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性胸腔积液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胸膜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1.胸腔积液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
病因不同,可以是感染性、肿瘤性。
变态反应性,也可以是化学性或物理性。
液体性质也不同,可以是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也可以是脓性。
可以是渗出液,也可以是漏出液。
X线检查:(1)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少量积液最先积聚于位置最低的后肋膈角,因而站立后前位检查多难以发现。
液量达250ml左右时,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
随液量增加可依次闭塞外侧肋膈角,掩盖膈顶,其上缘在第4肋前端以下,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
中量积液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第2肋前端平面以下,中下肺野呈均匀致密影(图9-17a)。
大量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
有时仅见肺尖部透明,可见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2)局限性胸腔积液(localized pleural effusion):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为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见于胸下部侧后胸壁。
切线位片上,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之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常见于结核。
(3)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为局限于水平裂或斜裂的叶间裂积液,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游离性积液并存。
发生于斜裂者,正位X线检查多难以诊断,侧位则易于发现,典型表现是叶间裂部位的梭形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游离性积液进人叶间裂时多局限于斜裂下部,表现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叶间积液可由心衰或结核引起,少数肿瘤转移也可表现为叶间积液。
(4)肺底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为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
被肺底积液向上推挤的肺下缘呈圆顶形.易误诊为横隔升高。
肺底积液所致的“横隔开高”圆顶最高点位于偏外l/3,且肋膈角深而锐利.可资鉴别。
尿激酶胸膜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由患者的胸膜腔灌注尿激酶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有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分组,分别为结核组与非结核性组,结核组患者有15例,非结核性组(炎症、胸腔术后、凝固性血胸等)患者27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接受胸膜腔尿激酶关注,对比两组对象的具体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双方数据比对后未见任何差异(P>0.05)。
结论:在患有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患者胸膜腔灌注适量尿激酶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腔灌注;尿激酶;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60-02在胸膜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包裹性胸腔积液最为常见,很多患者因未能接受科学的治疗导致胸膜出现了明显粘连和包裹,胸膜还会出现肥厚症状,进而导致患者的通气出现明显障碍,肺部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1]。
在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中,一般都会选择对症治疗及胸膜穿刺治疗等,但是患者的治疗效果很难得到有效保证[2]。
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分别选择了两种类型的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实施胸膜腔尿激酶灌注治疗,现将研究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5年6月—2016年8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挑选出42例开展实验,所有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后得以确诊,本次研究排除下列对象:精神疾病者、意识不清楚者、孕产期患者、合并其它肺部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无法配合治疗者。
我院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象,分别为结核组与类肺炎组。
结核组有15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7~61岁;非结核组有27例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9~58岁,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数据比对未见任何差异(P>0.05)。
局限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肋胸腔包裹性积液
胸膜炎时,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为包裹性积液。
积液多包裹在腋缘或靠后侧胸壁。
当转动病人到
切线位置时,可显示从胸壁向胸内凸出的半圆形或纺锺形均匀的浓密影,边缘锐利。
叶间积液
叶间积液可局限于叶间裂,但多与游离性胸腔积液并存,或系游
离性积液进入叶间裂。
包裹在叶间胸膜腔者则显长圆形或梭形均匀浓
密影,其长轴沿叶间延伸。
液体量多时,可呈球形。
肺下积液
聚积在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为肺下积液。
多为单侧,以右侧多见。
因液体将肺下缘向上推移,故X线表现为肺下野密度增高,与膈影相续,而上缘呈上突的圆顶状,易误为膈升高。
但肺下积液有以下特点:①“膈圆顶”最高点偏外侧1/3,肋膈角变深、变锐;②透视下见肝脏下
界位置正常;③仰卧位透视,由于液体流至背部胸腔,表现为患侧肺
野密度均匀增高,同时可见患侧膈顶位置正常。
并无真正升高。
④向
患侧倾斜60o时,可见游离积液的征象;少数肺底胸膜粘连,而液体不
能流动,X线见之如球形影,此时可做超声检查或人工气腹以确定诊断。
包裹性积液是什么
包裹性积液这几个字大多数的人应该都没有听说过。
包裹性积液一般都是在盆腔和胸腔位置,如果长期不去治疗的话,纤维细胞就会增生,然后把积液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包裹性积液。
针对不同位置的包裹性积液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胸腔积液和盆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下面详细跟大家分析一下包裹性积液治疗方法。
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则称为包裹性积液。
积液部位多在侧、后胸壁,X线检查于切线位时,可见半圆形成梭形阴影,密度均匀、自胸壁向肺野突出,边缘光滑锐利,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
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如果是少量积液,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只需坚持服药,胸水会有一定吸收,但不可能完全吸收,最后形成胸膜肥厚,但对生活无明显影响.在治疗期间,可加用丹参和局部理疗(电磁热疗)尽可能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
如果仍有大量胸水不能抽出,明显影响肺功能,可选择胸腔镜治疗,促进肺复苏,也可选择手术治疗(前者创伤较小).
