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65.02 KB
- 文档页数:7
高危妊娠护理常规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间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潜在危险的状况,包括母体疾病、胎盘功能异常、胎儿异常和妊娠并发症等。
高危妊娠的护理需要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以及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下是高危妊娠护理的常规内容。
1.定期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患者,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产检,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体的健康状况。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产检计划,包括产前定期复查、胎儿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项目。
2.严密监测母体状况:护士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重、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3.监测胎儿状况: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的心跳情况,以及胎动的频率和幅度。
医生可以通过监测结果来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4.饮食和营养: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均衡的膳食搭配和补充孕期所需的营养素。
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5.心理支持:高危妊娠常常伴随着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6.定期产前教育: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定期的产前教育,包括孕期保健、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教育内容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7.注重危险因素的干预:根据高危妊娠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胎儿发育异常等。
8.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根据高危妊娠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比如,对于早产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给予安胎药物,延长妊娠时间。
10.定期复查和随访:高危妊娠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定期复查可以通过产检、超声检查等方式进行。
总之,高危妊娠的护理需要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密切监测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孕妇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
高危妊娠者应做好监护,在婚前、孕前做好保健咨询工作,对不宜结婚或不宜生育者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孕前及孕早期进行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孕中期开始筛查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孕晚期监护及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安危情况,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及评估胎儿成熟度。
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重点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高危妊娠的病因。
(1)对孕妇护理时,应保证营养的供给,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孕期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铁、钙、碘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怀孕时孕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右旋,为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增加雌三醇的合成和排出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一般采取左侧卧位。
(3)对于一些会引起高危妊娠的疾病,积极治疗和预防,如遗传性疾病早发现,可进行羊水穿刺遗传学诊断,做好围生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积极治疗肾病、心脏病、糖尿病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等。
(4)分娩时,可以用维生素C缓慢静滴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间断吸氧,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对于不宜继续妊娠者,适时采取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可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促进肺成熟,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时,严密监测胎心,经阴道分娩者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高危儿做好产时和产后的监护。
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间存在某些并发症或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母婴健康问题或难产的妊娠。
为了确保母婴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关于高危妊娠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一、心理护理1. 动态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2. 鼓励孕妇表达自己的担忧和不安,给予耐心倾听和理解。
3.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4. 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增强孕妇的信心和勇气。
5. 宣传孕期知识,提高孕妇对高危妊娠的认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二、一般护理1. 增加营养摄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2. 定期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 进行胎动计数,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4.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
5.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
6.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三、并发症护理1. 高血压疾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适宜范围。
