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计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计算法

工序工时定额=主加工工时+辅助工时

主加工工时的确定:根据产品图纸、加工面余量、加工工艺、机床的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走刀量、吃刀量)计算。冲床、油压机、压铸机、电炉等可按机床上设定(或技术要求)的工艺时间或节拍来确定。

辅助工时的确定:装夹时间、对刀时间、磨刀准备时间、人工休息、换模时间等之总合。这类时间以实测或经验估算为准,有些企业是按标准和制度来执行。

2.实测法

以中等水平的操作工在机床上现场操作,实测工时。

3.类比法

按已有的相似零件的工时定额进行比较、估算,这点全靠成熟工时定额的积累。

确定工时定额的实践性、经验性很强,实际运用时先以计算法或类比法估算,然后以实测法验证、修正。这是我们总结的“一算、二比、三验”法,适合于各种工艺和工序上确定工时定额。最后,总合所有工序上的加工工时就能得到产品加工的工时定额。制定工时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编制销售、生产计划以及成本核算、报价的基本数据,同时也是劳动考核的基础。希望大家重视它,掌握它,并灵活运用。

时间定额

时间也叫“工时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一种(详见劳动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时间定额是某工序占用时间的定额,即一件产品或其在具体某工序上所消耗的时间。要了解时间定额的定义和作用,熟悉作业时间的内容,了解非作业时间的内容及其与作业时间的基本比例。

时间定额包括: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

工时定额管理规定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三、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四、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3、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

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技术工艺部制定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

4、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

技术工艺部修订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5、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后,生产车间方可执行。

五、工时定额管理体系的建立

1、工时定额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成立工时定额审定小组并设工时审核员1名,各制造公司设工时定额员1~2名,各生产车间设工时核算员1名可兼任。

2、集团公司工时审核员的职责是负责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负责公司工时定额标准的组织制定;负责对各制造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相关报表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3、制造公司工时定额员的职责是依据公司工时定额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内产品工时定额的组织制定和日常管理,并组织各车间贯彻执行;负责工时定额的统计分析工作,平衡各车间工时定额水平。

4、各车间核算员的职责是负责工时定额在本车间内贯彻执行和管理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和制造公司要求的各种报表的提报工作。

②直接耗用外购动力的分配标准

动力包括电力和蒸汽等,可以分为外购和自制两种。外购动力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耗用量乘以单价计算,在无仪表计量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标准分配:

a.生产工时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

b.机器工时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分配率

c.机器功率时数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总数

工时定额计算

工时定额计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计算法 工序工时定额=主加工工时+辅助工时 主加工工时的确定:根据产品图纸、加工面余量、加工工艺、机床的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走刀量、吃刀量)计算。冲床、油压机、压铸机、电炉等可按机床上设定(或技术要求)的工艺时间或节拍来确定。 辅助工时的确定:装夹时间、对刀时间、磨刀准备时间、人工休息、换模时间等之总合。这类时间以实测或经验估算为准,有些企业是按标准和制度来执行。 2.实测法 以中等水平的操作工在机床上现场操作,实测工时。 3.类比法 按已有的相似零件的工时定额进行比较、估算,这点全靠成熟工时定额的积累。 确定工时定额的实践性、经验性很强,实际运用时先以计算法或类比法估算,然后以实测法验证、修正。这是我们总结的“一算、二比、三验”法,适合于各种工艺和工序上确定工时定额。最后,总合所有工序上的加工工时就能得到产品加工的工时定额。制定工时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编制销售、生产计划以及成本核算、报价的基本数据,同时也是劳动考核的基础。希望大家重视它,掌握它,并灵活运用。 时间定额

时间也叫“工时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一种(详见劳动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时间定额是某工序占用时间的定额,即一件产品或其在具体某工序上所消耗的时间。要了解时间定额的定义和作用,熟悉作业时间的内容,了解非作业时间的内容及其与作业时间的基本比例。 时间定额包括: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 工时定额管理规定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标准工时手册

协 达 标 准 工 时 手 册 编 制:邹今良时 间:2007-11-21审 核: 时 间: 批 准: 时 间:

