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欣赏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漫画欣赏》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或文字简单评述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收集与欣赏优秀的漫画作品,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历史与社会背景,认识美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简单评述这些漫画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收集优秀漫画作品图片以及作者照片、简介等做成课件。
学具: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与相关资料,打印或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出示一双一次性卫生筷,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师总结:在以前,由于卫生筷的出现,大家都觉得在外面吃东西方便多了,也卫生多了,但正是卫生筷的出现,使人们走进了一个误区。
这几年人们为了“卫生”而大量的使用卫生筷,厂家为了制作卫生筷而大量砍伐树木,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其实卫生筷并不卫生。
终于,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于是有人画了这幅画。
请学生说说画面的意思。
(设计意图:生活中常见的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现象导入课题,既能让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欣赏漫画,了解漫画特点。
运用夸张、变形、比喻等多种手段和巧妙的构思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的目的。
(二)了解漫画的种类和意义。
校园漫画、肖像漫画、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等等。
师: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应该是很丰富的,我们就先来看看校园漫画。
课件出示概念:什么是校园漫画?1.校园漫画:主要为在校学习的同学所创作、所观赏,向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让同学们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
出示校园漫画图片《聚精会神》、《网虫》。
(1)同学们看看,谁能告诉老师这画的意思吗?生答,师总结:这幅画描绘了两位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考试中相互偷看的狼狈相。
这幅画告诉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不然就会象诗中所说的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转丰子恺漫画赏析丰子恺漫画赏析(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读这一幅,我们似乎约略听到了这样的对话:小鸟(看着花瓣儿一瓣一瓣地往下掉,既惊讶又着急):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全掉了?要紧吗?画家(慈祥的):不要紧的,小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丰子恺的漫画中,题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有好几幅我们所以选取这一幅,就是因为它最具物我一体的神韵。
落日放船好丰子恺的画风形成,来源多方面的,除了日本的竹久梦二与路谷虹儿,近代的画家陈师曾也给他以很大的启示。
这幅《落日放船好》,即是蓦陈师曾的。
陈师曾工于诗,文,书法和篆刻,更擅长绘画。
他的画极具创造性。
由于他能篆刻,又对金石文字很有研究,因而能把金石文字和图形的趣味,吸收融化到绘画中来。
丰子恺曾说,他对发表在太平洋报上的陈师曾的画印象很深,如〈〈落日放船好〉〉,〈〈独树老人家〉〉等,他以为都是绝佳的作品,甚至还认为陈师曾开了中国漫画的先河。
中国漫画当然不是始于陈师曾的,但在努力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风格上,陈师曾确实是给丰子恺以很大的启示。
比如,陈师曾说:"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工夫。
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丰子恺恰恰就很注意画的意境美。
陈师曾追求"在意不在像,在韵不在巧"的艺术境界,丰子恺恰恰也提出了"所做的画,不专重画面的形式美,而宁求题材的情趣"的观点。
楼上黄昏马上黄昏这里的画家表述的是一种相思的错位:黄昏时分,楼上的少妇牵挂着外出的丈夫,心里默默的念叨着:"怎么还不回来?"而马上的行人,眼见得天色越来越暗,心里也颇着急,茫茫然地想:"该不会等急了吧!"只是,各人想各人的,楼上楼下,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其意趣恰如卞之琳〈〈断章〉〉诗:您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年级美术《漫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漫画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漫画的定义和分类2. 漫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漫画作品4. 引导学生进行漫画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漫画创作实践,如何将构思转化为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漫画作品,包括经典漫画家和当代漫画家的作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以便于记录和创作。
3.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漫画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漫画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和分析漫画作品:教师展示经典和当代漫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并简要介绍喜欢的原因。
5. 创作实践: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九、课后作业1. 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积累创作素材。
2.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创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漫画的作文。
十、教学进度本节课预计用时40分钟,后续章节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兴趣的提升情况。
3. 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漫画展览,加深对漫画艺术的认识。
2. 邀请漫画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漫画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3. 开展漫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漫画作品,包括经典漫画家和当代漫画家的作品。
《漫画欣赏》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漫画欣赏》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欣赏·评述”课。
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已经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外知名漫画家的优秀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欣赏评述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片猜名字小游戏,说出漫画这种艺术形式。
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定义和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漫画作品与真实照片对比,总结漫画的特点。
2.小组讨论漫画的内容,知道漫画依据用途和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通过赏析、讨论和创作实践、作业交流、评价等途径学习和掌握初步的漫画欣赏和创作方法。
体味漫画特有的幽默感,解读在滑稽背后隐含的深刻教育意义。
3.通过小游戏环节初步了解和学习漫画的艺术特点,认识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掌握漫画的常用手法,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方法试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
学习欣赏、评述漫画的方法。
2.教学难点:会分析、评述漫画的特点。
结合漫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漫画。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教师语言:(老师拿出一些名人漫画形象图片并设问)同学们能猜出这些人物是谁吗?能说出这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吗?学生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言,揭示人物形象名称,并提示艺术形式是漫画。
(二)漫画文化1.漫画的起源(1)西洋漫画:起源于十六世纪,达芬奇的一些滑稽可笑姿态夸张的素描作品被认为是最早的漫画作品。
(2)日本漫画:起源于十三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的“浮世绘”,“漫画”一词自此出现。
(3)中国漫画:开始流行于民国十二、三年,以丰子恺的“子恺漫画”为代表。
2.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3.漫画的功能:讽刺,娱乐,歌颂。
4.漫画的表现形式:独幅和连环画。
教师小结: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是通过不同手法描述图画来叙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
