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章
- 格式:doc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1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基本构成形式如何?1-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3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1-4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1-5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1-6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1-7 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1-8 根据发电厂使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主要有哪几种型式?1-9 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类别有哪些?1-10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各有什么特点?1-11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比较有什么特点?1-12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
1-13 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主要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14 试述我国电压等级的配置情况。
1-15 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16 某一60kV电力线路长为100km,每相导线对地电容为0.005 F/km,当电力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试求接地电容电流值(6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17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是怎样规定的?电力系统各类元件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有什么关系?1-18 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是怎样规定的?变压器的额定变化与实际变化有什么区别?1-19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1-20 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力系统负荷可以分为那几个等级?各级负荷有何特点?1-21 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1-22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较,有什么特点?1-23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1-24 我国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25 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的要求?1-26 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7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中,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各有什么特点? 1-28 什么是开式网络?什么是闭式网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29 你知道各种电压等级单回架空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的适宜范围吗?1-30 电力系统的部分接线示于题图1-30,各电压级的额定电压及功率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
电气工程基础第一章绪论1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在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能则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称为二次能源。
2 电力网:由各类升降压变电站、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所组成的整体。
电力网的作用是输送、控制和分配电能。
3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4 动力系统:由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
5.电力网的分类:地方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35~110kV,输电距离在50km 以内的中压电力网。
区域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110~220kV,输电距离在50~300km 的电力网。
超高压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330~750kV,输电距离在300~1000km 的电力网。
6.变电站的分类:枢纽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中枢地位,它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并具有多条联络线路。
中间变电站:是指将发电厂或枢纽变电站与负荷中心联系起来的变电站。
一般汇集2~3 个电源,起系统交换功率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的作用。
终端变电站:处于电力网末端的变电站,一般是降压变电站,也称为末端变电站。
.7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及确定原则确定原则:输送功率、输送距离、同系统中电压等级不宜过多或过少,级差不宜过大。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国家规定,用户处的电压偏移一般不得超过±5%。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用电设备的相同,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升、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8 电力系统的特点:①电能不能大量储存;②过渡过程十分短暂;③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④电力系统的地区性特点较强。
电⽓⼯程基础知识点整理第⼀章1. 由⽣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设备连接在⼀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系统。
2. 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或电⼒⽹络,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电⼒⽹ + 发电机=电⼒系统(输送,分配)动⼒系统:包括所有,把⽔轮机也包进去3. 输送功率⼀定时,输电电压越⾼,电流越⼩,导线电阻⼀定时,导线损耗也相应减⼩等级,⼜称额定电压。