一:标准工时主要思路: 制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工时系统采用预定时间系统发,将各工序流程分解成作业单元,通过各单元动作来确定各单元动作的基本时间模块,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实地测量典型产品各单元作业时间,并整理出个单元时间 (可以先把变压器以功率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类界限) (2):确定各工序宽放系数,并形成各单元标准时间 (3):根据标准单元时间制定出个产品的劳动定额 制作标准工时的目的: (1):为生产计划提供基础数据,便于计划达成 (2):基层干部工作的参考依据 (3):提供客观、公平的定额数据来评价员工作业 制作标准工时的作用: (1):是编制各种计划的重要依据 (2):是组织生产劳动的重要依据 (3):是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4):是考核劳动绩效和实施分配的重要尺度 (5):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标准工时简介: 工时又称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量工作,事先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包括; ⑴ 生产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和劳动批量 ⑵ 技术条件,主要指设备、工具与量具等 ⑶ 组织条件,主要指劳动组织条件、操作者的分工协作情况与专门化程度。 标准工时应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 件,如女工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 练 程 度 : 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 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 业 方 法 : 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 量 标 准 :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1: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2: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邹今良数字签名人邹今良DN:cn=邹今良,c=<无> 日期:2007.10.11 19:05:45 +08'00'

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一)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 制定合理的时间定额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或类比的方法,或者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的。在使用中,时间定额还应定期修订,以使其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T0,称为单件工序时间。它由下述部分组成。 1 .基本时间t b 基本时间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对机械加工而言,就是直接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刀具的切入或切出时间)。基本时间可按公式求出。例如车削的基本时间t b 为: 式中t b ——基本时间( min ); L j——工作行程式的计算长度,包括加工表面的长度,刀具切出和切入长度( mm ); Z ——工序余量( mm ); n——工件的旋转速度( r/min ); f——刀具的进给量( mm/r ); a p——背吃刀量( mm )。 2 .辅助时间t a 辅助时间是为保证完成基本工作而执行的各种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它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开动和停止机床的时间、加工中变换刀具(如刀架转位等)时间、改变加工规范(如改变切削用量)的时间、试切和测量等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的确定方法随生产类型而异。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使辅助时间规定得合理,需将辅助动作分解,再分别确定各分解动作的时间,最后予以综合。中批生产则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单件小批生产则常用基本时间的百分比来估算。 3 .技术服务时间t c 技术服务时间是指在工作进行期间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修磨刀具、砂轮及修整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确定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

确定切削用量与工时 姓名:冯金祥 学号:201102070505 班级:卓2班 工件材料为45钢,MPa b 640=σ,模锻件。 工序3 车左端面,车外圆 加工要求:切端面3.2mm 、粗车外圆Φ89.6mm 至Φ86.6mm ,以Φ40.5mm 外圆柱为粗基准。 机床:CA6140 刀具:直头焊接式外圆车刀 YT15硬质合金车刀2516?=?H B 1. 1) 确定切削量p a :单边余量 3.2p a mm =,一次走刀完成。 2) 确定进给量f :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4得,0.5~0.7/f mm s =, 参考CA6140机床的横向进给量,确定s mm f /61.0= 3)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粗车时硬质合金刀具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为 1.0~1.4mm ,取1.2mm ,耐用时间T 为60min 。 4) 确定切削速度c v :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7,确定242=v C , 15.0=v x ,35.0=v y 5,20.0=m 。各修正系数为:87.0=Mv K ,0.1=Tv K ,8.0=Sv K ,0.1=tv K ,0.1=Kv K ,81.0,=v K K 。 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 ,0.20.150.35 242 0.87 1.00.8 1.0 1.00.8160 3.20.6160.07/min v v v c Mv Tv sv tv kv k v x y m p C v K K K K K K T a f m == ??????=

