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一块奶酪 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7.94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篇一《一块奶酪》课文原文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处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
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您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第【2】篇〗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汉字,掌握多音字“处、稍”的意义和用法。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3.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汉字。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教学难点: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蚂蚁。
2.讲故事导入课题。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板书:一块奶酪)二、听读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蚂蚁们做了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陌生的词句。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宣布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罪禁令处罚稍息犹豫跺脚聚集毅力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蚂蚁搬食物”的活动。
4.读生字,随机点击小蚂蚁把食物搬回家。
四、了解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指挥小蚂蚁们时,一块引发了一阵风波。
2.出示问题,小组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2)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3)蚂蚁队长是如何处理难题的?(4)最后的结果怎样?五、严明纪律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蚂蚁的纪律严明?预设: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课题11*一块奶酪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明白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能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略读方法的又一个很好的文本。
学习本课,可以运用“粗知文章大意”的方法,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的揣摩,体会人物当时的想法,把握人物形象。
感受课文写作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奠定基础。
关注题目:“一块奶酪”是文章的主线,是引起阅读兴趣的焦点。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围绕“一块奶酪”这个主线,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介绍了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带给学生以思考。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宣布搬运纪律。
◇第二部分(4-12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最终战胜自己,遵守规定,命令最小的蚂蚁吃了奶酪渣。
◇第三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大家看到蚂蚁队长的做法后干劲更足。
关注细节描写:文章情节生动有趣,具有悬念。
最大的看点就是第二部分对蚂蚁队长矛盾心理的刻画,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让一个严于律己、爱护弱小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
伟大的形象下,同样是真实的、有复杂情感的人物。
这样的描写,读者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教学目标】1.认识“酪、宣、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3)猜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
课文记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终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
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
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
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学情分析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读书时能做到不指读、不唱读。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三篇略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有初步实践,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能做到边默读边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禁”。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搬、营、啦、诱、强、犯、禁、诱”等字。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通过学习,能主动改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会与同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文章的主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 通过蚂蚁队长的榜样作用,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自觉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
2. 课文的阅读理解,包括文章的主旨、情感表达等。
3. 对蚂蚁队长品质的分析与学习。
4.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
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文章的主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蚂蚁和奶酪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学习: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深入探究:分析蚂蚁队长的品质,讨论如何向蚂蚁队长学习。
4. 实践应用: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
板书设计1. 课题:一块奶酪2. 重点词语:搬、营、啦、诱、强、犯、禁、诱3. 课文主旨: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2. 口头作业: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讨论蚂蚁队长的品质。
3.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团队合作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深入体会了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
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含义。
2.通过阅读寓言故事,了解“知恩图报”和“一报还一报”的道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和虐待小动物的良好意识和品德。
3.学习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掌握故事中的道理。
2.学习新的生字词,掌握其发音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教师准备玩具奶酪、动物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动物玩具,与学生们共同讨论每种动物的特点和喜好,并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如果小动物遇到了麻烦,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们呢?2. 阅读训练(25分钟)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奶酪,引导学生们了解奶酪的特点,让学生们懂得奶酪很美味,但如果吃多了会引起肚子痛等不适。
2.阅读故事:教师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课本《一块奶酪》,并引导学生们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3.分组讨论:教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故事中为什么有一只袋鼠?袋鼠在故事中体现了哪些品质?2.狐狸为什么非要把奶酪抢走呢?你会怎么做呢?3.故事中的小鸟帮助袋鼠,为什么说小鸟是“幸运的”?3. 词语学习(15分钟)教师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如“奶酪”、“袋鼠”、“鸟叫声”等,引导学生们了解词语的发音和意义,并帮助学生们学会正确书写。
4. 小结归纳(1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阐述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和寓意,并让学生们口头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们回家和家人分享《一块奶酪》这个故事,并思考:如果有机会帮助小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做?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阅读寓言故事《一块奶酪》,培养学生们的道德与责任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主动参与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们从中领悟到知恩图报、德行高尚的品质。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及时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
1.3能够用词语造句,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友谊的可贵,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3.2学会珍惜物品,不浪费,不自私。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友谊与团结互助的主题教育。
三、教学难点1.生字的写法与记忆。
2.课文中的情感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一块奶酪》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奶酪的印象。
二、课文朗读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三、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如“奶酪、诱人、节约、自私”等。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组内分享。
四、课文理解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概括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友谊与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
2.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情节,回顾主题。
二、课文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特点,如小蚂蚁、大蚂蚁等。
2.学生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与大蚂蚁分享奶酪?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珍惜友谊,团结互助。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讨论友谊与团结互助的故事。
二、课文回顾1.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回顾主题。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写作指导1.教师讲解如何写日记,分享写作技巧。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谈谈对友谊、团结互助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一块奶酪人教部编版11*一块奶酪教学目标1.会认“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美好品质。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集体交流中,体会蚂蚁队长勇于战胜自我、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资料库课前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语:家里的冰箱里放着一块你非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二)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块奶酪》,来看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
(三)资料分享有关蚂蚁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新词如下: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禁令、稍息、犹豫、跺脚容易读错的: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一块奶酪》,作者围绕它主要写的故事,表现了蚂蚁队长的精神。
(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想一想”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示:诱:声母是y,不是x,不能只读右半部分;稍:是多音字,在“稍息”中读“shào”,在“稍微”中读“shāo”。
点拨:结合身体部位学习“舔、跺”。
预设2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优秀9篇)《一块奶酪》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讲的是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
以下这9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一块奶酪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一块奶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吸引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吸引该怎么做?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