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0
高考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常见问题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学习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它可以用物质浓度的变化率来描述,通常用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量单位可以是物质的摩尔浓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温度的升高通常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并形成新的化学键。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也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浓度增加能够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
压力的增加对气体反应速率也有促进作用。
此外,催化剂能够提供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路径,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 如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需要使用实验手段。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来确定反应速率。
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浊度法、吸光光度法和电导率法等。
这些实验方法既可以定量测量反应速率,也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4. 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是指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速率与某个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关系为1时,我们称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当关系为2时,我们称该反应为二级反应;以此类推。
反应级数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一般与反应机理相关。
5. 如何利用反应速率解释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大小,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推导出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相关的反应速率方程。
化学动力学还可以解释反应热力学中的一些现象,如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等。
天下最宝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能奢侈的,莫如浪费时日。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考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要点三篇。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复习11、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增加来表示。
(2).单位:mol?L-1?s-1、mol?L-1?min-1、mol?L-1?h-1 或 mol/(L?s)、mol/(L?min)、mol/(L?h)【注意】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反应速率均取正值,即v?0。
② 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③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指明具体物质,同一个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会不同,但意义相同,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相应反应物计量数之比。
④ 比较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大小,要折算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复习2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外界条件:① 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不管吸热还是放热)② 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正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若无特殊说明,都指正催化剂③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A. 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B. 只与浓度有关,而与物质的总量无关④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只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B.压强是通过改变浓度来影响速率的⑤ 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反应,增大接触面积(如研细和混匀),反应速率加快⑥ 对于某些反应,光照能加快反应速率⑦ 放射线辐射、超声波、电弧、强磁场等高考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复习3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① 定义:同一条件下,正向和逆向同时进行的反应② 特点:A. 二同: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B. 可逆的相对性:有些反应在同一条件下逆反应倾向很小,视为“不可逆”C. 不可能进行完全③ 表示方法:可逆符号“”2Z(g),已知X2、Y2 、 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第2页共4页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Z为为为为2.化学平衡状态① 平衡状态如何建立A. 反应开始时:υ(正)最大,υ(逆)=0B. 反应过程中:C反应物↓υ(正)↓; C生成物↑ υ(逆)↑C. 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个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第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3)注意事项: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V A∶V B∶V C∶V D=m∶n∶p∶q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 + Y2Z___;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0.05 mol/(L·min)__。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练习1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少的。
化学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下面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希望考生认真学习。
着重掌握以下问题:①计算反应速率,②反应速率的图示分析,③平衡状态,④平衡标志,⑤平衡移动,⑥平衡图像分析。
其中等效平衡的比较、判断及应用化学方法对化学平衡原理进行理沦分析是针对考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
学习本单元应突出以下重点:①一个原理(勒沙特列原理),一个关键(变化浓度一用于有关化学平衡的训算),一个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勒沙特列理论的应用)。
②两种条件。
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温度、浓度、压强)。
⑧三个概念,三个目的。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反应快慢;化学平衡研究反应完成程度;平衡移动研究平衡改变的方向)学习本单元需要注意分清改变压强后,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平衡移动引起的(如2NO2N204),还是由于平衡不移动,但是体积变化导致了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如H2(g)+I2(g)2HI(g))。
要掌握增加反应物的量和浓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T、V恒定,增人任一反应物的量和浓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却不尽相同,具体分析为:本专题为历年高考热点。
题型变化趋势是将pII的定性比较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这类试题考查的知识而广,思考容量大,要求平时学习要扎实,掌握双基知识要牢固,解答问题的思路要清晰。
(1)学会举一反三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解离出离子,否则不属于电解质。
只有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水的电离平衡也是化学平衡,影响凶素有①酸、碱;②温度;③易水解的盐;④加活泼金属等。
学会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分析。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一、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指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深入研究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等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量。
2.符号表示:通常用Δ[物质] / Δt来表示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三、影响因素1.浓度:浓度高,分子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速率增加。
3.催化剂: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4.表面积:表面积大,有效碰撞数目增加,反应速率提高。
四、计算方法1.平均速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量。
2.初始速率:通过实验数据初步确定在起始时刻的瞬时速率值。
五、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变化不同因素,观察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步骤:•选取合适的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条件。
•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六、示范实验1.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实验器材等。
2.实验步骤:•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
•计时器开始计时,同时将两个试管倒置混合。
•观察产生气泡的数量和大小,并记录时间。
七、展示与讨论•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对比不同因素造成的速率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相关讨论。
八、扩展拓展1.反应机理: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究背后更深层次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原理。