2. 糖尿病: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3. 贫血:补充铁剂、叶酸等,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孕妇贫血状况。
4. 胎儿生长受限: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5. 胎盘功能不全:定期进行胎盘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胎盘功能异常。
6. 早产:加强宫缩监测,遵医嘱使用保胎药物,延长妊娠周期。
四、临产期护理1. 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及时发现临产迹象。
2. 准备好分娩所需的物品,确保母婴安全。
3. 遵医嘱进行分娩镇痛,减轻孕妇的疼痛感。
4.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过程,确保母婴安全。
5. 产后密切观察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五、家庭支持与沟通1. 加强孕妇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
2.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孕期护理,共同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3. 提供有关高危妊娠的宣传资料,增强家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
高危妊娠防护知识高危妊娠是指存在某种危险因素或疾病,可能会对胎儿或母亲造成严重风险的妊娠。
高危妊娠需要更加细心周到的护理和管理,以下是高危妊娠防护知识:一、个人防护1、保持清洁卫生。
穿着干净整洁、透气的衣服,勤换洗内衣和外衣,避免受凉感冒。
2、注意饮食。
饮食应卫生、营养、清淡,多吃高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过分油腻、辛辣、刺激性强以及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3、避免接触传染源。
减少在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患传染病的人,勤洗手、消毒。
4、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紧张、焦虑、忧愁都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健康,所以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二、医学防护1、定期产检。
高危孕妇应依据孕周和病情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如子宫内生长迟缓、胎位不正、早期宫缩、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
2、用药安全。
孕妇在用药时必须遵医嘱,尤其是高危孕妇不得擅自药物治疗,应减少用药量和种类,必须跟医生咨询后,再酌情决定。
3、注意卫生环境。
孕妇所处的环境要安静、干净、通风、抗菌,如家中不要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防虫剂和墙纸等装饰材料。
4、积极治疗。
高危孕妇如患了子宫颈松弛、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注意安全1、防止跌倒。
高危妇女随时可能会出现晕厥、昏迷等身体反应,因此应避免行走或移动过快,防止发生跌倒或摔倒的危险。
2、避免受伤。
做好家务活、洗衣服等家庭事务时,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发生手、脚、头部受伤等状况。
3、防止交通事故。
高危妇女应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出门时要尽量选择交通工具,特别是避免自行车、摩托车等高风险载具。
高危妊娠是生产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孕妇朋友在妊娠期间一定要足够的重视自己的健康,遵循医生的建议,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减少妊娠风险。
宜宾市兴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宜宾 644400近些年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孕妇出现在医院当中。
但很多孕妇在进行产检的时候,却被告知是高危妊娠。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很少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被告知之后,心理会感受到恐慌和担心。
那么什么才算高危妊娠,对于高危妊娠要如何进行护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过来看看吧。
1什么是高危妊娠高危妊娠无论是对孕产妇还是胎婴儿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在生产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难产情况出现,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
一般来说,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便称之为高危孕妇。
而高危妊娠因素有以下几种: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过去有习惯性流产、早产、死胎以及死产等异常生育史;孕期有前置胎盘、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骨盆狭小或畸形等异常情况等。
在产检中,凡是被列为高危妊娠范围的孕妇,都需要进行重点监护,以此来降低在围产期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2高危妊娠的护理(1)护理技巧对于高危妊娠的孕产妇也是有一定的护理技巧的,首先就是多休息,尽量保持左侧卧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高危产妇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避免长时间的久站或者久坐。
如果产妇有高血压等疾病时,在休息的时候最好保持左侧卧睡,这样能够更有利于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其次就是要进行一定的按摩,在产后10天之内,家人可以用手掌帮助孕妇进行环形按摩,以减轻孕妇的痛苦。
在进行按摩的时候,一直到感觉部位变硬才可以停止。
如果孕妇出现子宫收缩,疼痛厉害的情况,这时候应立马停止按摩。
之后要帮助孕妇保证姿势,使用俯卧姿势来减轻痛苦。
当孕妇一直感觉疼痛,甚至已经影响到孕妇正常休息。
此时可以通知医护人员,对孕妇身体进行查看,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温和的镇静剂进行止痛。
(2)家庭护理高危妊娠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就没有任何问题,一旦症状比较严重,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要非常小心,从日常生活做起,尽量避免高危妊娠的出现。
高危妊娠妇女护理护理操作常规要点一、定义高危妊娠(highriskpregnancy)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了解孕产妇年龄、生育史、疾病史(合并内外科疾病),了解早期妊娠时是否用过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或接受过放射线检查,是否有过病毒性感染等。
(二)身心状况1.了解孕妇身高、步态、体重:身高<145cm者,容易头盆不称;步态异常者应注意骨盆有无不对称;体重过轻或太重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2.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大于或低于正常值3cm者为异常,过大者应排除羊水过多或双胎,过小者警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如果为足月,应估计胎儿大小,<2500g或≥4000g均应给予重视。
3.了解胎位有无异常。
