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轮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22
2021年届高三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一轮复习本课考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命题焦点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十二五” 意识的生理基础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结合“抗震救灾精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神”、“航天精神”及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想、信念等分析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意识能动性的特点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3.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能动性的关系,分析中国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共产党建党90年来团结带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领人民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的哲学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调换顺序)例 1 1 意识的起源考点(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
②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思考: (1)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还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意识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吗?例 1 2 意识的生理基础考点(1)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特别提示】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不能说意识来源于人脑,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不要把人脑说成是大脑。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例 1 3 考点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的内容与形式:①意识生成的因素: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生活和实践是生成意识的源泉。
②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第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第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