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跆拳道)培训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1.46 KB
- 文档页数:12
课程编号:《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20学时学分: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研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产生、发展、培养、使用及其作用、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的一门课程。
是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
2、开课学期:第6学期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4、课程修读条件: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技术专选课之后开设。
5、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产生、发展及从业要求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帮助学生正确、深入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明确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与从业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1、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判地借鉴与继承的原则。
2、认真贯彻教学大纲,围绕重点并有所侧重,突出科学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把握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与从业能力。
3、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作品分析、讨论、观看影视视频等方法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生掌握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1.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根本原因单位人------ 社会人------ 社区人3、人们休闲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4、余暇时间的增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可能二、、社区体育构成要素[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学生掌握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1、社区体育组织2、社区成员3、场地设施4、经费5、体育管理者6、指导者7、社区体育活动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学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与工作职责[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与工作职责1.进行体育活动指导及各种身体练习的基础指导,使人们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学会科学锻炼;2.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项技术指导,通过指导,使人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并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甚至可以指导较高水平的运动技术;3.负责体育保健指导,医学监督,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人们锻炼;4.负责制定体育锻炼计划;5.负责健康测定评价、体质测定评价;6.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除了对已经组织起来的集团、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还要通过举办讲座、教学活动,将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动员起来,组织起来;7.群众体育研究;8.宣传、发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9.商业体育设施指导和管理;10.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
黄带(八级)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a、马步冲拳b、弓步上中下防御接正拳反击3、腿法:a、前踢(配合发声)b、前踢+前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快速高抬腿20秒60个b、俯卧撑10个5、品势:太极一章6、辅助训练:a、步法:弹跳步、前滑步、后滑步黄绿带(七级)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马步手刀内外劈3、腿法:a、后腿横踢(配合发声)b、下劈(配合发声)c、横踢+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d、横踢+下劈(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拳卧撑20个b、两头起一分钟40个5、品势:太极二章6、辅助训练:a、防身术:同手被抓、后手被抓b、步法:左侧闪步、右侧闪步绿带(六级)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前后虚步单手刀弓步正拳反击3、腿法:a、前下劈(配合发声)b、前横踢(配合发声)c、侧踢(配合发声)d、前横踢+后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e、前下劈+后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f、前横踢+后下劈(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拳卧撑20个b、两头起一分钟40个5、品势:太极三章6、辅助训练:a、防身术:前腰被抱、后腰被抱、颈部被掐两种b、步法:弹跳步+换步、弹跳步+垫步绿蓝带(五)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a、双手刀防御接弓步正拳反击(左右各2次)b、原地左右弓步燕子双手刀(左右各2次)3、腿法:a、后踢(配合发声)b、转身高位横踢(配合发声)c、前横踢+后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d、后横踢+转身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拳卧撑25个b、快速前横踢踢靶20秒35个5、品势:太极四章6、辅助训练:a、双截棍操b、步法:任意抽查蓝带(四级)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左右弓步下段防御+锤拳往下击3、腿法:a、原地双飞踢(配合发声)b、勾踢(配合发声)c、后横踢+双飞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d、后滑步+双飞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连续双飞10次(三组)b、后滑步快速左右横踢击靶5、品势:太级五章6、辅助训练:a、双截棍操b、实战(2分钟/组、2组)蓝红带(三级)1、礼仪、气质、柔韧:a、背身整理道服道带b、气势、站姿c、横、左右竖叉2、基本功:弓步单手刀斜外防御+直拳3、腿法:a、旋风踢(配合发声)b、垫步前横踢+双飞(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c、后滑步+旋风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d、后腿双飞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4、体能:a、掌卧撑30个b、双飞击靶5、品势:太级六章6、辅助训练:a、功力击破:后踢破板、腾空弹踢破板b、实战(2分钟/组)。