5) 确定主轴转速:1000100060.07 208.26/min 89.9 c w v n r d ππ?= ==?,参考CA6140机床的说明表,取min /200r n = 6) 计算基本时间j T :min 42.061 .020051 =?== nf L T j 7) 计算辅助工时:变换刀架的时间为0.05min ,变换进给量的时间为0.02min , 启动调节切削液的时间为0.05min ,共计辅助时间0.12min f T =; 2、粗车外圆: 选择切削用量: 1) 确定切削量:单边余量mm a p 6.1=,一次走刀完成。 2) 确定进给量f :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4得,s mm f /9.0~6.0=, 参考CA6140机床的进给量,确定s mm f /61.0= 3)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粗车时硬质合金刀具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为 1.0~1.4mm ,取1.2mm ,耐用时间T 为60min 。 4) 确定切削速度c v :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1.27,确定242=v C , 15.0=v x ,35.0=v y 5,20.0=m 。各修正系数为:87.0=Mv K ,0.1=Tv K ,8.0=Sv K ,0.1=tv K ,04.1=Kv K ,81.0,=v K K 。 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 min /32.6981.004.10.18.00.187.061 .06.160242 35 .015.02.0,m K K K K K K f a T C v v k kv tv sv Tv Mv y x p m v c v v =??????= = 5) 确定主轴转速n :min /56.2459 .8932 .6910001000r d v n w c =??== ππ,参考CA6140机床的说明表,取转速min /250r n = 6) 计算基本时间j T :?++=y l L ,l=78mm ,其中?+y 入切量和超切量为4.3mm , 则L=82.3mm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A公司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体系, 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量产品制造过程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 3 使用术语及定义 3.1工时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单位:小时)。计算方式为:加工(注:装配过程含包装)过程中所有工序工时定额的总和。工时定额是公司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的基本依据。 3.2 工时定额由基本时间(Tj)和辅助时间(Tf)组成.其中:辅助时间又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用公式表示为:工时定额工时定额=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 序号项目主要内容备注 3.2.1 基本时间(Tj)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3.2.2 辅助时间(Tf) 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3.2.2.1 服务时间Tw 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宵、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2.2.2 休息时间(Tx) 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3.2.2.3 准备与终结时间(Tz) 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3 产品工时定额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 管理体系 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系,公司授权人力资源科统筹公司劳动工时定额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在公司管理框架下,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组织自己的工时管理体系。 4.1 职责分工 4.1.1 人力资源科职责 4.1.1.1 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 4.1.1.2 负责公司劳动工时定额政策、制度的制定、核查、申报等工作。 4.1.1.3 公司经营范围内各类产品及服务的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的具体管理工作。 4.1.1.4 负责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日常指导、检查、分析调研及宣传、培训工作。 4.1.1.5 根据工时定额核定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 4.1.2 产品设计及技术部门职责 4.1.2.1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完整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2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改进或革新后完整的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3 为工时定额的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1.3 生产部职责 4.1.3.1 根据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办法,对当期发生临时工时的派工、检查、验收、核准等日常管理工作。 4.1.3.2 负责劳动工时定额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统计分析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反馈工作。 4.1.3.3 根据工时定额审核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 4.1.4 各级工时定额使用部门的职责 4.1.4.1 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2、刨削、插削 所用符号机加工工时定额,机械加工定额,机加工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加工中心定额,工时 tj——机动时间(min) L——切刀或工作台行程长度(mm) 1——被加工工件长度(mm) 11——切入长度(mm) 12——切出长度(mm) 13——附加长度(mm) 14——行程开始超出长度(mm) 15——行程结束时超出长度(mm) B——刨或插工件宽度(mm) h——被加工槽的深度或台阶高度(mm) U——机床平均切削速度(m/min) f——每双行程进给量(mm) i——走刀次数 n——每分钟双行程次数 n=(1000×VC)/L×(1+K) 注: 龙门刨:K=0.4-0.75 插床:K=0.65-0.93 牛头刨:K=0.7-0.9 单件生产时上面各机床K=1 ①插或刨平面 tj=(B+12+13)×i/(f×n)=2×(B×11+12+13)×i/(f×Um×1000)(min) ②刨或插槽 tj=(h+1)×i/(f×n)=(h+1)×i×L/(f×Um×1000)(min) 注: 龙门刨:14+15=350mm 牛头刨:14+15=60mm(各取平均值) ③刨、插台阶 tj=(B+3)×i/(f×n)(横向走刀刨或插)(min) tj=(h+1)×i/(f×n)(垂直走刀刨或纵向走刀插)(min) 3、钻削或铰削 所用符号机加工工时定额,机械加工定额,机加工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加工中心定额,工时 tj——机动时间(min)1——加工长度(mm) 11——切入长度(mm)11——切出长度(mm) f——每转进给量(mm/r)n——刀具或工件每分钟转数(r/min) Φ——顶角(度)D——刀具直径(mm) L——刀具总行程=1+11+12(mm) 钻削时:11=1+D/[2×tg(Φ/2)]或11≈0.3P(mm)

