗衣粉等。
4. 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2. 课后拓展延伸:请家长协助幼儿了解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关注身边的空气质量。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究》的第四章“环境的秘密”,具体内容为“让空气更干净”。
详细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的认识,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探讨保护空气的方法,以及实践操作净化空气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空气污染原因和保护空气的方法。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掌握空气污染的原因及保护空气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空气净化器、空气质量检测仪、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空气质量变化的PPT,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对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空气更干净?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空气质量的概念,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
演示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空气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保护空气的宣传标语。
各组分享成果,全班讨论评价。
4.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净化空气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点评,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质量的概念2. 空气污染原因3. 保护空气的方法4. 净化空气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保护空气的宣传海报。
答案要求:包含空气质量的概念、空气污染原因、保护空气的方法等内容。
2.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空气质量的变化,分析原因。
答案要求:以表格或图文形式呈现,给出合理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保护空气的方法,但部分学生对空气质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让空气更干净》,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2. 学习如何保护空气质量;3. 实践净化空气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2.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自身做起,保护空气;3. 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净化空气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净化空气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净化器、PM2.5检测仪、污染物模型等。
学具:每人一个空气净化器模型、实验材料(如植物、活性炭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空气污染的迹象,如烟雾、异味等。
2. 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通过污染物模型,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烧等。
3. 学习保护空气质量:讲解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学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4. 实践净化空气的方法:指导孩子们使用空气净化器模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如植物吸附、活性炭过滤等。
5.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污染来源、保护空气质量、净化空气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周围的环境,发现空气污染的迹象,并思考如何减少污染。
2. 设计一个家庭空气净化方案,包括使用空气净化器、植物摆放、通风换气等方法。
3. 完成一幅关于保护空气质量的绘画作品,展示自己对美好空气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空气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简单的净化空气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孩子对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愈发复杂多变,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儿童是最易受到空气污染影响的群体之一。
因此,在大班幼儿的科学教育中,对于环境保护和空气清洁的教育非常重要。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引领幼儿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掌握室内环保技巧;•发展幼儿探究和合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识点和操作技巧;•难点:空气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如何从小做起保护环境。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清新剂等;•环境布置:创设清洁、干净、明亮、宽敞的活动环境;4.2 教学活动4.2.1 导入环节•老师可先向幼儿介绍空气概念,如何呼吸,人和动物生存需要的空气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利用PPT展示空气质量检测仪的外观和使用方法,简单介绍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4.2.2 活动操作•给幼儿分组,每组1-2人,分别带上空气质量检测仪到教室不同区域测量空气质量,记录并比较数据,并以此启发幼儿讨论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带领幼儿阅读器材,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并以“污染源减少、通风换气、及时清洁”等方法告诉孩子如何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推销绿植、炭包等室内环保产品的真实情况与绿植、炭包保健的好处,模拟让幼儿亲自植绿、编织活性炭包等动手操作,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定期做空气质量测量,引领幼儿全家形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
4.2.3 结束环节•简单询问幼儿本次活动掌握哪些知识,有何收获,并引导幼儿提出疑问和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空气质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实践中,幼儿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让整个学习过程具有无限的乐趣和更好的体验,达到了期望的教育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让幼儿自主检测空气质量时需要更加严谨的操作,防止误操作测量或测量不准确。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并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清洁空气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测量空气质量的仪器(可选择空气质量检测仪)。
2.大自然环境自行采集的室内、室外空气样本。
3.PPT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具。
4.动手实验材料:植物、碳棒、曲柄轮、线、电池、电灯泡等工具材料。
三、教学步骤1. 阐述环境污染的概念(15分钟)1.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介绍环境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2.示例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光化学污染、甲醛等。
3.告诉学生空气污染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哮喘、呼吸系统疾病等。
2. 进行空气质量检测(25分钟)1.向学生介绍空气质量检测的仪器和方法。
2.让学生带来采集的空气样本,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3. 分析和讨论检测结果(20分钟)1.将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数据呈现在PPT上。
2.带领学生认识分析数据的意义。
3.让学生讨论检测结果引起的问题与感想。
4. 研究如何净化空气(25分钟)1.通过PPT等教具介绍净化空气的方法。
2.给学生准备植物、碳棒、曲柄轮、线、电池、电灯泡等动手实验材料。
3.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组合实验材料,研究如何通过自然手段净化空气。
5. 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制作属于自己的空气净化器。
2.让学生集体或个人展示自己的空气净化器。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空气污染的具体表现。
学生进一步学习了如何通过科技和植物等自然手段净化空气。
希望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转化掌握的知识,真正做到在行动中保护环境。
大班科学活动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活动内容为让空气更干净。
活动目标是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空气污染的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秸秆焚烧等。
2. 空气质量的指标: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3. 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减少污染源排放、增加绿化、节能减排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质量指标的含义,以及如何减少污染源排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空气污染源图片、空气质量指标卡片、环保活动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空气环境,提问幼儿是否见过空气污染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空气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2. 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通过PPT展示空气污染源图片,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让幼儿了解污染源的特点。
3. 讲解空气质量指标:通过空气质量指标卡片,讲解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的含义,让幼儿了解空气质量的评估方法。
4. 讨论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源排放,增加绿化,节能减排等,让幼儿了解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环保活动道具,如制作空气净化器、种植绿植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空气环境,记录空气污染的现象,并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空气污染来源、空气质量指标、保护空气质量方法。
板书形式:图文结合,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空气环境,记录空气污染的现象,并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2.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2.工具:投影仪、幼儿画纸、空气净化器,室内清洁工具;3.材料:有关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用有关空气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发表看法,引导幼儿讨论空气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空气。
2. 知识讲解2.1 空气的组成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告诉幼儿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2 空气污染的来源老师可以给幼儿展示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如车辆尾气、工厂废气、烧烤废气等。
