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会计师 会计实务 第82讲_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 格式:pdf
- 大小:311.99 KB
- 文档页数:9
《中级会计实务》外币折算在中级会计实务中,外币折算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对于从事财务工作的朋友们来说,理解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让我们在处理跨国业务、编制财务报表等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外币折算。
简单来说,就是把用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交易等转换为记账本位币来反映。
为啥要进行折算呢?想象一下,一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业务,既有美元的收入,又有欧元的支出,要是不统一折算成一个货币单位,那财务数据岂不是乱成一团麻?根本没法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那记账本位币又是什么呢?它是企业用于日常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时,通常要考虑主要的收支货币、融资活动所使用的货币等因素。
接下来,咱们看看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比如说进口一批货物用美元结算,那在交易日,就得按照当日的即期汇率把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就会产生汇兑差额。
比如说,企业买入 1000 美元的商品,交易日的汇率是 1 美元=65 元人民币。
那记账的时候,就是 6500 元人民币。
过了一段时间,汇率变成了 1 美元=68 元人民币。
这时候,原来的 1000 美元就相当于 6800 元人民币了,多出来的 300 元就是汇兑差额。
再说说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这可有点复杂啦!对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中,除了“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的都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通常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近似汇率。
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这个差额要怎么处理呢?在母公司合并报表中,一般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反映。
咱们再深入一点,讲讲境外经营的处置。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要将已列入所有者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部分,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考点习题: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含答案1.企业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对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应选择的折算汇率为( )。
A.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B.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C.即期汇率近似汇率D.全年加权平均汇率试听精讲课程2.对于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过程中出现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母公司应分担的部分应计入( )。
A.资本公积B.外币报表折算差额C.其他综合收益D.其他权益工具试听精讲课程3.企业境外经营为其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母公司全额承担B.按比例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摊C.由母公司应分担部分计入资本公积D.由少数股东应分担部分计入少数股东损益试听精讲课程4.下列各项中,关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对另一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比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净投资原则处理B.以母公司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其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转入其他综合收益C.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境外经营子公司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D.以母、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的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其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转入当期财务费用试听精讲课程5.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A.长期借款B.投资性房地产C.资本公积D.实收资本试听精讲课程6.企业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时,下列各项中,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A.固定资产B.未分配利润C.实收资本D.应付账款试听精讲课程7.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下列项目中可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预习: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第十六章外币折算知识点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折算前先统一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
1.折算方法(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现行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累计折算(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累计,未分配利润采用利润表折算汇率折算累计)。
举例:(美元报表)资产1 000 =负债400+权益600假设期末即期汇率10,权益600按发生时汇率等折算金额为5 000.(RMB)资产1 000×10≠负债400×10+权益5 000资产1 000×10-负债400×10-权益5 000=1 000.权益必须补差1 000,报表右边才能等于左边。
该差额即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资产人民币金额-负债人民币金额)-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人民币金额=( 1 000×10 -400×10 )-5 000=1 000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第5个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列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后面。
加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之后,资产负债表能够平衡。
(2)利润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二)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1.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2.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
假定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美元。
母公司对境外子公司出借的款项(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的净投资),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出借美元;二是出借第三币种,如欧元。
应区分两种情况处理。
二、境外经营的处置境外经营处置时,在合并报表中,应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即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内容框架1.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历年真题分析本章内容不多,有一定难度,几乎每年必考,所占分值平均在3分左右,在考试中大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核: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汇率的选择、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计算等,值得注意的是,本章也可以与金融资产、借款费用等内容相结合考出计算分析题。
近六年,本章没有考过主观题。
方法&技巧★学习本章时,必须把握各报表项目的折算原则、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处理以及特殊项目和境外经营处置的会计处理。
另外,学习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时,关键在于区分“两个时点”和“两个项目”,前者指的是“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或期末”,后者指的是“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掌握不同时点的不同项目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与变更(★)【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融资活动获得的币种B.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币种C.销售商品时计价和结算使用的币种D.结算职工薪酬通常使用的币种『正确答案』ABCD【例题·多选题】关于记账本位币,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B.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理由C.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单独列示D.企业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以变更记账本位币『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时,不产生汇兑差额。
【例题·判断题】在企业不提供资金的情况下,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难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正常情况下可预期债务的,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正确答案』√◇知识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首先应该区分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外币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债权投资等。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化为本币计价的财务报表的过程。
折算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投资者和管理层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做出正
确的决策。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外币账户的
各项流量和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按照当时的汇率转换成本币,而间接法则是通过将外币账
户的各项流量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先转换成公允价值,再将公允价值按照当时的汇率转换成
本币。
在折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实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选择适合的汇率
进行折算。
通常情况下,会采用货币当地银行或汇率市场的即期汇率或者平均汇率。
在使
用即期汇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交易当天的汇率或最近几天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而
平均汇率则是指某一时期内全部交易日的汇率加权平均值,一般应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反映实际的汇率变动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在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外币期末余额上升而本币
期末余额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汇兑损益的产生。
汇兑损益是指由于外币兑换率变化,导
致企业外币资产负债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产生的损益。
要对汇兑损益进行逐笔核算,以正
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折算方法和准确的汇率选
择能够提高报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会计准则外币报表折算
中国会计准则中,对于外币报表的折算有明确规定。
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将外币货币单位的财务报表转换成本币货币单位的财务
