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生态制剂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微生态制剂临床合理使用要点
微生态制剂是指能够富含有益微生物的制剂,如益生菌、益生元等。
作为一种健康保健品和治疗药物,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种类繁多、功效不同,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错误使用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为此,以下是微生态制剂临床合理使用要点:
1. 选择合适的微生态制剂,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性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2. 注意微生态制剂的剂量、用法和用时,遵守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
3. 注意微生态制剂的保存方法,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阳光直射等不良条件造成制剂失效。
4. 注意微生态制剂和其他药品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微生态制剂活性的药物。
5. 注意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期限,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
6. 避免在无临床必要的情况下乱用微生态制剂,以免浪费资源和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必须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 1 -。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发展现状所谓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活性制品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生物制品。
微生态制剂较为常见的是乳酸菌制剂,乳酸菌制剂是指将乳酸菌培养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制成带活菌的粉剂、片剂或丸剂等,服用后能起到整肠和防治肠胃疾病作用的一类微生态制剂。
乳酸菌制剂是微生态制剂的一种,我国1994 年农业部批准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其中大部分也属于乳酸菌类。
下面以乳酸菌制剂的研究及发展来阐述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 人体的微生态平衡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必须适应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外环境(也称为大生态)和内环境(也称为微生态)。
各类微生物在体内的微环境中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
这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动态的生理性的组合。
一个成年人大约有1 X 1013个细胞,而肠道中栖息着约由400 个种组成的1 X 1014 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它们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其中大部分与细胞接触,交换能量和物质,甚至互相传递遗传信息。
这些微生物具有各种各样的酶类,进行着非常出色的有条不紊的代谢活动,它们对机体的营养水平、生理功能、药物效应、免疫调节、肿瘤发生细菌感染、衰老过程、毒素反应和突然的应激反应等都有作用[5]。
机体内的微生物有下列四个特征:1. 1 定位在机体内,不同微生物的正常种群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基本是一定的。
以回肠下部的结肠最为集中。
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
同一种群,在生物学上基本是相同的. 但在生态学上是不同的,原籍菌在原籍是益菌,如果脱离了原籍转移到外籍,成了异位菌,就可能是有害菌。
在微生态平衡中. 定位能防止细菌异位与内源性感染。
1. 2 定性在机体中. 并不是任何微生物都能生存下来,只有某些特定的菌群才能繁衍生息。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类制剂。
益生菌是活菌益生元是一类化学物质,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也不能被肠道有害菌利用只能被有益微生物选择性地吸收利用或能促进有益菌的活性或繁殖;合生元为益生菌和益生元按一定比例结合的生物制剂能同时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
畜禽生产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EM,益生素、促菌生,调痢生、制菌灵、止痢灵抗痢灵抗痢宝、乳酶生等。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特点(一)拮抗病原菌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以形成优势菌群,从而能够调整肠道菌群,维护内部环境的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菌的数量,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首先,有益菌可与病原菌竞争肠道内有限的生存空间与营养物质,使病原菌的繁殖受到遏制。
其次,有益菌尤其是乳酸菌进入肠道后可以产生有机酸使肠道的PH值降低,致病菌因此难以生长,数量逐渐减少。
第三,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杆菌肽等,这些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使肠道内活菌的数量和代谢发生改变,呈现出广谱和非特异性的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
第四有些有益菌属于好氧菌,在代谢过程中可大量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这就会创造厌氧环境,从而可以抑制好氧性致病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原有厌氧菌的繁殖,增加优势菌群的数量,使肠道内环境的微生态恢复平衡。
实践证明,微生态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二)激活免疫系微生态制剂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御体内外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虽然属于有益菌,但相对于机体来说,它们毕竟还是具有活性的异物,其生长和繁殖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使动物免疫系统及早得到完善能够调动和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而会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如:乳酸杆菌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激发巨噬细胞和干扰索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芽孢杆菌能使肠道淋巴组织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同时还能加速幼畜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探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尝试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水质和提高养殖品质。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含有益生菌和有益微生物的复合制剂,能够在水体中发挥调节水质、促进生物降解和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的作用。
本文将从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和分类微生态制剂是指由益生菌和有益微生物组成的一种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各种活性菌、酶和生长因子等。
按照其来源和功效不同,微生态制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微生态制剂,主要是从天然环境中分离提纯而来,如海洋益生菌、土壤益生菌等;另一类是人工培养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通过人工发酵培养而成,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水体环境,还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1. 改善水质环境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氮磷污染物,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养殖水体的氨氮和硫化氢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降解废弃物,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从而为养殖生物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生长环境。
