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全年统计数据
- 格式:pdf
- 大小:271.23 KB
- 文档页数:1
采矿业产值年度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采矿业产值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我国采矿业产值达到惊人的数额,这一成绩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认可,也是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总体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采矿业的总产值达到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一数据是我们采矿业发展的新里程碑,也体现了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
二、各类矿产数据1. 煤炭矿产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也是采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中国煤炭矿产总产值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主要得益于煤炭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
2. 铁矿石矿产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料,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铁矿石矿产总产值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国内钢铁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家对环保政策的支持。
3. 非铁金属矿产除了煤炭和铁矿石,我国还拥有丰富的非铁金属矿产资源。
2019年,非铁金属矿产总产值为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
这主要归功于非铁金属市场的发展以及产量的提升。
三、地域分布数据1.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主要基地。
2019年,北方地区采矿业总产值为X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X%。
2.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则以铁矿石为主要矿产,其中以河南、湖北等地为主要产区。
2019年,南方地区采矿业总产值为X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X%。
四、产业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助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采矿业正不断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未来,我国采矿业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提升绿色采矿水平矿产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大,我国已意识到了矿产资源有限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我国采矿业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采矿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采矿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安全和行业的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差异及其原因赖慈锋吕熙雯(五邑大学 广东 江门 529020)摘 要:本文以2019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全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和SPSS软件,建立了相关模型,探讨我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差异问题。
本研究以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工业五个行业的产品增加值为相关指标,探讨对我国各地区GDP的影响。
最后,得出分析结果的同时,提出一些自己对地区生产总值不足的解决意见,提升局部的GDP,进而提高全国的GDP。
关键词: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ki.1009-2994.2021-07-0184-091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不断重视以及相关经济政策不断出台,我国国家生产总值以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向上增长,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也在不断上升,我国也逐渐从工业大国渐渐向服务型国家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我国GDP发展迅速,由此可见,不同行业在GDP这一块大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服务行业占比的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的占比在逐渐降低,但各个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一。
因此,本文选择五个行业来探讨一下各因素对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一、研究因素通过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影响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因素有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等等,因此,本次我从行业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五个行业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工业。
(一)农林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全部产品的货币总量被称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作为人民生活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行业,在201年该行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3576.9亿元,比去年指数上涨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
按每个地区划分,农林牧渔业均值达到2373.45亿元,相比于2018年,增长了8.9%。
(二)房地产业房地产业的不断兴起,它不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016MACR0ECONOMY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逬,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逬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o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
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62015201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5-2019年三类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第12项统计了我国2019年“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情况。
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2019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
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74人,比上年下降4.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83人,下降10.8%。
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80人,下降6.7%。
尽管死亡总数比之去年有所下降,但是29519人的数字还是应引起我们足够警醒。
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安全,永远在路上!各领域事故特征明显,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连续四年保持“双下降”2019年,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6.2%、13.1%,连续四年保持“双下降”,是国务院安委会重点统计的12个行业领域中8个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双下降”的领域之一。
2019年重大事故得到初步遏制,全年公路水路行业共发生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80.0%、81.3%。
非传统安全影响依然显著近年来,涉及营运性车船的纵火、爆炸、抢夺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加之个别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焦虑、烦躁等非适岗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疏解等,加大了交通运输行业防范非传统安全事故(事件)的难度,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各领域高风险作业得到有效管控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深入推进风险管控,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明确了公路水路行业7个领域24个重大风险点,碰撞、淹溺、冒顶片帮等重大风险作业得到初步控制。
道路运输领域碰撞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明显下降;水上交通领域船舶碰撞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了淹溺和冒顶片帮两类危害较大的事故“零发生”。
2020年海航控股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2020年4月目录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4)二、行业发展情况 (6)1、行业发展现状 (6)(1)国际航空运输业概况 (6)(2)国内航空运输业概况 (6)2、行业格局和趋势 (8)(1)受XGYQ影响,全球经济预计陷入负增长,航空客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 (8)(2)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国际航权配置新规等政策引导聚焦航空枢纽建设 (9)三、公司核心竞争力 (9)1、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安全品牌 (9)2、聚焦高价值枢纽,稳步打造高效互动的枢纽网络 (10)3、持续提升的运行品质 (11)4、发扬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11)5、勇担社会责任的民族企业 (11)6、卓越的国际品牌形象 (12)四、公司发展战略 (13)1、防范YQ风险,紧跟市场变化 (13)2、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功能 (13)3、聚焦核心市场,再造网络价值 (14)4、推行全服务+低成本发展模式并行 (14)5、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14)6、打造健康发展、差异化品牌形象 (15)五、公司经营计划 (15)1、持续提升安全品质 (15)2、网络核心竞争力构建 (16)3、销售业务聚合创收 (16)4、精细化管控提升航班正常率 (16)5、坚持服务创新,打造国际品牌 (16)六、可能面对的风险 (17)1、宏观行业风险 (17)2、汇率波动风险 (17)3、航油价格波动风险 (18)4、市场竞争风险 (18)5、流动风险 (18)6、其他不可抗力及不可预见风险 (19)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GDP统一核算改革意味着什么作者:王志凯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13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
对此,我们需要增强战略定力,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深刻把握上,应对挑战、化解危机。
这离不开坚实可靠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作保障。
近年来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今年正式实施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为我们摸清“家底”创造了条件。
反映全国和各省份经济实绩的2018年普查修订GDP和2019年统一核算GDP,有助于中央在掌握全局经济、了解各地区实力的前提下决策有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其中,经普查修订后,部分省市GDP大幅上调和下调。
统一核算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GDP数据,也获得广泛关注和热议。
那么,如何看待部分省市GDP的上调与下调?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有什么意义?2020年1月下旬,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统计局公布31省份(自治区、直辖市)2018年GDP修订值,部分省份GDP出现了下调和上调,而且下调和上调幅度之大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近乎同一时段,全国31省份也陆续公布了2019年GDP初步核算值。
不同以往的是,2019年31省份GDP合计低于全国GDP,多年来各省份GDP合计超出全国GDP的问题和尴尬,相应得以解决。
中国的GDP 核算一直采用分级核算模式,国家统计局制定GDP 核算制度方法并负责国家GDP核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制度方法核算本地区GDP。
由于一部分单位和机构,诸如军队、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其服务、劳务及其附加值核算地方是不掌握的,按照GDP分级核算是归国家的;这样,各省份、城市GDP核算加总,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GDP要少一些。
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事实,但我国各地GDP合计,多年来却一直超出全国GDP。
各省市区GDP合计数一直高于全国GDP,这成为社会上甚至一些国家质疑中国GDP核算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1. 引言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活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说明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态势。
2.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GDP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近年来,中国的GDP保持了稳定且较快的增长态势。
例如,在201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6.1%,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3. 就业情况改善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就业情况持续改善,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就业人数达到了7.77亿人,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
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发展。
4.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国民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动力之一。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例如,制造业比重逐渐下降,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比重逐渐上升。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扩大,这些调整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和具有创新能力。
5. 投资增长稳定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民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中国国内和外部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4%,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在稳步增长,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6. 外贸顺利发展外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外贸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国民经济在全球贸易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