课程编号:《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20学时学分: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研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产生、发展、培养、使用及其作用、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的一门课程。
是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
2.开课学期: 第 6学期3.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4、课程修读条件: 在专业方向选修课、技术专选课之后开设。
5、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产生、发展及从业要求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帮助学生正确、深入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 明确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 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与从业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1.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批判地借鉴与继承的原则。
2、认真贯彻教学大纲, 围绕重点并有所侧重, 突出科学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以助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 把握工作职责、服务方式与服务规范、作用, 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与从业能力。
3、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作品分析、讨论、观看影视视频等方法进行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生掌握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兴起的原因与背景1.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根本原因单位人------ 社会人------ 社区人3.人们休闲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4.余暇时间的增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可能二、、社区体育构成要素[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学生掌握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1.社区体育组织2.社区成员3.场地设施4、经费5.体育管理者6.指导者7、社区体育活动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讲使学生学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与工作职责[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与工作职责1. 进行体育活动指导及各种身体练习的基础指导, 使人们掌握体育锻炼方法, 学会科学锻炼;2.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项技术指导, 通过指导, 使人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 并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甚至可以指导较高水平的运动技术;3.负责体育保健指导, 医学监督, 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人们锻炼;4. 负责制定体育锻炼计划;5. 负责健康测定评价、体质测定评价;6.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 除了对已经组织起来的集团、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 还要通过举办讲座、教学活动, 将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动员起来, 组织起来;7. 群众体育研究;8. 宣传、发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9. 商业体育设施指导和管理;10. 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
三、培训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体育人文社会知识第一节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法律法规1、《全民健身条例》,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和保障;全国全民健身计划与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与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有关法规;有关体育社团、俱乐部的法规、体育场地设施的法规;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法规。
第二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道德规范1、志愿者、志愿者精神、志愿者文化;2、作为志愿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宗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识;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语言、行为、礼仪、衣着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保持与被指导者,以及其它兄弟社团、站点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程序要点1、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业务指导过程中的责任及其注意事项;2、健身技能指导、健身咨询指导、比赛与展示活动组织,以及对健身场地设施的环境保护和清洁卫生;3、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要点;4、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继续学习与提高。
第二章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第一节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常识1、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与康复体育:体育健身的生理生化基础;体育健身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运动、营养、体重控制与不良生活方式的戒除;体育健身的医务监督,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防护与救治;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
2、康复体育:康复体育概述;康复锻炼;体育健身的科学化,科学健身方法的选择,抵制邪教、反科学的健身养生陷阱与误区。