2. 促进生物降解3. 增强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和有益微生物还可以促进水产养殖生物的免疫系统发育,提高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1. 鱼类养殖在虾类养殖中,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和硫化氢含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虾类的养殖密度和产量。
微生态制剂还可以促进虾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品质。
四、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水产食品质量和健康的重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推出更多种类、更高效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以满足不同水产养殖场的需求。
微生态制剂临床合理使用要点微生态制剂是指含有一定数量的有益微生物的制剂,常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护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为了确保微生态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合理使用要点:
1.选择适宜的微生态制剂。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微生态制剂,如菌株种类、剂型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2.合理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以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3.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应注意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期限,不得过度使用和滥用,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微生态制剂常常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应注意它们的相互作用,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5.强调个体化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以保证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医务人员在应用微生态制剂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确保其安全和有效。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微生态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既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也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特点微生态制剂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组成的预制制剂,通过加入食品或直接投喂动物,能够促进动物的食欲、消化和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常规制剂、专门制剂和功能性制剂。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改善宿主生态系统平衡,增强宿主免疫力。
2.能够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3.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能,能够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4.能够减少互相竞争的微生物和有害菌种,改善环境质量。
二、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在禽类养殖中的应用鸡、鸭、鹅等禽类的肠道中有丰富的菌群,菌群失衡会导致生长缓慢、消化不良和感染疾病等问题。
因此,在禽类养殖中,加入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而且能够增加免疫力和生长效果。
例如,饲喂专门的乳酸菌制剂可以有效预防鸡伤寒、霍乱等疾病,增加体重和饲料利用率。
2.在猪类养殖中的应用如何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是猪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加入适当的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增加猪的饲料利用率和体重,降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生率。
例如,加入酸奶菌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猪的肠胃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3.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奶牛饲养成本较高,因此养殖业主要关注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通过加入适当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牛奶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牛奶中的细菌数量,保证牛奶的安全和健康。
例如,添加乳酸菌可以促进牛奶中乳酸含量较高,并减少细菌和感染病毒的发生率。
三、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前景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特点一、概念及种类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
就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
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
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
应用于水产养殖上的微生态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服以提高鱼虾免疫力的饲料微生态添加剂,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类是用以改良水质的微生态调控剂,主要菌类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各类菌有其自身特性,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二、微生物制剂作用与特点(一)对水体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降低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
(二)对养殖动物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使养殖动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止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有害物质产生。
同时,转化养殖动物肠道、血液及粪便中有害物质浓度,降低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累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
(三)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微生物制剂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既能全池泼洒,也能做为饲料添加剂。
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长期使用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病害发生,排放的污水对环境污染也较小。
三、微生态制剂用于调控水质的使用原则自然水体存在一定的细菌生态平衡系统,施用微生态制剂是人为改变条件,定向培育优势菌群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水体的理化因子正确选用菌种;其次,施放微生态制剂要达到一定的浓度、确保水体中活菌数达到一定数量,并营造适合培育菌种的生长条件,使之尽早形成并维持优势菌群,以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菌制剂。
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
