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系统电控单元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3
一、填空(1)ABS系统中ECU所依据的控制参数包括车轮滑移率和车轮角加速度。
(2)ABS系统中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等组成(3)ABS系统中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使ABS系统处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二、判断(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1)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主缸的制动压力。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无控制信号输出。
(√)(2)在一般制动情况下,即使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ECU 也有控制信号输出。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3)在紧急制动时,车轮将要被抱死的情况下,ECU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使车轮不被抱死。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
(√)(4)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最好,但操纵性不好。
(×)(5)当ECU向电磁线圈通入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电流的1/2)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5)当ECU向电磁线圈无电流通过时,电磁阀处于“保压”位置。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6)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的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通的。
(×)三、简答题1、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电磁阀、控制活塞、液压泵、储能器等组成。
2、ABS的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系统特点该种压力调节系统的特点是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是相互隔开的。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
电控单元分类如下:
1.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用于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和
排放等功能。
2.车身控制单元(BCM):用于控制车身的各种电器和系统,如车
门、车窗、灯光、音响等。
3.制动防抱死系统控制单元 ABS):用于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
确保车辆在制动时能够保持稳定。
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单元(EPS):用于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
统,提供更加灵活和准确的转向反馈。
5.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安全气囊的工作,确保在发生碰
撞时能够及时弹出。
6.自动空调系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自动空调系统的工作,提供
舒适的驾驶环境。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1.检修ABS的注意事项(1)ABS系统与普通制动系统密不可分,普通制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ABS系统也就不能工作,故当车辆制动系统出现问题时,应首先判明是ABS系统故障还是普通制动系统故障,而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上。
(2)ABS电控单元对电压、静电非常敏感,维修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损坏电控单元。
因此,点火开关接通时不可以拔或插电控单元上的连接器。
(3)维修车轮转速传感器时应特别小心,不要碰伤传感器头,不要用传感器齿圈做撬面,以免损坏,安装时不可用力敲击,磁隙可以调整的,但要用非磁性工具调整。
(4)装有 ABS 的汽车,每年应更换一次制动液。
否则,制动液吸湿性很强,含水后不仅会降低沸点,产生腐蚀,而且还会造成制动效能衰退。
(5)要注意不要让电控单元受碰撞和敲击,不能处在高温环境中。
(6)当蓄电池电压过低时,ABS系统将不能工作,所以特别在汽车停驶长时间后启动时,应检查蓄电池电压。
(7)具有ABS系统的制动系应使用专用的管路,因为该系统往往具有很高的压力。
(8)更换制动器或更换液压制动系部件后,应排净制动管路中的空气,以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1)确认故障情况和故障症状。
(2)先对ABS系统进行直观检查,检查制动液渗漏、导线破损、插头松脱、制动液的液位过低等情况。
(3)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读取故障码,然后根据维修手册来寻找故障位置。
(4)根据故障情况,利用必要的工具和仪器对故障部位进行具体的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
(5)修理或更换部件以排除故障。
(6)清除故障代码。
(7)检查故障警告灯是否持续点亮。
(8)路试。
3.ABS主要部件的检修(1)轮速传感器的检修轮速传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有:感应线圈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传感器齿圈上的齿有缺损或脏污,信号探头安装不牢或磁极与齿圈之间有赃物等。
轮速传感器在安装时注意其传感头的额定扭矩,不要拧得过紧或过松,否则极轴与齿圈的间隙过小或过大,影响轮速信号的产生与输出;检查轮速传感器与桥壳之间无间隙;传感器齿圈的齿面应无刮痕、裂缝、变形或缺齿等,严重时应更换转子轴总成。
ECU是ABS系统的控制中心,它的本质是微型数字计算机,一般是由两个微处理器和其它必要电路组成的、不可分解修理的整体单元,电控单元的基本输入信号是四个轮上传感器送来的轮速信号,输出信号是:给液压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的自诊断信号和输出给ABS 故障指示灯的信号。
1、ECU的防抱死控制功能电控单元有连续监测四轮传感器速度信号的功能。
电控单元连续地检测来自全部四个车轮传感器传来的脉冲电信号,并将它们处理、转换成和轮速成正比的数值,从这些数值中电控单元可区别哪个车轮速度快,哪个车轮速度慢。
电控单元根据四个轮子的速度实施防抱死制动控制。
电控单元以四个轮子的传感器传来的数据作为控制基础,一旦判断出车轮将要抱死,它立刻就进入防抱死控制状态,向液压调节器输出幅值为12V的脉冲控制电压,以控制分泵(轮缸)上油路的通、断,分泵上油压的变化就调节了轮上的制动力,使车轮不会因一直有较大的制动力而让车轮完全抱死(通与断的频率一般在3~12次/秒)。
一般情况下,防抱死控制采用三通道的方式,即前轮分别有两条油路控制,电控单元可分别对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后轮只有一条油路控制。
电控单元只能对两个后轮进行集中控制(一旦有一个后轮将要抱死,电控单元同时对两个后轮进行防抱死控制)。
2、ECU的故障保护控制功能ABS系统电控单元具有故障保护控制功能。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或受到暂时的干扰,电控单元会自动关闭ABS系统,让普通制动系统继续工作。
首先,电控单元能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监控。
由于电控单元中有两个微处理器,它们同时接收、处理相同的输入信号,用与系统中相关的状态――电控单元的内部信号和产生的外部信号进行比较,看它们是否相同,从而对电控单元本身进行校准。
这种校准是连续的,如果不能同步,就说明电控单元本身有问题,它会自动停止防抱死制动过程,而让普通制动系统照常工作。
此时,修理人员必须对ABS系统(包括电控单元)进行检查,以及时找出故障原因。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常,ABS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装车轮速度传感器、ABS电控单元、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及制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
制动过程中,ABS电控单元(ECU)3不断地从传感器1和5获取车轮速度信号,并加以处理,分析是否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
如果没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2不参与工作,制动主缸7和各制动轮缸9相通,制动轮缸中的压力继续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增压状态。
如果电控单元判断出某个车轮(假设为左前轮)即将抱死拖滑,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关闭制动主缸与左前制动轮缸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的压力不再增大,此即ABS 制动过程中的保压状态。
若电控单元判断出左前轮仍趋于抱死拖滑状态,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打开左前制动轮缸与储液室或储能器(图中未画出)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中的油压降低,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减压状态。
ABS液压控制总成的结构ABS液压控制总成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装置基础上经设计后加装ABS制动压力调节器而形成的。
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装置一般包括制动助力器、双腔式制动主缸、储液室、制动轮缸和双液压管路等。
除了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部件外,ABS制动压力调节器通常由电动泵、储能器、主控制阀、电磁控制阀和一些控制开关等组成。
实质上,ABS系统就是通过电磁控制阀体上的控制阀控制分泵上的油压迅速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了防抱死制动功能。
(1)电动泵电动泵是一个高压泵,它可在短时间内将制动液加压(在储能器中)到15~18MPa,并给整个液压系统提供高压制动液体。
电动泵能在汽车起动一分钟内完成上述工作。
电动泵的工作独立于ABS电脑,如果电脑出现故障或接线有问题,电动泵仍能正常工作。
(2)储能器储能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用得较多的为活塞-弹簧式储能器,该储能器位于电磁阀与回油泵之间,由轮缸来的液压油进入储能器,进而压缩弹簧使储能器液压腔容积变大,以暂时储存制动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