报表,以便于在本币下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进行外币报表折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报表日期汇率原则:对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应使用当期汇率进行折算;对于收入、支出和利润等项目,应使用交易发生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2. 折旧及摊销原则:如果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计算是以外币为基础进行的,那么在进行本币折算时,应使用相同的折旧和摊销方法。
3. 汇兑损益原则: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汇兑损益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
4. 报表合并原则:对于外币货币单位的公司,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应首先将各个子公司的外币报表折算成本币报表。
在进行外币报表折算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汇率进行折算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该使用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同时注意汇率的稳定性和市场流动性。
- 1 -。
浅谈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成为了财务会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项目转换成本公司报告货币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IFRS)以及中国财务报告准则体系(CAS)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外币折算的概念、方法、会计处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币折算的概念外币折算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时,需要把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项目转换成本公司报告货币的过程。
在跨国经营的企业中,由于可能涉及多种货币,需要将各个货币单位折算成本公司的货币单位,以制定统一的财务报表。
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汇率进行折算。
常见的外币折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期法,一种是历史法。
当期法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以当时的汇率折算外币货币项目,将其计入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中。
而历史法则是在货币项目发生时,以当时的汇率折算外币货币项目,并保持该折算汇率不变,直至该货币项目从财务报表中消失。
三、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对涉及的外币货币项目做相应的会计处理。
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外币货币项目期末折算差额的处理在进行外币折算时,由于不同期的汇率不同,可能会造成货币项目的期末折算差额。
对于货币兑换损益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进行会计确认,将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表中;另一种是选择性进行会计确认,将部分汇兑损益计入外币货币项目的价值,其他部分则计入“汇兑损益”项目中。
2. 在外币折算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外币折算是一个涉及货币折算和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环节,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仔细审慎,对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外币折算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等。
企业在进行外币折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简述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财务报表。
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企业通常会涉及多种货币的交易,而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业绩,需要将外币金额转化为本国货币金额。
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平均汇率法:根据会计期间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小或交易频繁的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内的外币交易影响。
2. 期末汇率法:根据会计期末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币波动较大或交易较为稀少的情况,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会计期末时的外币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3. 个别项目法:对于一些重要的外币交易,可以采用个别汇率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定交易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较高,需要更精确地反映其影响。
4. 公允价值法: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将其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的情况。
在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保持一致性: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应该始终采用相同的折算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外币货币资金折算:对于外币货币资金,一般采用期末汇率进行折算。
然而,如果外币货币资金存在持续汇兑风险或与特定外币交易有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折算方法。
4. 报表披露:在折算后的财务报表中,应明确标注折算方法和所采用的汇率,以提供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5. 外币差额处理:在折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外币差额,即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和收益的变动。
这些差额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可以作为外币兑换差额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或利润或亏损中的组成部分进行披露。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在浮动汇率下,各种货币的汇率经常变动。
因此,选择适当的汇率折算外币报表,对于确保折算后的报表能够基本上真实地反映原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从时间来看,汇率可以分为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
现行汇率是指报表编制日的汇率,历史汇率是指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的简单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则称为平均汇率。
根据报表各项目的内容及所选汇率的不同,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四种: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和时态法。
(一)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一种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1.资产负债表各资产与负债项目均按编表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2.资产负债表上的实收资本项目,按投入资本时的当日汇率(历史汇率)折算;3.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属于平衡数汇率折算,可倒轧确定。
其计算公式如下: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 = 折算后的资产总额—折算后的负债总额—折算后的实收资本总额4.利润表上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或者为了简化,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现行汇率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采用单一汇率对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等于对这些项目乘以同一系数,因而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基本上能够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据此计算出来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
例如,按此方法对资产项目折算的结果,既不代表资产的历史成本,也不代表资产的现行市价,而只是以某种外币表示的资产历史成本与编表日现行汇率这两个不同时点数字的乘积,因而这样折算后的资产价值不能说明问题。
(二)流动与非流动法流动与非流动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区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将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1.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各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2.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除留存利润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3.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属于平衡数,与现行汇率法下一样,不必按特定汇率折算,可倒轧确定;4.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项目,按有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5.利润表上的其他项目,按业务发生(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为了简化,也可按编表期的平均汇率折算。
知识点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历年考题涉及本知识点情况】历年考题经常涉及本知识点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是客观题。
机考前出现过综合题,机考后没有出现过综合题。
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如果采用与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即便是设在境外,其财务报表也不存在折算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按照以下方法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
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是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因不同报表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它属于未实现损益。
三、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外币报表 折算差额的产生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 的会计处理方法1.作递延处理——将折算差额列入资产负债表,并单列项目反映。
2.计入当期损益——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
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四、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收入、费用及利润分配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列示 其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部分,应列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项目——取自折算后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折算(三)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折算(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分录: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1 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 报表折算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会计准则 CPA 考试题 教学案列 教学大纲教学视频 外币业务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借:财务费用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作相反的抵销分录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公司、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