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态制剂最新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38
行业产品8 中国动物保健 | 2018.11微生态制剂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张甜甜*,鹿瑶,吕文亮,林显华,徐海燕,谷巍(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动物微生态制剂省级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01)图7 2017年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市场前十的生产企业市场投入量和占总量1 微生态制剂概述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广泛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主要用于动物,通过鉴定、培养、干燥等系列工艺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称为动物微生态制剂。
我国微生态制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90年代进入规模化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养殖业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
我国农业部于2014年2月1日起实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公告,允许使用的益生菌株主要包含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及酵母类、霉菌类和其他细菌类等几大类,共46种微生物菌种,其中细菌34种;酵母4种;霉菌8种。
动物微生态制剂能够对一些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也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其对疾病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经过国内外诸多研究学者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控与治疗,尤其在消化道疾病治疗方面,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成效极佳。
除此之外,在水生动物疾病的领域投入使用微生态制剂,也出现了振作者简介:张甜甜,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发,E-mail:tiantian_1987_65@。
*通讯作者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益生菌的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
微生态制剂凭借高效、无耐药性、无残留等特点在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药、动物饲料等领域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微生态制剂具有维持动物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净化环境等作用,在抗病、治病、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的相关研究,可为微生态制剂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借鉴依据。
收稿日期:2005-11-10作者简介:孔海英(197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食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及其制品检测分析。
文章编号:1009-0924(2006)01-0004-04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应用前景孔海英1,孟宪梅2(11吉林省食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吉林长春 130033;21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程系,吉林长春 130062)摘要:动物微生态制剂是由正常菌群微生物所制成的一类生物制品,它可通过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来预防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它可用于作兽药或饲料添加剂,是无毒、无污染的产品,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就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产生种类、作用机理、生产工艺、存在问题、质量控制、作用效果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S 816.7 文献标识码:A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和微生态防治理论选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及其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的,用于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的具有直接通过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一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1]。
由于它是由正常菌群微生物所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又称为活菌剂或生理菌苗[2]。
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效果显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养殖界同仁的首肯。
它不但可以防病治病、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且能改善动物健康状况,降低畜禽产品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养殖环境及粪便中氨气、硫化氢、有机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国FDA (1989)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约40多种。
我国农业部(2003)公布的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15个菌种。
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微生态制剂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促进动物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建立,提高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和自身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
本文主要对微生态制剂的有关概念,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反刍动物;研究进展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在动物饲粮中使用抗生素、抗菌类药物类生长促进剂以控制腹泻、维持健康、促进生长及提高饲料利用率。
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易造成动物抗病力减弱,导致动物机体正常菌群失调、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在畜产品(肉、蛋、奶、皮毛)中会产生残留,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的体内,导致动物肉蛋奶品质下降,药物残留等问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饲料业和饲养业中,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具有功能多、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1微生态制剂的有关概念微生态制剂始于梅切尼可夫用酸牛奶来调整畜禽的腹泻和肠炎,继之又发现微生态制剂还可改善饲料利用,并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
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迅速发展起来。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全面描述如下:它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得到的有益微生物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菌或者包含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陆庆泉和柴家前,2000),能改善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益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挥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
依据微生物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芽胞杆菌制剂、乳酸菌制剂和酵母菌类制剂等。
多年来,营养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一直致力于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系统的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调控瘤胃内微生物系统来提高反刍家畜生产效率。
微生物制剂不仅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而且不会产生类似抗生素的药物残留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国内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最早研究和应用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蒙哈德(Mollgaard)首先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身体健康。
然而20世纪50、60年代正是抗生素研究、生产和使用的黄金时期,导致微生态制剂研究和开发工作处于低潮,一段时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添加剂,虽然近10年来发展很快,但其使用效果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和不连续性。
这主要由于缺乏对动物正常及病态状态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特性的研究,对肠道做生物和寄主之间的互相作用方面的研究更少。
只有更深入的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动物生长发育和保健中所起的作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新型微生态制剂的高效、安全。
1猪、鸡肠道微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1.1猪、鸡肠道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和结构组成与所有的脊椎动物一样,仔猪和仔鸡的胚胎处于无菌状态,分娩时由于仔猪受到母体产道、粪便及环境微生物的影响,在出生后的3~4个小时,肠道内开始检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兼性厌氧菌作为第一批在仔猪肠道定植的菌株是由于仔猪初生时肠道内环境中高溶解氧。
高氧化还原电位等选择的结果。
动物初生24小时之后,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菌数达到108。
48小时仔猪肠道内开始出现可以在微氧环境中生存的乳酸杆菌,72小时专性厌氧菌、拟杆菌开始在肠内定植。
然而以上的描述只是一个理论模式,仔猪体内的菌群发育情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Muralidhara(1977)的研究报告指出,仔猪出生后4个小时粪便中可以检测出乳酸杆菌,而8个小时之后才检测出大肠杆菌。
