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习题1)
- 格式:docx
- 大小:295.66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 小组:姓名: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编制人:许丰娟审核人:赵昆元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
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K SP的概念,会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学习重、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自主学习】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1.溶解度和溶解性:难溶电解质和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的界限,溶解度小于的称为难溶电解质,离子相互反应生成电解质,可以认为是完全反应。
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2.根据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真正能进行到底?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脱离AgCl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
一定温度下,AgCl饱和溶液建立下列动态平衡的反应式:AgCl(s)Cl-(aq)+Ag+(aq)沉淀、溶解之间由于动态平衡的存住,决定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3.溶解平衡的特征:逆:溶解平衡是一个等: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定: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动:动态平衡,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是一个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溶解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难溶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如:AgCl ,溶解平衡:AgCl(s) Cl-(aq)+Ag+(aq);电离平衡:AgCl=Cl—+Ag+4.影响平衡的因素:影响因素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正向移动稀释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正向移动二、溶度积(K sp)1.概念: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m A n mM n+(aq)+nA m—(aq),参照电离平衡原理得平衡常数:K sp =3。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3-4-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答案】B【解析】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答案】C3.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B.AgCl溶解度增大C.溶液中c(Ag+)增大D.溶液中c(Cl-)增大【答案】D【解析】加入HCl溶液后,c(Cl-)增大,使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Ag+)降低,AgCl的溶解度减小。
故A、B、C均不正确。
4.在有固态CaCO3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aCO3(s)⇌Ca2+(aq)+CO32-(aq),加入下列溶液能使Ca CO3质量增加的是( )A.CaCl2溶液B.KNO3溶液C.NH4Cl溶液D.NaCl溶液【答案】A【解析】加入KNO3溶液和NaCl溶液相当于加入了H2O,使平衡向右移动,使CaCO3质量减少;加入NH4Cl溶液,由于NH4+水解显酸性,消耗了CO32-,使平衡向右移动促进了CaCO3的溶解;而加入CaCl2溶液,增大了钙离子的浓度,使平衡左移,使CaCO3质量增加。
5.25 ℃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 sp增大C.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D.溶液中Pb2+浓度减小【答案】D【解析】加入KI溶液时,溶液中c(I-)增大,使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中c(Pb2+)减小,但由于溶液温度未发生改变,故PbI2的溶度积常数K sp不发生变化。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课时作业(十六)(对应学生用书第125页)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解析】A项中,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正确;C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D项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所以平衡不移动。
【答案】 B2.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C.AgCl的K sp增大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解析】物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都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所以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水,AgCl的溶解度和K sp都不变,故B项对。
【答案】 B3.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 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 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化合物 PbSO 4 PbCO 3 PbS 溶解度/g1.03×10-41.81×10-71.84×10-14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是( ) A .硫化物 B .硫酸盐 C .碳酸盐 D .以上沉淀剂均可【解析】 产生的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在某种沉淀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可使原来的沉淀溶解而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答案】 A4.为除去MgCl 2酸性溶液中的Fe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 .NH 3·H 2OB .NaOHC .Na 2CO 3D .MgCO 3 【解析】 Fe 3++3H 2OFe(OH)3+3H +,调整pH ,可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后除去。
