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娱乐功能浅谈网络语言
- 格式:pdf
- 大小:223.35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网络语言的娱乐性作者:陶丽萍乔建中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8期【摘要】网络语言的娱乐性是全社会娱乐追求的体现。
网语将错字、别字、谐音字、缩写字、符号和数字及表情图片大量使用,将旧词理解为新意,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一些字词等。
如果仅仅在此层面而非语言规范的层面上考虑,它对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娱乐性;原因2008年7月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1]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迅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有关网络的研究如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网络游戏等方面也快速发展。
其中网络语言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冲击力及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力而备受关注。
网络语言有自身的特点,其出现也有各方面的原因。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语言背后的娱乐性质,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网络文化词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2]。
现有研究一般采用狭义定义,即第三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3]认为“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符号”。
简称网语。
2、分类对网语的分类一般都是对词语和符号主要是词语的分类,现有研究分类标准不尽一致。
本文将其分类如下:(1)谐音类。
①汉语谐音。
如:斑竹=版主;灰常=非常;荡,当②数字谐音。
如:9494=就是就是;88=拜拜;555=呜呜呜③英语谐音。
如:U=you;r=are;④杂糅谐音:数字、英语字母等的组合。
如:3q =Thank you;B4=before;(2)缩略类。
①汉语拼音缩略。
如:BS=鄙视;BH=彪悍;LZ=楼主②英语字母缩略。
如:OMG=oh my god;FT= Faint;(3)旧词新解类。
我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随之兴起,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传播。
从“神马都是浮云”到“鸭梨山大”,这些新奇的网络用语不仅在网络世界广为流传,也悄然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校园。
网络语言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语言意义不固定,发展迅速。
它为使用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展现了人们的表现欲、想象力和自我意识。
然而,这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也对传统语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学习和使用传统语言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
在校园里,我们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文学表达,而在网络上,我们则更倾向于使用简洁、生动的网络语言。
这种习惯有时会让我们在作文中不自觉地使用网络用语,引起老师的困惑甚至批评。
但网络语言并非全无益处。
如果某些网络语言在表达上更具魅力和新意,它们就能丰富汉语词汇,甚至逐渐取代原有的词语,为语言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给力”一词就因其形象生动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正式收录进词典。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那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病态或猎奇的网络用语最终会被时代淘汰,而那些被社会认可的新词语、新形式则会被纳入语言体系,成为语言文字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利弊相互中和,共同为语言文学的进步搭建阶梯。
总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它,同时保持对传统语言的尊重和传承,让语言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谈谈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对于网络流行语言,有人说好,有人表示反对。
而我看来网络语言有弊有利。
对于利的方面:一、它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满足人们的新鲜感。
二、方便快捷,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意思,不要用烦琐的语言去表述。
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又言简意赅。
三、它对我们的汉语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1,网络语言的发展补充了现代汉语浩瀚的词汇。
2,网络语言的兼容性,突显了现代汉语的发展的方向。
3,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4,网络语言使现代汉语的词汇更加简易化。
对于弊的方面:(一)网络语言毕竟不是大众化语言,毕竟没有在全社会流通,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内涵,往往会使人一头雾水。
(二)网络语言的盛行使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与字词的严谨性。
(三)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及多种语言的混用,导致了现代汉语语音方面产生极大窘境。
更有甚者,重庆晚报消息:“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这样滥用网络语言被大赛组委会“红牌”罚下,取消了参赛资格。
网络语言的滥用,是当下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
在青少年的语言表达中,把正规汉语肢解得七零八落的网络语言,已经走出了网络的范围,闯入了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有很大危害。
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
我们的做法:网络语言是一种具有强适应性和强生命力的语言,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暗藏着许多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趋利弊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正确健康地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1、我们在网络论坛留言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使用“网络聊天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社会方言,一旦离开了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就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汉语语言的规范,不要使用特殊环境下的网络聊天语言。
《奇葩说》中网络语言的使用探析《奇葩说》是一档展示演讲、辩论能力的电视节目,其中不乏出现各种网络语言,如“碎句子”、“口胡狂想”、“养生界神器”等。
本文将对《奇葩说》中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探析。
首先,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涵盖了大量的网络词汇、网络用语、网络俚语等,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
在《奇葩说》中,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起到活跃氛围、提升娱乐性的作用。