根据现在微生态制剂的产品特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型微生态制剂,另一种为复合型微生态制剂。
单一型微生态制剂是以单独菌种为主要成分,发挥其生理活性,这类菌株包括乳酸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
由于单独菌株作用的独特性,不能完全适合动物体内的复杂变化,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在市场中受到广泛关注。
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又以成分不同分为复合菌微生态制剂和合生态微生态制剂—合生元。
复合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相同种属或不同种属菌株组成,以EM菌露为例,其包括菌株繁多,有光合细菌、乳酸菌、放线菌、酵母菌、发酵型丝状菌等5科10属80多种好氧性和厌氧性微生物组成的多种有益的优良微生物菌群,可应用于保健、水产、养殖、种植甚至环保等方面。
这些微生物组合在一个统一体中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具有多元功能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合生元是由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
益生元是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少数种菌落中的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如各种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
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棉子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聚糖、大豆低聚糖和酵母细胞壁等。
这些糖类不能被动物自身及其肠道内的致病菌所消化和吸收,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特异性利用,因此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间接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
2006年农业部公布的658号公告,明确说明我国允许使用的微生物添加剂包括16种,这些有益微生物分别是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保加利亚乳杆菌。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利生素、是指在微生态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生物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他们的代谢产物或添加有益菌的生长因子,具有维持宿主微生态平衡,调整其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对建立良好的水域微生态环境包括养殖动物体内外微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抗生素;
依据不同的标准,微生态制剂可以分为:
1.按使用目的有促生长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
2.按菌种分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3.按菌种分组成成分有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复合制剂能适合各种条件和多种宿主,效果
更好,是目前发展的趋势;
4.按物质组成分:有益生菌、益生元和合成元等;益生菌是指一类通常分离自动物体内的
正常菌菌群而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可以通过动物消化道发挥其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帮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从而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益生元是指低聚糖类物质等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有选择地促进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代谢和增值从而保证动物将康的有机物质;合生元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结合生物制剂,可以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
5.按剂型分:有液体、固体、半固体;。
一、微生态制剂的概况微生态制剂其实质是一种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通过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而起作用。
其中的益生菌进入肠道与肠道内正常菌群发生栖生、偏生、共生、竞争、吞噬等复杂关系,并且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
从而对动物产生营养、免疫、刺激生长、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性能、防治疾病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根据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有的偏重于促进生长,而有的偏重于疾病治疗。
目前,比较常见的有芽孢杆菌制剂、乳酸菌制剂、酵母及其他菌类制剂和混合类。
二、微生态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近年来,中国多数畜产品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畜产品出口却屡屡受阻,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限制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
因此,认真研究绿色壁垒内涵,采取措施突破“壁垒”,无疑将是我国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任务。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
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处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需要,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一)、绿色壁垒对畜禽产品出口的影响绿色壁垒中的检验标准普遍提高,检验指标范围扩大。
如俄罗斯对冻肉类的卫生要求更加严格,农药残留的限量和数量增加,原仅为10种,有残留限量4种,现增加为59种,有残留限量的24种,35种农药残留不得检出,新增农药残留检测49种;原有的生物毒素检测、抗生素检测、重金属检测种类限量未变;激素类药物增加了雌二醇和睾丸甾酮;新增检测亚硝基胺;另外增加微生物指标,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利生素、是指在微生态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生物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他们的代谢产物或添加有益菌的生长因子,具有维持宿主微生态平衡,调整其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对建立良好的水域微生态环境(包括养殖动物体内外微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抗生素。
依据不同的标准,微生态制剂可以分为:
1.按使用目的有促生长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
2.按菌种分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3.按菌种分组成成分有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
复合制剂能适合各种条件和多种宿主,效果
更好,是目前发展的趋势。
4.按物质组成分:有益生菌、益生元和合成元等。
益生菌是指一类通常分离自动物体内的
正常菌菌群而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可以通过动物消化道发挥其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帮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从而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
益生元是指低聚糖类物质等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有选择地促进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代谢和增值从而保证动物将康的有机物质。
合生元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结合生物制剂,可以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
5.按剂型分:有液体、固体、半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