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钛粉中硅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81.90 KB
- 文档页数:3
钼黄还原成蓝色的还原性硅钼杂多酸(也可称为硅钼蓝),用光度法测定。
与硅钼黄相比,硅钼蓝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显色时的还原剂可选择硫酸亚铁铵、抗坏血酸、氯化亚锡等。
用硫酸亚铁铵还原速度较快,氯化亚锡稳定性较差,抗坏血酸还原速度慢,但稳定性好。
本试验考虑采用硫酸亚铁铵作为还原剂。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规定主要干扰来自磷、砷,在分析方法中,利用加入草酸后杂多酸稳定性的时间差来消除磷、砷对硅钼蓝显色的干扰。
此外,加入的草酸与铁、钼形成相应的络离子,降低了溶液中Fe 3+的浓度,提高了亚铁的还原能力,促使硅钼蓝显色完全。
1.2 试验原理试样用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熔融,稀盐酸浸取。
在约0.15mol/L 的酸度下,钼酸铵与硅酸形成黄色的硅钼杂多酸,以无水乙醇为稳定剂,加入草—硫混酸,消除磷、砷元素的干扰,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硅钼黄还原成硅钼蓝,于分光光度计680nm 处,测量吸光度,以此计算硅的质量分数。
1.3 试剂及材料(1)盐酸:1+3;(2)无水乙醇;(3)钼酸铵溶液:5%;(4)草—硫混酸溶液:称取35g 草酸,溶于1000 mL 硫酸溶液(1+8)中;(5)硫酸亚铁铵溶液(6%):称取6g 硫酸亚铁铵溶于少量水中,加3~5滴硫酸(ρ1.84g/mL),用水稀释至100mL ;0 引言钛铁是指含钛量为65%~75%的钛铁,主要是由钛和铁构成的铁合金,通常作为炼钢脱氧剂、脱硫剂和合金剂使用。
钛铁在炼钢过程中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能够起到细化晶粒度、固定间隙元素、提高钢材强度和耐腐蚀性等作用。
钛铁中还含有硅、碳、硫、锰、磷、铝等杂质,其中硅是主要的杂质之一。
由于在炼钢过程中,硅含量的高低对钢材的性能影响较大,对于作为冶炼原材料之一的钛铁,必须严格控制硅元素的含量。
因此,准确测定钛铁中的硅,就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国家标准GB/T 4701.2—2009采用硫酸脱水重量法进行钛铁中硅元素的测定。
试验方法为将试样用硫酸、盐酸分解,以过氧化氢氧化,加热至硫酸冒烟使硅酸脱水。
焦硫酸钾熔融法测高钛渣中硅的含量1、实验目的焦硫酸钾熔融法测高钛渣中硅的含量,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找出初步的式样分解条件,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2、所需试剂1、焦硫酸钾(固体)若干2、0.1mol/l氢氟酸标准溶液3、0.05mol/l标准硫酸溶液,l4、高钛渣试样若干5、氨水6、0.05mol的标准硫酸溶液配置酸度4—12,相应pH为5—1的硫酸溶液各50ml,7、0.1mol/l的氢氟酸标准溶液配置酸度在4---12,相应pH为5---1的氢氟酸溶液各50ml 3、实验过程1、精确称取0.2000克高钛渣研细,待用并在105--110℃干燥过的高钛渣经试样于瓷坩埚里,慢慢加入焦硫酸钾①,在低温炉以小火加热,使焦硫酸钾融化,然后逐渐升温至400℃以上②。
保持10—30分钟③。
取出冷却后,以热水洗出融块,于100毫升烧杯中。
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20ml的稀硫酸④,待溶液中固体物质溶解完全后,将溶液过滤,并用稀硫酸洗涤烧杯,将洗液一起过滤。
把过滤后的固体物质放置与瓷坩埚中,过滤后的固体物就是二氧化硅以及少量杂质。
将含有杂质的二氧化硅放在瓷坩埚中灼烧至恒重得到M1,用10ml氢氟酸⑤处理后继续灼烧至恒重得到M2,两次恒重之间的重量差就是四氟化硅的量M1—M2,从而可以得到高钛渣中硅的含量。
以下为影响实验的因素①焦硫酸钾与式样的质量比,其范围在10∕1----30∕1,对应的焦硫酸钾的质量范围为2—6克。
②焦硫酸钾与式样的熔融温度,其范围在400---750℃③焦硫酸钾与式样的熔融时间,其范围在10---31分钟④浸取融块的稀硫酸的酸度,其范围在4—12,相应的pH范围为5—1.⑤处理二氧化硅的氢氟酸酸度,其范围4—12,相应的pH范围为5—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为5因素5水平的实验,由于因素5,m/2+1=5,m=8,n=9.选取均匀分布表为U9(98)表,因无U9(98)表,只有U9(96)表,查相应使用表,5因素时的列号是1.2.3.4.5.。
碳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嘿,碳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啊,那咱就来唠唠。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这就像给碳化硅做个“体检”。
先把要检测的样品准备好,弄得碎碎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
然后用一些化学试剂来和样品反应,通过观察反应的情况来确定碳化硅的含量。
比如说,可以用酸来溶解样品,看看能溶解多少,剩下的不溶解的部分可能就是碳化硅啦。
不过这可得小心操作,别把自己给伤到了,那些化学试剂可厉害着呢。
还有一种方法是仪器分析法。
现在科技可发达了,有很多仪器可以用来测定碳化硅含量。
比如光谱仪,就像给碳化硅照个“X光”,能分析出里面各种成分的含量。
把样品放到光谱仪里,它就能告诉你里面有多少碳化硅。
还有一些专门的分析仪,也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碳化硅含量。
这就像有个超级聪明的小助手,帮你把难题都解决了。
在测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准确性。
样品要准备得好,不能有杂质混进去,不然结果就不准了。
操作也要规范,按照正确的步骤来,不能瞎搞。
就像你做饭得按照菜谱来,不然味道就不对啦。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在工厂里工作,他们要测定一批材料里的碳化硅含量。
一开始他们用了一种不太准确的方法,结果得出的结果乱七八糟的。
后来他们请了专业的人来,用了仪器分析法,一下子就把碳化硅含量测准了。
他们这才知道,测定碳化硅含量得用对方法,不然会耽误很多事情。
所以啊,测定碳化硅含量有很多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认真操作,保证准确性,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哈哈。
碳化钛硅反应碳化钛与硅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冶金等领域。
