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治疗及其预后初探_沈抒
- 格式:pdf
- 大小:629.19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发育迟缓护理措施精神发育迟缓护理简介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涉及儿童智力、语言、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育延迟。
针对精神发育迟缓,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对儿童进行全面支持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干预1.早期识别:及早发现儿童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特征,如语言能力低下、社交交往困难等。
2.综合评估:进行全面的发育评估,包括智力测验、语言评估、社交行为评估等,以确定儿童的精神发育水平和具体需要。
3.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语言训练、认知训练、行为疗法等,以促进儿童全面的发展。
家庭支持1.家庭教育:向家长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儿童的特殊需求,并指导他们在家庭环境中创造积极的发展条件。
2.日常护理:提供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自理能力训练、饮食管理等,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3.心理支持:为家庭提供情绪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挫折,减轻精神压力。
教育措施1.个性化教学:根据儿童的特殊需求和能力,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
2.专业指导:与特殊教育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合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情感支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提供情感支持和友好的教育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
社会融入1.社区支持:与社区资源合作,为儿童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和支持,如社交技能培训、职业培训等,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
2.同伴关系培养:组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鼓励他们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3.周期评估:定期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教育计划,以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结论精神发育迟缓的护理需要多方合作,从早期干预到家庭支持、教育措施和社会融入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了解及早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是针对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实施早期支持和康复的重要手段。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1.1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俗称智力低下,1973年由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nMentalDeficiency,AAMD)提出智力低下的内容,是指在发育时期内,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的水平,包括了在思维、社会和实践三大领域中认知功能损害和同时伴有明显的适应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31。
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引起发育中的儿童终身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1.2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级及表现本病主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特征。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有关智力低下的分类标准,根据韦氏智力测试的IQ值、适应行为缺陷程度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级。
其中轻度占75—80%,IO评分为50.70分,适应行为轻度缺陷。
早期发育较正常同龄儿童稍迟缓,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存在学习困难,理解能力低下,缺乏对事物之间异同点的辨别能力和概括能力,缺乏想象和推理能力。
中度占智力低下的12%,IQ为35"---"49,适应行为中度缺陷,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数学概念模糊,甚至不能学会简单的计算和数数。
重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数7"----8%,IQ为20"--'34,适应行为为极度缺陷。
语言发育水平很低,仅能学会简单的词句,自我表现能力差或者几乎不说话,理解他人的语言很困难,不能接受教育。
极重度又称白痴,占1~2%,IQ<20,适应行为极度缺陷,此型无语言能力,自己不会说话,也不能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仅有以哭闹等原始的情绪方式的表现能力。
不能认识周围环境和亲人,无危险意识。
1.3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是指在18岁以前,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智商(IQ)低于正常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一般以IQ在70分以下为判定临界值。
其初步确诊需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穴位埋线治疗儿童智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治疗有效性。
方法将 2015年我科确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埋线治疗,对照组20例仅采用针灸治疗,两组采用盖塞尔发育商量表进行DQ值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结果。
结果大部分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评测分值都有改善及提高(P<0.05 ),其中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是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针灸;穴位埋线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又称智力低下,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下),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的缺陷。
MR患儿不仅不能处理自己周围事物并且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低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
因此,为了降低MR患病率,提高患儿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人口素质,我们需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将常规针刺与穴位埋线相结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对MR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希望为MR找一个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1 资料与评定1.1一般资料所观察40例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康复训练中心治疗的MR患儿,根据患儿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加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
穴位埋线加针刺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8岁;发育商分级为轻度3例,中度11例,重度6例;常规针刺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8岁;发育商分级为轻度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评定标准根据DSM-IV诊断标准,智力商数(IQ)/发育商数(DQ)<70分同时伴社会适应性能力缺陷者诊断为智力低下。