第二节体育健身的心理学基本知识体育健身的心理效益;体育健身的心理机制、心理特点和心理保健;运动技能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体育健身的社会学基本知识体育的社会参与价值;体育健身中的人际关系;体育健身对提高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第四节体育方法学基本知识体育手段与体育健身方法常识及其术语;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几种重要非传染性流行疾病的健身方案;不同人群的健身方案。
第五节体育健身的效果评价人体的测量与评价;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民体质监测与测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度和协调性。
3. 让学生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步法、手法、腿法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5. 使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礼仪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跆拳道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2. 跆拳道基本技术动作:步法、手法、腿法3. 跆拳道品势练习4. 跆拳道实战技巧5. 跆拳道礼仪规范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跆拳道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2. 基本技术教学(1)教师示范跆拳道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步法、手法、腿法。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品势练习(1)教师讲解品势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品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品势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实战技巧教学(1)教师讲解跆拳道实战技巧,包括进攻、防守、反击等。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战模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实战对抗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5. 礼仪规范教学(1)教师讲解跆拳道的礼仪规范,包括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
(2)组织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6. 总结与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跆拳道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跆拳道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品势练习中的表现。
4. 学生在实战对抗中的表现。
5. 学生对跆拳道礼仪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跆拳道教学视频2. 跆拳道教学书籍3. 跆拳道训练器材4. 跆拳道场地六、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基本技术教学:20分钟3. 品势练习:20分钟4. 实战技巧教学:20分钟5. 礼仪规范教学:10分钟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计:80分钟。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第一章体育概述一、是非题1.狭义的体育包括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文娱三局部。
〔√〕2.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
〔√〕3.体育的实质功用是健身和攀爬竞技体育高峰。
〔×〕4.体育手腕具有历史性、国际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1.我国体育的义务是什么?3.依照体育运动要到达的目的,可以把体育手腕分为哪些类别?三、论述题1.试述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第二章社会体育指点员概述一、是非题1.社会体育是政府强迫公民参与的,以增进身心安康为目的,内容丰厚、方式灵敏的群众普及性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是权衡一个国度和体育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普通以为社会体育的对象为社会全体公民。
〔√〕4.1995年,«全民健身方案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开展完成了一个更大的飞跃。
〔√〕5.社会体育指点员不是我国职业系列中的一种。
〔×〕6.1993年国务院公布了«社会体育指点员技术等级制度»。
×二、简答题1.社会体育有哪些特点?(1)对象的普遍性;(2)时空的普遍性;(3)目的、内容的多样性;(4)组织的灵敏性;(5)参与的自愿性。
2.社会体育有什么作用?(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2)促进社会肉体文明树立;(3)促进消费开展和经济树立。
3.社会体育指点员有什么作用?(1)推进体育产业开展;(2)增进公民身心安康,提高生活质量;(3)促进社会主义肉体文明树立。
4.树立社会体育指点员职业资历证书制度有什么意义?第三章社会体育指点员从业须知一、选择题1.在社会体育指点员品德体系中,居于中心肠位的是------。
A 体育品德B 社会体育指点员职业品德规范C 社会体育指点员职业品德原那么D 行为准那么2.树立社会体育指点员职业资历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
跆拳道班培训大纲(柔韧为每个阶段必修内容)一白带(20课时)1、礼仪:敬礼方式、跆拳道精神、基本坐姿、站姿及基本纪律。
2、拳法:马步冲拳、横拳、横手刀。
3、防守:上防、中防、下防。
4、步法:上步、退步、前跳步、后跳步。
5、腿法:正踢、下劈、前踢、推踢。
6、体能:原地跑40个,两头起8个,下蹲15个,立卧撑3个二、白黄带(20课时)1、礼仪2、拳法:手刀组合、拳法组合。
肘击型、膝击型。
3、步法:前垫步、后垫步、前滑步、后滑步。
4、腿法:横踢、外旋下劈、内旋下劈、提膝下劈、折叠下劈。
5、体能:原地跑50个,两头起10个,下蹲15个,立卧撑5个三、黄带(30课时)1、礼仪2、步法:前跳步加上步、后跳步加退步、前跳步加前滑步、后跳步加后滑步、前跳步上步后脚顶膝、后跳步退步后脚顶膝(前后脚)、前跳步后脚顶膝、后跳步后脚顶膝(前后脚)。
3、腿法:侧踢、垫步横踢加横踢、中高段横踢、前跳步后脚推踢、后跳步前脚推踢、前跳步横踢加横踢、后跳步横踢加横踢、4、体能:两头起15,原地跑70,下蹲20,立卧撑8个。
注:太极一章四、黄绿带(30课时)1、礼仪2、步法:左移、右移3、腿法:垫步侧踢、双飞踢、横踢加双飞踢、横踢加横踢加双飞踢、后跳步双飞踢、上步横踢、中位侧踢、腾空横踢4、体能:两头起20、原地跑100、下蹲25注:太极二章五、绿带(30课时)1、礼仪2、腿法:左移横踢、右移横踢、冲刺跑加左(右)移加横踢、前(后)跳步加左(右)移加横踢、旋风踢、腾空前踢、双飞跑、高位侧踢、腾空推踢、3、体能:两头起22、下蹲30、拳卧撑10注:太极三章六、绿蓝带(30课时)1、礼仪2、腿法:横踢加旋风踢、横踢横踢加旋风踢、垫步横踢加后跳步旋风踢、腾空侧踢、4(6)个双飞踢加旋风踢、后踢、3、体能:拳卧撑15、两头起23、下蹲35注:太极四章七、蓝带(40课时)1、礼仪2、腿法:后旋踢、前跳步横踢横踢加后踢、后跳步后踢、前垫步后踢、中高横踢加内旋下劈、后跳步内旋下劈、腾空后踢、3、体能:拳卧撑20、两头起25、下蹲40注:太极五章八、蓝红带(40课时)1、礼仪2、腿法法:后滑步后旋、垫步双飞跑、4(6)双飞踢加后旋、横踢加后旋、后滑步双飞跑(反击)、3、体能:拳卧撑25、两头起25、下蹲45注:太极六章九、红带(50课时)1、礼仪2、腿法:双飞燕、横踢加旋风踢加后摆、后摆加旋风踢、垫步后踢加高位横踢、前摆腿、单脚中高位横踢、后滑步横踢、3、体能:自定注:太极七章十:红黑带(50课时)1、礼仪2、腿法:后摆腿接横踢、前摆腿接中高位横踢、横踢横踢腾空后踢、后跳步腾空后踢、后跳步腾空推踢、腾空后旋(各种腿法的连续和积极进攻性)3、体能:自定注:太极八章十一、黑带(一年)1、礼仪2、腿法:横踢后摆横踢腾空后旋、4个双飞接腾空后旋、连续腾空后旋、旋风接腾空后旋、(各种腿法的连续和积极进攻性)3、体能:自定注:高丽、复习1~8章十二、黑带二段(一至两年)1、礼仪2、腿法:后退步4个双飞接腾空后旋、横踢旋风踢后摆或腾空后旋、后旋接腾空后旋、(各种腿法的连续和积极进攻性)3、体能:自定注:金刚注:跆拳舞红到红黑带教授双节棍、空翻特技等,做特技动作时要配合发音红带以上可教授击破。