这种反应通常用于制备碳化硅(SiC)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碳化硅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碳化钛(TiC)是一种常见的碳化物,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等特点。
硅(Si)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和光学性能。
当碳化钛与硅反应时,可以生成碳化硅(SiC),这种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率等优点。
碳化钛与硅的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方程式为:TiC + Si → Ti + SiC。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右进行,生成更多的碳化硅。
在制备碳化硅陶瓷时,通常将碳化钛和硅的混合粉末加热到高温,然后进行反应,生成碳化硅陶瓷。
除了制备碳化硅陶瓷外,碳化钛与硅的反应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生成的碳化硅可以用于制备陶瓷刀具、磨料和耐火材料等。
此外,这种反应还可以用于研究碳化物和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除了在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碳化钛与硅的反应还可以在能源、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这种反应可以开发gao效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电极材料,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此外,生成的碳化硅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碳化钛与硅的反应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因此,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碳化硅陶瓷材料,需要不断优化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
另外,碳化钛与硅的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反应结合,实现多种材料的合成和制备。
例如,将碳化钛与硅的反应与氮化反应结合,可以制备出氮化钛和氮化硅等材料,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碳化钛与硅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优化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高钛粉中TiO含量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孔志刚,郑明月,陈新娟,陈立平,杨亚茹,董国顺申请号:CN201710556968.6
申请日:20170710
公开号:CN107543807A
公开日:
201801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高钛粉中TiO含量的方法,包括:确定X荧光光谱仪的测量参数;对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10℃,烘干时间30min~120min;根据TiO含量的分析范围选取至少5份不同TiO含量的所述标准样品,利用铂金坩埚分别制作各标准样品的玻璃熔片及待测样品的玻璃熔片;利用X荧光光谱仪对各标准样品的玻璃熔片进行分析,并绘制各标准样品TiO 的谱线强度—含量分析曲线;基于所述分析用工作曲线,利用所述X荧光光谱仪对待测样品的玻璃熔片的TiO含量进行分析,确定待测样品的TiO含量;如此,可利用X荧光光谱仪绘制各标准样品的TiO 的谱线强度—含量分析曲线,利用曲线分析待测样品的TiO含量,分析时间短、分析精度高。
申请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06320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马苗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碳硅分析仪器的使用碳硅分析仪器是一种能够测定材料木而甚至是工业用途中碳和硅含量的仪器。
这个技术通常被应用在钢铁冶金、地质矿物学和材料研究领域中。
使用碳硅分析仪器通常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碳硅分析仪器大致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样品铁、加热器和检测系统。
在检测系统中,仪器通过利用电学性质,来检测样品中的碳和硅含量。
当仪器开始工作时,样品铁将样品加热到高温,并将样品中的碳和硅氧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等挥发性物质。
这些气体然后由加热器通过管道输送到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通过测量挥发物中的碳和硅含量,然后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和硅含量。
精确度的控制为了保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来控制精确度。
首先,必须准确称量样品。
在称量之前,样品应该处于室温,以免因蒸发而导致样品重量的误差。
使用天平时,必须确保天平处于水平位置,以确保精确度。
其次,需要控制加热的速率和温度。
加热速度和温度应该根据不同的样品来进行调整。
通常来说,在加热的早期,加热速度应该比较慢,以免样品烧毁。
而在样品氧化前,应该尽可能的提高温度。
这个过程应该根据样品的类型和含量来进行调整。
最后,需要严格控制仪器之间的差异。
为了确保不同的仪器之间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仪器之间需要进行标准化,尤其是在进行大批量样品分析时。
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为了确保样品准确,必须事先进行样品的准备和处理。
样品的准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必须确保样品的粒度相对均匀,以免影响样品的溶解或加热效率。
•气体流通时,必须高度注意样品的情况。
如果样品产生了很多气泡,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停止气体流通,等待几分钟以让反应停止。
•在加入样品铁前,需要将样品研磨成较为均匀的细粉末。
然后需要将粉末填充到样品铁中。
填充时,需要密封好样品铁并确保样品的浓度均匀。
