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色彩的色相》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86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色相概念,理解色彩的三原色、间色和复色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色相概念,色彩三原色、间色和复色的知识。
2. 教学难点:色彩知识的运用,绘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水彩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色彩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色彩的色相概念,解释三原色、间色和复色的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色彩的色相知识,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变化。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色彩的色相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色彩的冷暖概念: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属性,掌握冷暖色调的运用。
2. 色彩的明度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明度,学会调整色彩的明暗关系。
3. 色彩的纯度概念:讲解色彩的纯度概念,培养学生提高色彩搭配的技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冷暖、明度和纯度概念。
2. 教学难点: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明暗关系的调整,色彩搭配技巧。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水彩颜料等。
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冷暖色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色彩的冷暖属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色彩的冷暖、明度和纯度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学美术五年级《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小学美术五年级《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学科美术授课年级五年级日期课题名称色彩的色相课型新授计划课时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教法学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施过程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
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有千变万化的色彩。
(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
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的。
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二次修改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三、学生作业创作一幅色相丰富的色彩画板书设计色彩的色相课后作业创作一幅色相丰富的色彩画课后反思小学美术五年级《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996字。
第10课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相的概念,掌握色相环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色相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对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色相的概念: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2. 色相环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色相环,了解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色彩搭配与应用:学习如何运用色相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相的概念,学会绘制色相环,并能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色相环的绘制方法,色彩搭配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色相环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丰富色彩,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色相的概念,展示色相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色相之间的关系。
3. 绘制色相环:示范色相环的绘制方法,指导学生动手绘制色相环。
4. 色彩搭配与应用:讲解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色彩的色相》2. 教学内容:(1)色相的概念(2)色相环的绘制(3)色彩搭配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绘制色相环,尝试进行色彩搭配。
2. 课后作业:运用色相知识,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色相的概念,学会了绘制色相环,并能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色相环的绘制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
1、了解色相的概念。
运用丰富的色相大胆表现生活和感受。
能使用水粉、油画棒等多种工具,用绘画、粘贴、漏印等多种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进行自由命题创作。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色相的丰富美感。
通过教师示范、自主体验、对比分析,了解丰富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3、体会色彩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大胆使用色彩表达内心感受,体验用不同色相的色彩进行创作的激情与趣味。
学习色相的概念,感受色相的丰富性,用丰富的色相进行大胆创作。
请你用不同的色相创作一幅自由命题作品。
注意画面色彩要鲜艳、强烈、饱满,富有视觉冲击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并能够分析和运用这些知识来创造色彩丰富的作品。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色相的颜色,提高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
2.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运用不同色相的颜色,并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创造色彩丰富的作品。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色相的颜色,并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彩色笔、画纸等。
2. 学具:学生自带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色彩丰富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色彩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识别和运用不同色相的颜色,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
3.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图案,也可以是自己的作品。
4. 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色相的定义和运用。
