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赏析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7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
绍一些赏析句子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
首先,要注意句子的结构。
句子的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之
间的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宾语关系、定语关系等。
在赏析句子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
作者的意图。
其次,要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句子中运
用的各种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修
辞手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
文章的意义。
另外,要注意句子的语言风格。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语言简洁明了,有的语言华丽辞藻。
在赏析句子时,我们要注
意作者的语言风格,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更好地理解
文章的含义。
此外,要注意句子的语境。
句子的语境是指句子所处的上下文环境,包括前后句的关系、所在段落的内容等。
在赏析句子时,我们要结合句子所处的语境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最后,要注意句子的情感色彩。
句子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载体,通过分析句子中的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总之,赏析句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更好地提高赏析句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句子赏析作用如何赏析句子的作用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赏析句子的作用的方法,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赏析句子作用的方法1文中的重要句子一般有三类:含蓄句(使用修辞使句子含蓄丰富),结构句(在结构上气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中心句(在段落或篇章中提示中心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完全表达式”是: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手法 + 句义 + 思感观态其中“手法”一项在含蓄句的理解中需点到,“思感观态”在中心句的理解中往往渗透,可不再单列。
理解句子含意的关键是对“句义”的准确把握。
而把握句义,要注意5个关键点:逐句翻译、上下文、关键词、隐含义(突出、表现)、对应词句。
做题时要先把句子回归原文,从原句的上下文中去找答案,注意句子的关键词句在上下文中的对应词句,不可凭借想象随意拔高。
例题一,《是谁扼杀了哀愁》:(1)文章第二段说:“没有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
”联系全文看,“梦想”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要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第5段);对富有诗意的洞察心灵的艺术的追求(第6、7段);对充满艺术气息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2)文章第四段说,“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这里的“土壤”指什么?答案要点:产生哀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例题二,《总想为你唱支歌》:(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答案要点:到大西北走一趟,孩子会变得坚强和成熟,突出大西北的悲壮(或艰难环境和顽强生命)对人心灵的震撼作用,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答案要点:用比喻和反衬手法,写南方的天地过于纤巧精致,过于脆弱,反衬出大西北的粗犷和坚韧,表达对大西北的赞美。
例题三,《岳桦》:(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答案要点:用想象和拟人手法,写绝地中的岳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生存的挣扎是沉重和痛苦的,也充满着对生命的希望。
赏析句子方法(技巧)
1、从修辞上
格式: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情感(效果)等。
2、从用词上(动词、形容词、叠词……)
格式: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述了)……(内容),+表现(抒发)了性格、情感。
3、从表现技巧上(看句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人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4从结构上。
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5、从用语上
俗语、歇后语、谚语、格言、口语等
格式:如用口语,写出了……,显得通俗易懂,让人感到亲切。
方法归纳
句式及语言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语言特点:
准确生动、朴实无华、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
句子赏析例子句子赏析有例子参考,学习起来就不会过于盲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句子赏析方法及例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句子赏析方法及例子1一、从重点词语着手,品句子之精髓。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
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比如《故乡》中描写宏儿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和“横渡”两词用得准确精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冲破”写出我军进军速度之快,其势税不可当,“横渡”写出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所向披靡。
再用换词比较法试试,如“冲破”换成“突破”,“横渡”换成“渡过”,学生一经比较其表达效果立显。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二、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
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第一篇赏析句子的方法:诗歌句子赏析方法篇一 : 句子赏析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⑴示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 一个“悬”字将星星挂在空中而无所依绊的情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半明半昧” 写出了海上看到的繁星有一些光亮,却又有些昏暗,这柔和的光亮使人产生亲近之感,让人仿佛渐渐地陶醉其中,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⑵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⑶练习:①、赏析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②、赏析形容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如果把名词前面的形容词抽掉,效果会有何不同?答案:如果把“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这些形容词抽掉,就使事物缺少了色彩、形状和神态,就没有原文生动、形象、具体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⑵示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本句把“无数的星星”(本体)比喻成“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到的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富有情趣。
赏析句子角度
赏析句子的角度如下:
1、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2、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这里所谈的写作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句子的句型如下:
按照结构来分,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依据谓语的性质,主谓句可分为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非主谓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1、分析句式特点和修辞的作用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2、分析语言特点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
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强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
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 “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 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 “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 “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 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句子方法步骤赏析句子是一种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解读,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以确保我们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外延。
下面将介绍赏析句子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子结构。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结构。
句子的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和逻辑关系。
例如,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谁在做什么,定语从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中的修饰关系,状语从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中的时间、地点、原因等。
第二步,分析句子成分。
在理解句子的结构之后,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和主题,以及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我们可以确定句子的主题和谓语动作的性质;通过分析句子的宾语和定语,我们可以理解句子中的具体对象和修饰关系。
第三步,解读句子含义。
在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后,我们需要对句子的含义进行解读。
这包括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义,以及句子中可能存在的隐喻和象征。
