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C外卡收单业务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42
跨境支付基本情况介绍一、跨境支付发展历程(一)初创期:1999 - 2004我国第三方支付开始于1999 年,首信、环迅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于当年成立。
2004 年底支付宝成立标志着行业初创期结束。
期间,第三方支付主要在做银行网关和一些便民增值业务,用户访问往往只能使用IE 浏览器,支付体验很差。
(二)发展期:2005 - 20112005 年之后,国内一系列支付平台建立起来,第三方支付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不断尝试。
2005-2011 年期间是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黄金时期,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的态度发展很大改变,决定最终实施牌照制。
在2011 年5 月发放第一批牌照。
这个阶段最大的创新是支付宝发明快捷支付,成功率由原来的60% 上下增长到快捷支付的90% 以上,且有了良好的支付体验。
此时的支付平台架构模式称为账户支付模式,就是买卖双方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会员、建立新账户并充值,资金流从用户银行卡划转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银行账户,即现在的备付金账户,用户消费时从虚拟账户进行扣除,并不涉及到实体资金的划转。
该模式模仿了美国第三方支付PayPal 。
(三)博弈期:2012 - 20162012-2016 年期间是博弈期,支付公司跟监管方和传统金融的关系非常微妙。
监管态度摇摆不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先叫停二维码支付,最终又放开,让二维码支付变成移动支付体系的有效补充,也让中国的移动支付誉满全球。
这个阶段最大的创新是2013 年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
它将货币基金份额包装为账户余额进行支付,余额宝支付实际包含两个子交易:货币基金份额赎回交易和余额支付交易,而余额支付交易流程与账户支付的处理流程是一致的。
在这个阶段,支付系统架构变成金融账户的支付模式,除了支付渠道、余额账户和清结算体系,T+0 货基、理财等金融产品也被包装到了支付产品体系。
(四)成熟期:2017 至今2017 年至今,国家政策逐渐明晰,相关条例不断完善。
网联成立之后,所有线上支付全部要借助网联,同时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趋于固化,领头羊就是支付宝、微信、银联三大巨头,小型支付公司只能错位发展,要么待价而沽。
支付业务名词及释义大全伪卡:伪卡是指不是持卡本人所使用的银行卡而是不法份子通过其技术手段复制出原卡信息进行违法刷卡套现的卡。
银行卡是靠卡片上的磁条记录持卡人的资料代码,另外还有一组识别码。
如果与刷卡机连线,或是用一台有记忆储存设备的读卡机(侧录器),将银行卡在上面刷一下,就能将真卡的数字全部记录下来。
AA收款: “AA收款”是微信内一个基于微信支付的一项应用。
与“红包”不同的是,它能以某种名义(如聚餐、活动、班费等)来AA收款。
API接口支付: 是整合市面所有的支付通道,全力给合作方提供多途径通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全新网络支付程序。
B2B网银支付: B2B在线支付是银行专门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卖方和买方提供的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中介服务,从而连接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卖方和买方,保障资金流的畅通,加速卖方资金回笼,方便买方购物支付。
T+0 POS机:是指POS机上的当天所有成功交易,于银当日将POS机结算资金划入指定的结算账户,并收取相关服务费用的特殊结算处理业务。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T+0 POS机均是由支付公司作为垫付方,在当日进行资金垫付,并会相应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用。
T+1 POS机:就是当日发生的POS机交易均延顺到下一个交易日进行结算,这种结算方式符合了银联对资金结算的方式,安全性、稳定性均有很大保障。
T+1: T+1是一种股票交易制度,即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T”指交易登记日,“T+1”指登记日的次日。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和基金交易实行"T+1"的交易方式,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IVR支付: 即IVR电话支付,是一种通用的可脱离互联网的可移动式支付方式,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商品交易,特别适用于接收消费者打入客服或销售热线订购商品的商家。
消费者可以在网站或者热线电话里先下订单,后选择电话支付,商家会将您的订单情况下达到银行系统或第三方支付平台。
外卡收单是指商户在其经营场所通过外国卡组织所发卡的国际银行卡进行收单业务的行为。
外卡收单是指商户在其经营场所通过外国卡组织所发卡的国际银行卡进行收单业务的行为。
要想进行外卡收单业务,商户需要符合一定的准入条件。
以下是2023年外卡收单的准入条件:一、合法经营资质1. 商户应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经营场所符合相关行业规范。
二、金融机构合作2. 商户需与具有外卡收单业务资质的金融机构合作,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并且接受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和监督。
三、技术设备支持3. 商户需具备相应的POS机或其他支付终端设备,确保能够支持外国卡组织所发行的国际银行卡的交易。
四、风险管理能力4. 商户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防欺诈、交易监控、客户身份识别等措施,确保外卡收单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便民服务标准5. 商户应为持卡人提供便民的外卡收单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外币结算、交易查询、交易凭证打印等服务。
六、合规合法运营6. 商户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支付行业规范和外卡组织的规定,保障外卡收单业务的合规合法运营。
七、信息安全保障7. 商户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外卡收单交易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范信息泄露和风险事件发生。
总结:外卡收单作为一项重要的支付业务,对商户的准入条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旨在提升行业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服务质量。
商户在准备进行外卡收单业务时,需要仔细了解并符合相关准入条件,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技术设备支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信息安全,并为持卡人提供便民的服务,以确保外卡收单业务的顺利开展。
在满足外卡收单的准入条件后,商户还需要了解外卡收单业务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外卡收单业务的扩展内容:一、外卡收单业务流程1. 商户向金融机构申请开通外卡收单业务,提交相关资料并签订合作协议。
2. 金融机构审核商户的资质和合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技术接入。
DCC收单模式(móshì)及市场前景13年02月20日来源:移动(yídòng)支付网我要评论(pínglùn)(0)字号(zì hao):T|T[导读(dǎo dú)]DCC(动态货币转换,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外卡收单业务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收单行在受理外卡收单消费业务时,持卡人可以选用外卡账户的币种进行直接扣帐和结算。
与传统外卡收单业务相比,DCC表面上看提供了持卡人多种交易货币选择,实质也是通过这一方式将卡组织和发卡机构收取的货币转换部分收益转移到了收单端,...DCC(动态货币转换,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外卡收单业务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收单行在受理外卡收单消费业务时,持卡人可以选用外卡账户的币种进行直接扣帐和结算。
与传统外卡收单业务相比,DCC表面上看提供了持卡人多种交易货币选择,实质也是通过这一方式将卡组织和发卡机构收取的货币转换部分收益转移到了收单端,可以在收单行、商户、DCC专业化机构之间分配,从而改善一直以来外卡收单扣率居高、尤其是优质好商户难以议价的收单困境,不失为一种平衡性的支付处理,使外卡收单业务勉强还可以做下去。
双边市场价格博弈VISA、万事达卡差不多到了200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全球受理网络建设,而随着新兴国际性卡品牌(如银联)和区域性卡品牌(如Discover, BC卡公司)等的崛起,两大巨头率先采用价格杠杆将利益向发卡端倾斜,以刺激发卡机构更大规模的发卡和抢占品牌布局,交换费的调整同时,外卡收单机构也就感觉价格一路上涨,原先菲薄的收益也逐渐难以保障。
大概在2005-2007年,外卡收单1.6%以上扣率还可能微利,而到现在,单纯外卡收单,如果整体扣率水平不超过2%,基本是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