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知识讲座第六讲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
1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讲演稿一、教学内容1. 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的概念与区别;2.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意义和作用;3. 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4. 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5. 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2. 使学员认识到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对实验室的重要性;3. 使学员掌握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4. 使学员熟悉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5. 使学员了解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区别;2.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意义和作用;3. 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4. 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5. 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讲演稿;2. 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验室现场评审的场景,引发学员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的兴趣;2. 概念讲解:讲解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3. 意义与作用:阐述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对实验室的重要性;4. 内审员职责与能力:介绍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5. 培训内容与流程:讲解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6. 现场评审中的作用与注意事项:分析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7.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应用;8. 随堂练习:学员分组讨论,模拟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的概念与区别;2.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意义和作用;3. 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4. 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5. 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概念及其区别;2. 请阐述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对实验室的重要性;3. 请列举内审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4. 请描述内审员的培训内容和流程;5. 请分析内审员在现场评审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ISO认可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通用
版
1. 引言
本文档为实验室ISO认可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通用版,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文件控制、审核和持续改进的程序。
2. 质量管理程序
2.1 质量方针和目标
实验室应制定并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2.2 组织结构和职责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和相关人员的职责,以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协调。
2.3 质量培训计划
实验室应制定质量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来执行工作。
2.4 内部交流和沟通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内部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和流程,以确保信息顺畅传递和共享。
3. 文件控制程序
3.1 文件编制和修订
本程序规定了文件编制和修订的要求和流程,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2 文件存档和保留
实验室应制定文件存档和保留的程序,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4. 审核程序
4.1 内部审核
本程序规定了内部审核的要求和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ISO认可要求。
4.2 外部审核和监督
实验室应接受外部审核和监督,以验证实验室的工作符合ISO 认可标准。
5. 持续改进程序
5.1 非符合管理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内非符合管理的要求和流程,以确保及时处理和纠正非符合情况。
5.2 改进措施和机会
实验室应制定改进措施和机会的管理程序,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6. 总结
本文档为实验室ISO认可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通用版,涵盖了质量管理、文件控制、审核和持续改进的程序。
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实施。
梁艳萍2015年10月8日四三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一GB/T 27025-2008与《评审准则》二实验室认可评审不符合项目录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一、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1.1 实验室?•从事检测/校准(测量)的技术机构•实验室产品: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结果实验室的产品?v测量数据--实验室的产品实验室的产品?v报告—测量数据的载体一、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1.2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对检测/校准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检测/校准作出一种正式承认的程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是国家质监总局授权唯一在我国进行实验室认可的权威机构。
为什么需要认可国际通行方法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一、1.3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监委、省级资质认定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的活动。
•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CMA)、审查验收或依法授权(CAL)•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CMAF)。
提供数据结果具有证明作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范畴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社会公益经济贸易一、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一、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1.4 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区别一、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1.5 小结Ø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我国的行政许可项目,是强制性的;国家实验室认可是与国外实验室认可制度一致的,是自愿申请的能力认可活动。
Ø凡是对外出具报告或数据的企业,都需进行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但是若没有国际业务,通过计量认证即可。
Ø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因为不具备第三方公正地位,所以不能申请计量认证(CMA)。
但是我们可以申请实验室认可(CNAS)(前提:化验室必须设置独立法人代表)。
Ø资质认定:有中国特色的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在IEC/ISO17025基础上简化,而又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
第一部分 实验室能力评价概述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合格评定评价产品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或相关技术要求的活动被称为合格评定。
对产品进行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判断,并发布相应客观声明的单位被称为合格评定机构(俗称:检测/校准实验室或检验/检测/检查机构)。
合格评定一词最早源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其主要精神是:1 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应成为贸易壁垒,贸易应采用国际标准以及透明和非歧视原则;2 各国的合格评定程序,应符合国际指南,不应建立特殊的进口产品合格评定程序;3 各国政府机构应在可能时接受其他缔约国的评定程序及结果。
1.2、实验室向社会(客户)提供产品符合性判据的实验室,其生命力完全取决于实验室做出的合格评定结果的公正、可靠和准确。
而公正、可靠、准确的合格评定结果除与依据的技术文件相关外,更依赖于实验室自身的能力。
1.3、实验室能力的评价目前,我国在实验室能力建设、管理、运行、评价方面还并存着多种模式,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模式有两种: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1.4、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依据自身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市场)及其发展要求的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政府为维护社会公正与平稳运行的一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强制管理行为。
1.6、实验室认可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上述两种对实验室或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评价方式,相同之处如下:1、主管部门一致:实验室认可由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施。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由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和各省/市/自治区/技术监督部门实施与监督。
2、目的相同:两种评价都是为了规、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3、评价容基本一致:两种评价的对象均是实验室的公正性和技术能力。
●上述两种对实验室或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评价方式,在如下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1、评价对象:实验室认可: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包含校准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计划书院长:王海北主管副院长:姜东张磊项目组人员:龚卫星莫修深张侠袁亮萨支琳王秋萍编制人:***一、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简介1.CNAS和CMA的区别和联系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英文缩写为: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CMA,“中国计量认证” ,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缩写,是做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最基本的要求。
两者的区别:①CNAS是实验室认可,是自愿性的,当然,如果是国家级实验室,也必须通过CNAS的认可;CMA是计量认证(资质认定),是强制性的。
②对象和范围的不同。
③依据和性质的不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比实验室认可增加了19条特殊要求。
④组织和实施的不同。
⑤CNAS是可以实现国际互认, CMA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⑥CNAS是什么实验室都可以申请认可,只要你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通过认可就可以发证,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企业甚至个人实验室等等,范围很广;CMA是一般只对第三方实验室,也包括小部分特定的第二方实验室,范围比较小,一般跟审查认可一起,只有经过政府的授权才有资格。
两者相同点:①主管部门相同。
②目的相同。
③考核内容基本相同。
④二者均属于合格评定领域的范畴。
2.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2.1 为什么要进行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2.1.1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检测报告和(或)校准证书是实验室最终成果的体现,能否向社会出具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报告和(或)证书,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依赖和认可,已成为实验室能否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核心问题,而实验室认可恰为人们在对检测数据的信任上提供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