(人教版选修4)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过关训练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2+(aq)+2OH-(aq),加入以下物质,可使Ca(OH)2减少的是()A.Na2S B.AlCl3C.NaOH D.CaCl2【答案】 B【解析】Na2S水解显碱性,增大了溶液中OH-的浓度;NaOH会提供大量OH-;CaCl2会增大Ca2+的浓度,所以A、C、D选项都会使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使Ca(OH)2增多。
AlCl3中的Al3+可与OH-发生反应生成Al(OH)3沉淀,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促进Ca(OH)2的溶解。
2.向5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滴入适量1 mol·L-1 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倾出上清液,滴加CuSO4溶液并振荡,白色沉淀变为蓝色;静置后倾出上清液,再滴加Na2S溶液并振荡,蓝色沉淀变为黑色。
根据上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沉淀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Mg(OH)2>Cu(OH)2>CuSB.白色沉淀转化为蓝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Mg(OH)2(s)+Cu2+(aq)===Cu(OH)2(s)+Mg2+(aq)C.在沉淀转化过程中只能由溶度积大的沉淀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D.蓝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Cu(OH)2(s)+S2-(aq)===CuS(s)+2OH-(aq)【答案】 C3.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答案】 A【解析】 ①⑤都是利用盐的水解原理,②③④涉及沉淀的生成与沉淀的溶解,都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减小D.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不变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溶解平衡时,AgCl固体生成Ag+和Cl-的速率必然等于Ag+和Cl-结合成AgCl固体的速率,A正确;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B错误;一般说来,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C错误,但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Cl-),平衡向左移动,AgCl的溶解度减小,D错误。
答案:A2.已知BaCO3、BaSO4溶度积常数分别为K sp=5.1×10-9 mol2·L-2,K sp=1.1×10-10 mol2·L-2,则BaSO4可作钡餐,BaCO3不能作钡餐的主要理由是( )A.BaSO4的溶度积常数比BaCO3的小B.S没有毒性,C有毒性C.BaSO4的密度大D.胃酸能与C结合,生成CO2和H2O,使B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Ba2+浓度增大,造成人体Ba2+中毒解析:BaSO4可作钡餐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
而BaCO3能与酸反应:BaCO3+2H+Ba2++H2O+CO2↑,生成的Ba2+进入人体,会造成重金属盐中毒。
所以D正确。
答案:D3.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符合K sp=·c(B y-)的是( )A.AgCl(s)Ag+(aq)+Cl-(aq)B.Na2S2Na++S2-C.Ag2S(s)2Ag+(aq)+S2-(aq)D.PbI2(s)Pb2+(aq)+2I-(aq)解析:由于K sp=[c(A x+)]2·c(B y-),即阳离子前的系数为2;Na2S为可溶性盐不存在溶度积常数,故C正确。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例题分析第一课时例1.下列关于沉淀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B.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C.在平衡状态时,v(溶解)=v(结晶)=0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解析】无论难溶电解质还是易溶电解质,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例如,NaCl过饱和溶液中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故A错;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是可逆的,故B对;沉淀溶解平衡状态v(溶解)=v(结晶)≠0,故C错;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电解质也达到饱和了,故D项正确。
【答案】BD例2.下面对“难溶”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中难溶的物质,在其他溶剂中也是难溶的B.难溶就是绝对不溶C.难溶就是溶解度相对较小,没有绝对不溶于水的电解质D.如果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另一种试剂时,生成了难溶性的电解质,则说明原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已沉淀完全【解析】难溶是指溶解度小于0.01 g。
【答案】C例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的BaSO4水溶液中,Ba2+和SO42-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溶解又达到平衡时,BaSO4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C.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D.向饱和的BaSO4水溶液中加入硫酸,BaSO4的K sp变大【解析】一定温度下,只有在BaSO4的饱和溶液中,Ba2+和SO42-浓度的乘积才是一个常数,A错误;溶度积和溶解度都是温度的函数,向BaSO4固体中加入水,可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但溶度积和溶解度均不变,B正确;无论难溶电解质还是易溶电解质,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例如在NaCl 的过饱和溶液中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状态,C错误;向BaSO4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只会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但不会影响BaSO4的K sp,D错误。
【答案】B例4.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K sp(Ag2CrO4)=2.0×10-12,则在相同温度下,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解析】本题考查溶度积,以及学生对溶度积的理解。