2.3 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包括咳嗽、哮喘、臭氧层损坏等。
2.4 室内空气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室内空气对健康和学习的影响,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室内空气的看法。
3. 实践操作3.1 空气净化在教室里安装空气净化器,讨论幼儿如何控制空气污染,如保持教室通风、勤洗手等。
3.2 教室清洁让幼儿了解室内清洁的重要性,教授幼儿使用清洁工具,让幼儿动手清洁教室、书桌等。
4. 总结让幼儿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发言表达对教学的看法,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评价标准: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得到重视,以促进幼儿的成长。
扩展教学1.让幼儿了解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幼儿从小处开始环保;2.了解更多的空气污染源,如二手烟、室内污染等;3.发动幼儿家长一同参与环保行动,让环保观念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学会简单的净化空气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重点:掌握净化空气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空气净化器、绿植、口罩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
2. 讲解: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空气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使用绿植、空气净化器等物品净化空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款简易的空气净化器,提高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污染的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农业污染2. 空气污染的危害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环境恶化3. 净化空气的方法绿植空气净化器防护口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简易空气净化器。
答案示例:利用绿植、活性炭、海绵等材料制作空气净化器。
2. 作业题目:调查家庭附近的空气质量,并提出改善措施。
答案示例:调查报告,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污染来源、改善建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生活化。
3. 例题讲解的深入性和易懂性。
4.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拓展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难点解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是本节课的难点。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空气污染的概念较为抽象,不易理解。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得更远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瓶中吹气球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1.ppt课件:让空气更干净2.物质:棉花、香烟、瓶子。
活动过程一、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1.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
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课件演示(1)满天飞扬的尘土(2)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3)工厂烟囱飘出的黑烟(4)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5)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6)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二、感知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1.小实验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空气在体内呼吸道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人吸进含有尼古丁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4.向幼儿展示实验结果--瓶子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显示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情况。
显示方法是设置一道黑色气流进入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三、学做“环保小卫士”1.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
(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等。
)活动延伸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污染空气的事,并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纸儿飞得更远二【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张向前飞得更远。
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我们周围的环境”,详细内容为“干净的空气”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使幼儿认识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保护空气质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幼儿在生活中保护空气质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空气污染图片、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净化器。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空气质量检测仪,让幼儿观察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
(2)讨论:为什么空气质量会有好有坏?空气质量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例题讲解(1)讲解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
(2)讲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
(3)讲解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干净空气。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质量?(2)教师点评幼儿的画,引导幼儿理解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1)让幼儿向家长宣传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2)组织幼儿进行环保公益活动,如捡拾垃圾、植树等。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2. 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3. 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干净空气,并写出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进行环保公益活动,记录活动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了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培养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
干净的空气大班教案
目标
1、知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空气被污染后的各种危害。
2、能防止空气被污染,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3、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兴趣,能关心和探索。
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关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4、幼儿和教师一同收集的有关空气被污染的资料。
5、配班老师与别的班的幼儿情景表演。
过程
一、教师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谈话兴趣:
1、出示地球仪。
(1)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
教师揭开布帘出示地球仪)
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2)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呢而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星星上呢(幼儿自由讲述)
(3)小结:原来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幼儿做简单的小游戏。
(1)师: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不呼吸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
(2)不呼吸会很难受,时间长了会闷死,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看看讲讲,了解新鲜空气的来源。
1、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请幼儿相互交流)
2、观看录像。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一起去发现空气来源的奥秘。
教师解说:这里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嘴巴,这些小嘴巴一张一合的把脏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经过消化以后,再吐出干净的空气来。
这回你们知道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了吧。
6、小结:植物的绿叶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来。
三、情景表演,引出长期吸进不干净的空气身体会不健康。
1、教师: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那么要是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会怎么样(
情景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给我看看病吧。
熊猫医生:小猴,你怎么了?
小猴:我这几天老是咳嗽,胸口还闷的很,你快给我看看吧!
熊猫医生:好!你别动,我给你检查一下,啊——张嘴。
小猴:怎么样熊猫医生
熊猫医生:你最好还是拍一张X光片子吧!
小猴:好,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叫我干什么都行!
熊猫医生:那你站好了,别动!(熊猫医生给小猴拍片子)
熊猫医生:好了。
哎呀!小猴,不得了了,你看你的肺!
小猴:哎呀!怎么会这样呢我的肺怎么会变成黑的了呢
2、提出置疑,幼儿讨论小猴的肺为什么会变成黑色的(
幼儿讨论)
3、继续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熊猫医生:这有多种原因了,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吸进了许多的受到污染的空气。
小猴:啊~可能是我经常吸进工厂排出的烟造成的吧!那我该怎么办啊?
熊猫医生:我看你还是动一个手术吧,换一个干净的肺,记得换好肺后要多注意保护,不要再吸烟了!
4、小结: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长期吸进受污染的空气会导致人生病,危害人的健康。
四、通过录像知道空气被污染后的危害性。
出示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幼儿讲述空气被污染的各种危害。
五、运用已有的经验,讨论。
1、教师:空气被污染了,我们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我们要怎么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空气不被污染呢(
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
2、结束:我们回去再找找看,有没有保护空气的办法和资料,下一次我们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