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攻略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37 MB
- 文档页数:29
“兰州牛肉面”简介
兰州牛肉面,常见的面食之一,也是兰州的传统名食。
其起源于清嘉庆年间,创始人是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
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特征,且色香味美,誉满全国。
全国各地都会有“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的招牌,但其实都并不正宗,兰州牛肉面只有在兰州才能达到原汁原味。
风味特点:
兰州牛肉面,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
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大宽、二宽、韭叶、一窝丝、“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食客可随爱好自行选择。
当地人们描述它是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即:牛肉汤清如白水,几片白萝卜纯白,汤上漂着鲜绿的蒜苗,辣椒油红,面条光亮透黄。
因此,兰州牛肉面的声誉一直延续。
历史传承:
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苏寨村(河南博爱县境内)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的创新、改良后,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
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在其后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兰州牛肉面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是中国十大面食之一,并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兰州牛肉拉面技法和面(最终是靠手上的功底出面)关键点:面和水的比例是2:1;灰和水的比例是1:3一.和面1.面山。
和面之前要将干面粉堆成“山”妆2.面坑。
然后在中间“一锤挖坑”,拳头接触到面板后,不断旋转以扩大坑的面积,坑的边沿不能太低;用拳头敲击面板让周围的面更加紧实。
3.加盐水。
(一斤面加入3-5克的盐)第一次加水。
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缓慢倒入面坑中。
4.拨面。
围绕面坑中心,用手掌的前端顺时针方向顺势将贴着水边的面依次少量拨到水的中间,切忌不要使水漫出面坑,四指尽量少沾面粉和水。
最后使面和水完全搅和在一起,以使水体周围的面再次回到原来位置形成“山妆”5.搓面。
将面粉抄起来用双手轻轻的搓动一遍。
(搓的时候要注意用手感受面的软硬程度)目的是水和面能够充分的融合,最终将面打成“面穗”,不能让面板上留下一丝的干面。
如果存有干面渣子,后期加灰时将会大量吸收到这里,这就会影响面的柔韧性。
6.加水。
第二次加水目的是将“面穗”变成“面团”。
将少量的水用手指撩拨到面板上,然后将先前的面穗完全放到水上,紧接着用双手反复压面,力争使面穗变成面团。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上少量的水,以使残存在周围的干面完全融入到面团中去。
7.醒面。
将和好的甜面(未加灰的面)面团盖上塑料布防止几分钟,以使面和水深入的接触,合二为一,更加的滋润。
同时将自己的手进行清洗,这里主要是洗去手上残存的干面渣滓,以免它在加灰的时候过多的吸收蓬灰影响面的柔韧性的均匀性。
醒面时间的界定:如果手上的力量较小,醒面的时间就长一点,大概1-2小时;反之则短一点。
8.第一次打灰。
将面团整理成块状,将蓬灰水撒到案子上,然后把面块的一面放到蓬灰水上面,进而将面块进行翻转,让另一面和案子上的蓬灰水进行充分的接触。
9.压面捣面。
来回反复的压面捣面以使案子上的灰完全融入的面里;同时使灰更加均匀的分布在面的各个部位。
当然,第一次加灰的面肯定是比较硬。
压面的手法是双掌合在一起用力压。
兰州牛肉拉面据统计,甘肃省兰州市近900家面馆平均每天卖出800多条面条。
按此计算,兰州250万居民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每天吃一碗面。
这个面是兰州拉面。
然而,当出差或旅行到兰州的外地人特意到街上寻找“兰州拉面”时,却发现当地只有“牛肉面”,而且在这里吃到的拉面,味道格外好,常会发出“吃了这么多的兰州拉面,还是在兰州吃得最正宗”的感慨。
其实,兰州面馆的招牌上既没有“兰州”,也没有“拉”,“兰州拉面”这个名字不过是外地人的叫法。
在兰州当地,它被称为“牛肉面”。
兰州的“拉面”——兰州牛肉面一道美食的诞生和传承,往往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兰州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聚集地。
优质小麦和肥牛肥羊做牛肉面。
不过说到兰州牛肉面的起源,要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说起。
据官方资料记载,兰州牛肉面系清嘉庆年间东乡族马六七从怀庆府清化人陈维精处学成,并带入兰州的。
明清时的“怀庆府”是一个行政区域,府治“河内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沁阳市。