通过解读句子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以及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一个句子中可能存在着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等,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句子的含义来理解这些内容。
第四步,分析句子语言特点。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还需要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语言节奏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效果,以及作者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手法。
例如,一个句子中可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特点来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和艺术价值。
第五步,归纳总结句子赏析。
最后,在进行句子赏析之后,我们需要对所得到的理解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
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了赏析句子的角度,希望对你有帮助。
赏析句子的角度(一)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1.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中的题目(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赏析:我们思考这个句子时,在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
“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
进一步说,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例句12.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中的题目(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如果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除去,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就是: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赏析句子的角度(二)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
例句1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世间最美的坟墓》)赏析: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高考指导: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赏析句子六种方法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学习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2:“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赏析句⼦⾓度有哪些 句⼦赏析题总是让⼈头疼,要是知道句⼦赏析的⾓度,事情或许会变简单了,下⾯是店铺整理的句⼦赏析的⾓度,供⼤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句⼦赏析的⾓度(上)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理解句⼦,是常⽤的可取的⼀种赏析句⼦的⽅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像蒙眬欲睡似的。
” 赏析:⼀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的岛屿。
”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度的词语,描绘出了⼤海勇猛⽆畏的性格。
2、从修辞的⾓度赏析句⼦。
修辞⼿法的运⽤,能使句⼦表达的意思更形象、⽣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种(即⽐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各不相同。
如⽐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疏的事物。
其作⽤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动具体形象,给⼈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排⽐,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排列在⼀起。
作⽤:增强语⾔⽓势,加强表达效果。
⽤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章的感染⼒;⽤它叙事写⼈,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浩瀚⽆垠。
风来似⼀⽚绿⾊的海,夜静如⼀堵坚固的墙。
” 赏析3:以“海”、“墙”作⽐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把⼭顶上岩⽯的表层化作了泥⼟,瘠薄⽽细密;它⼜不辞⾟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捎来种⼦,让⾬⽔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 赏析4:本句⽤拟⼈⼿法,赋予风、⾬⽔、⼩苗、阳光以⼈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很⾃然地引出下⽂。
七年级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七年级语文赏析句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句子含义: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基本含义,这是赏析句子的基础。
这包括对句子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进行解析。
2.分析修辞手法: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赏析句子时,要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这些修辞手法,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效果。
3.感受语言风格: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在句子中会有所体现。
赏析句子时,要注意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幽默诙谐、庄重严肃等。
4.探究深层含义:除了表面的含义,句子往往还包含深层的含义或情感。
赏析句子时,要尝试理解并探究这些深层含义,如作者的情感态度、人生哲理等。
5.联系上下文:句子是文章的一部分,它的含义和效果往往与上下文有关。
赏析句子时,要将其放在整个文章中,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赏析。
6.对比与类比:在赏析句子时,可以尝试与其他句子或文章进行对比或类比,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特点和价值。
7.总结与反思:最后,要对赏析的句子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自己在赏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句子赏析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魅力。
句子赏析怎么写句子赏析,作为一种文学鉴赏的形式,是对文学作品中精彩句子的分析和解读。
句子赏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句子的深入解读,揭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句子赏析的写作技巧。
首先,句子赏析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在进行句子赏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文学作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了解作品的背景、主题、情节等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所处的语境和作者的用词用句。
只有在对整个作品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对其中的句子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其次,句子赏析需要注重细节和语言的运用。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需要对句子中的每一个词语都进行仔细的推敲和分析,了解作者选择这些词语的用意和含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只有通过对细节和语言的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另外,句子赏析需要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需要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我们需要从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只有通过对情感和意境的深入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句子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最后,句子赏析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推理。
在进行句子赏析时,我们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将自己对句子的分析和解读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
只有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才能使句子赏析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之,句子赏析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形式,需要我们注重细节和语言的运用,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注重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推理。
只有通过对句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魅力。
赏析题的答题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赏析:小草比树木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势;而树木凭的是自身的优势,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欣赏之情。
句子赏析〔共8篇〕篇1:赏析句子赏析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赏析句子的方法1、它的修辞手法,2、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4、它提醒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5、它在文章构造中的作用6、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p例句赏析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欲睡似的。