高中化学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45分钟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 w,存在等式c(M+)·c(X-)=K sp。
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20mL0.01mol·L-1KCl溶液②30mL0.02mol·L-1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1HCl溶液④10mL蒸馏水⑤50mL0.05mol·L-1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解析:AgCl(s) Ag++Cl-,由于c(Ag+)·c(Cl-)=K sp,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 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
注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体积无关。
①c(Cl-)=0.01mol·L-1②c(Cl-)=0.04mol·L-1③c(Cl-)=0.03mol·L-1④c(Cl-)=0mol·L-1⑤c(Ag+)=0.05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答案:B2.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A.(V2-V1)/V1B.V1/V2C.V1/(V2-V1)D.V2/V1答案:C3.在100mL0.10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 溶有0.010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
教学重点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难点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主要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回答】2.溶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是物质的_______性质。
溶解性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克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也是,不存在无限可溶解的物质。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练习】⑴2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是多少?36克⑵20℃时,KClO3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g,这表示什么含义?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7.4 克, KClO3此时,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7.4:100:107.4 。
【实验探究】讨论:⑴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液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⑵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加热浓缩降温)【设问】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新课】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Ag+和Cl-的反应能进行到底吗?【思考与交流】表3—4,20℃时,溶解度:大于10g,易溶;1g~10g,可溶;0.01g~1g,微溶;小于0.01g,难溶。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同步练习1、向含有 AgCl(s) 的饱和 AgCl 溶液中加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AgCl 的溶解度增大B . AgCl 的溶解度、 K sp均不变C. K sp(AgCl) 增大D. AgCl 的溶解度、 K sp均增大2、 CaCO3在以下液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 .H2OB .Na 2CO3溶液C. CaCl2溶液D .乙醇3、获取较纯的 FeS 积淀 ,应在 FeCl2溶液中加入的试剂()A . (NH 4)2SB .Na 2S C. H2S D .NaHS4、要除去 MgCl 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Cl3,不宜采纳的试剂是()。
A . MgOB . MgCO 3 C. NaOH D. Mg(OH) 25、非结合胆红素 (VCB) 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 )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应,就是一个积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向平衡的角度解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A .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积淀完好.,防范胆结石生成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C.适合服用低维生素E、低维生素 C 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防治胆结石D.常喝水稀释钙离子,溶解积淀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 Cu2+、 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经过加入过分的难溶电解质FeS、MnS ,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积淀除去。
依照以上事实,可推知FeS、 MnS 拥有的相关性质是()A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B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 CdS、PbS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 CdS、 PbS 相同D.二者均拥有较强的吸附性7、在 100mL 0 .01mol ·L-1KCl 溶液中,加入lmL 0 .01mol ·L-1 AgNO 3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gCl 的—10)Ksp=1.8 ×10 mol ·L-1)(A .有 AgCl 积淀析出B .无 AgCl 积淀析出C.无法确定D.有积淀但不是AgCl8、向 5mL NaCl 溶液中滴入一滴 AgNO 3溶液,出现白色积淀,连续滴加一滴KI 溶液并振荡,积淀变成黄色,再滴入一滴Na 2S 溶液并振荡,积淀又变成黑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Cl的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1.8×10-10,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解析:AgCl的水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错;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不一定等于c(Cl-),K sp也受温度的影响,B错;加入盐酸,c(Cl-)增大,但温度不变,K sp不变,D错。