4.测血压:如≥140/90mmHg或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 者为异常。
5.评估心脏杂音及心功能。
6.检查阴道出口:是否过小,外阴部有无静脉曲张等。
7.分娩时要评估有无胎膜早破、羊水量及性状。
如头位,羊水中混有胎粪或羊水呈黄绿色则提示有胎儿缺氧。
8.正确估计孕龄,描绘妊娠图。
9.数胎动:一般孕妇于16~20周即能自觉有胎动,但很弱。
至孕28周胎动逐渐加强,次数也增多,直至足月又稍减少。
胎动计数>30次/12小时为正常,表示胎儿在宫内存活良好。
如果孕妇自觉胎动次数减少,12小时内胎动次数≤10次或低于自我测胎动规律的50%,在排除药物影响后,要考虑胎儿宫内缺氧。
10.心理状态评估:高危孕妇在妊娠早期常担心流产及胎儿畸形,在妊娠28周以后则担心早产、出现胎儿异常或者胎死宫内、死产等。
孕妇可因为前次妊娠的失败而对此次妊娠产生恐惧;由于需要休息而停止工作,产生烦躁不安;因为自己的健康与维持妊娠相矛盾而感到焦虑、无助;也可因为不可避免的流产、死产、死胎、胎儿畸形等而产生悲哀和失落。
要认真评估高危孕妇的应对机制、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
智汇护理·常识Family life guide -93-徐琴(眉山市人民医院)高危妊娠统指所有可能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妊娠,常见的有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严重贫血、高(低)龄妊娠等情况。
高危妊娠妇女的孕期护理极为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高危妊娠妇女如何护理。
妇产科在孕妇常规孕检时,须严格按照《孕产妇保健册》的要求对孕妇身体情况进行评分,对于综合评分达到高危孕妇指标的孕妇,妇产科须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追踪护理指导,并对高危孕妇的身体情况及时反映给医生,以便于及时给予医疗干预。
高危妊娠妇女心理护理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通常处于既紧张又激动的状态,尤其是其得知自己属于高危妊娠情况,常会产生对胎儿生长发育、自己身体状态、生产情况等的担心焦虑,导致其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增加高危妊娠妇女的流产概率及并发症症状。
及时健康的心理护理可以给予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上的照顾及安慰,使其正确认知对待高危妊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对医护人员护理指导的依从性,利于母婴安全及健康。
妇产科应安排专人对高危妊娠妇女家庭进行一体式随访护理,与妊娠妇女及其家人进行充分、全面的交流沟通,并将妊娠心理健康引导方式及其他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告知孕妇家属,以此保障孕妇家属对孕妇基本情况进行正确掌握,给予孕妇心理状态或身体状态正确评价。
妇产科专职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妊娠妇女的沟通,督促其按时孕检,并告知其家人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及身体护理要点,一旦发现妊娠妇女精神状态或身体状态的不稳定,要及时安抚并与妇产科及时联系。
高危妊娠妇女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新兴的护理方式,其可为高危妊娠妇女提供综合性的护理及随访服务,让高危妊娠妇女在熟悉的环境、放松的环境进行身体养护,还能减轻孕妇家庭的经济消耗。
高危妊娠妇女家属要正确认知并全面认知高危妊娠的护理重要性,给予高危妊娠妇女足够的关注及关怀,配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同时高危妊娠期妇女要保持乐观放松的精神状态,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能力,学会自我监护、自我保护。
1、增加营养。
孕妇的健康和营养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伴有胎盘功能减退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铁、钙等营养成分。
2、取左侧卧位休息。
可减轻增大的子宫对腹部椎前大血管的压迫,改善肾脏及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并可增加雌三醇的合成和排出量。
二、病因处理:1、遗传性疾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防为主。
对高龄初产、既往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曾分娩先天畸形儿的孕妇应做羊水穿刺检查,一般在妊娠16周左右进行,如有异常要终止妊娠。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积极控制血压,预防子痫。
3、妊娠合并肾病:妊娠早期有肾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应终止妊娠。
如发生在妊娠晚期,估计胎儿已能存活,应及时终止妊娠,以免胎死宫内。
4、妊娠合并心脏病:由于缺氧常导致早产与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应加强产前检查,预防心力衰竭。
5、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胎儿血糖波动与酸中毒,也可发生宫内死胎。
应做好血糖监测,控制饮食,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
三、产科处理1、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用10%葡萄糖500ml dwvite 2g静脉缓慢滴注,每日一次,5-7天为一个疗程。
2、间歇吸氧对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每天三次,每次30分钟。
3、预防早产遵医嘱用硫酸镁抑制宫缩。
4、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妊娠如未足月可于终止妊娠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
5、产程处理第一产程予吸氧、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尽量少用麻醉、镇静药物,避免加重胎儿缺氧,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第二产程配合医生采取助产术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遵医嘱应用宫缩剂和抗生素,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6、产褥期对产妇和高危儿产后继续加强监护和用药治疗。
1、心理护理: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鼓励她诉说心里的不悦,评估孕妇的言语和行为。
与孕妇讨论分析产生心理矛盾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指导正确的应对方式。
采取必要的手段减轻和转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
高危妊娠妇女应做好哪些护理孙小琼发布时间:2021-10-22T03:30:01.407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7期作者:孙小琼[导读] 加强对产妇身体情况的关注和有效管控,致力于保证高危妊娠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
(平昌县妇幼保健院636400)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措施,针对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对产妇身体情况的关注和有效管控,致力于保证高危妊娠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什么是高危妊娠?高危妊娠指的是处于妊娠期时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或并发症、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形成生命健康威胁的妊娠情况,高危妊娠妇女中,孕妇和胎儿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引发难产,对于孕妇的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
