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朗读 王翰【凉州词】
- 格式:ppt
- 大小:191.50 KB
- 文档页数:11
朗诵:凉州词《凉州词》唐:王翰解说:青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公元687年,唐武则天称帝前三年,一位注定要和他的诗歌,在一起流芳千古的诗人——王翰诞生.他的生命历程,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强盛时期同步.将近一千三百年了,盛极一时的大唐精神,赫赫炎炎的文治武功,塞上孤城的征战,长生殿里的私语,都早已消失在大漠黄尘,如烟岁月中了.唯有王翰的一曲《凉州词》,还在美酒的醇香中被人们咏唱,惟有古城酒泉的夜光杯,还在明月的辉映下,闪烁着神秘的光华.诗以酒名,杯因诗传.千年的咏叹,千年的淘漉,留下的是中国人对青春、自由的生命状态的向往,留下的是诗酒精神的美的结晶.豪放不羁的王翰,创造了诗和酒的两个传奇.《凉州词》为人们勾勒出浓郁的唐代边地色彩和军旅风情.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墨玉精制、尤如“光明夜照”的酒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胡地琵琶,兴奋嘶鸣的战马,情绪激昂的将士,还有殷勤相随的明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音调,拉开诗与酒的帷幕,展示一场边塞盛宴,展示一种生命的狂欢.酒杯高举着,月色辉映之下,酒殷红,杯泛光,琵琶奏响了,欲饮未饮之际,军营中席卷起急促欢快的旋律,回应着将士们热烈豪爽的笑声.酒正香、月正明、兴正起、情正豪,还用得着嘈嘈切切的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几番痛饮之后,欢快激越的琵琶,成了我们的心声,相依相守的明月,成了我们的朋友.放浪形骸、兴致飞扬的将士高叫着:醉就醉吧,就是醉倒在沙场上,也请不要笑话我们吧,我们不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个释放激情的盛宴.明快的语言,跃动的节奏,构造着奔放的情绪、热烈的气氛、豪爽的魅力!唐代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即使是艰苦征战,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盛唐之音,是一曲不可复制的时代绝响.将近一千三百年了,王翰的一曲《凉州词》,还在美酒的醇香中被人们咏唱.古城酒泉的夜光杯,还在辉映着明月的光华......王翰(687——726年),字子羽,今山西太原人,唐景云年进士.青年时豪放不羁,能歌、自舞,喜游乐饮酒.诗多壮丽之词,声望颇高,受后辈尊重,杜甫将其与李邕(雍)并提.歌行风华流利,擅绝句.甘肃,酒泉市,一泓辉映着千年月华的清泉.传说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将汉武帝赏赐的庆功御酒,倾倒在泉水中与将士共饮,从此清泉酒香不散.千年的豪爽,化作祁连山下一座古城的名字.千年的传奇,酿造着诗与酒的醇香.酒泉旁边,有清代名将左宗棠,当年平定西域之后,手植的记功柳.古人和今人同样喜欢彰显功名,区别仅在于,古人以酒、种树,将一份荫凉遗泽后世.而今人喜欢砍树、建广场,是为境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本篇完)以上诗文有蓝春雨撰稿。
王翰《凉州词》的意思及赏析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1,欲饮琵琶2马上催3。
醉卧沙场4君5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2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乐器。
3催:催人出征。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5君:你。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华贵的夜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如果我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豪迈之美】《凉州词》描写在艰苦荒凉的边塞举行的一次盛宴,描摹了边防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抒发了将士们的豪迈不羁之情。
第一句描写的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突出了一个“丽”字;第二句用“欲饮”两字,进一步极写热烈场面,随着宴外音乐的响起,气氛得到进一层的渲染;后两句写将士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诗中前后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悲壮但不悲观绝望,“醉卧沙场”更凸显示出了豪迈的气概。
【赏析】本首诗在遣词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
按照常理,正常的次序应该是“欲饮——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琵琶——马上催”。
但诗人在作文组织材料时,故意将这几种一精一美的东西,即葡萄、美酒、夜光杯放在诗的第一句里面,从而使全诗在起首时就呈现出一种光芒四射的辉煌氛围,给读者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为接下来抒发豪情奠定了基调。
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外乎是人、物、情,平铺直续会让人感觉平然无奇。
像本诗中情景的倒置,能够渲染一种别致的气氛,让情更自然的表现流露出来,会给文章添色不少。
【启示】诗人笔下的边防将士豪放、开朗,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勇气。
勇气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一习一惯。
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作敢为,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错误;遇到没有做过的,要敢于尝试;对于学一习一中的困难,要有勇气去面对;对于生活中的困苦,要有勇气去体会。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下面小编整理了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欢迎大家阅读学习!一、凉州词黄河远上②白云间,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
羌笛⑤何须⑥怨杨柳⑦,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
——唐·王之涣二、注释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②黄河远上:黄河的尽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shù)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万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后常作军乐。
羌: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杂文廖郎⑥何须:有什么必要。
⑦杨柳:指古代的一种歌曲《折杨柳》,其中提到行人离别,常常折柳枝相赠,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⑧度:越过。
⑨玉门关:古代西北边关名,汉代建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三、解读翻译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春风他从来没有吹到过这遥远的玉门关。
四、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守卫边疆的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评了朝廷对于他们缺乏关怀和呵护的冷漠做法。
诗人没有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入手,而是在第一句远眺黄河上游,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端直泻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气势,烘托了开阔的意境。
第二、三句描写了边疆将士的生存环境是在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这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传来了如泣如诉的《折杨柳》这首曲子,让人心碎。
最后一句中的“春风”比喻“封建统治者”,尽管将士们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离开家很久,非常思念家乡,但是统治阶级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诗句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于边疆将士疾苦漠不关心的社会现实。
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分类标签: 边塞诗战争诗思乡诗唐诗三百首豪放诗作品赏析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
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
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
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
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凉州词》【情境导入】我们曾经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学习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朗读,读诗一定要投入,正所谓好诗不厌百回读。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请大家根据朗读停顿再读一遍: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理解文题:我们来看诗的题目。
凉州在唐朝时是边塞重镇。
“凉州词”是一种曲调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为唐朝很流行的一种。
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一带。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了解作者:接着,我们再来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翰(687年—726年),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性格豪爽,无拘无束。
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
《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四首。
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个神秘的意境。
“葡萄美酒夜光杯”明确:“葡萄”的“萄”读轻声。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拓展迁移: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是以白玉精制而成的月光宝杯。
好酒配好杯,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在物资如此紧缺的苦寒边塞,能有这样的一顿盛宴,这是多么的难得啊,应该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的庆功宴吧,不然又怎会如此豪奢,如此欢畅!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