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营销第一章1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2
第1章服务营销导论1.1 服务1.1.1 服务的界定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有关服务的研究最早也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时代。
营销学界对服务的关注大致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营销学者往往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对待以区别于经济学界的研究。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先给服务下了一个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这一定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学者们广泛采用。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把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区分开来,因为有形产品也是用来出售并使购买者获得利益和满足的。
1963 年,著名学者威廉·J·里甘把服务定义为“直接提供满足(交通、租房)或者与有形商品或其他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活动”;1974 年,威廉·J·斯坦顿进一步加以解释,认为服务是“可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或服务连在一起出售”;1990 年,国际知名服务营销学者克里斯廷·格罗鲁斯在总结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把服务的定义概括为: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但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及其有形的资源、产品或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问题。
美国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和玛丽·J·比特纳在其著作《服务营销》中则提出:简单地说,服务是行为、过程和表现,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
这种行为、过程或表现不仅存在于服务企业的活动之中,而且是许多制造商向市场提供的价值组合的一部分。
泽丝曼尔等在其《服务营销》中还提及了另一个较为广义的服务定义:服务是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199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服务”定义为“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服务营销》作业第一章服务导论1、商品是有形还是无形的?2、什么是产品?3、服务生产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4、服务生产模型的可见部分分为哪些内容?5、服务三角形描述了哪六个主要的关系?6、什么是变异性?7、解释商品的无形性。
8、由无形性所引起的营销问题有哪些?9、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指什么?10、由不可分离性所引起的营销问题有哪些?11、对不可分离性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有哪些?12、变异性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法有什么?13、定制化服务有哪些利弊?14、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不利方面有哪些?15、请解释易损失性。
第二章服务行业与服务营销中的决策过程1、八类辅助性服务分别是什么?2、最近新出现的职业包括哪些?3、适当市场的营销战略包括什么?4、消费者决策过程的购前阶段是指什么?5、广告启示和社会启示的区别在哪里?6、分析消费者的多属性模型有什么好处?7、减少认识不一致的战略包括哪些?8、什么是财务风险?9、什么是绩效风险?10、什么是心理风险?11、典型的转换成本包括哪些?12、由角色理论观点所隐含的关键的管理任务是什么?13、角色理论和行为脚本理论之间基本的差异有哪些?第三章服务营销中的伦理问题1、什么是伦理?2、企业伦理包含什么?3、企业伦理应注意哪些问题?4、请解释无形性、变异性和不可分离性。
5、在服务业内消费者对于道德欺诈的易受伤害性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分别是哪些?6、搜索属性在购买以前就可以决定,它包括什么?7、伦理的决策制订方法有哪些?8、实用主义者的原则是什么?9、认知道德发展的阶段有哪些?10、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哪些?11、控制与管理道德行为的建议包括什么?12、什么是员工社会化?第四章服务提交过程与服务的定价1、各种服务公司的“运作竞争力”可以描述为哪四个阶段?2、失误点具有哪三个特征?3、什么是实施差别价格?4、哪些条件下价格更可能用作为对于质量的提示?第五章服务沟通和对服务人员的管理、顾客的满意度1、沟通能用来影响哪些选择?2、什么是视觉感染?3、声音感染有三个主要的作用,是什么?4、影响沟通差距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满意度和服务质量?6、每个服务质量系统都需要建立的关键要素包括哪些内容?7、一般地说,顾客的需要和请求是由员工对哪类可能失误的反应所组成的?8、员工对特殊需要的反应包括哪些?9、抱怨可以分为几种?10、一般地说抱怨行为有三种结果,分别是什么?第六章顾客保留1、什么是信任?2、在服务环境中,信任的三个主要要素是什么?3、频繁营销的主要目标是什么?4、后营销技术包括哪些内容?5、服务质量是由哪五个维度所组成的?6、保证的三种类型是什么?7、什么是隐含的保证?8、与隐含保证策略有关的其它利益是什么?9、解释无条件保证。
第1章服务营销导论1.1 服务1.1.1 服务的界定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有关服务的研究最早也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时代。
营销学界对服务的关注大致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营销学者往往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对待以区别于经济学界的研究。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先给服务下了一个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这一定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学者们广泛采用。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把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区分开来,因为有形产品也是用来出售并使购买者获得利益和满足的。
