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诊治
- 格式:ppt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84
·5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FEB. 2024, Vol.22, No.2 Total No.172【通讯作者】陈文娟,女,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内科诊治。
E-mail:180***************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T Findings5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总第172期及多于1个肺叶或25%~50%的肺脏受累;3级:病变累及>50%的肺脏,未累及全肺;4级:病变累及全肺。
当CIP临床症状与影像学分级不一致时,以两者中较高级别为CIP严重程度等级。
1.4.2 影像学分型 本组CT资料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进行独立的回顾性分析,评估内容:C I P 的分布特征病灶位置、范围、有无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情况等,记录影像学分型,意见存在分歧时经讨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记录。
CIP 影像表现模式[7]:(1)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模式;(2)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模式;(3)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模式;(4)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IP-ARDS)模式;(5)细支气管炎模式;(6)其他模式(不能归类为上述5种表现模式)。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应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CIP临床分级与影像分级的相关性,P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CIP分级情况HP样3例,NSIP样1例),2级9例(OP样6例,HP样1例,NSIP样2例),3级4例(OP样2例,NSIP样2例),4级2例(AIP样,2例)。
不发烧的肺部感染更严重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其中,发烧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出现肺部感染。
实际上,不发烧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的病情,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关切。
1. 隐匿性肺炎:肺部感染通常会导致发热,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发热症状。
这称为隐匿性肺炎,这种情况下,致病微生物在肺部生长可能更为迅速和严重,增加了感染进展与合并症的风险。
2. 免疫抑制:某些患者可能因免疫系统抑制而不出现发热的肺部感染。
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或化疗治疗的患者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无法产生明显的发热反应。
这使得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困难。
3. 难以引起重视: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对发热不敏感,尤其是在早期阶段。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对持续低度发热已经习以为常,从而容易忽视与发热相关的症状。
因此,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被轻视,延误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4. 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
某些病原体可能导致肺部组织破坏和坏死,导致严重的肺炎和呼吸衰竭。
此外,肺部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如心脏、骨骼或脑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并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5. 诊断困难: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肺结核、非感染性肺疾病或肺癌等。
这会导致延迟或错误的治疗,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面对不发热的肺部感染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存在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如果出现新的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即使没有发热,也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例如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以及痰液或血液的实验室检查等。
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免疫功能评估。
总之,不发热的肺部感染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更严重病情和并发症。
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副作用研究免疫抑制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移植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治疗领域的药物。
其作用是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或抵御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并有效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
但同时,免疫抑制药物也具备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肺炎、恶性肿瘤等的风险。
因此,对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研究是医学界长期以来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免疫抑制药物在移植手术中的应用现状移植手术是一项治疗多种器官衰竭和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异体移植手术时,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会对异体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功能衰竭。
为了避免此类反应的发生,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有效抑制机体排斥反应并促进移植物成功。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移植手术的一项标准操作。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甲氨蝶呤等。
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来抑制机体排斥反应,维持移植物的正常功能。
尽管免疫抑制药物对于移植手术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也是许多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
二、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研究副作用是免疫抑制药物临床应用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免疫抑制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感染、肿瘤、肝肾功能损害等。
下面将详细论述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机理和预防措施。
1、感染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对于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因此,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喉咙痛、咳嗽、嗓子发炎等感染的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预防是关键。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感染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同时,患者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肺炎肺炎是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肺部感染的最常见症状。
免疫抑制药物使得患者对于肺部感染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加上长期卧床、呼吸道清理功能下降等因素,容易导致肺炎的发生。
为了预防肺炎,医生通常会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扩张肺活量等锻炼,以增强肺部抗菌能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Radiology2021Nov 鸦44穴6雪:667-67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CT 影像表现特征及处理张倩1陶秀丽2吴宁1,2*【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 )是免疫治疗中因免疫耐受失衡引起的重要且潜在致命的并发症。