笔者采用盖塞尔发育商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评定。
16岁精神发育迟滞的解决方法精神发育迟滞对于16岁的孩子和家庭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挑战呢。
不过咱别怕,有好多办法可以去应对的。
咱先得去正规的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这就像是给孩子的情况来个大摸底。
医生会通过各种专业的测试啊,评估啊,搞清楚孩子精神发育迟滞到啥程度,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
可别小瞧这个检查,这是咱制定应对计划的第一步。
比如说,如果是轻度的精神发育迟滞,那孩子可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育方面那可太重要啦。
特殊教育学校就像是为这些孩子量身打造的成长乐园。
那里的老师可有经验了,知道怎么根据孩子的能力来教学。
就算不去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也可以跟老师沟通,给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就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得有适合自己的轨道才能发光。
对于16岁的孩子来说,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和简单的职业技能也是很棒的。
比如学会自己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说不定还能学会一些手工活呢。
家庭的支持就像温暖的港湾。
家里人可不能灰心丧气呀。
要多和孩子互动,多跟他说话,就像朋友一样。
哪怕他反应慢一点,也要耐心地等他回应。
陪孩子做游戏也很好哦,像搭积木、玩拼图这种简单又有趣的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感受到家庭的爱。
还有社会的包容也不能少。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这些孩子也能参与进来。
周围的邻居啊、小伙伴啊,要是能友善地对待他们,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心理方面也得关注。
有时候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有点小自卑呢。
这时候就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啦。
告诉孩子他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每个小怪兽都有自己独特的超能力一样。
康复训练也是个好办法。
有专门的康复机构,那里有专业的人员带着孩子做各种训练,像语言训练、运动训练之类的。
这就像是给孩子的成长加油助力,让他能一点点进步。
16岁的孩子正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成长阶段,虽然精神发育迟滞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大家都齐心协力,从医院、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他们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7月到2022年7月。
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数量:30例。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
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
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精细运动发育评分、IQ评分等数据。
结果康复组治疗有效率超过常规组(P<0.05);康复组运动发育评分各项均超过常规组(P<0.05);康复组IQ评分超过常规组(P<0.05)。
结论在针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康复训练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精神发育水平,提高患者的IQ分数,建议在实际的干预工作中予以借鉴。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康复训练;IQ【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00%左右,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在精神和智力等方面和正常人的差距不断增加[1]。
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早进行治疗干预,而在治疗期间为患者予以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刺激患者的智力水平发育,对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2]。
因此,本文将选择我院收取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7月-2022年7月。
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随机分组,每组患者数量:30例。
采集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一般资料分析,见表1。
结果表明:P>0.05,允许予以对比分析。
表1患者一般资料数据组别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男性女性岁月常规组(n=30)161435.23±11.248.64±1.02康复组(n=30)151535.19±11.178.48±1.14x20.0660.0130.572p0.7960.9890.5681.2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为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等常规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篇一一、引言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就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1. 康复路径研究国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路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教育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缓解,而心理治疗和教育干预则是康复的关键。
近年来,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干预等多元化治疗手段。
2. 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在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交互动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育干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个性化教育计划、小组活动等,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自我认知和适应能力。
三、国外研究现状1. 康复路径研究国外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关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支持等方面。
其中,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是研究的重点。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感疗法等,旨在帮助患儿改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则注重提高患儿的社交技巧和适应能力。
2. 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在自闭症儿童康复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
例如,针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和情感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和情绪状态。
此外,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也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患儿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康复服务。