1963 年,著名学者威廉·J·里甘把服务定义为“直接提供满足(交通、租房)或者与有形商品或其他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活动”;1974 年,威廉·J·斯坦顿进一步加以解释,认为服务是“可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或服务连在一起出售”;1990 年,国际知名服务营销学者克里斯廷·格罗鲁斯在总结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把服务的定义概括为: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但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及其有形的资源、产品或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问题。
美国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和玛丽·J·比特纳在其著作《服务营销》中则提出:简单地说,服务是行为、过程和表现,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
这种行为、过程或表现不仅存在于服务企业的活动之中,而且是许多制造商向市场提供的价值组合的一部分。
泽丝曼尔等在其《服务营销》中还提及了另一个较为广义的服务定义:服务是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199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服务”定义为“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服务营销第5版练习题第1章服务与服务营销一、单选题1. 服务的生产与出售同其他产品既可相互独立,亦可联系在一起,在需要借助有形产品协助生产服务时,不会涉及有形产品()转移的问题。
A.地理位置B.所有权C.使用价值D.价值2. 企业为了创建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借助服务的()。
A.无形性B.易变性C.差异化D.时间性3.是服务的最基本特征是(),其他特征都是从这一特征派生出来的。
A.时间性B.易变性C.相连性D.无形性4. 顾客只有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病人必须向医生讲明病情,接受医生的检查,医生才能作出诊断,对症下药。
服务的这一特性可称为服务的()。
A.无形性B.相连性C.易变性D.时间性5.在现代服务业这个广阔的领域中,()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而且已成为各国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武器。
A.零售业B. 修理业C.信息服务业D.金融服务业二、多选题1. 进入新时代,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如下主要趋势()。
A.以人为本,优化供给B.市场导向,品牌引领C.创新驱动,跨界融合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E.目标明确,前景可期2.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举措有()。
A. 推动服务创新B.深化产业融合C. 拓展服务消费D. 建设服务标准E. 加强服务定位3. 所谓服务经济,是指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后生成的以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形成的()。
A. 经济结构B.发展格局C. 社会形态D.发展理念E. 增长方式4. 服务营销与产品营销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质量容易控制B. 营销供给物不同C.需求缺乏弹性D. 顾客参与生产E. 服务无法储存5.互联网时代的服务营销具备了如下新优势、新特点,那就是服务()。
A.有形化B.信息化C.在线化D.高端化E.柔性化第2章服务购买行为一、单选题1.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第一章服务与服务营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把该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干中的横线上。
)1.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最显著特点是。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 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2.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
A.CPIB.PPIC.GDPD.GNP3. 1977年,在《市场营销学刊》上发表了题为《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一文,开始改变人们对服务营销的理解。
A.洛夫洛克B.肖斯塔克C.拉斯梅尔D. 伦纳德·L·贝里4. 首先在1983年发表的《将服务分类,战略性营销见解》中提出了五种服务分类。
A.洛夫洛克B. 罗杰·W·斯米诺尔C. 蔡斯D. 克里斯丁·格隆鲁斯5. 服务的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通常和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步的。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6. 一间有200个客房的酒店,在淡季时只能订出100个房间,则另外100个房间就只能空置,而在旺季,却无法满足更多客人的需求。
上述情况体现了服务的哪种特性。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7.下列哪个不是服务的不可分离性对服务营销的影响因素。
A. 顾客与服务员工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B. 顾客间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C. 服务使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变得几乎不可能。
D. 服务难以被有效展示和沟通。
8.服务质量标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是服务的哪种特性的体现。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干中的横线上,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1.服务的内涵包括下列哪些?A服务是一个通过服务活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B. 服务是一种互动的活动过程C. 服务的过程可以和顾客分离D.服务的内容可以存储E. 服务交易通常不发生所有权转移2.以下哪些社会活动会有服务营销的内容?A.理发B.看病C.汽车销售D.酒店服务E.乘坐出租车3. 贝里等人对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和定量的研究,提出了衡量服务质量的一些因子,包括,并开发了服务质量测量工具SERVQUAL模型。
服务营销学知识点摘要第一章服务营销与服务营销学一、服务营销的一般特点供求分散性;营销方式单一性;营销对象复杂多变;服务消费者需求弹性大;对服务人员要求高第二章服务市场一、服务服务是具有无形性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二、服务产品服务劳动者以活劳动的形式提供的服务形成的,结合服务场所、设施、方式、手段、环境等属于劳动资料、对象的范畴要素综合而成。
三、服务市场是指提供劳务和服务场所及设施,不涉及或甚少涉及物质产品交换的市场形式。
四、服务的特征(充分理解)非实体性、组织与顾客之间直接关系、产出过程中的顾客参与。