高危妊娠孕妇面临着多种高危妊娠因素,若是孕妇体型肥胖、年龄过小、患有先天性疾病、存在妊娠并发症、身体素质差、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将会导致高危妊娠妇女发生胎儿早产、死产、畸形等问题,面临着围产期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风险,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被列入高危妊娠的孕妇,尤其要做好监护和护理工作,特别是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以来,高龄孕产妇的比例有所上升,该群体在病理妊娠的发生率以及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风险方面均有所增高,例如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病率超出了普通孕产妇几倍,因此更要加强对高位妊娠妇女的科学护理,密切关注母婴健康状态,做好产检工作,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高危妊娠妇女应做好哪些护理?(一)积极处理原发病对于高危妊娠妇女群体的护理工作,应对于孕妇存在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处理,结合原发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及早发现和处理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性疾病的早期防范。
例如,在高危妊娠妇女中,若是存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等问题,此类妊娠并发症均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因此在围生期要做好密切的监测工作,加强对孕妇的保健护理,预防并发症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与注意事项一、什么是高危孕妇?高危妊娠指的是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危及母婴性命的妊娠。
高危孕妇是指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孕妇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妊娠并发症,以及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情况,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死亡、先天畸形等,同时影响母体的健康甚至生命,增加孕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为了孕妇自身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凡是高危孕妇都必须做好严格的监护工作。
二、怀孕后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危孕妇?危险程度如何?怀孕后尽早(13周前)到辖区医院产科门诊检查,建立母子手册,医生会对您的本次妊娠风险情况进行筛查,如果筛查阳性,会让您到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妊娠风险评估。
危险程度根据妊娠风险情况分为: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
医生会告知您的情况,并安排您到相应级别的医院检查、治疗及住院分娩。
请您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配合医生的管理。
三、孕产妇为什么要进行分级管理?为了确保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安全。
四、高危妊娠的日常护理要注意哪些呢?高危妊娠的孕妇在日常护理中比正常妊娠的孕妇要更加慎重,尤其注意以下三点:1.増加营养: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维生素的摄入。
2.在妊娠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不可过于紧张、焦虑和恐惧。
高危妊娠只要按照医嘱及时检查、适当护理,一般不会出现太糟糕问题。
所以,孕妈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包袱,尽量让心情放松,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安全度过孕期。
3.根据医嘱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卧床休息时,以左侧卧位为佳。
孕期高危妊娠护理指南
引言
孕期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可能对母体和胎儿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
针对这类孕妇,我们提供以下护理指南,以帮助她们减少风险并提高孕期的管理和关注。
1. 定期产前复查
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定期产前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及时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产前复查包括血压监测、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查项目。
2. 专业医生的指导
高危妊娠的孕妇需要接受专业医生的跟踪指导。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孕妇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行动,并定期回访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3. 良好的日常生活惯
良好的日常生活惯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至关重要。
她们应该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食用对胎儿有害的食物。
此外,适度的体力活动和足够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4. 控制危险因素
高危妊娠的孕妇需要尽量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
这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接触有毒物质以及避免过度劳累。
孕妇应尽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5. 密切观察和及时报告症状变化
孕妇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症状的变化。
例如,异常的肚子疼痛、明显的胎动减少、出血等情况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立即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结论
对于孕期高危妊娠的护理,定期产前复查、专业医生的指导、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密切观察和及时报告症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风险,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高危妊娠护理措施有哪些孕妇要注意六大护理高危妊娠指的是对产妇或者胎儿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可能会造成产妇出现难产以及危及婴儿生命的妊娠过程,被统称为高危妊娠。
