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和免疫反应的比较:本质上都是机体对 某些抗原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但超敏反应主 要是以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反应则主 要表现为生理性防御反应.
超敏反应的发生,一方面与进入机体的变应原的 性质与数量有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与个体的免疫 状态。
3
•
超敏反应的特点:
1.超敏反应的本质是某些机体在抗原或半抗原刺激 下产生的异常反应。
医学免疫学
(多媒体课件)
1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2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已被某抗原致敏 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组织损伤 或功能紊乱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或 过敏反应。
16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在应用抗毒素血清时,如皮肤实 验呈阳性,可采取少剂量多次注射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其机制可能是小量变应原进入体内与致敏靶细胞上的 IgE结合后,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引起明显的 临床症状,并能及时被体内的某些物质灭活。经短时间 内少量多次反复注射,使体内靶细胞上的IgE大部分或 全部消耗,当再次注入大量变应原时,不会发生超敏反 应,从而达到暂时脱敏的目的。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 道粘膜组织中。含有多种酶,尤其富含过氧化物酶。在 寄生虫感染及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常见嗜酸性粒细胞数 目增多,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9
4、生物活性介质
– 储存介质:组胺、激肽酶原、肝素、胰蛋白酶等; – 新合成介质:白三烯(LTs)、前列腺素D(PGD2)
11
12
• 3、效应阶段 • 指活性介质与效应器官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