跆拳道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跆拳道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武术形式,它源于韩国,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跆拳道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跆拳道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基本技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技巧,包括踢、打、格挡等。
2.2 灵活性和协调性:鼓励学生通过跆拳道练习来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2.3 规则和礼仪: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跆拳道的规则和礼仪,培养他们的自律和团队意识。
2.4 身心健康:跆拳道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基本功训练3.1.1 踢技: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各种类型的踢技,包括前踢、侧踢、后踢等,并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这些技巧。
3.1.2 打技: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拳击姿势和技巧,如直拳、勾拳、上勾拳等,并通过对打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准确性和速度。
3.1.3 格挡技术: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地进行格挡,包括手部和腿部的格挡技术,以及如何提高反应速度和防御能力。
3.2 身体素质训练3.2.1 柔韧性:通过各种伸展运动和拉伸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
3.2.2 肌肉力量:教师应该设计适当的力量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提高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
3.2.3 忍耐力和耐力:通过有氧运动和高强度训练,帮助学生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3.3 规则和礼仪3.3.1 裁判规则: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跆拳道比赛的规则和裁判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并理解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3.3.2 道场礼仪:学生应该学会跆拳道的各种礼仪动作,如问候、行列、弓身等,以及 respospect(尊重)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演示法:教师应该经常展示和演示各种跆拳道技巧和动作,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4.2 分组练习:通过分组练习,学生可以相互搭档,练习技巧和对抗训练,并促进合作和团队精神。
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跆拳道是一项源于韩国的传统武术,它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还是一门培养品德和自律的教育课程。
为了规范跆拳道的教学,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跆拳道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一、基础技术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是基础技术。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站立姿势、行进姿势以及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如直拳、侧踢、前踢等。
此外,还包括基本防守技术,如躲避、格挡和回避等。
这些基础技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高级技术的基础。
二、套路套路是跆拳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套路是一种固定的动作序列,通过练习套路,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套路,从简单的套路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套路。
通过套路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出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比赛规则和技术战术跆拳道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中也包括了比赛规则和技术战术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比赛的规则和裁判判罚的标准,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技术战术,如攻击技巧、防守策略和反击方法等。
通过学习比赛规则和技术战术,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实际的比赛情况。
四、身体素质训练跆拳道是一项需要良好身体素质支持的运动,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中也强调了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耐力训练等。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更好地适应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五、道德教育跆拳道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门培养品德和自律的教育课程。
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中也包括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和遵守跆拳道的道德准则,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坚持诚实等。
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可以培养出自律、坚韧和团队合作的品质。
六、安全知识跆拳道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因此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中也包括了一些安全知识的内容。
