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建筑构造与建筑材料》课程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9.20 MB
- 文档页数:316
(建筑材料)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1讲讲义大纲第一章建筑材料大纲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材料性质。
2、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和石膏的组成、性质和应用;3、水泥:包括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4、混凝土:包括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5、建筑钢材:包括建筑钢材的组成、组织与性能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种类与选用。
6、木材、建筑塑料、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材料的结构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材料的结构①微观结构:物质的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
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晶体、玻璃体和胶体。
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
②亚微观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的材料结构。
③宏观结构:用肉眼和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上)2、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①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⑴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与材料孔隙无关)⑵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有关)⑶堆积密度:粉状或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都有关)②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⑴孔隙率:材料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与空隙率相对应的是密实度)。
空隙可分为连通孔和封闭孔。
⑵空隙率:散装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列。
③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⑴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混凝土、木材、砖等。
亲水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⑵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沥青、石蜡等。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2讲讲义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④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⑴吸水性: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全然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建筑构造/ArchitecturalBuild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都市专业5、使用教材:李必瑜,魏宏扬.?建筑构造?〔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二、课程简介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局部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其要紧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设计。
三、教学目的与全然要求通过?建筑构造?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建筑构造的全然知识,原理和方法,并能了解从构造方案到细部构造进行设计,通过构造设计练习,稳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方法:平常、期中、期末成绩分不为10、20、70〔平常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建筑构造学科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全然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
教学重点:建筑构造、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类型、建筑模数教学难点: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类型、建筑模数要紧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
2、多积存相关案例,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第一节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二、建筑构件和建筑配件第二节建筑的类型一、按建筑使用功能分类二、按建筑的修建和规模大小分类三、按建筑的层数分类四、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五、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六、按承重结构类型分类第三节碍事建筑物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那么一、碍事建筑物构造的因素二、设计原那么:有用、先进、经济、美瞧第四节建筑模数协调一、模数二、全然模数三、导出模数四、模数数列五、模数协调本章全然概念:建筑构造、建筑构造的组成、建筑的类型、模数、全然模数、导出模数、模数数列本章考虑题:1、简述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建筑材料与构造培训讲义大纲第一章建筑材料大纲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材料的构成、结构与构造与材料性质。
2、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与石膏的构成、性质与应用;3、水泥:包含水泥的构成、水化与凝聚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4、混凝土:包含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与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5、建筑钢材:包含建筑钢材的构成、组织与性能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种类与选用。
6、木材、建筑塑料、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的构成、性质与应用。
材料的结构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材料的结构①微观结构:物质的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
材料的结构能够分为晶体、玻璃体与胶体。
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②亚微观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的材料结构。
③宏观结构:用肉眼与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上)2、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①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⑴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与材料孔隙无关)⑵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有关)⑶堆积密度:粉状或者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与颗粒之间的空隙都有关)②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⑴孔隙率:材料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与空隙率相对应的是密实度)。
空隙可分为连通孔与封闭孔。
⑵空隙率:散装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列。
③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⑴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混凝土、木材、砖等。
亲水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⑵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沥青、石蜡等。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2讲讲义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④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⑴吸水性:在水中能汲取水分的性质。
建筑构造与建筑材料(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课程代码:18410206学分:3学时:4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环境设计制图、中外建筑史、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适用专业:环境设计教材:《建筑装饰材料》郭谦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陆立颖张晓川等编著,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建筑构造与建筑材料》是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必修专业课程。
(二)教学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掌握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与课程知识内容;1.建立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材料专业科学思维方式,学会解决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材料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2.具备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材料实现图纸化设计与表达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不同类型建筑及景观环境的装饰构造应用与装饰材料选择;3.具有科学灵活的思维素养,具备运用合理的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材料解决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一)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与课程知识内容)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2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3建筑装饰工程相关规定和施工工艺基础(二)教学要求1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与课程知识内容2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基本材料、相关规定3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课程设置安排及目的,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基本材料、相关规定2.难点建筑装饰工程相关规定和施工工艺基础问题,工艺与材料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构造工艺(一)教学内容(支撑教学目标建立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构造工艺的设计思维方式,学会寻找设计工艺与设计材料的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