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767.04 KB
- 文档页数:10
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高危妊娠及监护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高危妊娠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此次妊娠时含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者均属于高位妊娠的范畴。
1.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妊娠前体重<40kg或>70kg,身高<145cm,收入低下、居住条件差、未婚或独居、营养低下及家属中有明显的遗产性疾病。
2.有异常妊娠病史者,如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过期妊娠。
4.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病毒感染、肺结核等。
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如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尤其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
8.盆腔肿瘤或曾有手术史等。
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
诊断(―)病史1.年龄因素2.生育史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4.致畸因素临床检查1.身高小于145cm。
2.体重过轻或者超过标准体重的20%。
3.血压较基础血压高30/15mmHg。
4.眼底视网膜病变。
5.心脏扩大,心脏杂音或心律失常。
6.腹部检查发现与孕周不符或者胎位异常。
7.骨盆测量各径线小于正常值。
8.胎动监护发现异常。
9.胎心过快或较慢,宫缩过强或乏力。
10.发生胎膜早破或者羊水污染。
11.产程进展过快或延长。
监护措施>> 婚前:不宜结婚或不宜生育者作好说服教育工作>> 孕前及早孕期:作好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 孕中期:注意筛查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 孕晚期:监护及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安危情况>> 监测胎盘功能并评估胎儿成熟度(一)人工监护1.确定孕龄2.宫底高度及腹围测量腹围的方法是用尺绕脐一周,如最大腹围不在脐周水平,则取下腹最膨隆处测量。
第二节高危妊娠的护理【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详细询问孕产妇个人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及家庭状况;了解孕产史、既往疾病史或手术史;了解有无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了解本次妊娠经过,妊娠早期是否用过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是否有过病毒感染或接受过放射线检查。
重点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过程的潜在危险因素。
2. 身体状况(1) 症状:妊娠早期评估有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及严重程度,中晚期评估孕妇有无阴道出血、腹痛、头晕、眼花、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 体征1) 全身检查:评估孕妇身高、步态、体重,测量血压,评估心功能。
2) 产科检查:妊娠期评估腹部的外形、大小、腹壁有无水肿;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了解胎位有无异常;听胎心、数胎动,了解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测量骨盆大小,观察骨盆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头盆不称;检查软产道有无狭窄或梗阻;外阴部有无静脉曲张等。
通过检查准确地估计胎龄,并描绘妊娠图。
近分娩期要评估有无胎膜早破、羊水量及性状。
3.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了解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对此次妊娠的态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评估孕妇有无担心自身健康和胎儿的安危,及焦虑不安的程度。
高龄初孕妇、多年不孕、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及家庭成员,因盼子心切,更加关注母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危,对异常情况的出现易紧张和焦虑不安。
4. 辅助检查(1) 胎儿缺氧检查:胎心电子监护,胎儿头皮血pH测定等。
(2) 胎儿成熟度检查:超声检查了解胎盘的成熟度,抽取羊水进行卵憐脂/鞘憐脂比值、肌軒和胆红素类物质的含量、淀粉酶值及脂肪细胞出现率等。
(3) 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采用测定孕妇血、尿雌三醇(E3),血清胎盘生乳素(HPL),孕妇血清妊娠特异性P糖蛋白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胎盘酶的测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4) 胎儿畸形检查:常用的如甲胎蛋白、血清标记物妊娠相关蛋白A等测定;超声检查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发现胎儿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胎儿体表畸形。
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孕妇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
高危妊娠者应做好监护,在婚前、孕前做好保健咨询工作,对不宜结婚或不宜生育者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孕前及孕早期进行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孕中期开始筛查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孕晚期监护及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安危情况,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及评估胎儿成熟度。
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重点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高危妊娠的病因。
(1)对孕妇护理时,应保证营养的供给,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孕期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铁、钙、碘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2)怀孕时孕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右旋,为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增加雌三醇的合成和排出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一般采取左侧卧位。
(3)对于一些会引起高危妊娠的疾病,积极治疗和预防,如遗传性疾病早发现,可进行羊水穿刺遗传学诊断,做好围生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积极治疗肾病、心脏病、糖尿病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等。
(4)分娩时,可以用维生素C缓慢静滴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间断吸氧,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对于不宜继续妊娠者,适时采取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可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促进肺成熟,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时,严密监测胎心,经阴道分娩者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高危儿做好产时和产后的监护。