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08年10月3日、初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考核实施细则. (3)(一)考核内容 (3)(二)评分标准 (3)、初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考核实施细则. (3)(一)考核内容 (3)(二)评分标准 (3)、中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考核实施细则. (7)(一)考核内容 (7)(二)评分标准 (7)图表目录表1-1 跆拳道指导员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 (3)表1-2 初级品势演练打分表 (4)表1-3 初级实战打分表 (5)表1-4 初级技术示范讲解打分表 (6)表2-1 中级考核内容 (7)表2-2 中级品势演练评分标准 (7)表2-3 中级击破评分标准 (9)表2-4 中级技术讲解与示范评分标准 (9)表2-5 中级专业韩语(裁判手势及用语)评分标准. (10)、初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考核实施细则一)考核内容表1-1 跆拳道指导员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注:初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操作共考四部分内容,1、品势演练(考两项,太极八章为必考内容),2、实战,3、技术讲解与示范,4、健身指导。
(二)评分标准1、品势演练(1)选考题目:(太极一至七章任选一章)①本题分值:10分②考核时间:③考核形式:5 分钟实操(听口令后开始)④具体考核要求:评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考核,考生按照评委的安排按时参加考试。
评委3-5 人。
⑤考核组织程序:考试者不准携带与考试有关的材料到评委指定位置准备,按时参加考试,按照考试名单顺序抽取考核内容,然后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实操考试。
⑥考场准备:①准备考签(7 个考签,每个考生抽取1 个);②考生成绩记录表;③考生考试顺序表;④评委打分表(2)必考题目:太极八章①本题分值:10分②考核时间:③考核形式:5 分钟实操(听口令后开始)④具体考核要求:评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考核,考生按照评委的安排按时参加考试。
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跆拳道是一项结合了攻击技巧、防御技巧和身体训练的综合性体育项目。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有效地进行跆拳道体育教学,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模板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跆拳道体育教学的大纲模板。
一、教学目标跆拳道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和意志品质。
具体目标可以包括:1.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2. 培养学生的攻击和防御技巧;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跆拳道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动作训练:包括站立姿势、行走姿势、跳跃姿势等基本动作的训练;2. 技术动作训练:包括拳法、腿法、躯干动作等技术动作的训练;3. 模拟实战训练:通过模拟实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4. 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身体素质的训练;5. 规则和礼仪教育:教授跆拳道比赛的规则和礼仪,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跆拳道体育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3. 对抗训练法:通过对抗训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5. 反思讨论法:通过反思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跆拳道的技术和精神。
四、教学评价跆拳道体育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意志品质。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 技能测试:通过技能测试,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进步情况;2. 身体测试:通过身体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进步情况;3. 模拟实战评价:通过模拟实战评价,评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4. 个人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个人表现,评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5. 小组合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一、课程名称:跆拳道基础训练二、授课对象:初级跆拳道学员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跆拳道的基本起源、精神内涵以及礼仪规范。
2. 技能目标: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步伐、基本拳法、基本腿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跆拳道基本知识及礼仪1. 跆拳道的起源及发展2. 跆拳道的精神内涵3. 跆拳道的礼仪规范第二课时:跆拳道基本步伐训练1. 正步2. 马步3. 换步4. 滑步第三课时:跆拳道基本拳法训练1. 拳法的基本动作2. 拳法组合练习第四课时:跆拳道基本腿法训练1. 腿法的基本动作2. 腿法组合练习第五课时:跆拳道实战技巧1. 近身攻击与防守2. 远距离攻击与防守第六课时:跆拳道比赛规则及观赏1. 跆拳道比赛规则2. 跆拳道比赛观赏技巧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跆拳道视频,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礼仪规范等,使学员对跆拳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示范与练习: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员跟随练习,纠正动作。
4. 组合练习:将所学的基本步伐、拳法、腿法进行组合练习,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5. 实战训练:进行实战演练,让学员在实战中体会跆拳道的技巧。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员对跆拳道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员对跆拳道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3. 学员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跆拳道教材2. 跆拳道视频3. 跆拳道场地设施八、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60分钟2. 第二课时:60分钟3. 第三课时:60分钟4. 第四课时:60分钟5. 第五课时:60分钟6. 第六课时:60分钟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社会体育指导员(跆拳道)培训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关培训要求的规定,为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专项理论、专项技能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并结合我国跆拳道健身市场对跆拳道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与任务通过跆拳道专业培训,使申报相应等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者加深对跆拳道运动的理解,掌握跆拳道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标准》中各级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