答案: C2.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①Al(OH)3具有两性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蛋壳能溶于食醋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能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H++AlO-2+H2O Al(OH)3Al3++3OH-,加强酸或强碱分别使上述平衡向碱式电离或酸式电离方向移动;②因能形成更难溶解的BaSO4而解毒;③CaCO3(s)Ca2+(aq)+CO2-3(aq),加入CH3COOH,与CO2-3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④BaCO3能溶于胃酸,而BaSO4不能。
答案: D3.已知25℃时,电离常数K a(HF)=3.6×10-4mol·L-1,溶度积常数K sp(CaF2)=1.46×10-10。
现向1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L0.2mol·L-1Ca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A.25℃时,0.1mol·L-1HF溶液中pH=1B.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解析:A项,HF为弱酸,故0.1mol·L-1HF溶液pH>1。
高考化学 选修四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易溶电解质在溶液中才存在溶解平衡B.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只存在溶解平衡,不存在电离平衡C.溶解平衡只能通过电解质溶解于水时建立D.溶解平衡时,电解质表面上的离子或分子脱离电解质的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回到电解质表面的速率相等2.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 A.AgClB.BaCl 2C.CaSO 4D.Ag 2S3.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KNO 3B.Ca(OH)2C.BaSO 4D.CO 24.已知在Ca 3(PO 4)2的饱和溶液中,c (Ca 2+)=2.0×10-6mol·L-1,1634L mol 1058.1)PO (---⋅⨯=c ,则Ca 3(PO 4)2的K sp 为( )A.2.0×10-29B.3.2×10-12C.6.3×10-18D.5.1×10-275.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至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Ca 2+)增大B.c (Ca 2+)不变C.n (OH -)增大D.c (OH -)不变6.除去NaNO 3溶液中混有的AgNO 3,所用下列试剂中效果最好的是( ) A.NaCl 溶液 B.NaBr 溶液 C.NaI 溶液D.Na 2S 溶液7.铝和镓的性质相似,如M(OH)3都是难溶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自然界镓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矿石(如Al 2O 3)中。
用NaOH 溶液处理铝矿石(Al 2O 3)时,生成NaAlO 2、NaGaO 2;而后通入适量CO 2,得Al(OH)3沉淀,而NaGaO 2留在溶液中(循环多次后成为提取镓的原料)。
发生后一步反应是因为…( )A.氢氧化镓酸性强于氢氧化铝B.氢氧化铝酸性强于氢氧化镓C.氢氧化镓易溶于水,所以不沉淀D.Al(OH)3是难溶物8.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 )A.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结石形成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C.适量服用维生素E 、维生素C 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预防胆结石D.手术切除胆囊是最好的方法9.CaCO 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最大( ) A.H 2O B.Na 2CO 3溶液 C.乙醇D.CaCl 2溶液10.向含有AgI 的饱和溶液中:(1)加入固体AgNO 3,则c (I -)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时练双基练习1.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物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解析:题给信息中有“通过添加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的提示,所以该除杂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难溶物质溶解性差异将杂质转化为更难溶物质而除去,由此可以确定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C2.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 sp(AB2)小于K 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 增大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解析:利用溶度积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大小时,必须是阴、阳离子比相同的物质才可以直接比较,如:AB、CD都是1∶1型,可以直接比较,而AB2和CD不可直接比较,A项错误;K sp不受溶液浓度的影响,只是温度的函数,B项错误;存在沉淀的转化AgCl(s)+I-(aq)===AgI(S)+Cl-(aq),C项正确;D项在碳酸钙沉淀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D项错误。
答案:C3.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溶液反应的情况如下:(1)CuSO4+Na2CO3主要:Cu2++CO2-3+H2O===Cu(OH)2↓+CO2↑次要:Cu2++CO2-3===CuCO3↓(2)CuSO4+Na2S主要:Cu2++S2-===CuS↓次要:Cu2++S2-+2H2O===Cu(OH)2↓+H2S↑下列几种物质溶解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u(OH)2>CuCO3>CuSB.CuS>CuCO3>Cu(OH)2C.CuS>Cu(OH)2>CuCO3D.CuCO3>Cu(OH)2>CuS解析:物质的生成物溶解度越小,反应越易发生,在(1)中S[Cu(OH)2]<S(CuCO3),(2)中S(CuS)<S[Cu(OH)2]。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1、石灰乳中存在以下均衡:Ca(OH) 2(s)2+-Ca (aq)+2OH(aq),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 2减少的是()A 、 Na2 CO3溶液B 、AlCl 3溶液C、 NaOH 溶液D、 CaCl 2溶液2、在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 10()是(AgCl Ksp=1.8 ×10)A. 