”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顺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宏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巩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欢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大方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赏析句子]篇2:赏析句子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张爱玲《秋雨》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活力的景象.句子: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商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突然直驰,像惊狂了的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突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突然横扫,乘其不备地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赏析: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惊狂了的精灵”、“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唱着、叫着、吼着”是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情形,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如何赏析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句子赏析的方法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一、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一)写作手法的判定16种写作手法七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四“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四“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一“聚焦”:以小见大。
16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
常见的形式有: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
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
【运用对比的好处】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
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
B、以事物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
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
【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
“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
“先×” 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
【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
【运用渲染气氛的好处】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情绪。
(7)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为了凸显核心人物的形象和品质,以其他人、物、环境或景物、影响主要人物的条件和因素为背景,通过背景来表现核心事物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
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乐衬悲、以恶劣的条件衬美好的行为,为反衬,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为正衬。
【运用衬托的好处】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地深化主题。
(8)借景抒情——同样一个白色的窗帘,在心情愉悦者的眼里,它是洁白无暇的;在心情抑郁、烦躁、悲伤者的眼里,它是苍白、晦暗的;在心情平静者的眼里,它是白色的。
不同的心情下,人对同一物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反过来,用笔把一个场景中各种事物给人的感受描绘出来,也可以折射人的心情。
人们发现了这种规律后,就把这种规律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就是借景抒情。
【运用借景抒情的好处】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9)借物喻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单一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抽象,性格、精神、品质缺乏形象性,表现手段单一,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形象,作者常常根据人物的各种本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例如一个孩子内心非常纯洁,不写孩子,而写洁白的雪花,以雪花之小对应孩子年龄、身形之小;以雪花轻灵、跃动对应孩子的天真活泼;以雪的洁白无暇来对应孩子纤尘不染的圣洁心灵。
作者写雪花,醉翁之意不在雪,而在孩子。
文章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全篇写物,具体要表现的人物并不出场;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对物的描绘穿插在叙事之中。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艺术,曲径通幽;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形神兼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品味的余地。
(10)借物咏怀——就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抓住事物触动自己神经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思想感受的方式艺术委婉;感受借助事物形象表达得更具体、形象、细腻;物象和思想互为印证,使这种思想感受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11)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的独特特征、特点,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
例如想表达自己要做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阔的人,就去刻画空间开阔的事物,如果想表达自己想做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就去描绘幅员辽阔的事物,以空间之大表达心胸之大,以视野之广阔,表达目光之长远。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1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画面中有的事物是动的,有的是静止的,二者共同构成富有生气的意境。
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叫的黄鹂、扶摇直上的白鹭为动,纤纤垂柳、一碧青天为静。
二是以动写静,就是事物本来是不动的,但在作者的笔下,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让它在笔下动起来,活起来。
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作者的笔下用动的“舞”和“驰”去描绘不动的群山和高原。
三是以静写动——就是用静态去描绘本来是动态的东西。
例如:远望那片海,就像一块蓝的不见一丝杂色的宝石。
用宝石这一景物来刻画本来动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行文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13)虚实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但刻画眼前有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以眼前有的事物为触发点,引入联想、形象、展望的虚的、眼前不存在的内容。
例如朱自清在描绘“春花图”的时候,先写各种鲜花的现实状态,后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现事物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细腻形象;更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事物的特点;为读者增加更多回味的空间。
(14)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先刻画事物整体——铺开一个面,然后细致刻画这个事物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局部细节——聚焦一个或几个点;二是先立足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改写人物的行为常态,然后着眼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刻画在这个时间点上,某人或某物的具体表现。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点面相互印证,突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可以立体构建人物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刻画正面人或事物——要表现谁(什么)就直接刻画谁(什么),然后将笔从直接刻画的主要人或物的身上移开,去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人、物、环境、条件,借助周围可借助的因素来凸显核心人或事物的形象。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描写角度灵活多样;正面人或事物形象突出;语言变化多姿;情节缓急张弛有致。
(16)以小见大——借助小事,表现大节、大义;或者借助局部,表现事物的整体状态或性质。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凸显选材的艺术性;凸显作者看问题的敏锐性、深刻性;用笔事半功倍。
二)表达方式的判定1、表达方式的记忆利用问题记忆法记忆:人从出生到上高中,先后接触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四种文体,对应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5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好处(1)记叙:简单记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不注重人或事物的形貌、状态、特征、特点。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记述过程简洁明快。
(2)说明:抓住某个对象及其最突出的特征特点,向读者做以介绍说明,其目的一是解说,让人理解明白;二是传承文化。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3)议论——一共有5种形式:一是概括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二是剖析行为、现象的本质;三是推理;四是归纳总结。
五是号召、警示。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定辨别功能。
(4)描写——依托事件的发展进程,着重刻画人和事物的外在形貌、状态、特征。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5)抒情——直接表达人对人或对其他事物的爱、憎等情感。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感情饱满、感人。
(三)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1、描写人物方法的记忆:采用情境记忆法——设定这样一个情景:一个陌生的老师进教室给学生讲课。
老师一进门,学生看到老师长什么样——外貌描写;老师上讲台——动作描写;开始讲课——语言描写;脸上伴随表情——神态描写;支持这一切的是大家看不到的老师的心理——心理描写。
2、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这个判定总体上不是很难,但个别的疑难点,学生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