数据分析与结果当样品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定样品中的碳和硅含量。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来解析数据并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碳化钛红外光谱碳化钛红外光谱一、介绍碳化钛(TiC)是一种耐磨材料,其硬度、密度和熔点远高于钢铁。
碳化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因为它可以在高温和高压下拥有强大的抗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对碳化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定它的结构和性质。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是红外光谱。
二、什么是碳化钛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的吸收来确定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
碳化钛红外光谱则特指钛与碳的复合体的红外光谱。
三、碳化钛红外光谱的应用1. 分析碳化钛的结构红外光谱可以提供有关碳化钛分子结构的详细信息。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检测到碳化钛中的某些化学键,如Ti-C,Ti-Ti和C-C键。
通过识别这些键,可以确定样品中的碳化钛的结构。
2. 研究碳化钛的热性质由于碳化钛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许多研究人员将其用作高温应用中的结构材料。
红外光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碳化钛在高温下的化学性质。
例如,使用红外光谱可以研究碳化钛在高温下的晶格结构和热膨胀系数。
这些数据有助于工程师和科学家设计更加可靠和安全的高温设备。
3. 检验碳化钛的性能由于碳化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验和证明。
红外光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碳化钛的性能,如硬度和密度。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碳化钛是否适合作为航天器以及其他高性能应用中的材料至关重要。
四、如何进行碳化钛红外光谱测试进行碳化钛红外光谱测试需要特殊的设备以及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1. 准备样品将碳化钛粉末放入试管中,用乙醚或氯仿等溶剂进行湿化。
然后将样品加入一个凹面石英红外光谱盘中并均匀填充,并通过刮平等方式使表面平坦。
2. 收集光谱数据使用红外光谱仪测量盘中样品的红外吸收。
可以将光谱记录下来,并在计算机上处理和分析数据。
3. 分析光谱数据使用光谱记录和分析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进行谱图解释和计算出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五、结论碳化钛红外光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
钛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和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钛合金因其优良的耐蚀性、高强度、轻量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领域。
钛合金中的硅含量对其性能和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硅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影响着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因此,精确测定钛合金中的硅含量对于控制其性能、优化合金配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钛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为钛合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会包括以下内容:1. 文章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2. 钛合金的应用与重要性:阐述钛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3. 钛合金中硅含量的意义:介绍硅在钛合金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硅含量的测定。
4. 硅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介绍几种常用的硅含量测定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5. 结果分析与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硅含量的影响进行总结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钛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旨在为工程技朧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有效、准确的分析手段。
硅元素是钛合金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合金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钛合金中硅的含量对于合金的制备、性能评价以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钛合金中硅含量测定的常见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探讨不同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最终目的是提高合金制备的效率和质量,推动钛合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钛合金的应用与重要性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抗腐蚀性能好、耐高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
