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扩的影像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2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囊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区别
1、支气管扩张为继发性病变,有慢性纤维增生的特性,它病变严重程度与纤维增生成比例增加;而肺囊肿为先天性病变,虽常伴感染,它的囊影大小与纤维增生不成比例;
2、临床上,支扩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纤维化。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和咳大量脓血痰。
痰多带臭味。
常有呼吸道感染及反复发热。
可有杵状指,儿童期可有反复肺炎;肺囊肿相对少见,多无症状,只有在与小支气管沟通时,容易合并感染引起相关症状。
3、影像上支气管扩张多有印戒征,轨道征;这些先天性肺囊肿看不到。
总结:
一、流行病学
支气管扩张继发性,多见;
肺囊肿先天性、少见
二、临床表现
支气管扩张多有儿童期反复肺炎、百日咳、麻疹等,多因慢性咳嗽、咯脓痰及咯血就诊;肺囊肿可无临床症状,多偶然发现;
三、影像表现
支气管扩张有相对特征性的印戒征、轨道征等,多伴有较明显纤维化;
多发性肺囊肿为大小不一边缘锐利,薄壁含气囊肿,严重者表现为蜂窝肺,但肺纤维化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四、好发部位:
支气管扩张好发于左下肺后基底段,
肺囊肿无规律。
支气管肺囊肿
111。
支气管扩张的CT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271-02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的损坏而形成的扩张和变形。
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气管和支气管在胸内的位置通常和CT扫描层面大致并行,在横断面图像上可清楚地显示气管壁及气管管腔,因此非常适合作CT扫描。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患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多数病人可咯出大量脓痰,有臭味。
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程度不同。
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发热、胸痛,亦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
1.2检查方法病人仰卧,横断轴位扫描。
两襞上举抱头。
扫描基线以胸骨切迹起始向下逐层扫到膈顶。
扫描时吸气憋住气或平静呼吸后憋住气。
根据非螺旋扫描显示的病变部位采用层厚为1~2mm,层距为2~5mm的间隔或连续扫描。
1.3其它检查胸部平片:有些患者的胸部平片所见正常。
主要的异常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重、模糊及环形透光影。
支气管管壁增厚形成两条平行的线状影像,称为轨道征。
支气管造影可显示各种类型的支气管扩张的形态。
2 CT表现2.1 柱状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CT仅见于肺门附近和肺实质中央部位,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增宽,使得正常时不能见到的距膈膜下3 cm肺周边内也可见到支气管。
当支气管走行方向与CT重建图像层面平行时,表现为分支状的“轨道征”;支气管走行方向与CT重建图像层面垂直或斜行时,出现厚壁的圆形透亮影,表现为环状或椭圆状,呈“印戒征”。
正常时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周围支气管直径,当这种关系发生倒转时,可靠的指出有支气管扩张。
2.2 静脉曲张状的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的支气管扩张表现与柱状相似,支气管内腔不仅增宽,且呈凹凸不平表现。
支气管径呈粗细不均的串珠状改变,管壁不规则增厚。
含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气象)是指肺实变时,其内含气,支气管呈树枝状低密度影的现象,多见于炎症病变。
印戒征: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
胸膜凹陷征:是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性或三角形影,尖端指向病变,在胸膜陷入的部位结节可形成明显的凹陷。
多见于肺内恶性肿瘤。
轨道征(双轨征):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毛刺征:肿块边缘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样突起,仅见于肿块和肺实质交界面月晕征: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中常见,表现为肿瘤周围环绕毛玻璃样影,其病理基础为出血性肺梗死和癌组织细胞浸润。
串珠征:双环或三环征:肝脓肿CT表现脓肿壁和分隔明显强化,脓腔和周围水肿不强化袖口征:溶骨型骨肉瘤,骨膜新生骨亦被破坏,边缘部分残留,成三角形,称Codman‘s 三角,又叫“袖口征”。
支气管扩张:肺纹理增多,粗大,紊乱或呈网状;可见“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原发综合征:以中上肺野多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组成。