高危妊娠的护理措施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间存在某些并发症或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母婴健康问题或难产的妊娠。
为了确保母婴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关于高危妊娠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一、心理护理1. 动态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2. 鼓励孕妇表达自己的担忧和不安,给予耐心倾听和理解。
3.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孕妇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4. 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增强孕妇的信心和勇气。
5. 宣传孕期知识,提高孕妇对高危妊娠的认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二、一般护理1. 增加营养摄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2. 定期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 进行胎动计数,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4.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
5.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
6.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三、并发症护理1. 高血压疾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适宜范围。
2. 糖尿病: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3. 贫血:补充铁剂、叶酸等,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孕妇贫血状况。
4. 胎儿生长受限: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5. 胎盘功能不全:定期进行胎盘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胎盘功能异常。
6. 早产:加强宫缩监测,遵医嘱使用保胎药物,延长妊娠周期。
四、临产期护理1. 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及时发现临产迹象。
2. 准备好分娩所需的物品,确保母婴安全。
3. 遵医嘱进行分娩镇痛,减轻孕妇的疼痛感。
4.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过程,确保母婴安全。
5. 产后密切观察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五、家庭支持与沟通1. 加强孕妇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
2.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孕期护理,共同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3. 提供有关高危妊娠的宣传资料,增强家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
第六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章节框架】第一节高危妊娠及监护一、范畴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高危妊娠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此次妊娠时含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者均属于高位妊娠的范畴。
1.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妊娠前体重<40kg或>70kg,身高<140cm,收入低下、居住条件差、未婚或独居、营养低下及家属有明显的遗产性疾病。
2.有异常妊娠病史者,如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包括剖宫产史)、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4.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包括贫血)、病毒感染(风疹、水痘)、肺结核等。
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如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尤其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
8.盆腔肿瘤或曾有手术史等。
二、诊断仔细询问病史,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找出孕妇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为高危妊娠的诊断提供依据。
(一)病史1.年龄因素。
2.生育史(1)过去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本次妊娠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2)不明原因的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3)产道异常,如宫颈异常、子宫畸形等。
(4)曾生育过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或发生过早产者。
(5)曾经有先兆子痫或子痫发作史。
(6)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者。
(7)难产或手术产史者。
(8)原发不孕病人经多年治疗后怀孕者。
(9)存在生殖器官疾病史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智汇护理·常识Family life guide -93-徐琴(眉山市人民医院)高危妊娠统指所有可能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妊娠,常见的有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严重贫血、高(低)龄妊娠等情况。
高危妊娠妇女的孕期护理极为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高危妊娠妇女如何护理。
妇产科在孕妇常规孕检时,须严格按照《孕产妇保健册》的要求对孕妇身体情况进行评分,对于综合评分达到高危孕妇指标的孕妇,妇产科须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追踪护理指导,并对高危孕妇的身体情况及时反映给医生,以便于及时给予医疗干预。
高危妊娠妇女心理护理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通常处于既紧张又激动的状态,尤其是其得知自己属于高危妊娠情况,常会产生对胎儿生长发育、自己身体状态、生产情况等的担心焦虑,导致其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增加高危妊娠妇女的流产概率及并发症症状。
及时健康的心理护理可以给予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上的照顾及安慰,使其正确认知对待高危妊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对医护人员护理指导的依从性,利于母婴安全及健康。
妇产科应安排专人对高危妊娠妇女家庭进行一体式随访护理,与妊娠妇女及其家人进行充分、全面的交流沟通,并将妊娠心理健康引导方式及其他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告知孕妇家属,以此保障孕妇家属对孕妇基本情况进行正确掌握,给予孕妇心理状态或身体状态正确评价。
