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条例监督检查表(20190506171956)
- 格式:docx
- 大小:7.76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检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情况1. 护理部门设置是否符合要求:(1)是否设立专职或兼职的护理负责人;(2)是否设置科室护士长,科室护士长的职责是否明确。
2. 护士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要求:(1)护士数量是否满足临床需要;(2)护士的学历、职称和执业资格证书是否符合要求;(3)是否落实护士定期培训制度。
二、患者安全管理1. 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是否完整,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方案。
2. 患者出入院管理是否规范:(1)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住院登记,规范办理出院手续;(2)是否明确患者离院后的随访管理措施。
三、工作环境及设施管理1. 护理工作场所是否干净整洁,设备设施是否齐全、正常运转,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2. 消毒工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测。
四、医疗质量管理1. 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1)是否按照规定填写护理记录;(2)是否对特殊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2. 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的报告、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措施是否得当。
五、药品和器械管理1. 药品和器械管理是否符合规定:(1)药品、器械的购进、分配、储存、使用和监测等环节是否规范;(2)药品、器械的有效期是否得到严格控制,过期药品、器械是否及时处理。
2. 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的处理是否及时得当。
六、总结1.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2)护理部门:医院内负责护理管理的机构。
(3)护理负责人:护理部门主管或负责人员。
(4)科室护士长: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在各个科室(病区)内具有主要管理职责的人员。
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护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法律,以保障护士从业人员的权益,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
(2)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对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进行规范、监察和改进,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1. 检查内容:护士员工数量及编制情况- 检查项 - 是 - 否 - -- - - - - - - -- 护士数量是否满足需求 - - - -- 护士编制是否符合要求 - - - -- 护士编制中是否包括专业护士岗位 - - - -2. 检查内容:护士员工素质要求- 检查项 - 是 - 否 - -- - - - - - -- -- 护士员工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资格 - - - -- 护士员工是否持续接受培训 - - - -- 护士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 - - -3. 检查内容:护士文化建设和团队协作- 检查项 - 是 - 否 - -- - - - - - - -- 是否定期开展护理专题讲座、培训等活动 - - - -- 护理部与其他科室是否保持良好沟通合作 - - - -- 是否建立健全的双向沟通机制 - - - -4. 检查内容:护士工作环境及设施- 检查项 - 是 - 否 - -- -- - - - - - -- 护士工作场所是否干净整洁 - - - -- 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及时修复 - - - -- 护士使用的设备是否齐全 - - - -5. 检查内容: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价- 检查项 - 是 - 否- -- - - - - - - - -- 是否建立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 -- -- 是否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反馈 - -- -- 护士的护理操作是否规范、文明和合理 - -- -以上是关于《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表,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护士条例的落实情况,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这个检查表可以作为护士管理部门的工作参考,帮助进行监督和改进。
同时,也提醒护士工作单位及时关注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环境。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一、监督检查基本情况1. 监督检查对象:1.1 护士局/委员会/协会/工会;1.2 护士培训机构;1.3 医疗机构。
2. 监督检查的目的:2.1 确保《护士条例》的有效实施;2.2 提升护士行业的质量和水平;2.3 促进护士执业的合法权益。
3. 监督检查方式:3.1 定期检查;3.2 不定期检查;3.3 现场检查;3.4 文书检查。
二、监督检查内容1.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1.1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护士执业登记制度;1.2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1.3 是否落实了护士职业行为准则;1.4 是否建立了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 护士培训机构情况:2.1 是否按照规定开展护士培训;2.2 是否提供合格的培训师资;2.3 是否设施和设备齐全;2.4 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培训计划。
3. 医疗机构护理工作情况:3.1 是否合规开展护理工作;3.2 是否配备足够的护士人员;3.3 是否提供必要的护理设备和物资;3.4 是否落实护理文书的规范使用。
4. 护士执业注册管理情况:4.1 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护士执业注册;4.2 是否及时更新护士执业注册信息;4.3 是否对护士执业注册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三、所涉及附件1. 护士执业登记制度相关文件;2. 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相关文件;3. 护士职业行为准则相关文件;4.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相关文件。
四、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护士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 护士执业登记制度:指对护士进行执业登记的制度;3. 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指对护士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制度;4. 护士职业行为准则:指规范护士职业行为的准则;5.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指管理和监督护理质量的制度。
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缺乏配套政策和指导文件的相关问题:解决办法: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指导文件的发布。
护士条例监督检查表.docx护士条例监督检查表一、基本信息1. 护士姓名:2. 工作单位:3. 执业证书号:4. 监督检查时间:5. 监督检查人员:二、工作内容1. 是否按照《护理工作规范》执行护理操作?2. 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工作制服、帽子等标准化服装?3. 是否按照规定使用消毒、清洁的护理器具?4. 是否按照规定使用消毒、清洁的床单、被单等床上用品?5. 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医嘱、护理计划等?6. 是否按照规定做好病人的观察记录?7. 是否按照规定执行禁忌操作?三、问题记录1. 是否存在违反护理规范的情况?(如未佩戴标准化服装、未消毒器具等)2. 是否存在违反医嘱、护理计划等情况?3. 是否存在未做好病人的观察记录?4. 是否存在执行禁忌操作的情况?四、整改措施1. 对存在的问题,应当当场进行整改并注明整改时间和人员。
2. 开始整改后,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整改。
3. 对于情节严重的,应当立即进行停职检查、记大过等处罚。
五、简要注释1. 护理工作规范:指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规范及要求。
2. 标准化服装:指护士在工作期间应当佩戴的服装,以表明其身份和职业特征。
3. 护理器具:指护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具。
4. 医嘱:指医生对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和使用药物的指令。
5. 护理计划:指护士为患者制定的详细的、个性化的护理目标和实施方案。
6. 禁忌操作:指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当避免的操作,以防对患者造成伤害。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护士法》:指国家关于护士执业的法律法规,包括《护士执业条例》等。