3/6/10/35/110/220/330/5005. 同⼀个电压等级下(同⼀⾏中),各种设备的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等。
6. 电压等级越⾼,传输功率随传输距离增⼤下降得越快。
7. 我国规定电⼒系统的额定频率为 50Hz,简称⼯频或基频。
频率:50Hz 允许偏移:⼠ 0.2~± 0.5Hz 与有功功率有关电压:35kV 及以上的允许偏差为⼠ 5%10kV 及以下的允许偏差为⼠ 7%与系统的⽆功功率有关波形:6~10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4%0.38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 5%8. 每⼀个负荷都只能沿唯⼀的路径取得电能的⽹络,称为开式⽹络。
有备⽤接线的⽹络中,每⼆个负荷点⾄少通过两条线路从不同的⽅向取得电能,统称为闭式⽹络。
第⼆章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与输电电压的平⽅成正⽐。
4.国家从设备设计制造⾓度考虑,为保证⽣产的系列性, S eR jX就规定了⼀系列的标准的电压1. 电⼒线路包括: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从结构上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2. 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即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和⾦具等主要部件组成。
3. 导线型号后的数字代表主要载流部分(⾮整根导线)额定截⾯积的平⽅毫⽶数4. 绝缘⼦⽚数越多,电压等级越⾼5. 在220kV 及以上的超⾼压架空线路上,为了减⼩电晕放电和单位长度电抗,普遍采⽤分裂导线。
6. 分裂导线由数根相同的钢芯铝绞线并联构成,每相导线分裂成若⼲根,各根导线之间每隔⼀定长度⽤⾦具⽀撑,以固定尺⼨。
电气行业技术手册导言:电气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专业知识。
本技术手册旨在提供电气行业相关技术的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故障排除和维护的方法。
第一章:电气工程基础1.1 电气行业概述电气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1.2 电气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公式,欧姆定律的解释。
1.3 电路基础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路图的绘制。
第二章:电气设备和系统2.1 发电机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如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2 变压器变压器的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变压器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2.3 开关设备各种类型的开关设备,如隔离开关、断路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4 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运行方式和安全要求。
2.5 电力负荷管理电力负荷的分析、评估和管理方法,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第三章: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维护3.1 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电气系统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如接地系统和避雷设备。
3.2 故障排除常见的电气故障类型,如短路和断路,以及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方法。
3.3 维护和保养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
3.4 节能措施电气系统的节能技术和方法,如高效照明设备和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结论:本技术手册通过详细介绍电气行业的基本原理、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故障排除和维护的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电气行业的技术要点。
电气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可通过本手册提供的知识和指导,更好地开展工作,并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如书籍、期刊论文或相关技术资料,但不包含网址链接)附录:(可包含相关的图表、表格或实例,以进一步说明技术手册中的内容)注意: 此文章是根据电气行业技术手册的格式进行撰写的样例。
实际撰写时,需根据真实的技术手册要求和相关细节进行具体编写。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复习题第一章引论1. 电力系统的输电方式有哪几种?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2. 为什么电能要采用高电压传输?因为最合理的减少线损的途径就是提高电压 3. 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设备的国标图形符号。
详见课件4. 电力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发电厂,输电线路,配电系统,负荷5. 电力负荷包括哪些?电灯,电热器,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整流器,变频器或其他装置6. 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有哪些?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最大负荷,年用电量,额定频率,最高电压等级 7. 线路电压越高,其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如何变化?输送功率越大,输送距离越远8. 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有什么规定?线路额定电压即线路的平均电压,线路始端电压为1.05X额定值,并使末端电压不低于0.95X额定值。
发电机通常接于线路始端,因此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将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一次侧接电源,与用电设备相当,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等同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直接和发电机相连的升压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较线路额定电压高5%。