例如,在第四季第三期的节目中,选手杨皓建议将“类智障”这个词从词汇表中删除,被评委周源和辩手王伟光围攻,杨皓用口胡狂想式的方式让大家笑声连连,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其次,网络语言的使用也会对表达效果产生影响。
一些网络语言在表达上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如“碎句子”,可以让人更快地理解主题和要点。
但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破坏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使听众难以理解,甚至影响自身形象。
例如,在第四季第一期的节目中,辩手熊猫因为使用过多的网络语言,导致表述紊乱、语焉不详,惹来评委和观众的批评,在表达效果方面受到了负面影响。
最后,网络语言的使用还要考虑对听众的语言理解难度。
网络语言普遍出现在年轻人中,如果节目的受众群体为广大的中老年,那么过多使用网络语言就可能导致听众不理解,或是理解起来增加难度,降低了节目的接受程度。
在第四季第五期的节目中,辩手Steelo 因为使用太多英文和网络语言,导致不少评委和观众无法理解他的观点,这种情况在辩论中应该尽量避免。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在《奇葩说》中的使用需要注意合理性和适度性,不能过度使用,也不能滥用。
在节目中应该以表述清晰、准确为目标,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搭建良好的辩论平台。
浅析网络流行语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网络流行语出现之后会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和传播,影响力十分惊人。
网络流行语会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标签:网络流行语;产生;种类;影响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1.网络流行语是计算机互联网发展的成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网络,网络也成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一些网民在网上发布的一些言论会被传播,并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这些言论从而会被广泛传播,并成为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一旦离开了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那么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便会失去其作为网络流行语的本质特征。
”2.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正是因为有了言论自由权,网民才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也促进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二.网络流行语的种类1.谐音替代类谐音替代类流行语就是利用汉语、英语或者数字的谐音来创造的新词。
前段时间流行的“蓝瘦香菇”的本意是“难受想哭”,这个词是由于以为网民的方言读音而形成的流行语。
这类流行语还有“神马(什么)”,根据这个词又出现了“神马(什么)都是浮云”这一流行语;英语谐音有“show(秀)”等;数字谐音比如“886(拜拜了)”“555(呜呜呜)”。
这类流行语是谐音替代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2.英汉缩写类这一类是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代替原本的词语。
比如说最近比较流行的“dbq(对不起)“xswl(笑死我了)”。
对于这一类词语,如果我们第一次见到,其实很难猜出它们的意思,但是它们由于打字简单方便所以被流传。
3.反应价值观类价值观在很大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网络流行语是现代的一种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会反应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浅谈网络语言的娱乐性作者:陈美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4期摘要: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作为网络交际载体的网络语言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网络语言简洁、随意,且传播受众多,影响广泛,网络语言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为大众搭建了一个可以宣泄内心情感的载体平台,对网络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语言:娱乐性:网络交际【中图分类号】:H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106-02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网络语言一出现就以其多样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一些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词语甚至走出了网络,迅速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大众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己渐渐成为大众交流时的几头禅,为大众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也是大众互相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1、网络语言的定义及类型1.1定义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际中产生,并在网络空问里得以广泛传播的新型交际语言。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网络语言就是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或特定行业用语。
狭义的网络语言则是专指网民在网络交际中常用的词语和符号,简称网语。
本文对网络语言的探讨主要是针对狭义网络语言而言的。
1.2类型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时代下兴起的沟通载体,网络热词层出不穷。
现从网络语言的组合形式上大致分为数字类、符号类、混合类、汉字类、字母类五种类型。
1.2.1数字类数字类网络语言主要是由一个或多个数字组合而成,就是利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比如:0字部,065即原谅我;1字部,1573即一往情深;2字部,200即爱你哦;3字部,3731即真心真意;4字部,460即思念你;5字部,521即我愿意;6字部,609即到永久;7字部,771即亲亲你;8字部,881即抱抱你,9字部,94就是。
在最新上映的电影《同桌的你》中女主人公周小栀答应林一当她男朋友的时问,第一次是5分钟,第二次是21分钟,第三次是13分钟,第四次是14分钟,这数字组合起来就是5211314,即我爱你一生一世的谐音。
浅析网络流行词第一篇:网络用语简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语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网络用语可以方便快捷地表达出某种情感或者含义,这让网络语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成为网络社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网络用语的简介。
1.丶表情符号表情符号是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
它通过一些图画或符号来表现人的情感状态,如“笑哭”、“疑问”、“哭泣”、“生气”等等。
2.滑稽滑稽是一种用来形容某种情境或人物的词汇,它通常带有一些夸张、幽默、可爱的色彩。
例如“小清新”、“奇葩”、“萌妹子”、“毒舌”等等。
3.干货干货一般用来描述一些实用的、有用的、高质量的内容,例如“科普干货”、“养生干货”、“IT干货”等等。
4.黑话黑话是一种网络中的新语言,它通常只有一些特定群体或社交圈子中才能够理解。
例如“蒟蒻”、“饭圈”、“宅腐”等等。
这些网络用语是网络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们使得沟通变得更加简便、轻松,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篇: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网络流行语经常会突然出现,然后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成为热门话题。
但是,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临时流行的热门话题,它们背后常常具有一些深刻的文化意义。
