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基本技能-划线
- 格式:ppt
- 大小:8.89 MB
- 文档页数:30
钳工划线技能训练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钳工划线技能训练教案及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钳工学生的划线技能,提供钳工划线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指导。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学会正确使用钳工工具进行划线,并培养准确理解和遵循图纸要求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划线在钳工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2. 学会正确使用钳工工具进行划线,并掌握划线技巧;3. 培养学生解读和遵循图纸要求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精确性,培养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
教学准备:1. 钳工工具包(尺子、划线钳、量规等);2. 钳工图纸;3. 划线材料(如粉笔、铅笔、钢笔等);4. 工作台和安全设施;5. 清晰的划线示范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介绍划线在钳工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划线技能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钳工划线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理论讲解(10分钟):- 介绍划线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解释标准图纸上的线型和符号含义;- 讲解正确使用钳工划线工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划线技能实操(25分钟):- 向学生展示划线实例,并详细讲解划线步骤和要求;- 指导学生使用钳工划线工具在给定材料上划线,要求学生准确、整齐地完成;- 检查学生的划线结果,并提供个别指导和纠正。
4. 图纸解读实践(10分钟):- 分发一份钳工图纸给每位学生,并解读图纸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图纸要求在材料上进行划线,督促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图纸标注。
5. 反思和总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本节课所学的划线技能和图纸解读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了对钳工划线技能训练的全面指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操表现,及时纠正并给予个别指导。
对于实操环节,可以设计更多的划线实例,增加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练习形式,如小组合作训练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能力。
装配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要点解析钳工在机械加工当中属于重要的工种,钳工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对于钳工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当前机械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机械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钳工不仅需要掌握划线、钻孔等基本技能,还要在实际机械装配当中遵循一定的原则,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这样也可以解决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机械装配工作,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一、装配钳工的基本技能(一)划线。
以图纸和实际加工需求为基础,在毛坯或者半成品上划出点、线、面,以此明确加工基准界限。
划线操作的线条和划点要比较清晰,这样才可以确定其定位,使加工精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通过划线工序可以确定工件加工余量和尺寸界限,这样有利于尽早发现不合格的工件,尽早处理。
在划线过程中通常会利用钢直尺和划针等工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划线过程中要保持划线的精度,因此划线工具和毛坯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要注意保养和维护划线工具,及时处理工具上出现的生锈和脏污现象。
(二)挫削。
挫削也属于装配钳工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项工作对于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挫削加工进度,钳工就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可以正确操作锉刀,这样有利于提高挫削质量,缓解人体疲劳。
正确使用锉刀,要利用右手紧紧握住手柄,柄端要顶住掌心,将大拇指放置在柄上部,其余四个手指牢牢握紧手柄,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捏住锉刀前端,左手大拇指压在锉刀头上,剩下的两根手指实现自然收拢。
挫削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的站立姿势,这样可以满足各种挫削要求。
挫平面的时候,要始终保证锉刀水平。
在实施挫削的过程中,要牢固锉刀刀柄,不能出现松动。
不能利用嘴试图吹走铁削,也不能利用手清理出现的铁削,不能在钳台之外放置锉刀,否则可能会被碰到导致跌落,很有可能导致各种意外事故。
在夹持工件的时候,要添加铜片和木片加强保护。
(三)锯削。
在实施锯削措施的时候,通常都利用右手紧握着锯弓的手柄,利用左手控制着锯弓,要注意工作的姿势和挫削方向。
钳工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划线——工件在加工之前(指毛坯)或在加工过程中(指半成品),用划线工具或三坐标划线机按图纸和加工工艺在工件上划出所需要的线条,用以表示工件上要加工的部位和界限。
2.划线的目的——第一,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各加工面的余量和各孔、槽、凸台、表面等的相互位置,为以后的加工或校正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可以对毛坯进行加工前的检查,并对加工余量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分配;第三,确定在板材上截取材料的位置,和理安排,做到节约材料。
3.划线前的准备——A.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仔细分析下几道工序的具体要求;B.对画线对象进行外观的粗略检查,看其是否有明显的缺陷;C.对铸件毛坯,应预先清理型砂,除净毛刺和冒口;D.对锻件毛坯,应将氧化皮去掉;E.对半成品件,要去掉基准面上的毛刺,除净表面污垢和浮锈;
E.考虑画线方案、画线基准、划线步骤、划线的内容以及划线工具、吊装工具和安全措施。
4.划线基准的选择——A.划线基准应尽量和设计基准一致。
B.选择已经精加工并且加工精度最高的边、面或有配合要求的边、面、外圆、孔、槽和凸台的对称线。
C.选择较长的边或相对两边的对称线,或是较大的面或相对两面的对称线。
D.较大外圆的中心线。
E.便于支撑的边、面或外圆。
F.补充
性划线时,要以原有的线或有关的装夹部位为基准。
模块二基本操作技能项目4 划线【课题设计】(两课日)第一天,了解划线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在纸上进行绘图练习。
第二天,在学生绘图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平面划线训练,进一步提高划线操作的技能与技巧。
【课前准备】1.工、卡量具:划线平板、划线盘、划针、划规、90°角尺、样冲、游标高度尺、钢直尺、小锤等。
2.材料:500×330×1铁皮。
3.生产实习挂图、相关光盘。
【理论教学组织】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
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
【复习提问】(用提问的形式,复习回顾常用量具的使用等知识,为学习划线知识奠定基础)【作业讲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评)【导入新课】划线是钳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我们生产实习的重点课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用实例说明划线的重要性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如钳工钻孔划线、锯削划线以及复杂异形零件在机床上的找正线等)【讲授新课】划线相关工艺知识一、概念划线:根据图样要求,在毛坯或工件上用划线工具划出加工界线或作为基准的点、线的操作称为划线。
