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式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现及治疗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4.48 KB
- 文档页数: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讨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疗体会。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发作轻症者服适量镇静剂可能有效。
对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症状明显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发作。
对发作频繁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导管消融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成为这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PSVT的最常见类型,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女性多于男性,频率为140-250次/分,节律规则。
阵发性心悸、头晕和四肢乏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1.急性期处理多数患者呈短暂发作,能自行或经刺激迷走神经后终止,持久而症状明显者应予以药物治疗,极少数需给予电转复或电起搏治疗。
(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如Valsalva法、颈动脉窦按摩、冷水面部浸浴等)可终止心动过速或影响房室传导,且发作后宜尽早进行,冷水面部浸浴对婴儿效果最好。
(2)抗心律失常药物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腺苷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异搏定,verapamil)、地尔硫桌(恬尔心,diltiazem)。
2)钙通道阻滞剂:能减少钙离子内流,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
用药之前应先试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维拉帕米的推荐剂量为首剂5mg稀释后静注,3-5分钟注射完,常于静注后5分钟内起效,15分钟内达高峰浓度,15-30分钟内迅速下降,无效时隔30分钟再静注5-7.5mg。
地尔硫桌推荐剂量为首剂20mg,必要时再给予25-35mg,90%以上的PSVT在用药结束后5分钟内终止。
副作用有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偶致心脏停搏。
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可导致循环衰竭,故在婴儿与新生儿中不推荐。
静脉应用负荷量的β受体阻滞剂后再给予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在PSVT终止后常可出现严重心动过缓。
3)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抑制快钠离子内流,减慢0相除极速度,使传导速度减慢,轻微延长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
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概念和机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AVNRT)是激动在房室结内或其周围存在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同的两条径路内重复折返所致的心动过速。
两条径路分别为:一条快径路,其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较长;一条慢径路,其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较短。
AVNRT可以分为三型:1、慢-快型:激动经慢径路下传,快径路逆传。
又称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快-慢型:激动从快径路下传,慢径路逆传。
又称为非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多发生于儿童。
3、慢-慢型:顺传和逆传经过不同的慢径路,提示房室结多径路。
在AVNRT中,慢快型占90%,快慢型和慢慢型占10%。
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我们仅讨论慢快型。
如上图所示:当一个心房激动下传时,适逢快径路处于上一次激动的不应期,激动便沿着慢径路缓慢下传,当激动到达折返环路的下端后,沿着快径路逆传,此时快径路如果尚未度过不应期便会引起逆传激动的中断(长PR间期)。
如果激动在快径路传导到达上端时适逢慢径路时也脱离了不应期,因此,激动可以再次沿着慢径路下传,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慢快型AVNRT。
由此也可以看出,折返环路仅局限于房室结,心房和心室都不是折返环路的一部分,激动可以分别向心房和心室传导,也可表现出前传及逆传阻滞或房室分离,但心动过速不中止。
心电图表现:图21、诱发和终止:突发突止。
诱发多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也可以诱发AVNRT,但不如房早的刺激有效。
终止心搏必须适时,过早或过晚,则会表现为不能终止心动过速或引起心动过速的节律重整。
2、P与QRS波的关系:①P波出现较早,在下壁导联出现假性Q波。
这种表现虽然很少出现,却具有特征性,它的出现可排除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折返形成的心动过速;②P波位于QRS波中间,在体表心电图中不易识别,提示折返激动的前传和逆传速度一致;③P位于QRS波之后,可在下壁导联形成假性“S”波或V1导联形成假性“r”波,但RP<90ms(图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包括终止发作以及预防复发:1.终止发作处理前首先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的耐受情况以及以往发作时的情况。
有些患者仅需要休息、安慰和镇静即可使心动过速终止。
多数患者需要进一步处理。
(1)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①乏氏动作:嘱患者关闭声门后用力呼气,最好能使胸腔内压保持在40mmHg正压,并维持10~20s。
成功率可达54%。
②压迫眼球:嘱患者眼往下看,露出占大部分的巩膜,用拇指加压于一侧眼球的巩膜,以刺激球后副交感神经末梢,持续压迫时间不超过15s。
切忌过分用力压。
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禁用。
老年人不宜应用。
③按压颈动脉窦:让患者取卧位,触及颈动脉搏动,用手向颈椎横突方向加压并按摩。
一般先压右侧,一次加压时间不能超过15s。
在按压过程中应同时听诊或进行心电监护,如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出现窦性停搏时应立即停止按压。
切忌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窦。
有颈动脉病变者、颈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者、有颈动脉过敏史者及老年人不宜采用。
④注射升压药物:通过升压反射使迷走神经兴奋。
适用于发作时血压降低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
常用的升压药有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0.5mg稀释于l5%葡萄糖液20m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甲氧明(美速克新命)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间羟胺(阿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开始为25μg/min,逐渐增加剂量至血压达160/100mmHg左右水平。
用药过程中必须连续监测血压,也即边测血压边增加浓度,也应监测心电活动。
如出现头痛、恶心、血压达预定水平时(舒张压为90~100mmHg,收缩压不超过180mmHg)或心动过速终止应立即停药。
严重不良反应有颅内出血、心室颤动、肺水肿等。