正常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取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9. 发电厂主要有哪些类型?火力发电厂(75%),水力发电厂(20%,迳流式,坝后式,河床式,抽水蓄能),核能发电厂(1%),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4%,风力,地热,潮汐,太阳能) 10. 变电所有哪些类型?按功能划分:升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按系统地位: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11. 电力负荷如何分级?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详见课本25页 12.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是什么?1)电能目前还不能大量储存; 2)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非常迅速;3)供电中断有可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4)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的要求十分严格,偏离规定值过多时,将导致产生废品,损坏设备,甚至出现从局部范围到大面积的停电。
电力工程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2006.11第一章电力工程基础一、重点和难点1.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以及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它们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厂用电率和机组启停速度方面的区别。
2.现代电力系统的概念(了解反映电力系统常用的基本参数);变电所的分类。
3.负荷的分级和供电要求。
★★4.电力系统的质量指标。
★★5.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6.我国交流电力网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7.电压等级的选择尤其是供电电压的选择。
二、作业1.确定图中(略)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和所有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分析:作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①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指的都是线电压。
因此变压器的变比一般都是线电压和线电压之比,单位kV。
②对于某些电压等级国家规定的其1.05倍的电网额定电压往往取的是整数值,如380×1.05=400V,以后的短路电流计算中常用的35kV和110kV电压等级的平均额定电压分别是37kV和115kV。
③如果同时标出相电压和线电压其形式如:220/380V,即220V为相电压,380V 为线电压。
答案: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10.5kV,即电网额定电压的1.05倍;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为10.5/38.5kV;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为35/6.6kV;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为10/0.4kV;三、课外学习1.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源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2.查找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详细资料并了解其能量的转换原理以及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生产过程,并了解整个发电厂的组成。
★2.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2.了解现代新型发电形式以及目前的情况和发展前景。
3.了解世界各国电压等级的频率的情况,寻找电压等级确定的规律。
4.查找各级负荷的实例并分析它们的供电情况。
5.查找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念、指标以及目前各国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情况。
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章绪论1.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网、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发电厂:生产电能的工厂,它把不同种类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
变电站: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力网:由变电站和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内的发电机、电力网内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及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还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核动力发电厂的核反应堆等也包含在内的系统,称之为动力系统。
注:从广义上来说动力系统+电力网称为电力系统,狭义上来说电力网就是电力系统。
2.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特点:(1)电能不能大量存储;(2)过渡过程十分短暂(3)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4)地区性特点较强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4)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3.电能的质量指标、我国电压允许偏差、频率变化允许偏差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频率和波形。
我国电压允许偏差为±5%频率变化允许偏差为±0.2%~±0.7%4.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制定原则、我国电压等级原则:根据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电气制造工业的水平和发展趋势等各种因素而规定的。
电压等级:低于3kV系统的额定电压和3kV及以上系统的额定电压两类。
5.接地及接地的种类为了保证电力网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人为地使电力网及其某个设备的某一特定地点通过导体与大地作良好的连接,称为接地。
5种接地方式: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
6.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特点(1)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接地(2)中性点直接接地------保护接零(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4)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第二章发电系统1.能源的分类、电能(1)按获得的方法分:一次能源:能源的直接提供者,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成而成的能源,例如电能、蒸汽、煤气等(2)按被利用的程度分常规能源: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用新发展的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3)按能否再生分可再生能源: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且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第2章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设计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称为发电厂或变电所的主系统,又称为主接线或一次接线。