盆腔包裹性积液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等。
应用抗炎药物。
一般需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病源学检查,以便有利于用药。
坚持治疗包裹性积液的话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可以安抚患者焦躁的心理,也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家属一定要要加强患者所需要的营养,更要督促患者多多锻炼身体,多多活动,作息时间要调整好,提高自己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理饮汤治愈顽固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王某,女,50岁。
右侧胸闷压气1 a余,经胸部拍片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
曾多次在胸部B超定位下穿刺排液,并静滴抗菌素抗感染,但效果不佳,积液不减。
遂请中医治疗。
余查其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弱,胸闷,心悸气短,倦卧懒言,纳呆。
考虑证属心肺阳虚、脾失健运、饮停胸胁。
治当温阳利水、健脾益肺,遂投理饮汤:白术12 g,干姜15 g,桂枝6 g,炙甘草6 g,茯苓15 g,生杭芍6 g,橘红12 g,川朴12 g,生黄芪15g。
水煎服,1剂/d,10剂为1疗程。
服药2个疗程后病人胸闷明显减轻,饮食增加。
又服10剂,胸闷基本消失,仅在活动后略感胸闷,继进10剂,诸症悉除,胸片示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
体会: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比较困难。
西医多采用抗感染和B超定位下抽液等方法。
但因胸部纤维等包绕,有时积液难以抽出。
本例病程较长,据其症舌脉表现属于心肺阳虚,脾湿不升,聚而为饮,停于胸胁,阻遏气机,从而发病。
上述病机与理饮汤一致。
理饮汤出于近代名医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专为痰饮而设。
方中桂枝、干姜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川朴宣畅气机;白芍取其酸敛之性,以防温热太过;橘红助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利饮;生黄芪补气益肺,全方标本兼治,使积液得除,并且
杜绝其再生之道,终愈顽疾。
作者:***。
干咳胸腔积液的症状
包裹性胸腔积液其实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生在恶性肿瘤的病
人身上的疾病。
这个时候的病人往往是有肿瘤性胸腔积液,初期的时候临床上这些病人是没有明显症状。
反而这些肿瘤的比个人往往容易在查体的时候,发现病人存在胸腔积液的症状。
而且三分之二的病人往往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和咳嗽的症状。
那么胸腔积液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呢?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如乏力、呕吐、腹泻、咳嗽、心肌缺氧等,在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性,针对不同的症状摄入合适的食物,才有助于早日康复。
1、乏力——瘦肉、鲤鱼、海蜇、豆类及其制品、核桃、花生、百合等食物含有丰富蛋白质,可缓解因高烧严重消耗体力所致的乏力。
2、呕吐、腹泻——肺炎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时常表现
为呕吐、腹泻,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蛋汤、藕粉、果汁等,同时注意补足每日所需水分。
3、咳嗽——肺炎患者多吃清热化痰的食物可缓解咳嗽症状,如萝卜、荸荠、枇杷、柑橘、梨、黄瓜等。
4、心肌缺氧——动物肝、肾、蛋黄、芝麻酱、黄豆、芋头、油菜、茄子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铜和铁,可帮助氧的携带和运输,缓解心肌缺氧症状。
不必强求患者进食,患者体内所贮营养素和输液提供的糖水,一般能支持到病情缓解。
若在患者急性发作期勉强喂食或过多喂食,会导致消化不良或因进食诱发呛咳,甚至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危急现象。
温馨提醒:一旦病人有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时候,那么饮食要求是可以吃一些有清热化痰效果的食物。
这个时候的病人其实可以吃一些新鲜的萝卜汤。
而且可以吃一些酸酸甜甜的荸荠的。
都有利于康复。
需要积极去治疗。
尿激酶治疗小儿包裹性胸腔积液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包裹性胸腔积液脓胸或胸膜粘连肥厚,需多次放置引流管或行胸膜剥离术。
2010年10月一2012年02月,我们对2例胸腔积液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儿,女,12岁,因“反复发热1月,咳嗽3天”入院。
入院前1个月患儿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左右,不伴畏寒、寒战,无抽搐及皮疹,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为主,体温可自行下降,在当地私人诊所按“感冒”治疗,患儿体温反复,入院前3天,患儿出现咳嗽,不剧,干咳无痰,伴右胸疼痛,不剧,无明显气促,无面色改变、大汗淋漓及呼吸困难等,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发热待诊”收入我院。
患儿过去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结核病人接触史,有无接种卡介苗不详,未见卡癍。