《丰子恺漫画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丰子恺漫画欣赏》,教材的章节为第五章“中国现代漫画艺术”,详细内容为丰子恺漫画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及其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2. 掌握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能够分析并欣赏其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激发他们对漫画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作品鉴赏。
教学重点: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漫画欣赏资料、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漫画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3. 分析:讲解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丰子恺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5. 例题讲解:以《阿Q正传》为例,讲解丰子恺如何运用漫画表现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6.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丰子恺的风格,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丰子恺生平简介2. 丰子恺漫画艺术特点线条简洁形象生动寓意深刻3. 作品欣赏:《阿Q正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丰子恺漫画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答案:以《阿Q正传》为例,分析丰子恺如何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表现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体现出作品的深刻寓意。
2. 拓展延伸:收集其他著名漫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丰子恺漫画欣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漫画创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拓展视野,了解更多漫画艺术知识,激发创作灵感。
同时,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作品鉴赏。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丰子恺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小学美术教资面试《漫画欣赏》试讲教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美术《漫画欣赏》教案,请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本教案是如何设置教学目标和处理教学过程的。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漫画的基本特征,感受漫画内容带给我们的乐趣,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漫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了解漫画夸张、变形、拟人等表现方法,体会漫画巧妙构思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的目的,学会欣赏漫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漫画的学习,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美感及思考,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漫画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了解漫画夸张、变形、拟人等手法。
【难点】结合漫画内容及表现方法进行赏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欣赏漫画漫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漫画图片、资料箱2、学具:漫画作品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美术课堂总是充满惊喜与欢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第一幅图为我们展示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小和尚自己挑水吃,第二幅图展示的是后来又来了一个瘦和尚,两个和尚抬水吃,第三幅图是再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那三个和尚该怎么吃水呢?生:轮流挑水吃。
师:那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看最后一幅图揭晓答案,原来三个和尚谁也不愿意下去挑水,彼此面面相觑。
小结:这就是三个和尚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就叫漫画,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漫画的世界,一起来了解这种有趣的艺术形式吧。
二、讲授新知师:说起漫画,同学们肯定非常熟悉,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漫画呢?看谁说的又多又好。
来,举手最快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知道的漫画有乌龙院、樱桃小丸子、黑猫警长。
(注意这里要老师复述出来,下同)师:你的反应可真灵敏,说的又快又清晰。
秋丰子恺教案教案标题:秋丰子恺阶段:小学主题:艺术与文化目标:通过学习中国著名漫画家秋丰子恺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习秋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了解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及其特点。
3. 探究秋丰子恺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4. 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和创作漫画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资料:包括秋丰子恺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展示等。
2. 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集。
3. 画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秋丰子恺有了解吗?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引导学习:(15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秋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包括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展示秋丰子恺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观察他的作品特点,并简要解释每幅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探究与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秋丰子恺作品中的元素,例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秋丰子恺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例如作品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符号或故事。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幅秋丰子恺的作品,自由讨论,探究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实践与创作:(25分钟)1.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自由创作一幅以秋丰子恺作品为灵感的漫画作品。
2. 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漫画作品,分享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全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间互相评价和欣赏各自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拓展活动建议:1. 邀请专业漫画家或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交流,让学生与专业人士分享与学习。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馆或展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提交的创作作品评价。
教学反思: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秋丰子恺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大班美术:我们看丰子恺爷爷的画-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美术:我们看丰子恺爷爷的画
大班美术我们看丰子恺爷爷的画
活动目标
1、有兴趣的欣赏绘画内容,初步感受艺术大师丰子恺的中国漫画风格。
2、乐于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体验中国画独特的绘画风格。
活动准备
1、PPT
2、毛笔、墨、清水、宣纸和红色水笔。
活动重点欣赏和了解艺术大师丰子恺的中国漫画风格。
活动难点尝试用中国绘画工具画中国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丰子恺儿童游戏漫画作品、了解内容
导入语今天我请了一位我国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漫画大师,他叫丰子恺。
他最喜欢小朋友了,用毛笔画了许多精彩的儿童生活漫画,也叫中国画。
欣赏丰子恺的作品《抬轿》《脚踏车》《老鹰抓小鸡》《取苹果》关键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在玩什么游戏?用了哪些工具?怎么玩的?