它代表了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主体结构,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根据发电厂或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用户性质,保证必要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2)主接线应力求线路简单、运行灵活和操作方便;3)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投资、节省运行费用,少占耕地;4)应满足扩建和发展的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等)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概括地可分为两大类:1)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如单母线、双母线、一台半断路接线等;2) 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如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多边形接线等。
2.1 母线制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和特点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的基本环节是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母线和出线。
各个发电厂或变电所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路出线(馈线)所传输的功率也不一样,在进出线数较多时(一般超过四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
但有母线后,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断路器等设备增多。
2.1.1 单母线接线图2.1-1为单母线主接线,其供电电源在发电厂是发电机或变压器,在变电所是变压器或高压进线回路。
母线既可保证电源并列工作,又使任一条出线都可以从电源1或电源2获得电能。
各出线支路输送功率不一定相等,应尽可能使负荷均衡地分配于母线上,以减小母线中的功率传输。
每条支路中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紧靠母线的隔离开关称作母线隔离开关WQS,靠近线路的称为线路隔离开关WLQS。
由于断路器具有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而隔离开关则没有灭弧装置,其开合电流能力极低,只能用作停电检修设备时,断开线路,保证与带电部分隔离,起着隔离电压的作用。
2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在电气传动过程中,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生产机械运动。
按输入电能的形式,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后者依运转速度与电网频率的关系又分为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
电力拖动系统是一个由电动机拖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机电运动的动力学整体。
尽管电动机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生产机械的负载性质也可以各种各样,但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时,都应服从统一的动力学规律。
本章首先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进而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工作机构转矩、力、飞轮转矩和质量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典型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
2.1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2.1.1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拖动”就是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用各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
通常电力拖动系统是由电动机、生产机械、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和电源等五大部分组成。
图2-1是其系统示意图。
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用以拖动生产机械的某一机构;工作机构是生产机械为执行某一生产任务的机械部分,如工作台、道具、炮塔、定向器等;控制设备是由各种控制电器、控制元件和工业可编程控制器或其它工业控制机组成,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运行,从而对工作机械的运动实现自动控制;除某些特定的生产机械(鼓风机、泵等)外,电动机与生产机械并不同轴,二者之间通过传动机构把电动机的运动经中间变速或变换运动方式后,再传给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电源向电动机和其它电气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2.1.2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由电机和负载构成的拖动系统,不管处于什么状态,都可用表征运动特征的物理量(转矩T 、转速n 和加速度a 等)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它们的运动规律,这些就是运动方程式。
电动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直线运动时(如直线电动机、电梯的升降室、起重机的吊钩、机床的工作台灯),遵循下列基本运动方程式:dtdv mF F Z =- 2-1式中F ——拖动力(N );F Z ——阻力(N );m (dv /dt )——惯性力,若质量m 的单位取kg ,速度v 的单位为m /s ,时间的单位为s ,则惯性力的单位为N 。
电动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旋转运动时,图2-2是单轴电力拖动系统的示意图。
它是由电动机M 产生转矩M T ,用来克服负载转矩L T ,以带动生产机械运动。
当这两个转矩平衡时,传动系统维持恒速转动,转速n 或角速度ω不变,角加速度d ω/dt 等于零,即M T =L T 时,n =常数,dn /dt =0或ω=常数,d ω/dt =0,这种运动状态称为静态(相对静止状态)或稳态(稳定运转状态)。