五、服务市场运行的特点供求弹性大,运行自由度高第三章服务消费行为一、可寻找特征消费者在购买前就能确认的特征,如价格、颜色等。
二、经验特征购买前不能了解或评估,必须购买使用该产品才能体会到的特征,如食品、教师授课等。
三、可信任特征消费者购买并使用后很难评估,只能相信服务人员的介绍,并认为这种服务确实为自己带来期望得到的技术性、专业性好处的服务特征。
如寻找律师、家电维修等。
四、服务评价的依据可寻找(搜寻)特征(Search Quality):消费者在购买前就能确认的特征,如价格、颜色等。
经验(体验)特征(Experience Quality):购买前不能了解或评估,必须购买使用该产品才能体会到的特征,如食品、教师授课等。
可信任(信誉)特征(Credence Quality):消费者购买并使用后很难评估,只能相信服务人员的介绍,并认为这种服务确实为自己带来期望得到的技术性、专业性好处的服务特征。
如寻找律师、家电维修等。
五、产品与服务评价过程的差异:信息搜寻、质量标准、选择余地、创新扩散、风险认知、品牌忠诚度、对不满意的归咎六、购买服务的决策理论:风险控制论该理论认为,顾客在购买服务时,感觉到比购买实体产品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心理控制论服务交易过程既是交易双方行为控制较量的过程,又是感知控制竞争的过程。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C3.B4.A5.B6.D7.D8.C二、多选题1. ABE2.ABCDE3.ABCDE4.CDE5.ABDE6.AC7.BCD 8.ACD三、判断题1.×。
不能分离,应该是同时的。
2.×。
服务消费既是结果消费,也是过程消费。
3.√。
4.√。
5.×。
不可以。
6.√。
7.√。
8.×。
把“容易”改为“难以”。
四、名词解释服务:是借助于服务设施与工具,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互动活动过程。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态势。
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组织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其含义是,当与服务企业接触时,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决定于某一个相互作用的瞬间或某一件具体的事件(例如服务人员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等)。
五、简答题1. 答:服务是借助于服务设施与工具,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互动活动过程。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1.)务是一个通过服务活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
服务企业满足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利益,为顾客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的。
服务中用到的有形物品,通常是作为服务设施与工具,用来帮助服务人员有效地完成服务活动。
(2)服务是一种互动的活动过程。
无论是医疗服务、维修服务、影视服务、还是银行服务,尽管服务所作用的对象和服务的行为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任何一项服务都要由服务人员借助于一定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工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服务过程。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从服务需求的提出和确认,到服务的完成,通常都需要顾客的参与,从而发生顾客与服务人员、服务环境、服务设施与工具,以及与其他顾客之间的互动。
(3)服务交易通常不发生所有权转移。
在大多数情况下,服务交易完成后,顾客并不从服务企业那里带走任何有形的物品,同样的服务设施、服务工具、服务人员和服务过程可以继续为下一位顾客提供同样的服务。
虽然顾客在购买有些服务时获得了某些有形物品的所有权,比如机票、疾病诊断报告书等,但顾客通常都不是为了获得这些物品本身。
第1章服务、服务业与服务经济→重要知识点1.服务的定义服务是一种或多或少具有无形性特征的活动或过程,它是在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服务行为主体是为了另一个主体对象获得利益,同时,服务也是一个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服务的差异化,企业可以创建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2.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不可储存性四大基本特征。
3.服务的无形性很多时候,服务产品的消费是在消费者既未看到,也未感觉到的情况下完成的。
不能像若干物品那样被感觉、触摸的特性,这即是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特征。
4.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服务具有不可分离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同时,顾客也完成了对服务的消费,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5.服务的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
服务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员工和顾客之间)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所有变化因素所导致的。
6.服务的不可储存性不可储存性是指服务产品无法保留、转售及退还的特性。
服务的无形性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特性,使得服务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行业用品一样被储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
7.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除了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和煤气)之外的产业。
这个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
8.服务经济的含义服务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后生成的经济形态,是在当今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的经济形态。
→难点要点分析如何理解现代社会中服务业的地位?分析:该知识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习整本书的起点。
只有了解了深刻认识了服务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贯彻服务营销的思想,真正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理解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首先需要对现阶段所处的经济形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