胸部CT 是CIP 检出和随访的重要工具,其影像特征和分型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就CIP 的临床特征、CT 影像特征、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63.1;R445.3文献标志码:A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CT and management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ZHANG Qian 1,TAO Xiuli 2,WU Ning 1,2.1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2PET-CT Center,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U Ning,E-mail:******************.com【Abstract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CIP)is an important and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during immunotherapy due to the imbalance in immune tolerance.Chest CT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CIP detection and follow-up.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n chest CT provid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IP in clinical features,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Keyword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Tomography,X-raycomputed;Differential diagnosisIntJMedRadiol,2021,44(6):667-672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1影像诊断科,2PET/CT 中心,北京100021通信作者:吴宁,E-mail :******************.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1870)*审校者DOI:10.19300/j.2021.Z19161综述胸部放射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 )的出现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目前ICI 已经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头颈鳞癌、胃癌、霍奇金淋巴瘤、肝癌等[1]。
2023 免疫相关性肺炎诊治要点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 CIP 的总发生率及重度 CIP 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肿瘤患者。
致死性 CIP 的发生率为 0.2%~ 0.5%,CIP 是免疫治疗相关死亡的独立危急因素。
Meta 分析结果显示ICIs 单药治疗NSCLC 时的CIP 总发生率为3.1%~4.1%,重度 CIP 的发生率为 1.4%。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D⁃1 抑制剂与 PD⁃L1 抑制剂相比,前者 CIP 的发生率较高〔3.6%,1.3%〕且重度 CIP 发生率高〔1.1%, 0.4%〕,但由于缺乏头对头的争论,PD⁃1 与PD⁃L1 抑制剂引起的 CIP 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还有待争论证明。
CIP 的发病时间从第 1 次使用 ICIs 后数小时至 24 个月不等,中位发病时间为 2~3 个月,CIP 的发病时间可能晚于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响.PD⁃1 抑制剂与 CTLA⁃4 抑制剂联合治疗时 CIP 的发病时间有提前的趋势。
重度 CIP 一般常发生于免疫治疗开头后 6 个月,但鉴于免疫反响的滞后性和持续性,CIP 可发生在免疫治疗中的任何时间.应全程检测与随访。
CIP 的危急因素:(1)联合治疗:与 ICIs 单药治疗相比,免疫联合治疗〔如双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增加发生 CIP 的风险。
(2):高龄〔年龄≥70岁〕、亚洲人群、有烟草暴露史、有肺部根底疾病、基线肺功能受损及多线治疗等可能与 CIP 的发生有关。
CIP 的临床表现:(1)缺乏典型临床病症,1/3的患者发病时可无病症。
(2)通常 CIP 可表现为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及乏力等。
(3)CIP 常见的体征缺乏特异性,可消灭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或 Velcro 啰音等。
CIP 的影像学检查:(1)推举肺部 CT。
(2)主要表现为双肺野散在或布满性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纤维条索影等。
免疫抑制患者(ICH) 重症肺部感染4例许多免疫性疾病因病情需要,进行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治疗,但随着免疫性疾病的缓解,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自身抵抗力下降,可并发全身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免疫抑制患者(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常为G阴性杆菌为主,易合并其他细菌、霉菌、结核杆菌或寄生虫(如卡氏肺胞子虫)感染,两肺弥漫浸润,病情进展快,易发生呼衰,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值得临床积极治疗。
现将我院近两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的免疫性疾病进行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后的ICH重症肺部感染患者4例报告如下:例1,男,57岁,患“天疱疮”应用强的松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因咳嗽、咳痰伴气急1周余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85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45/90mmHg,口唇紫绀,两肺散在细湿罗音,心率85次/min、齐、无杂音,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全身皮肤分布大小不等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血WBC19.5×109/L、中性粒细胞数19.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98.3%、淋巴细胞计数0.3×109/L、尿常规:蛋白(+)隐血(+++)、D2聚体阳性、动脉血氧分压39.3 mmHg、纤支镜见支气管腔内粘膜充血肿胀、支气管灌洗液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长,胸片和胸部CT平扫示两肺弥漫性渗出性病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经抗菌素、抗霉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积极抢救无效,出现休克和MODS,于入院后13天死亡。
例2,女,44岁,因反复发热伴关节酸痛诊断“SLE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应用甲基强的松龙80mg/d,1周后改40mg/d,住院期间出现高热、咳嗽和气急,体温40.0℃、脉搏120次/min、呼吸36次/min、血压140/90mmHg,口唇紫绀,两肺广泛湿罗音,心率120次/min、齐、无杂音,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免疫抑制宿主肺部感染临床特点的调查与分析王晓苏; 梁家宁; 杨揆; 郑龙; 张天相; 陈伟; 宋立强【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33【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免疫抑制宿主; 免疫功能低下; 肺部感染【作者】王晓苏; 梁家宁; 杨揆; 郑龙; 张天相; 陈伟; 宋立强【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西安 710032【正文语种】中文免疫抑制宿主(immuno compromised host,ICH)是指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主要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体液免疫缺陷(humoral immunodeficiency)和细胞免疫缺陷(cellular immunodeficiency)3类[1]。
肿瘤化疗、放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如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使患者抵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导致ICH感染的发生[2]。
目前,国际上对免疫功能低下并没有明确的轻重程度分型标准。
而肺部感染是ICH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以往研究表明,ICH并发肺部感染是影响ICH预后的重要原因。
ICH并发肺部感染后,病情凶险、诊治困难、病死率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3-4]。
本研究将对ICH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ICH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断难点,为促进ICH肺部感染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通过检索医院信息系统HIS(LIS、PACS、RIS、EMR),收集2016年全年西京医院所有科室ICH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合计512例。
1.2 纳入标准1.2.1 ICH的诊断标准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数<500/ml)、体液免疫缺陷(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异常球蛋白血症)和细胞免疫缺陷(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