1.梗梗是一种网络语言,它是网络中广泛流传的热门话题、段子或表示方式。
它们常常通过图片、视频、文字以及多种其他的媒体形式来传播。
梗常常起源于互联网社区中的一些讽刺性事件、个人、网友胜利、历史事件和文化象征等。
2.文化符号网络流行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符号和配图,是该流行语的关键因素。
这些符号和配图承载着文化、对象或者社交群体的特定意义。
例如“丧”就代表了一种表达低落、掉势、颓废、失落的心情。
3.社交意义网络流行语也意味着网络社交的发展。
人们通过共同的语言和虚拟空间的互动,感受到了更多社交和文化的联系。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成为了共同思考、感受、分享、参与和互动的一种方式。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它们背后透露出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对网络流行语的评价网络流行语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网民的创造力和幽默感,通过迅速传播实现了娱乐、沟通和表达的功能。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评价,既有正面的,也有一些负面的观点。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使得网络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网络流行语往往独具特色和创意,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能够把复杂的事物以幽默的形式传达给大众,使得互联网的氛围更加轻松活泼。
这些流行语往往包含了特定时期、特定事件或特定群体的共同语言,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其中,也提升了网络交流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其次,网络流行语也起到了一种社会调研的作用。
通过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众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流行文化等的看法和态度。
这对于分析社会风向、舆论导向、公众心态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心理和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
然而,网络流行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
首先,一些网络流行语存在较大的文化隔阂。
有些流行语是特定地区、特定年龄群体甚至特定爱好者圈子中才被熟知和使用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引发误解和冲突。
此外,一些网络流行语使用不当、低俗、侮辱性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不仅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也有可能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网络流行语的时效性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和消亡都非常迅速。
因此,一些网络流行语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流行一时的网络热词也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这使得它们的实际影响力和持久性有限。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网络文化,提升了网络交流的趣味性和亲近感。
它们往往反映了大众的情绪、讽刺和调侃,对分析社会心态和调研社会舆论有一定帮助,并带来了商业机会。
然而,网络流行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隔阂、低俗不当以及时效性等。
我们在使用和评价网络流行语的时候,应当注意尊重他人的感情和价值观,合理把握使用时机与方式。
我看网络语言议论文参考“网络语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现象,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普及,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语言。
然而,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和影响,人们的看法却并不一致。
本文将探讨网络语言的一些优点和缺点,以及对于网络语言的看法。
一、网络语言的优点1. 方便快捷:网络语言是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不用浪费太多时间。
2. 灵活多样: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非常灵活多样,人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词语、表情符号和简写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3. 社交化: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化的方式,它可以让人们更加轻松自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网络语言的缺点1. 语言倒退:网络语言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语言能力倒退,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更愿意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正式的语言方式,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语言能力受到影响。
2. 误解和歧义: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简短,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歧义和误解,甚至会导致交流的错误和不必要的矛盾。
3. 影响书写习惯:网络语言的简写方式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书写习惯,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容易习惯于使用简写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正规的书写方式。
三、我对网络语言的看法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我认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是在一些公开场合或者正式场合,我们应该要尽量使用正规的语言方式,避免使用网络语言。
但如果是在一些私人交流或者是非正式场合,那么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更加适合。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尊重语言的规则和规范,以免影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语言是一种越来越普及的交流方式,它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多样和社交化等优点。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网络语言的缺点,如语言倒退、误解和歧义以及影响书写习惯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结合娱乐功能浅谈网络语言
作者:张云辉, 余艳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刊名:
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8(4)
1.杨苏平网络语言的超常规特征[期刊论文]-固原师专学报 2004(4)
2.谢芷欣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期刊论文]-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4(1)
3.王艳;周杰网络语言的几种生成模式[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4.李剑冲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 2004
5.陈建华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期刊论文]-福州大学学报 2004(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wxk20080406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