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者及老年人禁用。
切忌快速注射,这类方法已较少应用。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①普罗帕酮(心律平):为首选药物。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详述
*导读: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1.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特点 AVRT发病较早,发作时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严重时可有血压降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AVRT发作时心率可稍快于AVNRT,但以同一范围者居多,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弱均等,心动过速时由于心房扩张及抗利尿钠排泄因子分泌增多,在心动过速终止后可出现多尿,临床症状与心动过速的快慢及是否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此外,还与反复发作的耐受性有关,一般心率超过160次/min,即感心悸,胸闷,超过200次/min时可有血压下降,头晕甚至晕厥。
2.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特点临床症状及临床
经过均比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要重,也较危险,发作时心率为140~250次/min,常在200次/min左右,AAVRT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室性心动过速相似,心率在150次/min以上时,即可产生明显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常并发有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或晕厥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前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心电图特征:①适时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自发或
电刺激可诱发及终止发作;②频率为150~240次/min,大多在200次 /min左右,38%的患者可出现QRS电交替;③P-波总在QRS 波之后出现,R-P-/R。
临床研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重整现象洪江1△ 郭继鸿1 李学斌1 张萍1 许原1 易忠1 陈冰1 孙宝贵2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 R T )的重整特点及对经典重整概念的质疑。
方法:选择4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顺向型AV RT 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在心脏的不同部位进行S 2刺激扫描,观察心动过速对S 2刺激的重整反应。
结果:28例(其中左侧房室旁路19/32例,右侧房室旁路9/9例)经高位右房A S 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39例(其中左侧房室旁路30/32例,右侧房室旁路9/9例)经右心室V S 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
其中8例左侧旁路患者从左心房、左心室刺激均能发生重整。
重整时,偶联间期与回归周期之和(即代偿间歇)与心动过速周长(CL )的关系有3种不同的表现。
结论:重整与刺激部位到折返环的距离密切相关;代偿间歇不仅可以小于C L 的2倍,也可以大于或等于CL 的2倍。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电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 R5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439(2006)08-0451-05Resetting phenomena of 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H ONG J iang 1 GUO J ihong 1 LI X uebin 1 Z H ANG Ping1X U Y uan 1 YI Zhong 1 CH E N Bing 1 SU N Baog ui 2(1Laboratory of Clinical Cardiac Electrophy siolo gy ,People 's H o spital ,Peking U niversity ,Bei -jing ,100044,China ;2Departm ent o f Cardiology ,the First H o spital A 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ersity )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 estiga te the characteristics o f resetting of at riov entricula r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 RT )and a rgue classical co ncept of re setting.Method :S 2stimulus scanning wa s perfo rmed during tachycardia at differe nt site s of the hea rt and resetting response w as observed in 41cases of A V RT fo r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 tion.Result :T achy ca rdia was resetted in 28cases (19/32using left accessory pa thw ay ,9/9using rig ht acces -sory )w hen prema ture stimuli w ere de liv ered from hig h right at rium ,a nd in 39cases (30/32using left acce sso ry pathway ,9/9using rig ht acce sso ry pa thw ay )w hen pr emature stimuli w ere delivered f rom rig ht ve nt ricle.In all the 8case s using left accessor y pathw ay ,tachy ca rdia co uld be rese tted when pacing fr om left atrium o r left ventri -cle.T he re we re 3patterns of r ese tting as to the relatio nship of the sum of coupling interv al and re tur n cycle with 2times of cycle leng th.C onclusion :Re setting is clo sely asso ciated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acing site and re -entrant circuit.T he sum of co upling interv al and re tur ning cycle may no t only be less than 2time s cy cle leng th ,but be g reater than o r equal to 2times cy cle leng th as w ell. Key words A trio ventricula r reentra nt tachycar dia ;Cardiac electro phy siolog y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电生理室(北京,100044)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现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80)通讯作者:郭继鸿,jh1.pku @ 在折返性心动过速运行时存在着一定的可激动间隙,使折返能得以维持〔1~4〕。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隐匿性房室附加束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环形运动心动过速(WPW-CMT))【病因】(一)发病原因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伴A VRT的发病率尚不明确。