3. 色彩搭配的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图案,也可以是自己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创造色彩丰富的作品。
同时,学生是否能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色彩的色相》教案《色彩的色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相概念,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并掌握调配不同色相的方法。
2、了解色相的情感,尝试用色彩表现不同的情绪,培养学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色彩色相的调配方法,色彩色相的情感色彩2、运用丰富的色相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颜色丰富的纸质花束、水粉工具、空白色相环、色卡家族。
一、组织教学并导入:教师携带一束色彩丰富的花进教室,引起学生的赞叹!教师随即稳定学生情绪,并直接导入新课。
师:为什么这束花会引起同学们这么强烈的反应?生发言讲明原因。
师总结:原来是因为这束色彩丰富的花,这束花漂亮就漂亮在它丰富的色彩上。
这里都有什么颜色?学生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相应颜色的花取下一朵贴在空白的色相环里。
这束花有这么多的颜色,看它们手拉手的组成了一个色彩渐变的圆环,颜色确实很好看。
它们的色彩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也就是“色相”。
我们对它们的称呼就是这个色相的名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色彩的色相。
出示课题:色彩的色相。
二、讲授:1、动手实践,自创色相大千世界色彩的色相何止黑板上色相环里这几种呢?我们今天来自己创造一些色彩的色相好不好?给每一对同桌下发一张空白的色卡。
同学们还记得“三原色”是那三个颜色吗?大红柠檬黄普蓝将同学分成三组第一组:用大红和柠檬黄来调配颜色第二组:用大红和普蓝来调配颜色第三组:用柠檬黄和普蓝来调配颜色将调好的颜色均匀的涂在小白卡上。
并贴到黑板上。
大红加柠檬黄大红加普蓝柠檬黄家普蓝同学们发现了吗?每一组同学调色的时候虽然用的都是相同的颜色,但是调出来的色相可不太一样。
这是为何呢?生:调配颜色的时候两种颜色的分量不同便表现出了不同的色相。
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在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色相,同学们觉得好玩吗?世界上千千万万的色相都是由这三原色调配出来的。
同学们现在可以尽情的尝试一下用其中两种或三种颜色进行调配,创作出更丰富的色相。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色彩的色相 | 人美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构成,掌握色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色相在调和、对比、接触中的运用。
1.2 教学重点1.色彩基本构成和色度基本概念。
2.色相在调和、对比、接触中的运用。
1.3 教学难点1.色相的运用。
2.对色度的把握。
1.4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和实物的演示来引导学生了解色相和色度。
2.通过色相调配实验来让学生掌握色相在调和、对比和接触中的运用。
1.5 教学资源1.实物色彩图集。
2.《美术教育课程标准》。
3.班级实验室。
二、教学过程2.1 预习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并注意色彩运用,为下节课做好预习。
2.2 导入请学生提取自己带来的作品中运用的色相,介绍一下哪些颜色被使用,他们是如何应用的。
2.3 学习2.3.1 介绍色彩基本构成色彩是由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在三要素中,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
例如,红色、黄色、蓝色等等。
2.3.2 介绍色度基本概念色度表示颜色的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
在三要素中,纯度是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即颜色的纯净程度。
颜色要素中纯度高,则颜色看上去非常鲜明、纯净。
2.3.3 介绍色相在调和、对比、接触中的运用1.色相在调和中的运用: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衡。
颜色调和通常使用相邻颜色、三色相间、等量混合等方法来交替构成颜色。
2.色相在对比中的运用:对比即总体上颜色的不同,互补对比和同性对比。
3.色相在接触中的运用:接触像是一幅画中单独的一部分,吸引人们注意,产生突出效果。
在这里,颜色通常非常鲜明、纯净,用来产生视觉上的强烈的对比。
示例:想象一下一朵鲜艳的红玫瑰在一大片绿叶的背景下。
鲜明的红色花瓣和青绿色的叶子制造出鲜明的对比,让花朵更受关注。
2.4 操练请学生根据上述教学要点,进行色相调配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色相在调和、对比和接触中的运用。
2.5 课堂实践请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开展画作的绘制,运用上述知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色彩的色相(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相的概念;2.学习基本色相的名称和特点;3.探究不同色相的组合效果;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色彩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色相的理解和记忆;2.引导学生分析色彩搭配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1.水彩笔和水彩纸;2.彩铅或彩色铅笔;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颜色,询问学生对颜色的认知。
接着,老师可以呈现颜色的分组方式,即颜色环,让学生了解色相的基本概念。
2.讲解(20分钟)在分析了色相的基本概念之后,老师可以讲解各种基本色的名称和特点,并给出常见的颜色组合方式和效果。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配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
3.操作(60分钟)接下来,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或户外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实际操作练习。
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颜色组合的效果。
4.总结(10分钟)在实践操作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重点是各种颜色的名称和特点,以及这些颜色组合的效果。
同时,老师可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五、教学反馈老师可以在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他们在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指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重点。
这种反馈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自我认知和完善自我思考能力,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色彩认知能力和审美水平。
六、教学拓展老师在平时可以让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的颜色,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感性认知能力。
同时,让他们多多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色彩认知能力和搭配能力。
结语本堂课给学生带来了色彩搭配的初步体验和认知,从根本上是一次视觉知识的拓展。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多多实践,还能够在生活的角落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色彩创造能力,打造自己特有的色彩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