小结丰子恺爷爷画的内容讲述了幼儿在玩游戏的情景,有的是一个小朋友用扇子做轮在骑车,有的是三个人在抬轿,有的是一群人在玩老鹰抓小鸡,有的是用抽屉当中楼梯在往上爬,非常的有趣。
(与其他画家对比)
关键提问哪一副是丰子恺的作品?你从哪里知道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结我们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绘画方式猜测是不是丰子恺的作品。
漫然画家手优哉师者心
-------丰子恺漫画欣赏学案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董妍
教学理念:
1、现行大纲把美术课程定性为“艺术文化课程”,有意强调了中小学美术课的素质教育特征,加强了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以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为指归。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因此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丰子恺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其人格魅力堪为楷模。
本课例是对高中美术教材绘画模块第三单元:不同绘画种类的学习与实践,《漫画》一课中知识的展开和延伸。
通过欣赏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至性真情,从他充满诗意的漫画中读到丰富的人文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学会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漫画作品。
2、《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丰子恺先生是我校早期艺术教师,春晖更是他漫画创作的摇篮,这是春晖中学校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3、漫画是今日学生最喜欢的美术形式,但当今的漫画作品越来越趋于庸俗化,甚至携带了很多的不健康因子,需“正本清源”,“子恺漫画”无疑是漫画中的经典,加以欣赏评述可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不失为实施人格教育之一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漫画创作的意境美,体验优秀漫画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次尝试画漫画,再从看、读、品、悟中认识和了解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画如其人的大师风范。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感悟艺术家高尚的画品与人品,提升学生对古今中外漫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介绍丰子恺的漫画创作,使学生了解子恺漫画的语言特色,品读充满诗意的内涵,进而感悟画如其人的大师风范,提升学生的漫画审美品位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对漫画体验的兴趣和多角度的感悟子恺漫画特点。
教学准备:
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小书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交流:
1.课前师生小活动。
2.丰子恺与白马湖。
朱光潜:“他从头至踵,浑身都是艺术家。
”
二、探索与体验:
㈠、漫画柳燕情暖人间
丰子恺:“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
1.子恺漫画开山之作
小杨柳屋,漫画事业的摇篮
学生总结丰子恺漫画特点
·读子恺漫画:随意“写”出的画
丰子恺:“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
凡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
”(艺术家对漫画的初定义)
▲学生第一次体验漫画——清静的热闹
教师:请你用简练的线条“写”出人散后的清静。
”
学生:第一次体验,按照主题简单勾画。
【教师准备“小杨柳屋画笺”纸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感受漫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
师生互动:学生画漫画、说创意;教师展示、点评。
欣赏:《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学生:感受子恺漫画中的诗意美。
2.欣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学生:感受子恺漫画整体布局的和谐统一与各种形式美相得益彰。
·品子恺漫画:“意”动的心
丰子恺:“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意义是漫画的灵魂。
”(艺术家对漫画的再定义)
▲学生第二次体验漫画——热闹中的清静
教师:学习子恺漫画的风格,试着画你生活中里热闹中的清静。
学生:第二次体验。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领会漫画是思想美与造型美相融合的综合艺术。
】3.众生相
幽默中的大智慧——儿童相。
·品子恺漫画:“不要脸”
丰子恺:“作画意在笔先,神在言外。
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非但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
”
人文情怀——学生相
酸甜苦辣——社会相
㈡、仰望缘缘生命诗意
1、春来怒抽条。
2、护生既护心。
【从“小家”到“大家”的引申来升华学生的爱人、爱家、爱国情怀,懂得只有用爱支撑的艺术才是经典的。
】
三、感悟:
·悟子恺漫画:
学生感悟,爱的传递。
(视频同时呈现)
四、延伸:
结束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和丰子恺一样,漫画你的人生、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