二、培训对象《标准》中规定的不同等级需要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对跆拳道指导员的职业感兴趣、从事或准备从事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或希望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的人员。
三、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实用性原则。
根据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二)实效性原则。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
(三)灵活性原则。
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四)规范性原则。
认真执行本大纲,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四、培训内容与时数分配(一)培训方式与时数分配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
(二)专项培训时数分配五、专项培训内容与时数分配六、理论课教学纲要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师七、培训师资要求培训初级和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师应具有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和跆拳道导师资格证书。
培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跆拳道导师资格证书和相关大专学历,在3年内为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授课5次以上,并经考核成绩优秀。
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跆拳道导师资格证书和相关大学本科学历,参加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3年以上。
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跆拳道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武术运动,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塑造他们的品格和自信心。
为了提供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跆拳道教学。
一、课程目标在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中,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包括学生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
例如,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跆拳道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力量和耐力,并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接下来,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应该列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按照难易程度和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例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动作、进阶技巧和应用实战三个部分。
在基本动作中,学生将学习基本的踢、打、防御和格斗技巧。
在进阶技巧中,学生将学习更复杂和高级的技术,并进行实际应用训练。
在应用实战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自卫。
三、教学方法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正确的动作和技巧来引导学生。
同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互相矫正和提高。
四、评估方式在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中,评估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技能测试、理论考试和实际应用考核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安全措施跆拳道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因此在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中,安全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则,并提供必要的保护装备。
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因训练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六、延伸活动为了丰富跆拳道教学的内容,跆拳道体育教学大纲模板还可以包括一些延伸活动。
《大学体育(三)——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K0800403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大二各专业开课部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培养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该项运动;2.通过练习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各种技术的规范动作,使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提高课堂跆拳道的练习能力;3.发展学生跆拳道运动的专项素质和体能,提高自觉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4.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等心理品质的培养。
5.培养学生的跆拳道礼仪及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提要1.理论部分(1)跆拳道的起源、发展与功能;(2)跆拳道起源及发展简介;(3) 跆拳道的传承与价值;(4) 跆拳道的形式、内容及分类;2.实践部分(1)跆拳道基本功练习(手法、步法等);(2)跆拳道基本手法练习;(3)跆拳道基本腿法动作分解学习;(4)身体素质训练。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1.教学内容1.宣布本学期教学计划、考试项目及方法,提出课堂要求;2.介绍跆拳道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跆拳道基本步形练习。
2.重点与难点重点:考试项目及方法,基础步法腿法难点:基础腿法中的力度3.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清楚学期教学内容及考试项目和方式;跆拳道的起源、发展;跆拳道的训练方法;体育课堂上的注意事项。
基本方法:发散思维法、设问求解法、联想展开法第二节1.身体基本素质练习及测试;2.跆拳道基本手法、步法基础练习;2.重点与难点重点:动作的掌握和标准性难点:跆拳道动作的准确性掌握3.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行进间步法练习;基本手法、步行练习。
基本方法:观察法、模仿法第三节1.教学内容1.身体基本素质练习及测试;2.跆拳道准备姿势;2.重点与难点重点: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联系难点:力点突出3.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垂与体侧。
左脚或右脚向另一脚的前方迈出,两脚相距一步距离前后站立,使身体侧对对方,同时两手半握拳,沉肩、两臂屈肘自然垂放(左脚在后是左架准备姿势,右脚在后是右架准备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