工时定额计算手册簿

工时定额计算手册

目录 一. 普通车床 (5) 1.车床时间定额标准(通用部分) (5) 2.C615~C618时间定额标准 (10) 3.C620时间定额标准 (12) 4.C630时间定额标准 (14) 5.C650时间定额标准 (16) 二.镗床 (18) 1.镗床时间定额标准 (18) 三.立式机床 (21) 1.立式机床时间定额标准 (21) 四.龙门刨床 (23) 1.龙门刨床时间定额标准 (23) 五.牛头刨床 (25) 1.牛头刨床时间定额标准 (25) 六.磨床 (26) 1.平面磨时间定额标准 (26) 2.外元磨时间定额标准 (28) 3.内元磨时间定额标准 (30) 七. 铣床 (32) 1.铣床时间定额标准(一) (32) 2.铣床时间定额标准(二) (36) 八.制齿机床 (39) 1.滚直齿、斜齿、蜗轮、插内外齿、刨齿、剃齿、齿倒角时间定额标准 (39) 九.拉床 (42) 1.拉床时间定额标准 (42) 十.插床 (44) 1.插床时间定额标准 (44) 十一钻床 (45) 1.钻床时间定额标准 (45) 十二. 钳工 (48) 1.钳工时间定额标准(一) (48)

2.钳工时间定额标准(二) (50) 3. 钳工时间定额标准(三) (53) 十三. 冷冲模 (56) 1.冷冲模装配时间定额标准 (56) 十四. 冲床 (58) 1.冲床时间定额标准 (58) 十五. 锻造 (61) 1.锻造时间定额标准(一) (61) 2. 锻造时间定额标准(二) (63) 十六. 铸造 (65) 1.铸造时间定额标准 (65) 2. 铸造复杂程度分类 (68) 十七. 铆工 (71) 1.铆工时间定额标准(一) (71) 2.铆工时间定额标准(二) (75) 3.铆工时间定额标准(三) (77) 十八. 点焊 (79) 1.电焊焊接时间定额标准 (79) 十九.木型 (83) 1.木型制造时间定额标准(一) (83) 2.木型制造时间定额标准(二) (87) 二十. 喷漆 (90) 1. 喷漆时间定额标准 (90) 附录 (93) 一.冷冲模赚装配复杂程度分类 (93) 二.公式时间定额标准,设备适用范围及工序内容 (104) 三. 应用举例 (106) 1.车床C620加工例题 (106) 2.2.5m立车 (109) 3.镗床例题 (110) 4.Z525 (111) 5.龙门刨(6M) (113) 6. 牛头刨 (115) 7.15 吨冲床 (116)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4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WI014.034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4.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4.2.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合理的劳动强度和正常的作业速度下完成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单位作业量所需的作业时间。 4.2.2 标准工时申请条件:有受控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图支持且可增值的工序。 4.2.3 标准工时的基本构成:标准时间 =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4.2.4 宽放率的构成、定义、计算方法详见LS/GWI012.005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 4.2.5 时间测定方法 4.2. 5.1 选定被测时间的作业工序,将每一单位作业分割成具体的作业要素、必要时再对作业要素分割成具体的动作要素。