妇产科专职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妊娠妇女的沟通,督促其按时孕检,并告知其家人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及身体护理要点,一旦发现妊娠妇女精神状态或身体状态的不稳定,要及时安抚并与妇产科及时联系。
高危妊娠妇女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新兴的护理方式,其可为高危妊娠妇女提供综合性的护理及随访服务,让高危妊娠妇女在熟悉的环境、放松的环境进行身体养护,还能减轻孕妇家庭的经济消耗。
高危妊娠妇女家属要正确认知并全面认知高危妊娠的护理重要性,给予高危妊娠妇女足够的关注及关怀,配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同时高危妊娠期妇女要保持乐观放松的精神状态,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以及能力,学会自我监护、自我保护。
第六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章节框架】第一节高危妊娠及监护一、范畴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高危妊娠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此次妊娠时含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者均属于高位妊娠的范畴。
1. 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妊娠前体重V 40或〉70,身高V 140,收入低下、居住条件差、未婚或独居、营养低下及家属有明显的遗产性疾病。
2. 有异常妊娠病史者,如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包括剖宫产史)、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 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4. 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包括贫血)、病毒感染(风疹、水痘)、肺结核等。
5. 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如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
6. 胎盘功能不全。
7. 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尤其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
8. 盆腔肿瘤或曾有手术史等。
二、诊断仔细询问病史,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找出孕妇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为高危妊娠的诊断提供依据。
(一)病史1. 年龄因素。
2. 生育史(1)过去经历过2次或2 次以上的流产,本次妊娠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2)不明原因的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3)产道异常,如宫颈异常、子宫畸形等。
(4)曾生育过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或发生过早产者。
( 5)曾经有先兆子痫或子痫发作史。
( 6)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者。
( 7)难产或手术产史者。
( 8)原发不孕病人经多年治疗后怀孕者。
( 9)存在生殖器官疾病史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高危妊娠妇女应做好哪些护理孙小琼发布时间:2021-10-22T03:30:01.407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7期作者:孙小琼[导读] 加强对产妇身体情况的关注和有效管控,致力于保证高危妊娠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
(平昌县妇幼保健院636400)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措施,针对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对产妇身体情况的关注和有效管控,致力于保证高危妊娠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什么是高危妊娠?高危妊娠指的是处于妊娠期时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或并发症、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形成生命健康威胁的妊娠情况,高危妊娠妇女中,孕妇和胎儿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引发难产,对于孕妇的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
高危妊娠孕妇面临着多种高危妊娠因素,若是孕妇体型肥胖、年龄过小、患有先天性疾病、存在妊娠并发症、身体素质差、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将会导致高危妊娠妇女发生胎儿早产、死产、畸形等问题,面临着围产期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风险,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被列入高危妊娠的孕妇,尤其要做好监护和护理工作,特别是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以来,高龄孕产妇的比例有所上升,该群体在病理妊娠的发生率以及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风险方面均有所增高,例如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病率超出了普通孕产妇几倍,因此更要加强对高位妊娠妇女的科学护理,密切关注母婴健康状态,做好产检工作,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高危妊娠妇女应做好哪些护理?(一)积极处理原发病对于高危妊娠妇女群体的护理工作,应对于孕妇存在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处理,结合原发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及早发现和处理遗传性疾病,做好遗传性疾病的早期防范。
例如,在高危妊娠妇女中,若是存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症等问题,此类妊娠并发症均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因此在围生期要做好密切的监测工作,加强对孕妇的保健护理,预防并发症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高危妊娠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
2、注意有无腹痛、阴道出血、高血压、水肿、心力衰竭、胎儿缺氧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观察心率、脉搏、血压及活动耐受力。
2、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出血多时、做好配血。
备皮准备,及时报告医生。
3、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三、健康指导
1、根据孕妇的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提供相应的信息,指导孕妇自我监测,及时产前检查。
2、指导孕妇正确自计胎动方法:早、中、晚各监测胎动一次,每次一小时,
3 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
4 即为 12 小时的胎动计数,如 12 小时的胎动次数<10 次或每小时<3 次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取左侧卧位。
胎动消失后,胎心音在 24 小时内也会消失,应给予重视,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每天监测胎动可预测胎儿安危。
四、注意事项
1、产前出血,绝对静卧,禁止肛诊及灌肠。
2、准确给予药物治疗并观察用药反应,做好各项诊疗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和配合。
