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813.00 KB
- 文档页数:31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一、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概念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道路进行测量、定位、监测和评估的工作。
其目的是通过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道路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作用1. 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可以对道路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定位,保证道路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通过测量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错误,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
2. 提高施工效率。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可以对道路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测量工作,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保证工程安全。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可以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通过测量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 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可以记录道路建设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情况和结果,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通过测量工作,可以对道路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评估,为工程验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5. 为工程管理提供支持。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测量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为工程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调整。
三、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现代的卫星定位技术和无人机测量技术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1. 传统地面测量方法。
传统地面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仪器在地面上进行测量,包括使用测距仪、水平仪、经纬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传统地面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和小范围的测量工作。
2. 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等。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项目概述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
其目的是通过测量获得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数据,为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二、测量目标1.界址点测量:确定道路工程的边界和界址点,保证工程施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高程测量:测量和记录道路工程地表的高程数据,为后续的道路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水平测量:确定道路工程的线性和曲线的位置,包括中心线,边线和边坡线位置等。
4.施工监测: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测道路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三、测量方法和步骤1.前期准备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获取测量设备和工具,制定测量方案,选取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范围等。
2.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是保证工程施工合法性和合规性的重要步骤。
首先,需要查看相关地籍图纸和规划设计文件,确定道路工程的边界和界址点的位置。
然后,使用GNSS技术或传统测量方法测量界址点的经纬度坐标,并进行记录和标志。
3.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确定道路的地表高程数据。
可以采用GPS测高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进行高程测量。
首先,需要在道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高程控制点,并测量其高程。
然后,根据测量范围的大小以及地形的起伏情况,选择适当的间距布设测量控制点。
最后,使用测量设备沿道路线进行高程测量,并记录数据。
4.水平测量水平测量是确定道路工程线性和曲线位置的重要步骤。
采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水平测量。
首先,需要在道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控制点,并进行测量。
然后,根据道路的曲线,选择适当的间距布设测量点,在曲线的起始点、拐点和终点进行测量。
最后,使用全站仪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5.施工监测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监测,包括道路的沉降、变形和地面垂直度等指标。
可以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设备进行监测。
首先,需要确定施工监测的位置和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放样和监控的过程。
测量工作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意义、内容、方法、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意义1. 确保工程质量: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测量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工程质量问题。
2. 提高施工效率:准确的测量数据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调整。
3. 保障施工安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优化工程设计:施工测量数据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反馈,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
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内容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施工测量的基础,主要包括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施工放样和监控提供基准。
2.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标出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关键位置,为施工提供直观的指导。
3. 施工监控:施工监控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测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4.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对已完成施工的公路工程进行最终测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光学测量、电子测量等,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2. 现代测量方法:包括卫星定位测量(GPS)、激光扫描测量等。
3. 数字测量: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等进行测量,如数字水准仪、数字经纬仪等。
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要点1. 严谨的操作:测量工作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测量精度。
2. 充分的准备: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等。
3. 合理的布局:测量布设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主干道路工程,全长约5公里,起止桩号分别为K0+000和K5+000。
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
二、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2. 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查;4. 测量仪器检定证书及测量人员资质证书;5. 测量放样报验单。
三、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1)采用国家二等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基准点;(2)沿道路红线布设闭合水准路线,闭合精度不得低于±1mm/km;(3)在道路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与二等水准点的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2mm;(4)施工过程中,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准确性。
2. 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二等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基准点;(2)沿道路红线布设闭合水准路线,闭合精度不得低于±1mm/km;(3)在道路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与二等水准点的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2mm;(4)施工过程中,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准确性。
四、施工测量1. 总则(1)施工测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图纸要求进行;(2)施工测量应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3)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做好数据整理和保存;(4)施工测量成果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
2. 施工放样的步骤和方法(1)根据设计文件及图纸,编制施工放样预算,明确放样所需仪器、材料及人员;(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放样基准点;(3)进行施工放样,包括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4)对放样成果进行复核,确保其准确性;(5)根据放样成果,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五、变形监测1. 路基本体沉降监测(1)沿道路中线布设沉降观测点,间距不得大于100米;(2)采用二等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基准点;(3)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观测周期不得大于1个月;(4)根据观测数据,分析路基本体沉降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测量前准备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1. 制定测量任务书:明确测量范围、标高要求、控制点等细节; 2. 确定测站位置:根据测量范围和要求确定测站位置;3. 确定控制点:选取适当的控制点进行控制;4. 确定测量仪器及设备:选择符合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及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5. 编制测量记录表:记录各项测量数据和结果。
二、测量原理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中,需要掌握以下测量原理: 1. 坐标测量原理; 2.角度测量原理; 3. 高程测量原理; 4. 大地坐标系转换原理。
三、测量方法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以下测量方法: 1. 控制点测量:通过地面控制点与天线反射器配合测量,确定测站坐标; 2. 波前测量:根据波前反射原理进行测量; 3. 条形测量法:根据条形测量仪进行测量; 4. 高程测量:通过全站仪或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高程测量。
四、测量管理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中,需要建立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 测站设置:合理设置测站,确保所选位置能够充分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2. 测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测量数据管理系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精度控制:做好测量前的控制工作和测量过程中的精度监控,确保测量精度; 4. 测量质量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误差,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建立测量档案:妥善保存测量记录和数据,建立测量档案,方便今后参考。
五、测量应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前准备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1. 工程设计:测量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预算估算:测量数据可作为工程预算估算的依据; 3. 工程验收:测量结果可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4. 工程改建:测量结果可为工程改建提供基础数据。
六、总结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管理。
道路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一、引言
道路施工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道路工程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档将介绍道路施工测量的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测量内容和步骤等。
二、测量方法
1. GPS测量方法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测量的技术。
在道路施工中,我们可以利用GPS来确定工地的坐标位置、距离和高程等信息。
通过安装GPS接收设备在施工车辆上,我们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方便调度和管理。
2. 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测量是道路施工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仪或水准仪测量不同点的高差,通过测得的高差和基准点高程值的差异来计算各点的
实际高程。
全站仪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测量点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结合测距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各点的坐标和高程。
3. 其他测量方法
除了GPS和高程测量方法,还可以使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
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
测量方法。
三、仪器设备
1. GPS接收设备:用于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坐标。
2. 水准仪:用于测量不同点的高差,确定各点的实际高程。
3. 全站仪:用于测量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距离,计算各
点的坐标和高程。
4.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5. 经纬仪:用于测量经度和纬度。
四、测量内容和步骤
1. 道路布局测量。
一、前言为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公路工程测量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
三、施工测量原则1. 施工测量应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再进行细部测量。
2. 施工测量应确保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3. 施工测量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
四、施工测量程序1. 施工准备阶段(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地形图、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
(2)确定施工测量基准点,并对其进行复核。
(3)布设施工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 施工过程测量(1)根据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进行放样,确定道路中心线位置。
(2)进行纵、横断面测量,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
(3)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分项工程进行测量,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结束测量(1)对施工完成的道路进行竣工测量,确保道路几何尺寸、厚度、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五、施工测量要求1. 施工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熟悉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
2. 施工测量仪器设备应保持完好,定期进行检定。
3. 施工测量数据应准确、完整、可靠,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
4.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精度。
六、施工测量质量控制1.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精度。
2. 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4. 施工测量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七、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程由某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解释。
3. 本规程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