2.工业应用:了解反应速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优化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九、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变化快慢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理解的重要过程。
•进一步研究可以了解反应机理,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的简要介绍。
详细的教案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编写。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引言:
本文将讨论高考化学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对于理解反应机制和调控化学变化过程非常重要。
主体: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率。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计时法和化学分析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其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通常呈指数关系。
3.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催化剂可以通过提供活化能降低反应的能垒,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消耗,可以循环使用。
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反应速率描述的是反应进行的快慢,而化学平衡描述的是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物质的浓度。
结论: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化学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解答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试题。
参考文献:
(说明:由于篇幅限制,文中未进行引用。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相关化学教材或参考资料。
)。
化学高考必考知识点解析如何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对于理解反应机理、优化反应条件以及控制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解析。
1. 反应物浓度变化法反应物浓度变化法是最常用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之一。
根据速率方程可以知道,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
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速率。
例如,对于一阶反应A→产物,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速率。
实验上,我们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取样,通过比色法、电导法等手段测量反应物的浓度,然后绘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曲线图,根据曲线的斜率就可以判断出反应的速率。
2. 产物生成速度法产物生成速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判断反应速率的方法。
对于可逆反应,产物生成速度与反应速率是相等的。
通过测量产物生成速度,可以准确判断反应的速率。
以A+B→2C为例,反应物A和B的浓度减少,产物C的浓度增加。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产物C的浓度变化来判断反应速率。
类似于反应物浓度变化法,可以通过比色法、电导法等手段测量产物的浓度,并绘制产物浓度随时间的曲线图,根据曲线的斜率就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
3. 变温法变温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方法。
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即Arrhenius方程。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速率的变化,从而准确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上,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并测量相同时间段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然后根据Arrhenius方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取反应速率常数k,从而判断反应的速率。
4. 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可以通过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来判断反应速率。
动力学模型是根据连续反应动力学理论得到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定量关系。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5、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11 其数学表达式为:v =Δc/Δt ,其中 v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Δc 表示浓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112 单位通常为:mol/(L·s) 、mol/(L·min) 等。
1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121 例如对于反应 aA + bB = cC + dD ,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v(A)、v(B)、v(C)、v(D)来表示。
122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v(A) : v(B) : v(C) : v(D) = a : b : c :d 。
1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131 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物质,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反应速率也不同。
132 外因1321 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322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323 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1324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显著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325 其他因素如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溶剂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14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141 首先要明确所给条件,确定是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的关系解析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平衡指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而速率则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理解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考化学的学习和应用非常重要。
一、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反应物继续发生反应并生成生成物,但是生成物也会与反应物反应生成反应物。
这种状态下,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动态平衡。
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物质数量的变化。
可以分为物质消耗速率和物质生成速率两种。
物质消耗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的速度,物质生成速率是指生成物产生的速度。
二、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的相关性1. 影响速率的因素与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而在化学反应平衡的状态下,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因此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之间存在关系。
平衡常数(K)是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值,在特定温度下是恒定不变的。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速率大小。
2. 平衡常数与速率方程由速率方程可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当速率方程中包含反应物的浓度时,浓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反应速率。
而在平衡状态下,速率常数与平衡浓度成正比。
某些反应速率方程与平衡常数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例如,当速率方程以丙烯腈(a)与水(b)为反应物,生成丙酮氰酸(c)时,速率方程可以表示为:v = k*[a]*[b],平衡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a + b ⇌ c。
根据速率方程可知,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成正比,而在平衡反应方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比值与平衡常数之间有直接关系。
三、平衡与速率在高考题中的应用高考化学考试中经常有与平衡与速率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平衡与速率之间关系的理解。
1. 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对于给定的反应方程式和平衡常数,可以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反应是偏向生成物还是反应物。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而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会转化为产物,然而反应也不会一直进行下去,当一定量的产物生成后,反应会趋向于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反应物质的浓度在这种状态下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2.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
3. 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转化速度相互影响。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
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在给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浓度比例的指数。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得到产物的几率越高,反之则反应偏向于反应物的生成。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浓度的比值来计算。
化学平衡还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会改变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平衡浓度,进而改变反应方向。
而压力和浓度的改变会通过改变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比例,进而改变反应速度。