入院体检:体温38.8℃,脉搏105次/分,呼吸24次/分,体重45kg,神清,神可,全身无皮疹,咽红,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右肺呼吸音减低,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无畸形,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发热、咳嗽待诊:结核性胸膜炎?败血症?小儿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积液。
入院后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右侧胸膜显著增厚,在中下肺野昏暗,密度不均,边界模糊,中外带可见呈“D”字型突向肺野高密度影,右侧膈面及右心缘掩盖,气管心影稍向左移,右肺门结构欠清。
B超:皮肤呈强回声带,右侧胸腔见约3.5cm的分离暗区,其内可见多个细条状分隔。
入院后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积液”。
血常规RBC4.49× 1012/L,Hb109g/L,WBC5.63×1012/L,N:67.5%,L:19.92%,PLT:257×109/L,CRP:147mg/L,血沉90mm/ h,PPD皮试:++++,大、小便常规:正常。
胸水常规:黄色,浑浊,比重:1.032,李凡他试验:1+,WRC:82×106/L,RBC:6428×106/L,单核、多核:0%。
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与活动大量胸水或中毒症状者休息,取舒适的体位,一般患侧卧位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
休息能减少氧耗,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2.1.2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补充产生胸水和中毒症状所引起的消耗,纠正或防止产生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胸水的消失。
2.1.3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告之病情、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核性者一般可彻底治愈,消除其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2给氧大量胸水影响呼吸时按患者的缺氧情况给予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2.3呼吸锻炼胸腔积液的患者在恢复期,每天督导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以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
大量胸水且病程较长者,可通过吹气球或吹蜡烛以促进肺的复张和增加肺活量。
2.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
对胸腔穿刺抽液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液体渗出。
1。
包裹性胸腔积液
【患者咨询】
奶奶今年67岁,最近几个月来总是出现胸闷,气喘,浑身乏力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胸水增多。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什么?严重吗?怎么办?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什么】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发生在胸膜粘连基础上的局限性胸膜积液,可以是大量胸膜积液局限后形成,也可以是局部胸膜粘连同时有渗液形成。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总是要在有胸膜粘连的基础上形成包裹性胸膜积液。
【包裹性胸腔积液分类】
包裹性胸膜积液可发生在胸膜的任何部位分有胸壁包裹,时间包裹,叶间合并其它部位的包裹性积液;还发生在横膈、纵膈胸膜的包裹性积液等几种类型。
(一)游离性胸腔积液
(1)少量积液
积液首先聚积于后肋膈角。
X线表现为液体沿胸壁内缘形成窄带状均匀致密影。
积液量在300-400ml以上的积液,立位观显示,外侧肋膈角变钝、填平。
或许见到肋膈角沿侧胸壁有向上延伸的带状影。
(2)中等量积液
液体量较多时,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而积聚于胸腔下部肺的四周,表现为胸下部密度均匀增高致膈影消失。
(3)大量积液
液体上缘可达第二肋间。
一侧胸部显示为均匀浓密影,有时仅肺尖部透明。
并有同侧肋间隙增宽,及膈下降、纵隔向对侧移位。
(二)包裹性胸腔积液
(1)肋胸腔包裹性积液
胸膜炎时,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为包裹性积液。
(2)叶间积液
叶间积液可局限于叶间裂,但多与游离性胸腔积液并存,或系游离性积液进入叶间裂。
(3)肺下积液
聚积在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为肺下积液。
多为单侧,以右侧多见。
因液体将肺下缘向上推移,故X线表现为肺下野密度增高,与膈影相续,而上缘呈上突的圆顶状,易误为膈升高。
(三)脓胸
急性脓胸表现与胸腔积液相同。
常发生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上升等表现。
【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
(1)中药水煎剂
消积化饮方作为水煎剂,根据胸腔积液的病因病机,有宽胸化痰、、攻逐水饮之效,可排除胸腔积液,有效减少胸膜粘连或增厚等后遗症;同时健脾益气、疏肝解郁、补益中气,使胸腔积液消除而不伤正气,
达到标本兼治胸腔积液的目的。
(2)中药单验方
①白及散(白及、百部、牡蛎、炮穿山甲),每次1-3g,每日3次。
②瓜萎30g、天花粉20g,煎汤口服。
(3)西医治疗
①凡有胸腔积液且在中等量以上者,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
②抗结核药物治疗。
③胸腔抽液。
④糖皮质激素。
温馨提示:
对于患者来说,积极治疗最关键!对于恶性原发肿瘤,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病情进行!。