第六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章节框架】第一节高危妊娠及监护一、范畴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高危妊娠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此次妊娠时含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者均属于高位妊娠的范畴。
1.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妊娠前体重<40kg或>70kg,身高<140cm,收入低下、居住条件差、未婚或独居、营养低下及家属有明显的遗产性疾病。
2.有异常妊娠病史者,如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包括剖宫产史)、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4.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包括贫血)、病毒感染(风疹、水痘)、肺结核等。
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如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尤其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
8.盆腔肿瘤或曾有手术史等。
二、诊断仔细询问病史,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找出孕妇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为高危妊娠的诊断提供依据。
(一)病史1.年龄因素。
2.生育史(1)过去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本次妊娠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2)不明原因的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3)产道异常,如宫颈异常、子宫畸形等。
(4)曾生育过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或发生过早产者。
(5)曾经有先兆子痫或子痫发作史。
(6)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者。
(7)难产或手术产史者。
(8)原发不孕病人经多年治疗后怀孕者。
(9)存在生殖器官疾病史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第六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章节框架】第一节高危妊娠及监护一、范畴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高危妊娠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病理产科。
此次妊娠时含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者均属于高位妊娠的范畴。
1.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35岁,妊娠前体重<40kg或>70kg,身高<140cm,收入低下、居住条件差、未婚或独居、营养低下及家属有明显的遗产性疾病。
2.有异常妊娠病史者,如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包括剖宫产史)、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3.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4.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病(包括贫血)、病毒感染(风疹、水痘)、肺结核等。
5.可能发生分娩异常者,如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多胎妊娠、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
6.胎盘功能不全。
7.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性毒物或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尤其在妊娠最初 3 个月内。
8.盆腔肿瘤或曾有手术史等。
二、诊断仔细询问病史,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可以找出孕妇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为高危妊娠的诊断提供依据。
(一)病史1.年龄因素。
2.生育史(1)过去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本次妊娠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2)不明原因的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3)产道异常,如宫颈异常、子宫畸形等。
(4)曾生育过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或发生过早产者。
(5)曾经有先兆子痫或子痫发作史。
(6)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者。
(7)难产或手术产史者。
(8)原发不孕病人经多年治疗后怀孕者。
(9)存在生殖器官疾病史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慢性高血压疾病或特发性高血压者。
(2)慢性肾炎病史者。
(3)糖尿病病史者。
(4)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脏病病史者。
(5)肺部疾病病史者。
(6)严重贫血者。
(7)肝炎病人。
(8)甲状腺疾病者等。
4.致畸因素有无病毒感染史或者接触史,是否接受过放射线检查或在有放射线的环境下工作等,是否服用过某些药物等。
(二)临床检查查体时注意以下项目是否存在或者有异常,这些项目的存在或异常往往提示存在某些方面的危险。
1.身高小于140cm。
2.体重过轻或者超过标准体重的20%。
3.血压较基础血压高30/15mmHg。
4.眼底视网膜病变。
5.心脏扩大,心脏杂音或心律失常。
6.腹部检查发现与孕周不符或者胎位异常。
7.骨盆测量各径线小于正常值。
8.胎动监护发现异常。
9.胎心过快或较慢,宫缩过强或乏力。
10.发生胎膜早破或者羊水污染。
11.产程进展过快或延长。
三、监护措施完整的高危妊娠监护包括婚前、孕前的保健咨询工作,对不宜结婚或不宜生育者作好说服教育工作;孕前及早孕期作好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孕中期注意筛查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孕晚期监护及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及安危情况,监测胎盘功能并评估胎儿成熟度。
具体的监护措施为:(一)人工监妒1.确定孕龄2.宫底高度及腹围3.高危妊娠评分4.胎动计数(二)绘制妊娠图妊娠图是反映胎儿在宫内发育及孕妇健康状况的动态曲线图。
将每次产前检查所得的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头双顶径值、水肿、尿蛋白、胎位、胎儿心率等数值记录于妊娠图上,绘制成标准曲线,观察动态变化。
其中宫底高度曲线是妊娠图中最重要的曲线。
开始绘制妊娠图最好的孕周是A.孕10周B.孕20周C.孕30周D.孕35周E.孕40周[答疑编号700803060101]【正确答案】B通常在妊娠图中标出正常怀孕情况下人群的第10百分位线和第90百分位线检查值,如果每次的检查结果连成的曲线在上述标准两线之间,提示基本正常,如果高于上线或者低于下线就要引起医务人员重视,指导孕妇积极进行孕期保健和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三)仪器监护1.B超2.胎心听诊3.胎心电子监护4.胎儿心电图监测5.羊膜镜检查3.胎心电子监护(1)胎心率的监测:监护仪记录的胎心率可有两种基本变化:基线胎心率周期性胎心率。
基线胎心率是在无宫缩或宫缩间歇期记录的胎心率,必须持续观察10分钟以上。
正常足月胎儿的胎心率呈小而快的有节律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在120~160次/分之间波动。
若基线胎心率在100~120次/分为轻度心动过缓;<100次/分则为明显心动过缓;160~180次/分为轻度心动过速,>180次/分为明显心动过速。
胎心基线变异又称基线摆动,即在胎心率基线上的上下周期性波动,这是胎儿本身的生理性变化。
胎心基线变异的存在说明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
正常胎心基线变异在5~25次/分之间。