成本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制订计划,科学地组织生产,开展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基础资料,为企业经营者决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编制计划和预算的依据,也是进行核算、薪酬分配和成本控制的基础。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定额,有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控制消耗、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提高竞争力 定额通常包括: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工时定额、产量定额)、费用定额和储备定额等。如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工资)定额、管理费定额、原材料储备定额等。此外,定额还包括:员工人数定额、产品产量定额、产品质量定额、设备利用率定额、资金定额等。 消耗定额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应该消耗的物质数量标准。例如:原材料消耗定额(如机械制造业用的钢材、生铁等)、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如机械制造业用的润滑油、耐火材料等)和能源消耗定额(如电力、煤炭等)。 “消耗定额”通常包括工艺定额、生产定额和供应定额。 工艺定额 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达到的原材料正常消耗的数量标准。是原材料成本控制中生产投料数量的依据。工艺定额包括原材料的有效消耗和工艺损耗两部分。 有效消耗是指构成产品的材料净耗,如产品净重的消耗或净含量的消耗。工艺损耗是指生产准备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产品形状或性能必需产生的损耗,如机械加工产品的边角余料、化工产品的工艺损失等。这些工艺损耗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工艺损耗量取决于产品设计工艺、生产技术条件和人员的操作水平 生产定额 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必须的原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是原材料成本控制中控制领料和仓库发料的依据。生产定额除了包括工艺定额外,还包括难以预料的废品损失所产生的原材料消耗 供应定额 是指供应部门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所必须采购的原材料数量标准。是编制采购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供应定额除了包括生产定额外,还包括原材料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损耗以及由于其他非正常原因所造成的原材料消耗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2 式中:k m—材料系数 n—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n=1);k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H 2.1. 方T =料 : 2 机k B 式中: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

D 2.2.棒料: T 2 机= 4 式中 D —棒料外径 mm D d 02 2.3. 管料 : T 机 = 2 — 1000 4 0 式中 d 0— 管料 内径; mm H H 0*B 0 T 机 = — 2 8000 —方管外形高 3.吊料时 L 间: T 1 吊 = 4.装卸料时 000 间及其它时间: 装卸 2.4..方管: 式中: H mm ;H 0—方管内腔高 mm ; B 0—方管内腔宽 mm ;

800 综上所述: 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 n=1-2;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k 2=1(n=1);k 2=0.55(n=2)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 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b —剪角次数 剪板工时系数表 =0.12+ 40 3 额:

工时定额管理程序

工时定额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使公司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返工工时定额管理规范化,且为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适度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为公司编制管理、员工待遇提供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工时定额制度的工作要求、流程与责任。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返工工时定额的制定及修定; 公司所有执行工时定额的车间、班组及个人均适用本制度。 3、职责 3.1 公司成立定额管理小组,成员由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制造部和财务部派员组成,财务部为定额制定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和修改本公司的工时定额企业标准,对公司定额管理小组测定的定额进行汇集、上报总经理审批,负责检查、督促《工时定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2 技术部负责提供所有产品的完整产品图、工艺文件、工艺流程、产品工序。 3.3 制造部负责提供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各型号产品的年生产批量及设备、工装动态情况表。 3.4 制造部对所有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工时定额的制定及修定的建议权。 3.5 定额管理小组具有所有新品、定型产品、科研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工返修,外协加工的工时定额、工价制定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所有定额的变动必须由定额管理小组提出,形成书面意见呈报总经理签字后生效,任何人的口头承诺都不能作为调整的依据。 3.6 对于一段时间某产品工序产量超出正常范围的(上下波动大于等于5%以上)的产品,工资结算员应立即向财务部门领导汇报,财务部应立即责令管理小组分析查找原因(如:是否存在改变工艺、设备、模具等客观因素),定额管理小组要及时重新测算,并将结果与处理方案形成专题报告(工作请示报告),上报公司总经理; 4、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2016-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机械加工 时 疋 额 计 算 标 准