有 AgCl 积淀析出B.无 AgCl 积淀C.无法确定D. 有积淀但不是 AgCl3、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FeCl3,需加入的试剂是()B. 石灰水C.铜片D.氨水4、要除去 MgCl 2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不宜采用的试剂是()A、 MgO B 、MgCO 3C、NaOH D、 Mg(OH) 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C.某离子被积淀完好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D.物质的溶解性犯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6、以下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以较高浓度大量共存的是()① I ---++NH4+--③2 -2---ClO NO 3H② K HCO 3 OH SO4SO3Cl OH 3+2+2--++--2++2-2-④ Fe Cu SO4Cl⑤H K AlO 2HSO 3⑥Ca Na SO4CO3A .①⑥B .③④C.②⑤D.①④7.在 2mL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 和 NaI 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 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 .只有 AgCl 积淀生成B .只有 AgI 积淀生成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 和 AgI积淀 D .两种积淀都有,但以AgI 为主8. Fe2S3的溶度积表达式是()A . Ksp=c(Fe 3+)·c(S2—)3+2—)B. Ksp=c(Fe2) ·c(S323+3(S 2—)3+2·[3c (S2—)]3C. Ksp=c(Fe) ·c D . Ksp=[2c (Fe)]9.室温下,以下难溶化合物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 CaCO3(×10—9)B. PbSO4(×10—8)C. CuCl ( Ksp=1.72 ×10—7) D . BaSO4(×10—10)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均衡( 2)1. 试验室中,要使 AlCl 3溶液中的全部积淀出来,最合适采用的试剂是()A.Ba(OH) 2溶液 B . NaOH 溶液 C. 盐酸 D.氨水2.必然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他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 Ba(OH) 2(固体 )Ba2++2OH -。
03 随堂对点检验对应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1.CaCO3是一种难溶性盐,下列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CaCO3是弱电解质C.升高温度,CaCO3的溶解度增大D.向C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的溶解度降低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辨析能力。
虽然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导电性较弱,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CaCO3是强电解质。
答案:B2.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1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1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解析:根据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中Cl-浓度越大,Ag+浓度越小,则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C3.常温下,将Ca(OH)2溶于水达到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Ca(O H)2(s)Ca2+(aq)+2OH-(aq),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g/cm3,溶液pH=1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时,Ca(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变大B.缺少数据,无法计算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C.该饱和石灰水中,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为10-12 mol·L-1D.加入生石灰并恢复至常温后,错误!变大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时,Ca(OH)2的K sp变小,A项错误;根据溶液的pH可计算c(OH-),进一步可求出 1 L饱和溶液中溶解Ca(OH)2的物质的量,因为饱和石灰水的密度已知,故可求出1 L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即可求出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B项错误;溶液的pH=12,则c(OH-)=10-2 mol·L-1,c(H+)=c(OH-)水电离=错误!=10-12 mol·L-1,C项正确;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并恢复至常温后,溶液的浓度不变,即错误!不变,D项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化学·选修4(人教版)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溶洞奇观
溶洞是自然界中神奇的景观,溶洞里的石笋、石柱千奇百怪,引人入胜。
这些坚硬的石头是由于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向溶洞底滴落时,水分蒸发、二氧化碳压强减小或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沉淀。
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解析: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与特征。
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答案:B
2.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最大()
A.H2O B.Na2CO3溶液
C.CaCl2溶液D.乙醇
答案:A
3.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溶液
C.升高温度,CaCO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CaCO3沉淀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的溶解度降低