四、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展望1. 对比分析国内外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内研究注重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和家庭教育支持,强调多元化的治疗手段;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心理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的深入研究。
尽管两国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服务。
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疗分析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国外曾经有过许多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同义词,诸如精神薄弱、精神残障、精神低能、智力薄弱、精神幼稚病等。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诊疗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国外曾经有过许多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同义词,诸如精神薄弱、精神残障、精神低能、智力薄弱、精神幼稚病等[1]。
1临床诊断3.1 CCMD-3与ICD-1O对于MR的诊断标准类似3.1.1发育成熟前起病。
3.1.2智商低于70,智商在70~85为边缘智力。
3.1.3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3.2 DSM-IV具体列出了社会适应障碍的维度3.2.1智力比一般水平显著较低,智商<70。
(对于婴儿来说,要从临床上综合判断其智能功能显著低于一般水平)[2]。
3.2.2目前适应能力有缺陷或缺损(不符合其文化背景同年龄者应有的水平),至少表现于下列之二:言语交流、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社交或人际交往技巧、社区设施的应用、掌握自我方向、学习和技能、工作、业余消遣、健康卫生与安全。
3.2.3起病于18岁以前。
2鉴别诊断2.1正常儿童有部分存在言语、运动能力发育缓慢但一般理解及适应环境能力正常,一旦功能发育,则能迅速赶上正常儿童。
2.2精神发育暂时性迟缓多发生于儿童慢性躯体疾病、病后虚弱状态、营养不良、服用镇静药物或环境不良、学习条件缺乏等,改善其生活学习条件或身体康复后,其智力水平可恢复。
2.3多动注意缺陷障碍通常有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适应社会能力差,但其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经治疗后明显好转。
2.4视听障碍导致适应环境及学习困难早年耳聋严重者及某些脑病引起的失语、失用、失读、失写常有语言发育障碍,影响学习能力,应与MR鉴别。
2.5儿童精神分裂症可有学习成绩差,淡漠、对周围环境接触及适应不良,但大多数并非真正精神发育迟滞,且存在其他精神病性表现。
采用ERP评估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疗效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其对应的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s)评估规律。
方法:对此类儿童入院统一检查及治疗前ERP检查,根据结果评估患儿精神发育程度并进行综合治疗,持续四个月。
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ERP检查,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统计数据,计算进步百分比。
结果:经治疗的患者大多取得进步,对应的传统评估量表及ERP结果均有体现,初步规律为P300振幅进步百分比(118.92%±380.71%)uv;潜伏期进步百分比(2.44%±27.12%)ms。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恢复状况与ERP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利用ERP评估该类儿童康复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ERP;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评估;传统量表【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164-02精神发育迟滞是儿童康复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
目前用于精神发育的评估主要包括贝利婴儿发育量表、韦氏智力量表等,缺乏量化指标,而且受测试者主观因素及被试者配合度影响,不够准确。
ERP即事件相关电位,通过对被试者给予刺激及撤销刺激,记录相关电位,分析潜伏期及波幅等指标,反映患儿认知水平。
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成分包括P1、N1、P2、N2、P300等。
其中P300为反映认知常用指标,包括潜伏期及波幅,潜伏期反映对刺激物的评价或分类所需时间,而波幅反映大脑信息加工时动员有效资源的程度。
1.材料1.1 实验试剂:纯净水,氯化钾,香波1.2 实验仪器:电极帽,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卷尺,滴管2.方法2.1 实验装置准备和仪器参数设置Workspace 2JKF;Scale Time 30mm/sec;Amplitude 10uv/mm;Montage 10~20;Filter Highpass 0.3Hz;Lowpass 30Hz;Notch off;Polarity Up positive2.2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入院统一检查对收集到的30例左右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治疗前统一检查,诊断标准为:智力或发育商低于70分,5岁以上患儿用韦氏智力量表测量智力,5岁以下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试发育商。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在临床精神病学领域,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个体在智力和适应能力方面出现迟滞的情况,而这种迟滞又进一步影响了其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中,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做出了详细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地对这一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对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关于精神发育迟滞和相关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期的、全面性的发育迟滞,主要表现在智力、语言、运动和社交等方面。
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通常需要持续的、专业的干预和支持,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ICD-10中,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表现:患者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以智商测试(如WISC-R)为主要评估工具。
智商水平在70以下且伴随适应能力的严重受限,是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2.功能受限: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功能表现明显受限,例如语言沟通困难、日常自理能力不足等。
这种功能受限是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
3.起病芳龄:精神发育迟滞通常在儿童期就可观察到,而其影响也会持续至成年期。
ICD-10对于患者的起病芳龄也是进行诊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进程和预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未经适当干预的情况下,病程会较为持续,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在评估了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之后,可以发现这些标准是相对比较清晰和具体的。
它们既包括了智力水平的评估,也兼顾了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功能受限。
诊断标准的设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对这一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属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属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沮丧、无助等,这些问题常常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护理对策,例如提供心理支持、教育家属关于患儿疾病知识、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训练等。