当 M T ≠L T 时,转速(n 或ω)就要变化,产生加速或减速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与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J有图2-1 电力拖动系统示意图关,把上述的这些关系用方程式表示,即为:dtd JT T L Mω=-2-2这就是单轴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式中T M ——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T L ——单轴拖动系统负载转矩; J ——单轴拖动系统的转动惯量;ω——单轴拖动系统的角速度;t ——时间。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往往用转速n 代替角速度ω,用飞轮惯量GD 2(也称飞轮转矩)代替转动惯量J ,由于4/22mD m J ==ρ,其中ρ和D 定义为惯性半径和惯性直径,而质量m 和重量G的关系是G =mg ,g 为重力加速度,所以J 与GD 2的关系是:{}{}{}{}{}{}{}222222/222}/{}{414141s m m N msmN mkg mKgg GDD g G D m J ⋅⋅===2-3或 {}{}{}{}{}m i n ///26024222r srad mKg s m mN n J g GD πω==⋅∙⋅且2-4将式(2-3)和(2-4)代入式(2-2),就可得运动方程式的实用形式:st d n d GD T T r mNmNL mNM }{}{375}{}{}{min/22⋅⋅⋅=- 2-5式中常数375包含着g =9.81m /s 2,故它有加速度的量纲,GD 2是个整体物理量。
运动方程式是研究电力拖动系统最基本的方程式,它决定着系统运动的特征。
当T M >T L 时,dn /dt 为正,拖动系统为加速运动;当 T M < T L 时,dn /dt 为负,系统为减速运动。
系统处于加速或减速的运动状态称为动态。
处于动态时系统中必然存在一个动态转矩:st d n d GD T r mNmNd }{}{375}{}{min/22⋅⋅=2-6它使系统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这样,运动方程式(2-2)或 (2-5) 也可以写成转矩平衡方程:d L M T T T =- 或 L d M T T T += 2-7就是说,电动机所产生的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由轴上的负载转矩(即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之和所平衡。
当L M T T =时,0=d T ,这表示没有动态转矩,系统恒速运转,即系统处于稳态,稳态时,电动机发出转矩的大小,仅由电动机所带的负载(生产机械)所决定。
2.1.3 运动方程式中转矩正、负号的规定由于电力拖动系统有各种运动状态,相应地运动方程式中的转速和转矩就有不同的符号。
因为电动机和生产机械以共同的转速旋转,所以一般以转动方向为参考来确定转矩的正负。
设电动机某一转动方向的转速n 为正,则约定电动机转矩T M 与n 一致的方向为正向,负载转矩T L 与n 相反的方向为正向。
根据上述约定就可以从转矩与转速的符号上判定T M 与T L 的性质:若T M 与n 符号相同(同为正或同为负),则表示T M 的作用方向与n 相同,T M 为拖动转矩;若T M 与n 符号相反,则表示T M 的作用方向与n 相反,T M 为制动转矩。
而若T L 与n 符号相同,则表示T L 的作用方向与n 相反,T L 为制动转矩;若T L 与n 符号相反是表示T L 的作用方向与n 相同,T L 为拖动转矩。
例2-1:如图2.3所示,在提升重物过程中,试判定起重机启动和制动时电机转矩T M 和负载转矩T L 的符号。
设重物提升时电动机旋转方向为n 的正方向。
解:启动时,如图(a )所示,电动机拖动重物上升,T M与n 正方向一致,T M 取正号;T L 与n 方向相反,T L 亦取正号。
这时的运动方程式为:{}{}{}{}{}Sr mN m N L m N M t d n d GD T T min /23752⋅⋅⋅=-要能提升重物,必存在T M >T L ,即动态转矩T d =T M -T L 和dn /dt 均为正,系统加速运行。
制动时,如图(b )所示,仍是提升过程,n 为正,只是此时要电动机制止系统运动,所以T M 与n 方向相反,T M 取负号,而重物产生的转矩总是向下,和启动过程一样,T L 仍取正号,这时运动方程式为:{}{}{}{}{}Sr mN m N L m N Mt d n d GD T T min /23752⋅⋅⋅=--可见,此时动态转矩和加速度都是负值,它使重物减速上升,直到停止。
制动过程中,系统中动能产生的动态转矩由电动机的制动转矩和负载转矩所平衡。
2.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上节所介绍的是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但实际的拖动系统一般常是多轴拖动系统,如图2.3所示。
这是因为许多生产机械要求低速运转,而电动机一般具有较高的额定转速。
电动机与生产机械之间就得装设减速机构,如减速齿轮箱或蜗轮蜗杆、皮带等减速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列出这个系统的运动方程,必须先将各转动部分的转矩和转动惯量或直线运动部分的质量都折算到某一根轴上,一般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即折算成图2.2所示的简单的典型单轴系统,折算时的基本原则是折算前的多轴系统同折算后的单轴系统,在能量关系上或功率关系上保持不变。
下面简单地介绍折算方法。
2.2.1 负载转矩的折算负载转矩是静态转矩,可根据静态时功率守恒原则进行折算。
对旋转运动,如图2.4(a )所示,当系统匀速运动时,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为:L L L T P ω''=,式中T ’L 和ωL ——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和旋转角速度。
设T ’L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为T L ,则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为:M L L T P ω=,式中ωM ——电动机转轴的角速度。
考虑到传动机构在传递功率的过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以用传动效率C η来表示,且:ML L L MLC T T P Pωωη''===输入功率输出功率于是可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jTT T C LMC LL L ηωηω''==2-8式中C η――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运动时的传动效率;若已知多级传动机构各级的传动效率ηc1、ηc2、……,则总效率:ηc =ηc1ηc2……;L M j ωω/=――传动机构的速比。
若已知多级传动机构每级转速比j 1、j 2、……,则总的转速比j 应为各级转速比之积:j = j 1j 2……。
对直线运动,如图2.4(b )所示的卷扬机构就是一例。
若生产机械直线运动部件的负载为F ,运动速度为v ,则所需的机械功率为:P ’L =Fv ,它反映在电动机轴上的机械功率:P M =T L ωM ,式中T L ――负载力F 在电动机轴上产生的负载转矩。
如果是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旋转或移动,则传动机械中的损耗应由电动机承担,根据功率平衡关系就有:C M L Fv T ηω/=将{}{}min //602r sradn πω=代入上式可得:{}{}{}{}min ///55.9r Mc s m N m N L n v F T η=⋅ 2-9式中n M ――电动机轴的转速;9.55——单位换算系数=60/2π如果是生产机械拖动电机旋转,例如卷扬机构下放重物时,电动机处于制动状态,这种情况下传动机构中的损耗则由生产机械的负载来承担,于是有:CM M Fv T 'ηω=或 {}{}{}{}m i n //'/55.9r M s m N c m N L n v F T η=⋅ 2-10式中c 'η——生产机械拖动电动机运动时的传动效率。
不同种类的传动机构,其每级效率是不同的。
例如:每对齿轮(滚动轴承)的满载效率为0.975~0.985,蜗轮蜗杆传动的满载效率为0.5~0.7,这些数值可由机械工程手册上查到。
对于某一具体的生产机械,负载大小不同,效率也不同,往往空载效率比满载效率要低一些,但在计算时可不考虑。
可以证明ccηη12'-=。
考虑传动机构损耗时有较准确的折算方法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