解析:CaCO3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但不为0;一般来说,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CaCO3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电离出Ca2+和CO2-3,属于强电解质;向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纯碱固体,增大了CO2-3浓度,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降低了CaCO3的溶解度。
答案:B
4.(2013·广东卷)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Cu2+和Hg2+
解析:SO2具有漂白性,常用于漂白纸浆和草帽辫,A合理;硫酸与锅炉中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的微溶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应选用盐酸除垢而非硫酸,B不合理;焦炭在高温下与SiO2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C合理;Cu2+、Hg2+与S2—反应生成难溶的CuS、HgS沉淀,D合理;故答案为B。
答案:B
5.已知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
要除去混在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以边搅拌边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Na2CO3B.NaOH
C.Mg(OH)2D.NH3·H2O
解析:含有Fe3+的溶液因Fe3+的水解而显酸性。
向溶液中加入Mg(OH)2,可发生反应:Mg(OH)2+2H+===Mg2++2H2O,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由于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因此可析出Fe(OH)3沉淀,从而除去Fe3+,还可以加入MgO、MgCO3。
答案:C
6.现向含AgBr的饱和溶液中:
(1)加入固体AgNO3,则c(Ag+)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加入更多的AgBr固体,则c(Ag+)________;
(3)加入AgCl固体,则c(Br-)______,c(Ag+)______;
(4)加入Na2S固体,则c(Br-)______,c(Ag+)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c(Ag+)增大;
(2)加入AgBr固体,对溶解平衡无影响,c(Ag+)不变;
(3)因AgCl溶解度大于AgBr,加入AgCl固体时,c(Ag+)增大,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r-)变小;
(4)因Ag2S溶解度小于AgBr,加入Na2S固体时,生成Ag2S,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Br-)增大,但c(Ag+)减小。
答案:(1)变大(2)不变(3)变小变大(4)变大变小
►能力提升
7.(2013·新课标卷Ⅰ)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 ,K sp(Ag2CrO4)=9×10-11。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2-4
B.CrO2-4、Br、Cl-
C.Br-、Cl-、CrO2-4
D.Br、CrO2-4、Cl-
解析:设Cl-、Br-、CrO2-4刚开始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分别为x mol、y mol、z mol,则根据K sp可得:0.01xyz y z≈3×10-4.5可知y<x<z,开始沉淀时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越小,则越先沉淀,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8.(2013·重庆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AgCl沉淀易转化成AgI沉淀且K sp(AgX)=c(Ag+)·c(X-),故K sp(AgI)<K sp(AgCl)
解析:考查化学知识组合,涉及电解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硫酸的缘故,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A项错;B项,若要成中性,必须构成CH3COONa 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才有可能,V(醋酸)>V(NaOH),故B错;C 项,发生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Na2CO3,没有气体产生(注意不是双水解反应);D项,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K sp(AgI)<K sq(AgCl),D 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9.(1)对于Ag 2S(s)2Ag++S2-,其K sp的表达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②一般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大多是吸热的
(s)Al(OH)3Al3++3OH-,前者为溶解平
③对于Al(OH)
衡,后者为电离平衡
④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比用CO2-3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大
⑤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更完全
(3)如何除去Mg(OH)2中混有的Ca(OH)2?
解析:(1)由溶度积常数的概念直接写出。
(2)①Cl-抑制AgCl溶解,正确;②物质的溶解大多是吸热的,正确;③正确;④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比用CO2-3好,是因为Mg(OH)2的K sp更小,剩余的Mg2+更少,错误;⑤正确。
(3)根据沉淀的转化原理,向其中加Mg2+即可。
答案:(1)K sp=c2(Ag+)·c(S2-)(2)④(3)加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即得纯Mg(OH)2。
解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1)因为浓度均为0.1 mol·L -1 ,则生成BaSO 4沉淀,构成沉淀溶解平衡,Kccc 1×10-5 mol·L -1 。
取100 mL
滤液与100 mL 2 mol·L -1 Na 2SO 4的溶液混合后,cKKccc Ba 2+(aq)+SO 2-
4
(aq),H +对其没有影响;KKKcc 1×10-10,残留在胃液中的Ba 2+浓度为2×10
-10
mol·L -1;(3)相同条件下,CaCO 3的溶解度小于CaSO 4,溶液中先生
成溶解度较小的沉淀。
答案:(1)1×10-5 1×10-10 (2)对于平衡BaSO
4(s)
Ba 2+(aq)+
SO2-4(aq),H+不能减小Ba2+或SO2-4的浓度,故平衡不能向溶解方向移动2×10-10(3)①CaSO4(s)+CO2-3(aq)===CaCO3(s)+SO2-4(aq)②CaSO4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加入Na2CO3溶液后,CO2-3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Ca2+浓度减少,使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