若基线变异<5次/分,表示胎心基线率呈平坦型即基线摆动消失,储备能力差;基线变异>25次/分为变异度增加,基线呈跳跃型。
基线摆动表示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胎儿健康的表现。
FHR 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或静止型,提示胎儿储备能力的丧失。
胎心率(FHR)基线--小结无胎动、无胎动、无宫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FHR的平均值。
心搏次数:心动过速(FHR>160bpm)心动过缓(FHR<120bpm)FHR变异:指FHR有小的周期性波动。
摆动振幅:心率有一定的波动。
范围正常为6~25bpm。
摆动频率:1分钟内波动的次数,正常≥6次。
基线摆动表示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胎儿健康的表现。
FHR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或静止型,提示胎儿储备能力的丧失。
周期性胎心率是指与子宫收缩有关的胎心率变化。
它有三种情况:①无变化:子宫收缩后胎心率仍保持原基线率不变。
②加速:即在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逐渐上升,增加的范围约为15~20次/分,很少超过35~40次/ 分,这可能是因为胎儿躯干局部或脐静脉暂时受压的缘故。
③减速:又可分为三种。
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胎心率加速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持续>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早期减速——胎头受压变异减速——脐带受压晚期减速——胎儿窘迫晚期减速——胎儿窘迫(2)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方法①无应激试验(NST):用于观察胎心基线的变异及胎动后胎心率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20分钟内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称NST有反应。
如少于3次或胎心率加速不足15次/分称NST 无反应,应延长试验时间至40分钟,若仍无反应,孕周又>36周时,应再做缩宫素激惹试验。
②宫缩压力试验(CST)或缩宫素激惹试验(OCT):是通过子宫收缩造成的胎盘一过性缺氧负荷试验及测定胎儿储备能力的试验。
临产后连续描绘宫缩与胎心率共10分钟作为基数,若无宫缩则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使子宫出现规律性收缩,每次收缩30秒,再连续观察至少3次宫缩以判断结果。
试验阴性是指胎心率无晚期减速,胎动后胎心率加快。
说明一周内无大的危险。
试验阳性即胎心率晚期减速连续出现,频度占到宫缩的≥1/2,至少说明胎儿氧合状态是不理想的。
如果试验阳性伴胎动后无胎心率改变,说明在慢性缺氧的基础上很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常需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
四、辅助检查1.胎儿畸形检查常用的如甲胎蛋白测定,血清标记物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等。
2.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采用孕妇血、尿雌三醇测定,孕妇血清胎盘生乳素测定,孕妇血清妊娠特异性β糖蛋白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胎盘酶的测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3.胎儿成熟度检查即抽取羊水进行分析,是常用的也是正确判断胎儿成熟度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羊水中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羊水中肌酐值,胆红素类物质含量,淀粉酶值及脂肪细胞出现率等。
4.胎儿缺氧及程度检查常用的如胎儿头皮血气测定,胎儿头皮血乳酸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等。
第二节高危妊娠的治疗原则及护理一、治疗原则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是预防和治疗引起高危妊娠的病因因素。
(一)一般处理1.增加营养2.卧床休息(二)病因处理1.遗传性疾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防为主。
对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做羊水穿刺遗传学诊断:孕妇年龄≥35岁;曾经生育先天愚型患儿或有家族史;孕妇有先天性代谢障碍(酶系统缺陷)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的家族史;有神经管开放性畸形儿妊娠史等。
一般在妊娠14~20周左右做羊水穿刺,有异常者要终止妊娠。
2.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本类疾病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死胎,或者危及母儿生命等,应认真作好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3.妊娠合并症尤其合并有肾病、心脏病、糖尿病、贫血、肝炎、肺结核等病人。
疾病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可危及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健康或生命,应根据医嘱积极处理。
(三)产科处理1.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可按医嘱使用营养药物。
2.间歇吸氧,特别对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吸氧可以改善胎儿的血氧饱和度。
3.预防早产,指导孕妇避免猛烈的运动和活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处理。
4.选择适当的时间用引产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
5.产时严密观察胎心变化,给予吸氧,尽量少用麻醉镇静药物。
6.经阴道分娩者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并作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7.高危儿应加强产时和产后监护。
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一般护理3.健康指导4.病情观察5.作好检查和治疗配合第三节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一、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
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一)病因病理胎儿窘迫的病因涉及多方面,主要是:①母体因素②胎儿因素③脐带、胎盘因素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缺氧早期或者一过性缺氧,机体主要通过减少胎盘和自身耗氧量代偿,胎儿则通过减少对肾与下肢血供等方式来保证心脑血流量,不产生严重的代偿障碍及器官损害。
缺氧严重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缺氧初期通过自主神经反射引起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胎儿的大脑、肾上腺、心脏及胎盘血流增加,而肾、肺、消化系统等血流减少,出现羊水减少、胎儿发育迟缓等。
若缺氧继续加重,则转为兴奋迷走神经,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主要脏器功能由于血流不能保证而受损,于是胎心率减慢。
缺氧继续发展下去,可引起严重的脏器功能损害,尤其可以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胎死宫内。
主要表现为胎动减少,胎心监护基线变异差,出现晚期减速,甚至出现呼吸抑制。
由于缺氧时肠蠕动加快,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胎粪排出。
此过程可以形成恶性循环,更加重母儿的危险。
(二)临床表现胎儿窘迫的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严重者胎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