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成就和价值,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提高其在探究古代文明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树立尊重历史、珍视文明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是什么文明?它们有哪些特点和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自己所了解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的特点、成就和价值。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培养其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活动二: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
学生活动:听讲、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文明成果的意识。
4、活动三: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教师活动: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导游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古代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2020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52分)1.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____________。
2.世界多个地区_________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___________共同创造的。
3.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___________的_______。
4.区域文明的_____、______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眼睛的历史画卷。
5.______和______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北成为“__________”。
6.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_________。
7.远古先民在_____生活中逐渐学会培养_________,在______生活中学会了_________。
8.远古先民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_____到_____、从______到______的伟大变革。
9.____________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_______。
10.世界上还由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____________,它们是世界人民的______,更是人类文明的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早期的文明都大同小异,没有各自的特色。
()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4.中华文明比其他三大古文明要更加高尚、优秀。
()5.中华文明曾经在满清时期中断过。
()6.早期文明区域的文字都各不相同。
()7.文明古国中并没有医学、数学等创造。
()8.当今世界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古代文明遗迹可以扫描进电脑,就不需要保护实物了。
()9.人类古代文明之间无法相互借鉴,但现代文明可以。
()10.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文明去学习更优秀的文明。
()三、选择题。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2.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一历史与文化”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
《探访古代文明》从认识人类早期文明地理分布及其产生的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
然后,再探究以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早期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世界的重大影响。
之后,教材再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留存于世的早期文明成就,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
教学难点: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了解四大文明古国。
走进新课《探访古代文明》,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二、学习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1.走进活动园,阅读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圈画河流,探索古代文明发祥地。
2.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三、学习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1.小小考古学家:小组合作组建一支考古小分队,从住食用用等方面收集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做小小考古学家,完成学习单。
2.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通过考古物品进行推测。
3.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是如何生活的。
四、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1.查阅更多资料,了解探索早期文明的重要意义。
2.学习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认识人类早期的文字。
五、总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认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3.能够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1.古代文明的概念及其特点;2.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3.古代文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2.古代文明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探究1.向学生介绍古代文明的概念,并要求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特点;2.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途径自主探究古代文明。
Step 2 交流讨论1.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和认识;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
Step 3 课堂展示1.学生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来汇报自己的认识和发现;2.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积极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
Step 4 教师讲解1.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2.如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等;Step 5 反思总结1.学生对自己在探究、交流、展示和教师讲解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进行总结;2.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
教学评估1.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情景观察和记录;2.学生展示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价;3.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古代文明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掌握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及其特点,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此次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因此我们要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主要介绍了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学习兴趣浓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认识它们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文明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文明的成果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
2.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文明古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你们对古代文明有什么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了解中国古代的世袭制度和家训制度,认识传统家风的重要性。
3. 学习并掌握一些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强化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世袭制和家训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掌握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道。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简述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古代的建筑、器具等有何特征,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20分钟)1. 中国古代世袭制度和家训制度的作用。
2. 世袭制度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包括官员、士族、世家等。
3. 家训制度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家训的形式和传承方式。
4.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和人的影响。
三、探究(30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进行研究,探访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撰写简要的报告。
2. 学生分享结果,讲述探访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总结(10分钟)课程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看法等。
五、作业(10分钟)1. 学习理解本课内容,加深自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作好相关笔记。
2. 撰写一篇关于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包括所选择的文化遗产和探访的过程和体会等。
【教学心得】本节课主要以中国古代世袭制度和家训制度作为教育内容,目的是想要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同时,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
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图片、多媒体、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究,培养对于文化的兴趣和保护的认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场景和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探访古代文明》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
教材通过介绍古代文明,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的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的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每个文明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古代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的文明景观,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针对每个文明,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针对古埃及文明,可以提出“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它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哪些特点?”等问题。
《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这一课包含“早期文明发祥地”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两个话题。
第一课时“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内容从认识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分布和成因开始,引导学生探究以半坡和河姆渡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成就。
并指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早期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影响。
二、学情分析:课前,我们通过调查采访,发现学情有以下特点:1.距离生活遥远“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对于身处现代的学生来讲有很遥远的时空距离,只是在博物馆或书籍中略有涉猎。
2.知识储备有限学生对人类文明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在内容上并不系统也不深入,思想观念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判断。
3.资源能力不强关于这一学习主题的教学资源数量很多,有大量纪录片、文献、书籍,但面对庞杂的资料,学生缺少梳理和内化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预学交流,了解世界早期文明所处区域的的共同之处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2.在项目化学习中,习得资源整合的能力,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
3.通过对比拓展,感受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其中,教学重点是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原因,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是,感受先民的智慧以及早期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对于我执教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思路如图所示:接下来讲讲我的教学过程:首先,进入第一板块:(一)预学交流,感知早期文明成因1.视频导入,感古代文明兴衰之变上课伊始,我通过一段视频,向学生展示早期文明区域的灿烂成就、兴衰变迁,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问题:你知道5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我国的哪个景点吗?
提示:布达拉宫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可以怎样为保护文化遗产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呢?
提示:
我们可以: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不随便攀爬文物古迹、不盲目寻宝盗宝;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物古迹的行为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者举报。
2.其他国家文化遗产
小组成员动起来!
自主阅读“第48页”的活动园内容,然后小组成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去研究。
(下节课上台汇报)
古埃及小常识
金字塔: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木乃伊:“人工干尸”。
知识拓展。
古埃及的“神秘传说”
“法老的诅咒”:在胡夫金字塔上刻有一段吓人的诅咒语:“无论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
以美的视觉
感受,领悟中华
文明,进一步增
强中华民族文化
自信
知识了解
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分享
知识阅读了解
增强学生爱
护保护文化遗产
的行为理念
了解认识古
埃及文明。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古代文明,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古代文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了解可能比较片面,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文明。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尊重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3.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难点: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明。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代文明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视频:准备相关古代文明的视频资料。
3.纸笔:准备纸笔,供学生做笔记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代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古代文明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巩固。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2.理解从古代文明学习到的道德和智慧。
3.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来了解古代文明。
二、教学内容1.古代文明的定义和特点;2.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3.古代文明中所体现的道德和智慧;4.通过观察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来了解古代文明。
三、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通过一张图片或视频引入,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30分钟)分为小组或自由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积木、电脑等形式来了解具体内容。
在学习完毕之后,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短笔记或者思维导图。
3. 知识点讲解(30分钟)教师就古代文明的定义、特点、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体现的道德和智慧等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学生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加以讲解。
4. 制作海报(20分钟)将学生分为团队,每个团队设计一份古代文明的海报:海报要求文字图像结合,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时间到了之后,让每个组别推选队长,并对所有的海报进行汇总。
5. 演讲与展示(25分钟)每个团队的队长对海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拓展讲解,指出不足或是错误的地方。
6. 任务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讨论,让学生明确:探访古代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让每个人以座右铭的形式列出学到的古代智慧。
学生们应根据最佳座右铭给出选择。
四、课堂思考1.古代文明中所体现的道德和智慧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启示?2.通过本次学习,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为什么?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打破了以往单调枯燥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专注于让学生体验到探访古代文明的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授课效果,对他们掌握和运用古代文明知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通过海报的展示和学生们的互动交流,让每一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课堂的氛围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