?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T= (k m T 机 +nT 吊 +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 n —一次装夹 工件数;n=1-2 ;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2.机动时间:T 机 式中D —棒料外径 mm T H T 机=7 20 式中:H —方管外形 高 H 0—方管内腔高 B 0—方管内腔宽 综上所述: 方料:T= (0.12+n0.0519H+0.001L ) k 2-0.00013 H)*B 0 (min ) 圆料:T= (0.12+n0.0429D+0.001L ) k 2-0.0001 G 02 (min ) n ——次装夹工件数; n=1-2 ;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k 2=1 (n=1 ); k 2=0.55 (n=2 ) 1.5材料加工难度系数 式中: -板厚mm H 查下表 k B -材料宽度系数, 2.2.棒料: 23管料: T 机=■24 式中d 0—管料内径; d o 2 10000 mm 3.吊料时间: T 吊=舄 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 T 装卸=0.12+ L 1800 D + 840 1.工时计算公式: k 2=1 (n=1 ); k 2=0.55 (n=2) 2. 1.方料: =k B H 20 2.4方管: H 0*B 0 8000 mm mm mm

?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b —剪角次数 剪板工时系数表 B.剪板去毛刺T 毛剌:(min ) C.剪板校正T 校:(min ) 材料系数:K=1?1.5 注:材料系数不含单件长度 L < 150mm 或单件重量w 250g 的零件。 2 .冲压T 冲(min ) : T 冲=a 每冲一次工时 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折弯工时定额T 折(min ): T 折=2 Q 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 A.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a T= k* ( a + b ——) T 毛剌=0.3 + L/400 L-处理长度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规定

公司劳动定额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合理组织生产劳动和有效运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一定的产品(工作)所规定消耗标准,是正确编制生产、技术、财务、劳资等方面的计划及按劳分配的依据。 第二条劳动定额必须贯彻劳动经济政策和上级有关定额工作指示,应结合实际,运用科学方法,制订和修改劳动定额,保持劳动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性。 第三条劳动定额属经济法规,必须维护其严肃性。凡公司批准实施的现行“计件定额”,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任意修改。 第二章管理 第一条在公司内劳动定额工作实行一级管理,以计件定额为主,产量定额为辅。 第二条技术部门负责公司的各类产品劳动定额的制订、修改工作,参与对工时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考核工作。 第三条生产部门计件定额由财务部门依据技术员提供的定额进行制订、贯彻、修改。 第四条财务部门负责对生产工时完成情况的检查、统计分

析和考核等工作,有关资讯及时与技术部门沟通。 第三章工时定额的制订 第一条计件定额(产量定额)的标准:定额水平必须保持先进合理,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操作实践,多数人能达到,少数人可以超过或接近水平。 第二条制订计件定额必须以产品图纸、工艺文件为依据,根据不同工种、不同操作条件,逐道工序制订定额。 第三条制订计件定额的方法:以技术计算、技术测定为主,以类推比较、经验估算、模拟排时等方法为辅。 第四条负责相关工段的技术人员在生产技术准备阶段的小批试生产前,应编制并提出“试行计件定额。 第五条技术员试行计件定额”通过工艺验证和生产确认后,应将其整理并提交主管领导审批后成为“正式计件定额”。 第六条“正式计件定额”报审时,各技术员应同时提交试行定额的计算、估算资料和测定、验证资料。 第四章劳动定额的修改 第一条为了保持定额的先进合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定额必须适时进行修改。定额修改由技术部门提出修改方案,审批后即为正式定额。 第二条在定额执行期间,如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进行

工时定额及工票管理办法

湖北江山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工时定额管理流程,完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健全工时定额管理体系,提高工时定额管理水平,为公司生产组织、劳动组织、薪酬分配、成本核算、对外报价提供准确的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对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内部经营结算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基础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公司每位员工都应认真贯彻和自觉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第三条基本原则 (一)定额水平平均、先进、合理原则。 (二)专人负责,集中管理原则。 (三)适时修订,逐步平衡原则。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五)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原则。 第四条工时定额达额率 工时定额达额率是生产工人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定额工时与 实作工时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工时定额达额率=完成的定额工时/实作工时×100%。工时定额达额率是反映企业工时定额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司产品工时定额水平按以下原则进行确定: 单台(N≤5台/批)试制产品工时达额率为150%; 小批量(5台/批<N≤10台/批)产品工时达额率为130%; 中批量(10台/批<N≤30台/批)产品工时达额率为120%;