通过这些护理对策,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面对患儿的疾病,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患儿实现康复。
家属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足够重视和关注,只有通过合理的护理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困境,从而保障患儿的康复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属、心理问题、护理、对策、引言、正文、结论、总结1. 引言1.1 概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问题,给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家属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扰,需要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本文将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旨在帮助家属更好地面对和应对这一困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发展。
在家庭中,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家属常常感到无助、焦虑、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法接受患儿的病情,担心患儿的未来,为患儿的教育和康复问题而苦恼,甚至出现家庭矛盾和压力。
这些心理问题会对家属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因此,通过本文的探讨,将为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对策,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重建信心,增强家庭凝聚力。
也能够促进患儿更好地康复和发展,实现全家人的幸福和健康。
愿本文能对有需要的读者提供帮助和启示。
2. 正文2.1 家属常见心理问题1. 担忧和焦虑:家属对于患儿的未来发展常常感到担忧和焦虑,担心孩子无法摆脱发育迟滞的困境,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2. 自责和内疚:部分家属会感到自责和内疚,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去预防或治疗患儿的发育迟滞,导致孩子面临困难和挑战。
3. 抑郁和绝望:长期面对患有发育迟滞的孩子,部分家属会感到抑郁和绝望,无法面对现实,缺乏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临床研究也在持续深入。
本文将就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定义、分类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重要领域的问题。
一、定义和分类儿童神经发育障碍(Childre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是指在儿童期内,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异常影响,从而导致儿童在学习、行为和社交等方面出现困难的一类疾病或综合征。
其常见的分类包括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等。
这些障碍在儿童早期可能表现出语言发育滞后、社交互动有困难、学习成绩下降等不同的临床特征。
二、自闭症的研究进展自闭症是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
最新的临床研究指出,自闭症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基因突变、神经元连接的异常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的紊乱等都可能是引发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此外,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是自闭症研究的重点。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自闭症患儿的大脑皮层厚度和灰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于深入理解自闭症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ADHD的研究进展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ADHD与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最新的研究发现,ADHD患儿的脑部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前额叶的体积和功能异常,这与其注意力和冲动控制的困难密切相关。
此外,遗传和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ADHD的发病原因,但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四、学习障碍的研究进展学习障碍是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它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包括阅读、写作和计算等方面。
最新的研究发现,学习障碍与遗传、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在阅读方面,脑部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存在背外侧纹状回和颞上回等尺寸和连接异常。
而在语言和写作方面,与学习障碍相关的大脑区域主要包括左后部中叶皮层和额顶部结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儿科相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儿科相关目录1、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技术(儿科)2、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项目一、课题名称: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技术承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项目负责人:赖新生项目简介:本项目选用头部穴位为主治疗MR,可以调整五脏六腑之经气,疏通经络,协调机体阴阳平衡。
患儿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智力提高,理解力、反应力、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课题组对300例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进行了系统观察,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比研究,表明靳三针疗法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疗效显著,其显效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76.8%,明显优于对照组(0%、6.2%)。
疾病简介: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又称弱智儿童,指年龄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为特征的儿童。
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弱智儿童遍及世界各地,严重危害着小儿身心健康,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文献报道全世界有1.5亿MR患者,中国约有2000万弱智患儿,而且每年约有20万弱智新生儿出生。
适应症:主治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
符合下列诊断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IQ在70以下;社会适应行为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
禁忌症:1、合并有精神病、严重癫痫。
2、遗传性代谢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克汀病、先天积水等现代医学通过病因治疗、手术治疗可获显效的病人。
治疗方法简介:1、选穴定位⑴主穴:弱智四项(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⑵配穴:①多动难静者加手智针;多静少动者加足智针;②语言障碍者加舌三针、风府透哑门;流涎加舌三针、地仓透颊车;③听力障碍者加耳三针;④运动障碍者加手三针、足三针;⑤癫痫加痫三针。
2. 针具选择为华佗牌不锈钢针灸针,30号1寸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