据《河南特色饮食文化》一书记载,陈维精是清嘉庆年间的国子监太学生,当年他把家乡牛肉汤面的厨艺教给了同窗马六七,自此兰州才有了牛肉面的雏形,马六七创立的“马家大爷牛肉面”成为兰州牛肉面极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清代学术大师张澍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
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
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据说,陈维精不断摸索香料调配,陈家后代也都与师傅们不断切磋烹调技艺,但真正把牛肉面发扬光大的无疑是“马师傅”们。
有句笑谈说,兰州的牛肉面姓“马”不姓“牛”,一来“马”本就是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大姓,二来开牛肉面馆的老板十个有九个姓“马”。
这就不能不提到其中一位叫马保子的大厨师,正是他,使兰州牛肉面成为西北餐饮的一个重要标志。
20世纪40年代,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神秘人物径直走进兰州的一家小饭馆,点了一碗面,吃完后赞不绝口。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神秘人物原来是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
兰州牛肉拉面技法和面(最终是靠手上的功底出面)关键点:面和水的比例是2:1;灰和水的比例是1:3一.和面1.面山。
和面之前要将干面粉堆成“山”妆2.面坑。
然后在中间“一锤挖坑”,拳头接触到面板后,不断旋转以扩大坑的面积,坑的边沿不能太低;用拳头敲击面板让周围的面更加紧实。
3.加盐水。
(一斤面加入3-5克的盐)第一次加水。
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缓慢倒入面坑中。
4.拨面。
围绕面坑中心,用手掌的前端顺时针方向顺势将贴着水边的面依次少量拨到水的中间,切忌不要使水漫出面坑,四指尽量少沾面粉和水。
最后使面和水完全搅和在一起,以使水体周围的面再次回到原来位置形成“山妆”5.搓面。
将面粉抄起来用双手轻轻的搓动一遍。
(搓的时候要注意用手感受面的软硬程度)目的是水和面能够充分的融合,最终将面打成“面穗”,不能让面板上留下一丝的干面。
如果存有干面渣子,后期加灰时将会大量吸收到这里,这就会影响面的柔韧性。
6.加水。
第二次加水目的是将“面穗”变成“面团”。
将少量的水用手指撩拨到面板上,然后将先前的面穗完全放到水上,紧接着用双手反复压面,力争使面穗变成面团。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上少量的水,以使残存在周围的干面完全融入到面团中去。
7.醒面。
将和好的甜面(未加灰的面)面团盖上塑料布防止几分钟,以使面和水深入的接触,合二为一,更加的滋润。
同时将自己的手进行清洗,这里主要是洗去手上残存的干面渣滓,以免它在加灰的时候过多的吸收蓬灰影响面的柔韧性的均匀性。
醒面时间的界定:如果手上的力量较小,醒面的时间就长一点,大概1-2小时;反之则短一点。
8.第一次打灰。
将面团整理成块状,将蓬灰水撒到案子上,然后把面块的一面放到蓬灰水上面,进而将面块进行翻转,让另一面和案子上的蓬灰水进行充分的接触。
9.压面捣面。
来回反复的压面捣面以使案子上的灰完全融入的面里;同时使灰更加均匀的分布在面的各个部位。
当然,第一次加灰的面肯定是比较硬。
压面的手法是双掌合在一起用力压。
兰州牛肉面全套拉面技术与配方大公开!许多人创业,都会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而开家小面馆,投资小、回本快、技术较易掌握,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青睐。
而说起开面馆,兰州牛肉面便是一个好选择。
一、选料选料对拉面制作极为重要。
根据甘肃的资源条件,业内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选料上有这样一句俗话:甘南的牦牛永登的面,皋兰的蓬灰甘谷的线(辣椒)。
由于蓬灰现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面剂,因此,以下便重点对其它三项进行简要概述。
甘南的牦牛肉: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场无污染,甘南牦牛四肢粗短、耐寒、牦牛肉肉质鲜红、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纯厚,加以适量草果、桂皮、丁香、三奈、茴香、姜皮、花椒等煮后,汤味纯香而悠长,口味甚佳。
永登的面:兰州市永登县的优良麦种“和尚头”磨成的面粉,面筋值极高,色白微带黄,面条入口筋斗、稍发脆、面香而口感甚佳,面条在汤内浸泡时,面条紧而汤不浑。
由于“和尚头”产量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多选用高筋面粉,如塞北雪和牛肉面专用粉。
甘谷的线:是指甘肃省甘谷县盛产的一种细而长的线辣椒,该辣椒经晒干后,压磨成的辣椒粉色艳红、含油脂、味辣而香,制成的辣油辣味纯厚、色泽红亮。
二、拉面的制作拉面制作的工艺流程:和面→饧面→加拉面剂折搋面→溜条→下剂→拉面→煮面操作要点:1、和面(选用高筋面)拉面油:选用一级精练菜籽油。
配比:面粉500克,盐4克,拉面剂2%,水250--300克。
和面的水应根据季节确定水温,夏季水温要低,约10度左右;春秋季18度左右;冬季25度左右。
