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5
1,3-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2008年05月24日打印该页返回前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3-丙二醇)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1,3-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3-propanediol英文名称2:1,3-dihydroxypropane企业名称:山东邹平铭兴化工有限公司ZouPing MingXing Chemical Co,Ltd地址:山东省邹平县城黛溪三路428号邮编:256200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1672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1,3-丙二醇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1,3-丙二醇 99.9% 504-6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未见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A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A1.1 化学品中文名:丙二醇单甲醚(1-甲氧基-2-丙醇)A1.2 化学品英文名: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A2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丙二醇单甲醚,GC含量>99% 。
A3 危险性概述A3.1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A3.2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食入。
A3.3 健康危害:蒸气与液体能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经常吸入低浓度蒸汽能产生神经衰弱症候。
A3.4 危险特性:燃爆危险,易燃。
闪点:39℃,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爆炸极限为2.5%~14%。
在空气中或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A4 急救措施A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皮肤。
A4.2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A4.3 吸入:使吸入蒸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到空气新鲜处。
严重者应就医。
A4.4 食入:误服者应立即漱口,饮水,并送医院救治。
A5 消防措施A5.1 危险特性:爆炸危险,易燃。
闪点:39℃,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爆炸极限为2.5%~14%。
在空气中或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A5.2 有害燃烧产物:CO2A5.3 灭火方法:用粉末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用水使火场中容器冷却。
A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员应穿着全身消防防护服、消防防护靴等防护器材。
A6 泄露应急措施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被污染的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对污染的地面进行通风。
A7 操作、处置与储存A7.1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穿着防护服,着防护手套。
A7.2 储存注意事项: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三类;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防雨、防潮,远离热源火种,避免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不宜久存,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3-丙二醇版本:20110901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3-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3-propanediol英文名称2:1,3-dihydroxypropane技术说明书编码:167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无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未见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无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风险术语:无安全术语:S24/25;危险标志: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1,3-丙二醇CAS No.:504-63-2分子式:C3H8O2分子量:76.1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1,2丙二醇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12-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12-propanediol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 methylglycol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3CAS No.: 57—55-6分子式: C3H8O2分子量: 76。
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2—丙二醇 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丙二醇M S D S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2-propanediol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methylglycol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CAS No.:57-55-6分子式:C3H8O2分子量:76.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1,2-丙二醇
英文名:1,2-Propanediol;Methylglyeol
分子式:C3H8O2
分子量:76.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CAS号:57-55-6
RTECS号: TY2000000
UN编号: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四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苦味、略粘稠吸湿的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防冻剂、热交换剂树脂和二醇衍生物,还用作溶剂、增塑剂和湿润剂等。
熔点: -59
沸点: 187.2
相对密度(水=1):1.04(25℃)
相对密度(空气=1): 2.62
饱和蒸汽压(kPa):0.02(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丙。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3-丙二醇504-63-2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
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13丙二醇技术说明书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CH3CH(OH)CH2OH,属于二元醇类化合物。
以下是13丙二
醇的技术说明书:
1. 化学性质:
- 分子量:76.10 g/mol
- 外观:无色液体
- 熔点:-24 °C
- 沸点:214 °C
- 密度:1.04 g/cm³
- 溶解性:可溶于水、乙醇和醚类溶剂
- 稳定性:稳定,但在高温、火花或明火下易引起爆炸
2. 生产方法:
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糖类发酵或由石油导出得到13丙二醇。
糖类发酵法主要是将葡萄糖、木糖或甘露糖等糖类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13丙二醇。
从石油提取得到的13丙二醇则是通过氢气导出法得到。
3. 应用领域:
- 塑料工业:13丙二醇可用作聚酯类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丙
二醇酯)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 化妆品工业:13丙二醇可用作皮肤保湿剂和柔软剂,广泛应
用于护肤品、化妆品等产品中。
- 医药工业:13丙二醇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可用于制备医药
中间体和药物配方中。
- 冷冻液工业:13丙二醇具有较低的冰点抑制性能,可用作冷
冻液添加剂,防止冷冻液的冰点下降。
4. 注意事项:
- 13丙二醇是一种易燃物质,请避免接触明火、高温和火花。
- 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
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并远离火源和热源。
- 使用后的13丙二醇应妥善保存,避免与氧化剂等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危险反应。
1,2-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glycol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1673 CAS No.:57-55-6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1,2-丙二醇57-55-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