三者并存时称双极现象或哑铃征。
垂柳征:肺结核三阻征象:中央型肺癌的表现阻塞性肺气肿(出现早、病程短、实际工作中难于发现)阻塞性肺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阻塞性肺不张(不张范围取决于肿瘤部位)反“S”征: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下凸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横向的“S”状,称为反“S”征项圈征:狭颈征:牛眼征:是肝转移瘤的典型表现,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形如牛眼,成“牛眼征”。
腊肠征:梗阻扩张的回肠多表现为连贯的均匀透明的肠管,形似腊肠,多位于中下腹部,称为“腊肠征”。
鱼肋征:表现为在扩大的空肠内见到较多横贯肠腔,密集排列的线状皱襞,形似鱼肋骨,称之为“鱼肋征”,多位于上腹或左上腹部,是空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
假瘤征:由于梗阻的肠襻内充满既不能吸收又不能排出的血性液体,在邻近充气的肠曲衬托下形成类圆形软组织包块影,轮廓清晰,常位于下腹部且位置较固定,因其形似肿瘤,故称“假瘤征”。
支气管扩张疾病形态学类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影像表现印戒征是由一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邻接一围绕大圆形低密度空气影的环状软组织密度影构成。
环状软组织密度影代表扩张支气管壁,圆形低密度空气影代表扩张的支气管内气体,与环邻接的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代表与扩张支气管伴行的肺动脉的横断面影像。
印戒征是支气管扩张CT表现,支气管扩张为不可逆性支气管异常扩张。
扩张支气管在中等大小支气管最广泛,可以发生支气管肌肉萎缩,支气管壁破坏,支气管周围炎症和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是坏死性病毒性或细菌性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壁损伤引起,常发生在婴幼儿期,可发生在阻塞支气管远端,分泌物聚集在阻塞支气管远端导致扩张,进展期肺纤维化或放射性肺损伤引起支气管扩张。
囊性纤维化、通气压增高、正压通气、纤毛功能紊乱、Kartagener 综合症以及免疫缺陷与支气管扩张有关。
支气管扩张形态学类型柱状支气管扩张,最轻形式,特征是支气管轻度均匀扩张。
静脉曲张样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中度扩张,呈不规则串珠样。
囊状扩张是最严重,支气管显著囊样扩张,伴有数量不等分泌物池。
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常为非特异性,慢性咳嗽,过量痰,反复肺部感染,咯血都可以出现。
胸部平片显示扩张支气管,CT可以提高发现支气管扩张的能力。
支气管扩张胸部平片表现包括扩张充气支气管,支气管壁增厚,肺实质体积减小,支气管聚集,见到肺透亮度异常。
在薄层CT可见到支气管扩张,缺乏支气管尖端变细,在胸膜1cm 内见到支气管,支气管壁增厚和印戒征等。
以CT为基础诊断支气管扩张有包括呼吸运动或心脏搏动所致运动伪影,与层厚和窗相关技术因素,用薄层CT来诊断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与病理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内径异常增宽,可为先天性,但多为后天性,好发于儿童及青年。
咳嗽、咳痰、咯血为支气管扩张三个主要症状,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胸痛,可有呼吸困难、发绀及杵状指等表现。
先天性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管壁弹力纤维不足或软骨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支气管扩张主要病因是支气管壁组织破坏、支气管内压增高、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产生外在性牵引。
支扩的影像学表现描述
支扩的影像学表现描述是指肺支扩张的影像学表现,通常指根据X
射线胸片上支气管分支的结构变化来描述。
正常情况下,支气管的走
行很直,它们相互分离,没有明显的弧度,呈现出“铁丝网”状。
但是,肺支气管扩张时,X线胸片检查中多会出现支气管弧度明显
增大、支气管弯曲变成S型,或呈现出rapidly progressive等状态。
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能有支气管内囊性改变,如囊肿、肿瘤等,并且
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支气管门脉混合病变影。
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征可以有很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也有
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
1、支气管弧度明显增大,支气管弯曲变成s型,水平或垂直方向
上伸缩变形,或支气管鳞状扩张等;
2、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能出现支气管内囊性改变,如囊肿、肿瘤等;
3、多个支气管门脉混合病变影,结节状、条索状或模糊状;
4、周边的肺野炎症反应尤为明显,可见肺野细小浅表斑块影及纵索状
结节状斑块影;
5、肺野局部积液,表现为钙化斑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