只有在特定水温下,面粉中所含蛋白质才不发生变形,生成较多的面筋网络,则淀粉也不发生糊化,充实在面筋网络之间。
夏季调制时,因为气温较高,即使使用冷水,面团筋力也会下降。
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加点盐,因为盐能增强面筋的强度和弹性,并使面团组织致密。
拉面剂建议选用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出品的速溶蓬灰拉面剂,该产品与传统蓬灰相比,有拉面不易断条,面质更“筋”,不含有氰、砷、铅等物质,具有速溶的优点。
兰州牛肉面!拉面七要素▼一、选料牛肉拉面对面条制作的五大步骤,无论是从选料、和面、饧面,还是溜条、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面粉所含的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要求拉面面粉的品质、各种参数及抻面的手法,均与面粉的质量密切相关。
根据拉面对面粉的要求,小麦粉应以面筋含量在30%以上的优质小麦粉为好,对面筋的要求是越有弹性越好。
面筋的弹性手感有两种类型:一是像橡皮筋那样,能够迅速回缩和拉抻的;另一种是像橡胶一样较僵硬,难拉抻的。
做拉面应以伸缩较快的那种为好,对面粉的延伸性要求不高,因为做拉面要加蓬灰,它能够软化面筋,大幅度提高延伸性。
如果面粉的延伸性很长,而抗延伸性很低,则该面粉可能会出现不耐碱,面团手感不筋,不耐放,粗细不均,口感没咬劲。
选粉标准国内的大部分面粉都能够做成拉面,但真正做得很好的并不多,甘肃庆阳、河西地区的面粉是做拉面最好的面粉,还有内蒙古河套区的面粉,宁夏银川、吴忠等地的面粉。
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面粉的选择主要是看蛋白质含量,只要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的面粉都可以作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使用面。
面粉质量的鉴定,在行业中常用的方法是:抓一把面粉捏紧再放开,如果是散开的,面粉含水量少,筋力大,属于硬质面粉;如果不散开,面粉含水量多,筋力小,属于软质面粉。
遇到硬质面粉,可提高水温;遇到软质面粉,可加少许食盐。
在兰州,拉面和面时一般水占和好面团的50%左右。
此外,面筋的伸长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面团静置时间越长,其蛋白质充分吸水,面筋生成就多,反之则少;2、面团揉擦次数多,则面筋生成多,反之则少;3、水温在40℃以下时,面筋生成多,超65℃时,面粉糊化,面筋亦被破坏;4、面团中加入油、糖等物会抑制面筋生成。
面粉的含筋率可以测定,方法是:取10克面粉,加5毫升水和成面团,静置20分钟,在水中洗去淀粉,剩下的胶状物就是面筋。
取碘酒滴一滴在面筋上,若颜色不变,则说明淀粉已洗净,用干布吸去面筋上的水分,然后称重,计算公式如下:面筋含率%=面筋重量/样品面粉重量×100%。
兰州拉面全套技术与配方(超详细),商业版学会可以开店温馨提示一、选料选料对拉面制作极为重要,根据甘肃的资源条件,业内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选料.上有这样一句俗话:甘南的牦牛永登的面,皋兰的蓬灰甘谷的线(辣椒)。
由于蓬灰现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面剂,因此,以下重点对其它三项进行简要概述。
甘南的牦牛肉: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场无污染,甘南牦牛四肢粗短、耐寒、牦牛肉肉质鲜红、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纯厚,加以适量草果、桂皮、J香、三奈、茴香、姜皮、花椒等煮后,汤味纯香而悠长,口味甚佳。
永登的面:兰州市永登县的优良麦种“和尚头”磨成的面粉面筋值极高,色白微带黄,面条入口筋斗、稍发脆、面香而口感甚佳。
面条在汤内浸泡时,面条紧而汤不浑。
由于“和尚头”产量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多选用高筋面粉,如塞北雪和牛肉面专用粉。
甘谷的线:是指甘肃省甘谷县盛产的一种细而长的线辣椒,该辣椒经晒干后,压磨成的辣椒粉色艳红、含油脂、味辣而香制成的辣油辣味纯厚、色泽红亮。
二、拉面的制作拉面制作的工艺流程和面-→饧面一>加拉面剂折搋面一>溜条>下剂-→拉面→煮面操作要点1、和面(选用高筋面)拉面油:选用- -级精练菜籽油配比:面粉500克,盐4克,拉面剂2%,水250--300克和面的水应根据季节确定水温,夏季水温要低,约10度左右;春秋季18度左右;冬季25度左右。
只有在特定水温下,面粉中所含蛋白质才不发生变形,生成较多的面筋网络,则淀粉也不发生糊化,充实在面筋网络之间。
夏季调制时,因为气温较高,即使使用冷水,面团筋力也会下降。
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加点盐,因为盐能增强面筋的强度和弹性,并使面团组织致密。
拉面剂建议选用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出品的速溶蓬灰拉面剂,该产品与传统蓬灰相比,有拉面不易断条,面质更“筋”,不含有氰、砷、铅等物质,具有速溶的优点。
使用时用温热水化开并凉晾即可(每500克拉面剂加水2500克,可拉面粉75- 90千克)首先将拉面剂放容器里加少量水融化备用,将面粉倒案板_上,同时均匀把盐散在面粉上,也可用盆,中间扒一抗,倒入水,500克面分用水约250克至300克(面粉筋度不同,含水量不同,则用水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