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过程: 将聚合物A溶于另一单体B-引发剂体系; 加热, 单体均
聚的同时, 初级自由基或链自由基向聚合物A链转移, 主链上形成
活性点; 引发B接枝。
2021/3/1
2
上一页
下一页
B + R R R 或 R B 或 R B x 或 R B nA A AA A A A A+ n B A A B A B A B B
C e 4 + +C H 2 - C H O H
C e 3 + +C H 2 C + H + + n A N C H 2 - C O H
O H
( A N ) n
此反应AN很难形成均聚物, 故接枝率高(Ce4+很难引发AN均聚)。 Other redox systems: 纤维素/淀粉/PVA—Ce4+/Co2+/V5+/Fe3+。
NR/MMA/Benzene/BPO: k2> k3 60%↔双键加成, 40% ↔夺取烯丙基氢。 链转移接枝法的缺点
1) 接枝效率低; 2) 接枝物与均聚物共存; 3) 接枝数和支链长
度等难以定量测定和控制。
2021/3/1
4
► 其它应用(p.244): ABS/MBS/ACR/AOS
2) 大分子引发剂法—侧基反应长出支链: 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易
materials/polymer blends/coatings/modifier for the surface of
fibers and fillers/biomedical materials/permeable membrane materials。
若引入亲水性嵌段使之具有表面活性 →dispersing agent /emulsifier/wetting ag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