造成产妇高危妊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产妇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妊娠环境不佳、社会因素等,都会对产妇的正常妊娠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产妇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等,导致胎儿出现死亡、生长发育迟缓、畸形或者早产等,具有很高的妊娠危险性。
高危妊娠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一旦被确诊为高危妊娠,并必须入院接受正规的护理和治疗,以便及时控制产妇妊娠的高危因素,降低产妇围产期内的高危妊娠问题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二、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由于高危妊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所以,产妇要做好高危妊娠的早期筛查和临床护理,从而保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医院护理、家人护理和个人护理。
第一,医院护理。
医院作为产妇接生和护理的唯一正规机构,肩负着保证产妇和婴儿生命健康安全的重担,所以,医院对高危妊娠的护理必须做到面面俱到,并且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尽量满足每一个高危妊娠产妇的实际需求,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为产妇提供高质、高效的护理。
医院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措施:(1)全面了解高危妊娠产妇的健康是。
医院的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详细了解产妇的个人基本情况,例如,年龄、职业、经济能力以及家庭组成情况等,并调阅和询问产妇的既往病史和手术史,了解产妇是否患有妊娠并发症,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妊娠早期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和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重点排查产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的不良因素。
(2)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产妇在入院治疗以后,医护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具体的检查项目,并对产妇妊娠早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第二节高危妊娠的护理【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详细询问孕产妇个人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及家庭状况;了解孕产史、既往疾病史或手术史;了解有无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了解本次妊娠经过,妊娠早期是否用过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是否有过病毒感染或接受过放射线检查。
重点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过程的潜在危险因素。
2. 身体状况(1) 症状:妊娠早期评估有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及严重程度,中晚期评估孕妇有无阴道出血、腹痛、头晕、眼花、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 体征1) 全身检查:评估孕妇身高、步态、体重,测量血压,评估心功能。
2) 产科检查:妊娠期评估腹部的外形、大小、腹壁有无水肿;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了解胎位有无异常;听胎心、数胎动,了解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测量骨盆大小,观察骨盆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头盆不称;检查软产道有无狭窄或梗阻;外阴部有无静脉曲张等。
通过检查准确地估计胎龄,并描绘妊娠图。
近分娩期要评估有无胎膜早破、羊水量及性状。
3.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了解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对此次妊娠的态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评估孕妇有无担心自身健康和胎儿的安危,及焦虑不安的程度。
高龄初孕妇、多年不孕、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及家庭成员,因盼子心切,更加关注母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危,对异常情况的出现易紧张和焦虑不安。
4. 辅助检查(1) 胎儿缺氧检查:胎心电子监护,胎儿头皮血pH测定等。
(2) 胎儿成熟度检查:超声检查了解胎盘的成熟度,抽取羊水进行卵憐脂/鞘憐脂比值、肌軒和胆红素类物质的含量、淀粉酶值及脂肪细胞出现率等。
(3) 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采用测定孕妇血、尿雌三醇(E3),血清胎盘生乳素(HPL),孕妇血清妊娠特异性P糖蛋白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胎盘酶的测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4) 胎儿畸形检查:常用的如甲胎蛋白、血清标记物妊娠相关蛋白A等测定;超声检查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发现胎儿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胎儿体表畸形。
5. 处理原则及主要措施治疗原则:预防和治疗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
主要措施:尽早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重点管理监护,及时正确处理,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是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1)病因治疗1)防治遗传性疾病: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
对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做羊水穿刺遗传学诊断:孕妇年龄>35岁,曾经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或有家族史,孕妇有先天性代谢障碍(酶系统缺陷)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的家族史,有神经管开放性畸形儿妊娠史等。
有异常者要终止妊娠。
2) 防治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本类疾病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死胎,或者危急母儿生命等,应认真作好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3) 治疗妊娠合并症:尤其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贫血、肝炎及肺结核等患者。
疾病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可危及母儿的健康或生命,应积极处理。
(2)产科处理1) 预防早产:指导孕妇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活动,必要时硫酸镁抑制宫缩。
2) 适时终止妊娠:于适当的时间选择引产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
对需终止妊娠而胎儿成熟度较差者,可于终止妊娠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3) 加强产时监护:产时严密观察胎心变化,给予吸氧。
尽量少用麻醉及镇静药物,避免加重胎儿缺氧。