Monghan(1992)发现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最初出现在仔猪粪便中的时间各仔猪明显不同,从25个小时开始到出生后7天都有发生。
Katouli(1995,1997)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仔猪的肠道菌来源,发现母猪是仔猪前两周内肠道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源,然而对大肠杆菌基因型的分析却证明环境因素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犬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在现代犬类养殖和宠物犬的养护中,犬用微生态制剂正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能够调节犬类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的产品,其应用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微生态制剂,简单来说,是由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制剂。
这些有益微生物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
它们在犬的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犬用微生态制剂对于犬类肠道健康的维护具有关键意义。
犬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状态对于犬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当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时,犬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可以定植在肠道内,与有害菌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恢复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例如,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和细菌素等物质,降低肠道的 pH 值,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
其次,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增强犬的免疫力。
肠道是犬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有益微生物可以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犬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犬,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往往会有所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更强。
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方面,微生态制剂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些有益微生物可以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帮助犬更好地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同时,有益微生物还可以合成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K 等,为犬的健康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目前,犬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活菌制剂、死菌制剂和代谢产物制剂。
活菌制剂是指含有活的有益微生物的制剂,如乳酸菌素片。
死菌制剂则是经过处理的死亡微生物细胞或其成分,虽然不具有活性,但仍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代谢产物制剂则是有益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细菌素等。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具有多种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
从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AbstractMicroecologics,as an biogen,has lots of benefici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for animal. The species,function mechanism,applic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animal production of microecologics were summarized,and its bright future was prospected.Key wordsmicroecologics;animal production;application;function mechanism微生态制剂又名益生素、促生素、生菌剂以及活菌剂等,其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由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经复合培养、干燥等一系列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新型活菌制剂,具有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改进并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机体抗应激能力和减少动物疾病发生等多种功能[1]。
微生态制剂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可以有效替代抗生素的绿色添加剂,具有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针对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探讨。
1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我国农业部在1999年公布的饲料及微生物添加剂有12种。
但真正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的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等,而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类,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芽孢杆菌类。
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需氧芽孢杆菌。
二是乳酸菌类。
摘 要: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并能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改善生产性能和饲养环境。
文章主要对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在畜禽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来微生态制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目的是维持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动物的生产力。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无污染、无残留、同时又能提高免疫力等特点,现已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动物微生态制剂通常按照菌种和用途分类。
按所用的有益菌的种类可分为乳酸菌类制剂、酵母菌类制剂等;按用途可分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微生态调节剂和微生态治疗剂。
生产应用中通常按其主要物质进行分类,分别是益生素、益生元和合生元[1]。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作用机理是:(1)有益微生物通过调整与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来达到保持动物健康的目的。
(2)生物夺氧,易于厌氧菌繁殖。
(3)争夺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生态占位点,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
(4)有益微生物制剂在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5)产生抑菌物质。
乳酸菌进入动物肠道能够产生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
(6)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当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侵入动物肠道后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体和致敏的免疫活性细胞。
(7)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环境。
3 微生态制剂在畜禽业中的应用3.1 猪在猪的日粮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防治仔猪下痢和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
李强等(200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
3.2 家禽对鸡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改善禽舍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免疫力,降低死亡率。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作者:胡铁锋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12期胡铁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阐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以及分类,微生态系统的定义,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微生态制剂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06-01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
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
目前,我国的年使量已超过1000t。
1 微生态制剂1.1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微生态制剂,又名益生素、生菌剂、活菌剂。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兽医生物制品的一种,它是根据动物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制的用于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一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1]。
1.2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中,其常用的菌种有: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芽抱杆菌类(地衣芽抱杆菌、枯草芽抱杆菌、蜡样芽抱杆菌)、酵母类(酿酒酵母、石油酵母)。
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2.1 微生态系统的定义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2]。
当原有的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时,不同菌群优势的变化在临床上则表现出不同的疾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