(用下图解释此概念)平面划线:只需要在工件的一个表面上划线后即能明确表示加工界线的,称为平面划线。
立体划线:需要在工件上几个不同角度(通常相互垂直)的表面上划线后,才能明确表示出加工界线的,称为立体划线。
(用实例说明)二、划线的作用1、确定工件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孔的位置等。
使机械加工有明确的标志。
2、便于复杂工件在机床上装夹,可按划线找正定位。
3、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毛坯,避免加工后造成损失。
4、采用借料划线可使误差不大的毛坯得到补救,提高毛坯的利用率。
三、划线精度一般为0.25~0.5mm。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通过测量来保证工件最后尺寸的准确性。
四、常用划线工具的使用(展示实物,讲明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钢板尺2、划线平板3、划线盘4、划针5、划规6、游标高度尺7、90°角尺8、样冲五、划线前的准备工作(分析该项工作的目的及方法)1、工件的清理。
划线划线是利用划线工具,按图样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加工界线,称为划线。
(毛坯 -- 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需要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通常指铸件或锻件。
)划线是钳工的先行工序,是钳工操作的第一个步骤,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划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在工件上钻孔,要通过划线确定孔的位置。
加工锤头(实习考核件)也要先划出锤头形状,然后再进行加工,不能拿着一块料盲目的琢磨着去干。
一、划线简介1)划线的种类划线分为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两种。
平面划线:是在工件或毛坯的一个平面上划线。
立体划线:是平面划线的复合,是在工件或毛坯的几个表面上划线即在工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划线。
2)划线的基本要求1.线条清晰均匀、定形、定位尺寸准确。
2.划线精度一般为0.25~0.5mm。
3.工件的加工精度不能完全由划线确定,而应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来保证。
3)划线的主要作用(1)确定加工面的加工位置和加工余量,使加工有明显的界限。
(2)便于复杂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可按划线找正定位。
(3)还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毛胚从而及时处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还可以通过借料划线使误差较大的毛胚得到补救,提高毛坯的利用率。
二、主要划线工具划线的工具很多,按用途分有以下几类:基准工具、量具、直接划线工具以及夹持工具等。
1)基准工具划线平台是划线的主要基准工具。
其安放时要平稳牢固,上平面要保持水平。
平面的各处要均匀使用,不许碰撞或敲击其表面,要注意其表面的清洁。
长期不用时,应涂防锈油防锈,并盖保护罩。
划线平板的使用方法1、钢制平板一般用于冷作放样或样板修整;铸铁平板除具有钢制平板用途外,经压砂后可作研磨工具;大理石平板不须涂防锈油脂,且受温度影响较小,但湿度高时易变形。
2、0、1、2级平板一般作检验用,3级平板一般作划线用。
3、平板安放平稳,一般用三个支承点调整水平面。
大平板增加的支承点须垫平垫稳,但不可破坏水平,且受力须均匀,以减少自重受形。
钳工划线操作方法一、准备工具在进行划线操作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1.划线平台:提供平坦、稳定的操作表面。
2.划线尺:用于测量和划出直线或曲线。
3.划针:用于在工件表面上划出线条。
4.钢直尺:用于测量长度和角度。
5.直角尺:用于检查直角或平行线。
6.游标卡尺或测微器:用于测量微小尺寸或角度。
7.研磨工具:用于清洁工件表面。
8.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
9.油石:用于研磨划线刀具。
10.照明设备: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清楚地看到工件表面。
二、选择划线基准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准来划线,这有助于确保线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常见的划线基准:1.直角:利用工件上的一个直角作为基准划线。
2.中心线:如果工件具有中心线,则可以将其作为基准划线。
3.孔的中心:如果工件上有孔,可以将孔的中心作为基准划线。
4.边缘线:利用工件的边缘线作为基准划线。
三、清洁工件在进行划线操作之前,需要清洁工件表面,以确保线条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使用研磨工具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毛刺、油污和氧化皮等杂质。
四、划线操作1.将工件放置在划线平台上,并固定好。
2.使用量角器和划线尺确定所需的角度和尺寸。
3.使用划针在工件表面上划出线条,确保线条清晰、准确。
4.如果需要划出曲线,可以使用曲线板和划针来绘制曲线。
5.在完成划线后,使用游标卡尺或测微器检查线条的准确性和尺寸。
五、确认线条在完成划线操作后,需要确认线条是否符合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确认方法:1.使用直角尺检查线条是否与基准垂直或平行。
2.使用量角器检查线条的角度是否正确。
3.使用游标卡尺或测微器检查线条的尺寸是否准确。
4.在适当的位置使用标记笔或油漆标记出线条,以便后续操作。
六、其他操作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以下操作:1.使用钢直尺和直角尺检查线条的平直度和垂直度。
2.使用研磨工具进行微量修正,以确保线条的准确性。
3.在工件表面上打上标记,以指示线条的位置和方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划线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划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划线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划线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钳工技能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1. 划线的概念和作用2. 划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划线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1. 划线精度要求2. 复杂形状的划线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划线在钳工操作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划线?划线在钳工操作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划线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划线的定义:在工件上划出线条,为后续加工提供定位基准。
- 划线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工件质量,方便装配和检验。
2. 划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划线原理:利用划线工具,在工件上划出所需线条。
- 划线方法:直线划法、曲线划法、圆弧划法等。
3. 划线工具的使用- 介绍常用划线工具:划针、划线盘、划线尺、划线刀等。
- 演示划线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用一种划线工具,进行划线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划线的重要性和操作技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划线知识的理解。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演示和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划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划线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划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练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