从阴道分娩者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如出现胎儿窘迫时应及早结束分娩,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应加强产时和产后的新生儿监护。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功能障碍性悲伤与现实的或预感到将丧失胎儿有关。
2. 知识缺乏缺乏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儿影响和定期产前检查重要性的相关知识。
3. 恐惧与现实或设想的对胎儿及自身健康的威胁有关。
4. 潜在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
【护理目标】1. 孕妇能正确面对自己及孩子的危险。
2. 孕妇能说出高危妊娠因素及其对母儿影响,定期接受产前检査,学会识别常见的异常征象,积极配合医护处理。
3. 孕妇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4. 高危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胎儿生长发育良好,母子平安。
【护理措施】对于高危妊娠,应针对孕前、孕期、产时及产后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要点如下:1. 孕前护理了解男女双方是否适合婚配,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遗传性家族史,有无其他急慢性疾病,生殖器官是否正常等。
如有健康问题,必须先请医师检查评估后,再决定怀孕与否。
如果医师确定可以怀孕,指导育龄夫妇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并遵医嘱行各项检査,对高危因素进行严密地监测及治疗。
2. 妊娠期间护理(1) 一般护理:增加营养,保证胎儿发育需要,与孕妇讨论食谱及烹饪方法,尊重饮食嗜好,同时提出建议;对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维生素、铁、钙及多种氨基酸;对胎儿增长过快或血糖测量异常者则要控制饮食。
卧床休息,一般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改善氧供;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等。
(2) 监测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1)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测孕妇血压、体重、腹围、宫高;观察活动耐受力,有无阴道流血、水肿、腹痛、胎儿缺氧等症状和体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处理经过。
如孕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正确留置血、尿标本,监测血糖、尿糖及尿蛋白,了解疾病控制及药物使用的情况;观察孕妇各方面情况是否能耐受阴道分娩或需要剖宫产结束妊娠。
2)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及胎盘功能:遵医嘱行各项检查,了解胎心、胎位及胎盘功能情况,结合子宫底高度、腹围及腹部触诊评估胎儿大小,根据骨盆测量结果估计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3) 心理护理:高危妊娠孕妇一般具有焦虑、自责、悲伤、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要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孕妇做好解释工作,针对性地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消除不必要自责和自卑,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和指导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提供有利于孕妇倾诉和休息的环境,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孕妇降低紧张情绪,减轻担忧。
(4) 健康教育:妊娠早期向孕妇及其家属解释高危妊娠加强孕期保健的意义,指导自我护理的方法,介绍受孕过程和如何避免不良因素影响,讲授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护理要点;妊娠中晚期讲授乳房保健、家庭自我监测胎动、定期产前检査的意义、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分娩的先兆、入院待产的指征和人院时的物品准备。
3. 产时护理(1) 监护胎儿的健康状况:整个产程严密观察宫缩、胎心率的变化,破膜后观察羊水的色、量及性状,做好母儿监护。
如出现胎儿窘迫的先兆,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同时可以改变母体姿势、纠正低血压、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暂停缩宫素的使用、给予母亲吸氧。
如需行人工破膜、阴道检查、剖宫产术,应做好用物准备及配合工作;同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及配合;如为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还需准备好暖箱,并将其列为重点护理对象。
(2) 心理护理:减轻产妇焦虑和疼痛,向孕妇及其家属讲授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指导孕妇掌握放松技巧和有关药物的使用方法,正确对待病情,主动配合治疗,减轻产妇的疼痛,从而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
4. 产后护理(1) 观察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产后出血量、子痫发作情况等。
根据是否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产后抑郁等问题及妊娠合并症康复程度,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相应的身体护理。
(2) 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保健和高危儿的喂养和护理。
指导避孕措施,告知产后健康检查的内容和时间。
对于妊娠合并症未康复者遵医嘱予相应的随访指导。
【护理评价】1. 孕妇能否以良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讨论自己及胎儿的安全,或表达丧失胎儿的悲哀。
2. 孕妇是否参与、配合治疗,主动获取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3. 孕妇的高危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胎儿发育及生长情况是否良好。
附:高危妊娠的筛査为了早期识别和监护高危妊娠的发生和发展,可采用高危妊娠评分法对孕妇进行动态监护,评分法是进行监护工作最具体的方法。
每一孕妇在首次产前门诊时,就根据孕妇病史与体征按其有无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评分,每一个危险因素被赋予0 ~ 30分。
以后随着妊娠进展,情况若有变化,可再重新评分。
目前各医院都已开展围生期保健工作,各有自己设计的评分法,但总的原则相同。
现介绍经过删改的Nesbitt高危妊娠评分法(表9-4)。
评分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当减去各种危险因素的评分后低于70分者属高危妊娠范畴,应给予高危监护。
表9-4经过删改的Nesbitt高危妊娠评分指标3次以上-30 慢性-25 早产:1次-10 糖尿病-30 2次以上-20 慢性高血压:中度-15 死胎:1次-10 重度-30 2次以上-30 合并肾炎-30 新生儿死亡:1次-10 心脏病: 心功能I ~ Ⅱ级-10 2次以上-30 心功能Ⅲ~ IV级-30 先天性畸形:1次-10 心衰史-30 2次以上-20 Hb(g/L) :100-110 -5 新生儿损伤:骨骼-10 90-99 -10 神经-20 <90 -20 骨盆狭小:临界-10 血型不合:ABO -20 狭小-30 Rh -30 先露异常史-10 内分泌疾病- -30 剖宫产史-10 营养:不适当-10 5.妇科疾病不良-20 月经失调史-10 过度肥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