2. 《职业健康安全条例》:指国家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指国家关于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法规。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一、基本信息1. 检查单位:2. 检查时间:3. 负责人:4. 检查对象:二、护士基本情况1. 护士数量:2. 护士职称分布:3. 护士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三、护士培训和学历要求1. 护士培训计划是否制定并落实:2. 各级护士的学历要求是否符合规定:四、护士执业资格证书1.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颁发情况:2.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验证制度是否建立:五、护士执业行为规范1. 护士是否按照规定着装、佩戴工作牌:2. 护士是否执行标准操作规程:3. 护士是否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4. 护士是否正确履行职责,保障患者权益:六、护士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1. 护士是否秉持职业道德准则:2. 护士是否遵守护理伦理规范:3. 护士是否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七、护士工作环境1. 护士工作场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2. 护士工作工具及设备是否符合要求:3. 护士工作区域的安全和隐患问题:八、护士工作量和工作负荷1. 护士工作量是否合理安排:2. 护士工作负荷是否过重:九、护士协作与团队合作1. 护士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情况:2. 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调配合情况:十、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1. 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及执行情况:2. 护士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情况:附件:1. 护士名单及资格证书复印件2. 护士执业行为规范指引3. 护士工作环境检查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护士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护士条例》2. 执业资格证书:指通过相关考试合格后,颁发给护士的执业证书3. 标准操作规程:指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守的操作流程和规定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困难:护士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解决办法:加强招聘和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护理工作。
2. 困难:部分护士对执业行为规范不够了解,执行不到位。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1. 背景介绍- 简要说明《护士条例》的颁布目的和重要性2. 检查对象- 列出被检查单位的名称和相关信息3. 检查内容及标准3.1 人员配置- 详细描述护士人员的配置要求,包括不同科室和级别的护士配比标准- 督促单位按照《护士条例》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利用3.2 工作条件- 阐述护士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要求,包括洗手间、休息室、消毒区域等- 要求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护士工作的舒适和安全3.3 工作制度- 描述护士工作制度的要求,包括排班制度、休假制度等 - 要求单位能够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和休息时间3.4 专业培训- 说明护士培训的要求,包括新员工培训、继续教育等- 督促单位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4. 检查方法- 说明检查人员的资质和授权,检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5. 检查结果记录- 在表格中记录被检查单位的情况,包括人员配置、工作条件、工作制度和培训情况等方面的情况6. 检查意见和建议- 提出对被检查单位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7. 附件- 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规、文件和表格等8. 法律名词及注释- 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解释相关法律概念和条文9. 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解决办法,帮助被检查单位顺利执行《护士条例》的要求10. 结束语- 强调《护士条例》的重要性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必要性- 鼓励被检查单位积极整改和改进工作- 表达感谢并祝福被检查单位的工作顺利发展附件:1. 《护士条例》全文及解读2. 相关文件和通知公告3. 《护士人员配置标准》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护士条例:指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护士工作的法律法规2. 人员配置标准:指规定了不同科室和级别护士人员配备要求的规范3. 工作制度:指护士工作时间、休假安排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护士人员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加大招聘力度、提高护士的待遇和福利来吸引更多的人才2. 工作条件不达标的困难:可以通过购买新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来改善工作条件3. 培训机会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希望能对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一、基本信息1.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编号:_______2.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名称:《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3. 编制日期:_______4. 最新修订日期:_______二、监督检查内容1. 护士人员管理1.1 护士资格证书的查验和登记情况1.2 护士待岗情况的记录及相关材料的保存情况1.3 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的开展情况1.4 护士轮岗制度的执行情况2. 护士执业管理2.1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2.2 护理记录的书写和保存情况2.3 护士对患者的仁爱关怀和专业服务情况2.4 护士对患者权益保护的落实情况3. 护士安全管理3.1 护士工作场所安全设施的安装和维护情况3.2 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3.3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情况3.4 护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养情况4. 护士职业发展4.1 护士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4.2 护士职称评聘和职业晋升的公平公正情况4.3 护士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的情况4.4 护士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宣传教育的开展情况5. 护士队伍建设5.1 护士队伍数量与配置情况5.2 护士工作环境和待遇改善情况5.3 护士队伍结构调整和职位设置情况5.4 护士队伍流动和稳定情况三、附件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附件1:护士资格证书查验登记表2. 附件2:护士待岗记录表3. 附件3:护理质量管理制度4. 附件4:护理记录样本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护士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护士管理条例》2. 护士资格证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合格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五、困难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如下:1. 困难:护士人员培训和教育资源不足解决办法:加强与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共享培训和教育资源2. 困难:护理记录的书写和保存不规范解决办法:定期进行护理记录培训,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监督和指导3. 困难:护士工作环境和待遇不尽如人意解决办法:加强与管理部门的沟通,争取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待遇4. 困难:护士队伍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解决办法:制定合理的人员流动和职位设置方案,引导护士队伍的结构调整六、结束语涉及内容详细且全面,能够对《护士条例》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护士工作的规范和优质服务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