碳化钛质量标准简介碳化钛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腐蚀等特点。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及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碳化钛制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对碳化钛的制备、成型、性能和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制备标准碳化钛的制备主要分为粉末冶金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两种。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制备方法的相关标准。
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指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将钛和碳元素粉末进行混合,并通过高温热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钛。
在该制备方法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原料粉末的纯度:钛和碳的粉末应具有高纯度,杂质含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反应的有效进行和最终制品的纯度。
•粉末的颗粒大小分布:对粉末的颗粒大小分布进行控制,以确保成型过程中的均匀性和最终制品的性能。
•混合比例:确定钛和碳的混合比例,确保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并保证成品的性能要求。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指通过热分解气相化合物使其放出碳和钛元素,并在特定条件下重新沉积成碳化钛薄膜或块体材料。
在该制备方法中,需要考虑的标准如下:•反应温度:确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化学反应能够进行并达到理想状态。
•气相化合物浓度和流量:控制气相化合物的浓度和流量,确保稳定的供应,并保持反应过程的均匀性。
•沉积速率:控制沉积速率,以确保沉积层的厚度符合要求,并保证制品的性能。
成型标准碳化钛可以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成块体,也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成薄膜。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标准:•温度和压力:控制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确保材料能够充分烧结或沉积,并获得理想的密度和结构。
•成型工艺: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成型工艺,如热压、热等静压、热等静压烧结等。
•成型尺寸控制:控制制品的尺寸和形状,确保最终产品满足设计要求。
性能标准碳化钛的性能标准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方面的要求。
硅元素检测方法
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硅元素的检测方法呀。
咱先说化学分析法里的重量法。
这就像是一场硅元素的称重比赛呢。
把含有硅的样品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让硅变成一种可以称重的形式,就像把一个调皮的小孩规规矩矩地放在秤上称体重一样。
不过这个过程可有点复杂,要加各种试剂,让硅元素乖乖听话,从样品里分离出来,最后称出它的重量,就能算出硅元素在样品里的含量啦。
还有容量法呢。
这就像是给硅元素量身高似的。
通过化学反应,用标准溶液去滴定含有硅元素的溶液,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来计算硅元素的含量。
就好比你有一杯硅元素的“果汁”,你用特定的“量杯”(标准溶液)去倒,看倒了多少就能知道硅元素有多少啦。
光谱分析法也超酷的。
就像给硅元素拍X光片似的。
原子发射光谱法呢,把样品变成原子蒸汽,这些原子在能量的激发下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硅元素发射的光就像它独特的签名一样。
通过检测这个光的波长和强度,就能知道硅元素的存在和含量啦。
原子吸收光谱法呢,是让硅原子去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根据吸收光的量来判断硅元素的多少。
这就像硅原子是个小贪吃鬼,吃了多少光就代表它有多少啦。
还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
这个就像是用一种超级透视眼去看硅元素。
X射线打到样品上,硅元素会发出自己独特的荧光,检测这个荧光的能量和强度,就能知道硅元素的含量。
感觉就像在一堆宝藏里,一眼就找到闪闪发光的硅元素宝藏一样。
球形碳化钛(TiC)粉末流动性测试介绍球形碳化钛(TiC)粉末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都会被使用。
为了确保其最佳性能,需要对其流动性进行测试,以了解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推进性和灌装性。
本文将介绍球形碳化钛粉末流动性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球形碳化钛粉末流动性测试方法球形碳化钛粉末流动性测试方法采用了一种称为震荡漏斗法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粒度在100微米以上、密度在0.3-2.0克/厘米立方米的球形粉末。
测试设备包括一个可拆卸的漏斗和一台电动振动台。
测试步骤如下:1.振动台平放,漏斗固定在台上2.将球形碳化钛粉末倒入漏斗上方的均匀料斗中3.打开振动台并调整振幅、振频和时间,使震动速度稳定在50 Hz左右4.记录漏斗底部开口的流速并计算出流动角度和流动时间5.重复以上步骤4次并计算出平均值球形碳化钛粉末流动性测试结果分析经过多次测试,得到了球形碳化钛粉末的流动性数据。
测试次数流速(g/s)流动角度(°)流动时间(s)1 1.67 21.3 30.42 1.72 20.6 30.63 1.65 22.0 30.34 1.70 21.0 30.5平均值 1.68 21.2 30.4从上表可以看出,球形碳化钛粉末的流动性良好,平均流速为1.68 g/s,平均流动角度为21.2°,平均流动时间为30.4 s。
该结果表明,球形碳化钛粉末适合灌装和加工,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较好地推进和输送。
结论采用震荡漏斗法测试球形碳化钛粉末的流动性,得出了较好的流动性数据,表明其适合在生产过程中使用。
球形碳化钛粉末是一种常用而重要的化学品,对其流动性进行测试可以确保其最佳性能和推进性,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