大批量(>30台/批)产品工时达额率为110%; 第二章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 第五条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工时定额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主管工时定额的副总经理 成员:定额员、相关工艺人员、车间主任 其职责如下: 1、负责整机新产品定额工时的评审; 2、负责产品定额工时修订方案的评审; 3、产品或零部件工序工时争议较大,定额员认为有必要提交讨论时,由工时定额小组进行讨论裁决。 工时定额小组领导具体人员及其工作准则另行行文确定。 (二)公司设立专职定额员,具体负责产品定额工时的制定、修订和定额工时的日常管理。 第六条产品定额工时的制定与管理 (一)产品定额工时由定额员制定。定额员根据研发部门提供的产品图纸、工艺规程及工艺路线等技术资料,按照零部件工艺工序制定产品零部件工序定额,工序定额单位统一用分钟表示。整门份产品工时须按照分部件、分工种进行工时汇总,汇总工时单位用小时表示。 (二)整门份定额工时制定完毕后,提交工时定额领导小组进行讨论评审,评审通过后经有关部门会签下发执行。 (三)评审通过后的产品定额工时在执行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调整。个别零部件或者工序定额确有不合理的,由定额员提出调整方案报工时定额领导小组,经组长批准后进行调整;对于争议较大的(单件工时差别在10小时以上或者一次批量生产工时在100小时以上)要提交工时定额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调整。 (四)定额工时的确认由个人完成。检验人员开具的工票是操作工人完成产品零部件某道工序或合格产品的原始凭证。每月25日前,操作工人凭检验人员当月开具的工票到工时定额管理部门填写工时,由定额员对照完成的工序和产品工序工时定额填写并盖章签字,转交统计员

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案例 前言 一、内容提要: 1、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2、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计算案例 3、关于劳动定额时间组成方面的案例 4、用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5、用经验估计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6、用统计分析法计算劳动定额案例 二、考试目的和考试要求: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概念与计算方法、劳动定额测定的其他方法经验估计法和统计分析法的了解。重点考察应考人员对劳动定额时间组成、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试基本要求: 了解: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概念与计算方法。 掌握:用经验估计法和统计分析法计算劳动定额的方法 熟悉:劳动定额时间组成、平均法计算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 三、内容辅导: 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劳动定额的编制与计算方法基础知识 一、时间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1.时间定额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工作时间。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每个工日工作时间按现行制度规定为潜水作业6小时,隧道作业7时,其余均为8八小时。 2.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的产量 或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 3.时间定额确定方法 (1)利用公时规范计算,公式如下: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2)劳动定额时间组成: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时间。 即: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二、产量定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工日)所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产量定额=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或 产量定额=班组完成产品数量总和/班组成员工日数总和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

机械加工工时定额 前言 1、合理得零件加工时间定额,就是正确得反映机械加工成本、工人劳动量与劳动报酬得基本数据。 2、机械加工得时间定额,就是计划设备与工人数量得基本依据。 3、机械加工时间定额得合理与否,它客观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得高低。 4、机械加工时间定额,使生产技术管理得基本要素。 机械加工时间定额与其组成 1、什么就是机械加工时间定额?它就是指完成一个零件或零件某一工序加工所规定得时间。 2、时间定额得组成: (1)、机动时间(也称基本时间)(Tj)—-就是指直接改变工件尺寸、形状与表面质量所需要得时间。它包括刀具趋近、切入、切削与切出得时间。 (2)、辅助时间(Tf)——用于某工序加工每个工件时,进行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得时间、包括装卸工件与有关工步得时问、如启动与停止机床、改变切削用量、对刀、试切、测量等有关工步辅助动作所消耗得时间。 (3)、布置工作地、休息与生理需要得时间(Tbx)——指工人在工作时间内清理工作地点以及保证正常工作时所消耗得时间。其中包括阅读交接等,检查工件,机床,对机床进行润滑与空运转,更换与修磨刀具,检具与刃具,清理切屑,工作前取出与工作后归还工具,交班前擦拭机床,清理工作场地,填交接班纪录及工作时间内允许必要得休息与生理需要得时问。为了计算方便,根据加工复杂程度得难易,按操作时间得百分比来表示。 (4)、准备终结时间(Tzz)——就是指工人在加工一批工件得开始与结束时间所做准备工作与结束时所消耗得时间。包括熟悉图纸,工艺文件,进行尺寸换算,借还工具、夹具、量具、刃具,领取毛坯,安装刀杆、刀具、夹具,转动刀架,修整砂轮,点收零件,调整机床,首件检查,加工结束时清理机床,发送成品等。 一般情况,准备与终结时间分固定部分与另加部分、固定部分就是指一批零件加工前必须发生得时间。另加部分就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做某些准备与结束工作所需时间。加工一批零件只给一次准备与终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1.doc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1 时定额管理制度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三、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