根据对90例婴幼儿预激综合征患者的追踪,到30岁左右时合并A VRT者约为50%。
隐匿性旁路参与的AVRT患者从儿童到老年人均有发生,年轻者更多一些。
年轻患者常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年长患者可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大部分预激综合征伴发A VRT患者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小部分患者可伴有肥厚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二)发病机制1.前传型A VRT 又称顺向性、顺传型(orthodromic form)心动过速的激动沿房室结前传至心室,再由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形成前传型A VRT(又称OA VRT)。
引起前传型A VRT 的房室旁路束有以下两种:(1)隐匿性房室旁路束:其之所以隐匿可能是由于前传单向阻滞及解剖结构上的异常,表现为仅有室房逆传能力,此称“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表现无预激波,QRS波正常。
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短至临界值时。
可能落入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则激动沿房室结前向传导激动心室,然后经已脱离不应期的旁路逆传返回心房并激动心房,再由房室结前传至心室,从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如此反复折返则形成前传型A VRT。
(2)显性旁路束:旁路均具有传导的双向性,在窦性心律时,窦性激动沿房室旁路下传至心室,可出现典型的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图形。
如果当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下传时,遇到房室旁路处于有效不应期,激动只能沿房室结下传心室,再经房室旁路逆传入心房,再循房室结下传,如此反复折返则形成前传型A VRT。
窦性心律时,当旁路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相差较大时,由于“回搏带”(echo zone)宽,适时的期前收缩或回搏易引起旁路的逆向室房传导,从而产生前传型A VRT。
适时的期前收缩可由心室、心房或交接区期前收缩所引起,但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AVNRT名词解释AVNRT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也称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本文将对AVNRT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它的定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定义AVNRT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发生在房室结内。
房室结是心脏中的一个小区域,它连接心脏的心房和心室。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流动,这使得心脏能够正常地收缩和放松。
但是,在AVNRT中,这个电信号会在房室结周围的组织中反复循环,从而导致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
二、症状AVNRT通常会导致以下症状:1. 心悸或心跳过快2. 恶心或呕吐3. 眩晕或头晕4. 呼吸急促5. 胸部不适或疼痛6. 焦虑或紧张三、原因AVNRT的原因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遗传因素2. 心脏结构异常3. 心脏手术或其他治疗4. 心脏疾病,如冠心病或心肌病5. 药物或毒物的影响四、诊断AVNRT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测试:1. 心电图(ECG):ECG可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并确定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2. Holter监测:Holter监测是一种24小时的心电图监测,可以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变化。
3.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可以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心脏疾病。
4. 节律监测:节律监测可以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变化,并确定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五、治疗方法AVNRT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2.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放置导管在心脏中进行。
导管会释放高频电流,破坏导致AVNRT的异常电路,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3.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的小型设备。
它可以通过电极连接到心脏,并在心律失常时释放电信号,恢复正常的心律。
总之,AVNR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通常发生在房室结内。
它可以导致心跳过快、眩晕、呼吸急促等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房式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现及治疗办法
导语:相信大家都有过心动过速的现象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跑步完之后会心跳加速,看到心爱的男生或女生也会心跳加速。
此外,还有一种房
相信大家都有过心动过速的现象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跑步完之后会心跳加速,看到心爱的男生或女生也会心跳加速。
此外,还有一种房式折返性心动加速现象,可能大家对这个专有名词还不太熟悉,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文章来具体了解一下。
表现:
1.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发病较早,发作时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严重时可有血压降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
AVRT发作时心率可稍快于AVNRT,但以同一范围者居多。
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弱均等。
心动过速时由于心房扩张及抗利尿钠排泄因子分泌增多,在心动过速终止后可出现多尿。
一般心率超过160次/分钟,即感心悸、胸闷,超过200次/分钟时可有血压下降、头晕甚至晕厥。
2.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临床症状及临床经过均比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要重,也较危险。
发作时心率为140~250次/分钟,常在200次/分钟左右。
心率在150次/分钟以上时,即可产生明显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
常并发有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或晕厥。
严重者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治疗办法:
1.慢性患者治疗期间
药物治疗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折返环,或通过抑制触发因素,如自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