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工作,确保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使建设项目投料试车后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醋酸钠 (MSDS)1. 产品说明- 商品名: 醋酸钠- 化学名: 醋酸钠三水合物- 分子式: CH3COONa • 3H2O- CAS 号: 6131-90-42. 物理性质- 外观: 无色结晶- 相对密度: 1.45- 熔点: 58°C- 沸点: 117-118°C- 溶解性: 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3. 危险性评估- 刺激性: 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 可能引起轻度刺激和过敏反应- 眼睛接触: 可能导致刺激和眼睛红肿- 吸入: 可能引起喉咙刺激和咳嗽- 摄入: 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和呕吐4. 应急措施-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15分钟- 皮肤接触: 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中- 摄入: 不要催吐,立即给予大量水,寻求医疗帮助5.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物- 使用时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 避免吸入粉尘和蒸气- 使用前请阅读产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6. 储存和运输- 储存: 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和火源- 运输: 避免剧烈碰撞和摩擦,远离酸和氧化剂7. 应急处理- 溢漏: 用适当方式收集泄漏物,避免进入水体和下水道- 废弃物处理: 按照当地法规妥善处理8.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中,如有呼吸困难,给予氧气-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摄入: 如果吞咽,给予大量水漱口,不要催吐,并寻求医疗帮助- 其他注意事项: 寻求医疗帮助时,请提供本文档以上内容仅为概述,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产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12无水醋酸钠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无水醋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醋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acetate中文名称2:无水乙酸钠英文同义词:Acetic acid sodium salt技术说明书编码:810CAS No。
127-09-3分子式:C2H3NaO2分子量:82.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醋酸钠;含量:≥90%;CAS No。
127-09-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有毒物品,中毒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眼、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可燃;受热分化有毒含氧化钠气体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有毒含氧化钠气体有害熄灭产品:氧化钠。
灭火办法:水、泡沫、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无水醋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醋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acetate中文名称2:无水乙酸钠英文同义词: Acetic acid sodium salt技术说明书编码: 810CAS No.: 127-09-3分子式: C2H3NaO2分子量: 82.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醋酸钠;含量:≥90% ; CAS No. :127-09-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有毒物品,中毒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眼、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可燃; 受热分解有毒含氧化钠气体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有毒含氧化钠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水、泡沫、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三水醋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水醋酸钠(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其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提供了关于该物质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物质危害性:三水醋酸钠在正常条件下相对安全,但暴露在高浓度或特定环境下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物理和化学特性:三水醋酸钠是一种白色至略带粉红色结晶性粉末,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热乙醇。
3. 急救措施:如果发生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并就医。
4. 储存和操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和化学防护手套等。
5. 泄漏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区域,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然后,用干土、砂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并置于容器中以待处理。
6. 处置注意事项:在处理三水醋酸钠时,应遵守所有适用的废物处理和排放规定。
不建议将该物质排放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7. 健康危害:长期或高浓度接触可能会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摄入大量该物质可能导致腹痛、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8.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此MSDS只提供了关于三水醋酸钠的部分信息,仅供参考,操作时应始终遵循所有适用的安全和健康规定。
如有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更全面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12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3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4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5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6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7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8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9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10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11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12搬运伤患。
13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14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15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16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17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18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19危险区内以免危险20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21(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22间内。
23泄漏应急处理:24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5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26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27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28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29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30。
无水醋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醋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acetate中文名称2:无水乙酸钠英文同义词: Acetic acid sodium salt技术说明书编码: 810CAS No.: 127-09-3分子式: C2H3NaO2分子量: 82.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醋酸钠;含量:≥90% ; CAS No. :127-09-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有毒物品,中毒侵入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眼、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可燃; 受热分解有毒含氧化钠气体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有毒含氧化钠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水、泡沫、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