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四、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3、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 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技术工艺部制定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4、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 技术工艺部修订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5、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经理办公会批

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工时计算公式:(机吊装卸) 式中:—材料系数 —一次装夹工件数;; —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机动时间:机 .. 方料: 式中: 板厚 式中—棒料外径 .. 管料: 式中—管料内 径; ...方管: 式中:—方管外形 高;—方管内腔高; —方管内腔宽; .吊料时间: .装卸料时间 及其它时间: 综上所述: 方料:() * () 圆料:() () —一次装夹工件数;; —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剪角次数 剪板毛刺工时: 处理长度 机 机 机 — 机 — * 吊 装卸 * ( )

剪板校正 校* 材料系数 ~ .冲压 折弯工时定额:Σ (理论计算:每刀分×折→) ↓ 准备工时 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风割工时 公式: 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修磨 风割 .焊接单 件工时: 焊接工件装卸点焊 全焊 装卸工件工时:工件装卸() 式中:—装卸基本工时;(取); 工件数 重量系数(见表) . 点焊单件工时:点焊 式中:— 点焊基本工时;—点焊数;—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 . 全焊单件工时:全焊 Σ 式中:—全焊基本工时;—焊缝段数; —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Σ焊缝长 焊接参数调节次数 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 重量系数() 风割 风割长度 ×

、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 、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 、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 、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分钟 、点焊螺母按分钟一个 四.钻床工时定额 、机装卸 其中—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有深度要求扩孔及攻丝、机动时间机 注:≥时,须另增排屑时间。 、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装卸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生产部实施工时定额考核办法(试行) 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益,防止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体现员工多劳多得的宗旨,公司决定对部分工种实施工时定额考核制度,实现员工利益与生产效益挂钩,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对实行工时定额的员工工资结构进行调整,绩效工资统一定为500元,基本工资根据个人现在工资-绩效工资。 例如某员工现在工资为1800元,调整后工资结构为: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现工资+加班工资+定额超产=总工资 1300 + 500 = 1800 + XXX + XXX = XXXX 同时班长工资也做如下调整: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班长津贴=现工资+加班工资+定额超产=总工资 1400 + 500 + 600 = 2500 + XXX + XXX = XXXX 2、基本工资构成: 考勤工资(45%)+劳动态度(15%)+工作技能(32%)+全勤工资(8%)=基本工资 3、加班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0.45/208*1.5=平常加班工资 基本工资*0.45/208*2=周日加班工资 4、定额超产计算方法如下: 当月工时<208H每减少一小时工资扣减2.4元 当月工时在208——308之间每超出1H按3元计算 当月工时在308(含308)——408之间每超出1H按4元计算 当月工时在408(含408)以上每超出1H按5.2元计算 5、当某工种在待工时由部门安排其他工作,工时按每天8H计算。特殊情况下经部门长同意可跨工种(实行工时定额管理工种)作业,工时计算方法按原定额工时的 1.2倍计算。 6、因突击生产需要加班时,由班长统一填写《加班申请单》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加班,并作为加班工资计算凭证由部门主管统一保管,加班工资只有在本月定额工时超出当月考核时数时计算。 7、请假时计算方法: 每请假1H扣减工资={(基本工资*0.45)+绩效工资}/208(元) 当月考核时数=当月定额时数-请假时数,请假1天(不含1天)以上扣除当月全勤工资。 注:实行工时定额管理现阶段仅在车床,铣床,数控车床等3个工种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