二、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和产物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有关。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速率 = (变化的物质浓度)/(变化的时间)反应速率受到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使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进而增加碰撞的频率和反应粒子的能量。
压力和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压力和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从而增加反应的可能性。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而反应速率则是描述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变的速率。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定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来描述,以此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分子/升·秒(molecules/L·s)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且具有更高的能量。
因此,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物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5.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气相反应相较于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因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自由运动能带来更频繁的碰撞。
三、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点法: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计算反应速率。
2.连续监测法:利用分光光度计、电导计等仪器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3.消失溶液平行测定法:将相同溶液分装到多个容器中,分别对不同容器中的反应液进行逐点法测定并计算平均速率,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化学高考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化学高考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一、引言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计算反应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例题,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例题1:一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A的浓度直接相关,并且满足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A]。
已知初始浓度[A]₀ = 0.1 mol/L,10分钟后浓度变为[A] = 0.02 mol/L,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反应物A的半衰期。
解析: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我们可以得到:rate = k[A]代入已知条件:0.02 = k * 0.1解得速率常数k = 0.02/0.1 = 0.2 min⁻¹反应物A的半衰期可通过速率常数k计算得到。
半衰期定义为反应物浓度减半所需的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减半后的浓度为0.1/2 = 0.05 mol/L。
反应速率方程为rate = k[A],可得:rate = k * 0.05 = 0.2 * 0.05 = 0.01 mol/(L·min)那么,反应物A的半衰期可计算为半衰期= 0.693/0.01 ≈ 69.3 min三、例题2:二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反应速率与反应物A和B的浓度成正比,且满足二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A][B]。
已知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A]₀ = 0.2 mol/L,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B]₀ = 0.1 mol/L,10分钟后浓度分别变为[A] = 0.1 mol/L和[B] = 0.05 mol/L,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解析:根据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我们可以得到:rate = k[A][B]代入已知条件:rate = k * 0.1 * 0.05 = 0.1k mol/(L·min)同时,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rate = (0.2 - 0.1)/(10 min) = 0.01 mol/(L·min)将以上两个式子联立,得到:0.1k = 0.01,解得速率常数k = 0.01/0.1 = 0.1 mol⁻¹·L·min⁻¹四、例题3:零级反应速率的计算某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成负指数关系,满足零级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C]⁰。
2009年高考化学(安徽卷)试题分析7、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0.12g石墨烯中含6.02×1022个碳原子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同位素、有机物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同时涉及到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A项:因题目中说明“石墨烯可由石墨剥离而成”,故不符合同位素的概念,故A错。
B项:0.12g石墨含碳原子数为0.12g/12g·mol-1×6.02×1023mol-1=6.02×1021,故B错。
C项:石墨烯是无机物,故C错D项:一般非金属与非金属间以共价键结合,故D正确。
8、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碳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碳基,羧基C、含有羟基、碳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羧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官能团,能识别官能团即可,答案选A。
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解析】A项:一般来讲,存放试剂应该遵循:酸不用橡胶(塞),碱不用玻璃(塞),存放浓硝酸应该选用玻璃塞,A错。
B项:由于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B正确。
C项:10ml 量筒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C错。
D项:实验室制乙烯需要控制温度在170℃,量程为100℃的不能满足实验要求,D错。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H4+、H+、NO3-、HCO3-B、K+、Al3+、SO42-、NH3·H2OC、Na+、K+、SO32-、Cl2D、Na+、CH3COO-、CO32-、OH-【解析】第10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这也是高考中的经典题型。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三段式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指标,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过程以及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速率三段式为主题,详细介绍这一重要概念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生成量。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率 = △物质的变化量 / △时间其中,速率可以用物质的消耗量或生成量表示,△物质的变化量表示反应开始和结束时物质的变化量,△时间表示反应进行的时间。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三个主要的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加,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也会提高,从而促进反应发生。
2.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是另一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增加,有利于反应发生。
反之,反应物浓度降低会降低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能够反复使用。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际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考察和应用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副反应和废物产生。
2. 环境保护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例如,在大气化学中,了解大气中反应速率有助于预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 生物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对生物学也有重要意义。
生物体内的许多代谢过程都是化学反应,了解和控制这些反应速率有助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理。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总结-----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2.规律: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
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反应mA+nB=pC+qD 的v(A):v(B):v(C):v(D)=m :n :p :q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注意事项由于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2)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3)比较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 A(g)+b B(g)===cC (g)+d D(g), 比较v A a 与v B b ,若v A a >v B b,则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的大。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 口诀:内因定速率,外因有影响;温浓催化剂,表面原电池;恒容充惰气,速率无变化,平衡不移动;恒压充惰气,有气速减小;相当减压强,衡向大移动;缩容增压强,有气速增大;设计探究验,单一变量法;增浓与压强,单体活化增;升温催化剂,活化百分增;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反应历程变,不变反应热;同增正逆率,平衡不移动。
(2)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 2、F 2混合后,黑暗处都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快,是不可逆反应。
而H 2、N 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外因: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